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八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八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报谢回寺提纲

五祖演禅师郡中回上堂。船上无散工。时时事不同。昨朝城郭里。今日白云中。且道不动尊在什么处。自云。气似韛袋。令人可爱。

密庵杰禅师府中归上堂。一出一入。一动一静。酒肆茶坊。红尘闹市。猪肉案头蓦然筑着磕着。如虎带角凛凛风生。及乎归来相见。依旧眉毛鸟崒嵂地。且道是佛法耶世法耶。记得修山主云。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卓拄杖云。一不知。二不会。东西南北转霶霈。

梦庵信禅师出外归上堂。多日出郊说尽天寒日暖。今朝归院又岂免汉语胡言。既知句句见谛朝宗。方信道言言斩钉截铁。若也领略去。说者听者功不唐捐。苟或未然。乃主乃宾二俱失利。下座。

元叟端禅师城归上堂。去时夏暑侵衣热。归日秋风满面凉。弹指声中便差别。百年能得几时长。

城归上堂。华街柳巷恢张本地风光。酒肆茶坊突出衲僧巴鼻。人人八面玲珑。个个十方通畅。何必觉城东际始见文殊。楼阁门开方参慈氏。拈拄杖云。三个童儿抱花鼓。莫来阑我球门路。

楚石琦禅师省中把茶回上堂。举风穴在郢州衙内上堂云。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只如不去不住。印即是不印即是。时有卢陂长老出问。某甲有铁牛之机请师不搭印。风穴云。惯钓鲸鲵澄巨浸。却嗟蛙步辗泥沙。陂伫思。穴喝云长老何不进语。陂拟议。穴打一拂子云。还记得话头么试举看。陂拟开口。穴又打一拂子。牧主云将知佛法与王法一般。穴云见个什么道理。牧主云当断不断反招其乱。穴便下座。师云。击石火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风穴壁立千仞。坐断卢陂舌头。卢陂若是个人。未到牧主检责。才见他道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呵呵大笑。若拟议。拍一拍便行。无端请师不搭印。倚他门户傍他墙。刚被时人唤作郎。如今有人与风穴作主。我要问他。心印在什么处。

同诸山探院官回上堂。举石门聪和尚入州看官。路逢延庆长老问云。中路相逢一句作么生道。门云某甲礼拜和尚有分。明日到院茶话次。庆云。昨日闻学士说新石门和尚。和尚久在石门。为什么却新去。门云脑后合掌。问云。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都迷。且如何得不迷去。门云秤头半斤秤尾八两。师云。石门道某甲礼拜和尚有分。延庆着贼也不知。要识石门么。李靖三兄久经行阵。虽然如是。未免倚势欺人。

探元帅回上堂。兵随印转。纪信登九龙之辇。将逐符行。霍光卖假银之城。然则有符必有将。有印必有兵。兵在者里。印在什么处。良久云。报恩今日小出大遇。

初冬回寺上堂。一毫吞却山河大地则易。山河大地吞却一毫则难。也不难也不易。铺个破席日里睡。料想上方兜率宫。也无如此日炙背。复举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泞出没太虚之中。万法本闲而人自闹。黄龙云闹个什么。师云。莫道无事好。

朝京回上堂。风不鸣条。雨不破块。民不失所。路不拾遗。正恁么时。好个太平时节。山僧近承使命远届上京。面对龙颜亲闻诏旨。风云庆会千载一时。及此还山将何报答。也不出者个时节。诸佛出世祖师西来天下老和尚直指曲说。总不出者个时节。所以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且作么生是自彰底理。皇图齐北极。圣寿等南山。

石屋珙禅师回院上堂。老牯偷闲去半年。祖翁田地草芊芊。归来懒更重还债。犁耙春风又上肩。是即是。祖祢不了。难逃宿业拘牵。四蹄耕白水。两角指青天。拍膝一下云。可惜无人知此意。风前令我忆南泉。

愚庵及禅师出庄归请知客上堂。昨日过南庄。今朝又东郭。动静与去来。何曾有间隔。然动则涉尘劳之境。静则沉昏醉之乡。动静双泯则落空亡。动静双行则颟顸佛性。七十三八十四。途路之乐不如在家。喝一喝云。谁在画楼沽酒处。相邀来吃赵州茶。

无文璨禅师入浙归上堂。一出五六月。往返三千里。信脚踢得着。信手提得起。不曾轻示人。深藏怀袖里。归来普请大众做个入门欢。是甚么。浙东山浙西水。

了庵欲禅师上堂。入城思量上堂。归来举似大众。只恐听事不真。未免唤钟作瓮。便下座。

南石琇禅师京都回兼谢书记知事上堂。动若行云。止犹谷神。既无心於彼此。宁有象於去来。山野去年五月初赴召入文渊阁圈点永乐大典。出入禁庭波波挈挈。继预大会蒙赐华严大经。动经八月。回来姑苏访旧又过两月。及到山中恰值仲春。且道有心於彼此耶。无心於彼此耶。有象於去来耶。无象於去来耶。灵利衲僧未言先领未举先知。便能伸出佛手抹过祖关。灭却老胡种族。扶起千古丛林。虽然。国恩深重。言思莫穷。敬成一偈。以述鄙怀。经从内府特颁赐。人自九重城里归。五髻峰头春日暖。山林泉石尽光辉。

箬庵问禅师还山上堂。威音王已前。涅盘心易晓。威音王已后。差别智难明。如何是涅盘心。今日雨。昨日晴。如何是差别智。昨日晴。今日雨。忽有个衲僧出来道。和尚恁么说话。於唱教门中则不无。未梦见衲僧本分事在。且作么生是衲僧本分事。归来庭院闲方得。嫩绿骎骎已过墙。

牧云门禅师参假归上堂。去去实不去。途中好善为。来来实不来。路上莫亏危。山僧出外五六日。恭惟头首执事大众尊慈各各万福。记得前晚在檀越家。一阳将复未复之际。桑林闲旷星汉寥廓。幽怀颇惬。不觉口占半偈。此夜月殊好。轻云薄似秋。说犹未了。只见大风从西北来。忽然一阵大雨。轰两个霹雳。未审此间还有者个消息么。有僧便喝。师云为汝彻困。便下座。

白众出队提纲

五祖演禅师白众出队上堂。明日疋马单枪为国出战。得胜回戈之日满路歌谣。大众。作么生是歌谣一曲。乃云。啰逻哩啰逻哩。还有和得么。良久云。鸳鸯绣了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圆悟勤禅师出队小参。开佛祖炉韛。用向上钳锤。拟议不来则千里万里。当锋荐得则坐断要津。此犹是化门之说。若确实而论。山僧有口无说处。诸人有耳无侧聆处。乃至日月未足为明。虚空未足为广。乾坤未足为大。万象未足为众。到者里。一搓一捺一挨一拶要见本分事。且问如何是本分事。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梦庵信禅师出队白众上堂。长街短巷里转大法轮。须是大家出手。酒肆鱼行中建立佛事。不可独自趋前。如今同共入廛中。愿见欢喜牟尼宝积佛。下座。

密庵杰禅师出乡上堂。六月炎炎如火热。谁知冷处胜氷雪。红尘闹市等个人。七佛轨仪都漏泄。报龙王。须福护。大千捏聚为檀度。一言札住万机通。自然光壮少林风。复举世尊勅阿难持钵公案。师云。大小世尊被阿难轻轻靠着。未免唤钟作瓮。

月江印禅师七月旦行道上堂。三十年来住子胡。二时粥饭气力粗。无事下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子胡大似年老心孤。云峰则不然。三四年来住道场。二时粥饭气力强。普请下山行一转。万顷田畴耙稏香。

玉林琇禅师白众出队上堂。西天佛祖多行化而不兴道场。东土知识多兴道场而不行化。虽是殊方合天。仔细简点将来。也是各守一隅不善通变。新报恩则不然。兴道场不妨随时行化。随时行化原为兴道场。且道新报恩是什么人。有恁么力量。惟凭一点报恩心。身命全将奉尘剎。拈杖竟行。

剑门分禅师行化上堂。架造剑门庵。老僧自行疏。悭鬼绝踪由。施主开门户。佛国共安居。大哉永坚固。利益无有穷。古今无别路。多时不下山。明日下山去。从他富与贫。拈出无回互。下座。

五祖演禅师出队归上堂。出队半个月。眼不见鼻孔。忘却祖师禅。拾得个骨董。且道向什么处着。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缘化回上堂。白云海会院。足水兼柴炭。惟少麻与麦。众人皆尽见。亲去化檀那。疎却阿罗汉。且望大慈悲。一一看佛面。大众。佛身充满於法界。且作么生看。我道不隔一条线。

佛眼远禅师出队归上堂。迎日出门去。已觉披烟雾。冒月望山归。重露湿禅衣。心悄悄。步迟迟。无孔篴再三吹。哩哩啰啰啰哩。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犹唱翠眉低。君更听。莫狐疑。是何曲。归堂去。

大慧杲禅师出乡归上堂。举肇法师道。动若行云。止犹谷神。既无心於彼此。岂有象於去来。修山主道。去去实不去。途中好善为。来来实不来。路上莫亏危。师云。者二老汉惜乎不与径山同时。若也同时。便与缚作一束送在钱塘江里。何故。古今山河古今日月古今人伦。寒则普天普地寒。热则普天普地热。去去来来动动静静又有什么过。或有个衲僧出来道。径山恁么说话。也好缚作一束送在钱塘江里。山僧却热炙盏子点茶与伊吃。为什么如此。大丈夫儿捋虎须岂是分外。

出乡归上堂。举五祖师翁出队归示众云。出队半个月。眼不见鼻孔。失却祖师禅。拾得个骨董。且道向甚处着。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径山法孙出队八十余日。鼻孔常与眼睛相见。亦无祖师禅可失。亦不曾拾得骨董。既无骨董。则无以奉释迦牟尼佛。亦无以奉多宝佛塔。毕竟得个什么。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应庵华禅师出队归上堂。透过铁壁银山。红尘闹市全彰古佛家风。经过酒肆茶坊。突出衲僧巴鼻。冷笑诸方寒灰枯木坐在无魂必死之地。妙严有些子神通。为汝诸人出气。卓拄杖云。三十年弄马骑。却被瞎驴受记。又卓一下下座。

密庵杰禅师出乡归上堂。持钵去。持钵归。草鞋根断通消息。玲珑八面尽光辉。游魔宫。入虎穴。当机撞着恶聱头。直教心地尽休歇。且据个什么道理便乃如是。老不以筋力为能。

天目礼禅师出队归上堂。移舟行化水云乡。逆顺风波已惯尝。今日归来湖上寺。更无一法可商量。既无一法商量。且将什么供养大众。俞任袁柳。丰鲍史唐。

云外岫禅师出队归上堂。闹市红尘里有闹市红尘里佛法。深山岩崖中有深山岩崖中佛法。山僧昨日出城门。闹市红尘里佛法一时忘却了也。行到二十里松云。便见深山岩崖中佛法。大众。且道如何是深山岩崖中佛法。良久云。白云淡泞出没太虚之中。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

师子端禅师化缘回上堂。元丰七年中秋上旬。忽因四大相逼。思昔日之愿心。换宝殿之大柱。修僧堂之正门。箱无一寸之帛。囊无挑药之金。不免入城乞化。徧叩豪门。莫非人人欢喜处处相忻。尽道承长老亲自到及拈舍五文十文。才问求千钱百贯一似抽筋。盖是我福缘浅薄莫怨他人。自知蒲绳子短。争嫌枯井源深。不如早归岩畔作个闲人。观月色之清辉。望孤鹤以为邻。誓弘般若报佛深恩。奉劝后代儿孙。莫打此般鼓笛聒噪他人。

月江印禅师行化归上堂。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赵州老人大似抱桥柱洗澡。把缆放船。山僧一出四十余日。有佛处与他锥破卦文。无佛处也曾勘过。历了三州五县。逢人也曾错举来。只是土旷人稀知音者少。摘杨花。摘杨花。青山忽忆便归去。尘世要看还下来。

重建上塔缘化归上堂。铁轮王使鬼神功。灵塔飞来鄮岭东。有客不随流水去。磬敲疎雪细云中。乃竖拂子云。看看。大权菩萨归也。与耶舍尊者只今在山僧拂子头上相见。尊者云。菩萨一出月余。四大轻安否。世事可忍否。众生易度否。菩萨云。你在屋里受人天供养。坐致太平。茄子瓠子那得知。阿育王闻得出来道。你二人何必之乎者也。若无我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宝塔。纵有神通妙用也无施展处。三人抚掌呵呵大笑。且道笑个什么。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佛朗性禅师化缘归上堂。一切破悭贪。真人赤骨律。生死为活计。赤手拏飞日。扑碎铁心肝。推倒银山壁。金谷宝钞绫罗缎匹索取无厌。真白拈贼。囊括一布袋。大地总收拾。不独成我法堂。且要散汝牢宅。化得众生世界空。管甚檀度波罗密。掷拄杖下座。

修盖万佛阁重装佛像化缘归上堂。不动双足踏遍娑婆。壁立万仞和和啰啰。抛三放两减少添多。圣主冥符剎土恩波。十方圆鉴融彻太和。大众会么。卓拄杖云。化得大千无一物。情与无情证佛陀。

南石琇禅师行化归上堂。教中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山僧出去已得两个月。归来恰值残冬。且道有去来相也无。众中忽有个英灵底出来道。长老长老。者个是三家村里十字街头欺谩胡汉诳諕闾阎底说话。人天众前不劳拈出。山僧便须分付明窗下如法安排。何故。不贪香饵味。可谓碧潭龙。

立圣像胎骨法语

无用宽禅师立金刚胎骨。一对大汉。生得大善。鼻孔吞却须弥。惊得虚空栗战。良久。露。捉住清风剥了皮。

立伽蓝胎骨。会得瞿昙那一通。几乎蹉过主人翁。本来骨格天然别。永护伽蓝振祖风。

立罗汉胎骨。十六应真。万斧千斤。铜头铁额。鹘眼鹰睛。喝一喝云。竖起脊梁。火急翻身。雨顺风调祝圣恩。

立佛胎骨。潦倒瞿昙不识羞。通身担版逞风流。香严寺里重持起。坐断毗卢顶[宁*页]头。

入圣像腹脏提纲

应庵华禅师入罗汉五脏示众云。黄面老人乾屎橛。参随一火烂泥团。心肝肠胃皆条直。蔬饭茶华照胆寒。佛法虽然未梦见。神通却许入云端。应须痛念归宗寺。时复持盂下翠峦。

密庵杰禅师宝鉴大师请入金刚五脏。师指金刚云。贤劫千佛数。末后最殷懃。倒握降魔杵。高标利物拳。心肝无屈曲。肠胃有区分。神通愿力虽无尽。且为山僧护法门。

佛朗性禅师灵山一会涌壁观音罗汉祖师诸天圣众同入腹藏上堂。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如是荐得。摩酰三眼高低普瞩。无法不圆无功不周。坐大道场。应微尘国演色演空。为一切有情转大法轮。淫坊酒肆奴呼文殊普贤。柳巷花衢婢使释迦观音。祖师罗汉到处做驴做马。诸天龙神随身执鞭坠凳。无明三毒恣诃叱。热喝嗔拳常逼拶。尽十方虚空撮来置毛端。极无边法界一捻投于针锋。有时诸佛菩萨祖师罗汉。无自无他无取无舍无彼无此无内无外。法法全彰正体。头头妙化庄严。普熏诸圣凡。平等真寂灭。共成无上觉。圆明一切智。其或未然。更听一偈。大千俱入如来腹。销尽众生界即休。过现未来同授记。万象森罗笑点头。卓拄杖下座。

圣像开光明提纲

大慧杲禅师江给事请开佛光明。师执笔云。教中道。清净慈门剎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一一诸相莫不然。是故见者无厌足。又道。如来眼有大人相。名自在普见云。以众妙宝而为庄严。摩尼宝光清净莹彻。普见一切皆无障碍。既然如是。为甚么却要他人点眼。还有道得底么。若也道得。非独为黄面老子出气。亦使徧法界众生悉沾利益。若道不得。听取一颂。举头忽睹明星现。因兹病眼见空华。遂以笔点云。今日还渠旧光彩。碧眸炯炯照尘沙。

应庵华禅师塑佛开光明示众云。达之居士以无碍智力洞明吾佛相好。以无碍辩才成就一切奇特殊胜不可思议解脱门。设使虚空为口江海为舌。尽尘沙劫赞叹而莫得其彷佛矣。且道释迦老子是有光明可开。是无光明可开。若道有光明可开。归宗当堕五无间狱。若道无光明可开。尽乾坤大地无一人发菩提心。到个里。苟非契证从上诸佛妙心。又焉能观瞻如来胜妙顶相。正当恁么时如何。当阳拈出真消息。岂教辜负释迦文。

法舟济禅师精严寺佛开光示众。南寺佛点眼。北寺佛放光。若作奇特商量。大似白日着鬼。咄。且置是事。只如教中道。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又云。佛身充满於法界。且道者光明向甚么处点即是。以拄杖作点势云。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南石琇禅师妆达磨百丈国一三祖师像完开光明。拈笔示众云。达磨大师与大智国一即今在毫端上现大人相。大众还见么。若道见。向甚么处见。若道不见。蹉过三大祖师。毕竟作么生。海神知贵不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

元叟端禅师为佛开光。云。我如来以清净天眼普观大地众生。去劫已前来劫已后。纤尘无有障碍。径山今日因甚为他重新点出。只恐诸人昧其所自。

千岩长禅师檀越楼清翁一得建山门塑金刚开光明示众。以笔点一点云。者一个莫道不曾相识好。又点一点云。者一个却即是楼一得外护山门内承佛记。金刚正体洞彻十虚。大用现前威而不猛。有为界中不坏无为之相。无为界上不宰有为之功。尔能借我神通。我亦助君精彩。所以道。眼眼相觑。面面相对。灼然不在笔尖头。自有光明动天地。

檀越楼文翁造殿又塑佛开光明示众云。德山拆却殿。丹霞烧却佛。楼文翁造殿又塑佛。且道拆殿烧佛底是。起殿塑佛底是。以笔点云。者里见得。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若也不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要分明。更下注脚。作福者作福。造罪者造罪。张公吃酒李公醉。总不干无明一星子事。乃呵呵大笑。

天衣聪禅师因装普贤大士开光明次。师登梯秉笔顾大众曰。道得即为下笔。众无对。师召侍者。与老僧牢扶梯子。遂点之。

笑隐欣禅师开佛光明示众云。体虚常照。现毗卢顶后神光。妙应无私。开舜若身中正眼。密覆千华罗网。光生七宝金山。九重之尊贵难名。万德之庄严莫及。而悯物愿深利生情急。示同居土隐尊特躯。一身变现百千万亿应身。八十相好尘尘具足。一目普摄八万四千宝目。八百功德法法圆通。恢恢焉有愿皆从。晃晃焉无幽不烛。且道今日因甚却要重新点眼。於斯明得。便见钦奉圣旨铸造佛像圆成。台官庆赞。皇恩佛恩报毕。倘或未明。更看山僧笔头点出。顶门正眼明如日。觌面当机见得亲。正法万年宣圣化。山河国土现全身。

箬庵问禅师盛川到岸庵佛开光请小参。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拈笔云。大众。此岂不是法身。作么生说个应物现形之理。莫是秋水长天落霞孤鹜是应物现形么。莫是钟鱼互答梵呗交加是应物现形么。莫是缁素骈臻人天聚会是应物现形么。若也是去。则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若色若声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咸是佛光之所显焕。诸人於佛光中影现。诸佛于诸人影中发光。彼彼无杂彼彼无坏彼彼圆满彼彼充足。又教山僧向什么处点出。若不点出。诸人有眼共见有耳共闻。若点出。诸人又向什么处见。若以眼见。眼不可见。若以耳闻。耳不可闻。若以智知。智不可知。若以识识。识不可识。山僧不惜眉毛为诸人竭力去也。乃点云。普令今佛放光明。助发如来实相义。喝。

像成檀越请提纲

应庵华禅师檀越装佛上堂云。正眼洞明。十虚无间。直下坐断情尘意想。不落玄妙机关。只向生佛已前识取本来面目。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么中不恁么。刬草除根。不恁么中却恁么。同生同死。正如壮士展臂不假他力。又如师子王游戏得大自在。有时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有时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正恁么时。归宗如何折合。百宝庄严无相身。一超直入如来地。复举昔毗蓝园里摩耶圣母左手攀枝。释迦老子右胁降诞。九龙吐水沐金躯。四顾周行各七步。作大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后来云门大师道。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师云。达之居士打开无尽宝藏。运出自己家珍。装严释迦老子。且道与云门是同是别。若道是同。一人打杀一人成就。若道是别。佛法岂有两般。者里觑得透去。堪为如来种草。苟或未然。山僧有一颂举似诸人。跛脚云门言打杀。达之居士示全身。当阳出格无多子。报佛深恩只两人。

檀越张子明装佛庆忏请小参。示众云。如来密语初不覆藏。觌体无私当阳显示。祇如一大藏教从甚处得来。非顶门具眼肘后有符。又安能洞明者一着子。祇今坐立俨然。各各顶天立地含齿戴发。且作么生说个初不覆藏底道理。莫是一动一静告往知来是么。莫是折旋俯仰周徧一切处是么。莫是一语一默坐卧谈笑是么。若把者个作不覆藏底。无异吹毛觅缝拨火求沤。殊不知正是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岂不见长沙和尚道。学道之人不识真。祇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是他古人见得如来密语彻底无疑。等闲拈一机示一境。无不透顶透底。终不向梦幻壳子里颠倒。肉团心识上捏怪也。又有僧问古德。学人有一问在和尚处时如何。古德云设有也斩为三段。看他得底人趯出来。不妨烜赫。何尝有一丝头许与学者作道理。直是乾嚗嚗地如一座须弥山相似。世间一切逆顺境界摇撼不动。善恶因缘笼罩无门。岂不是大丈夫格外道人也。敢问诸人。祇如释迦老子未入母胎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又向什么处塑装。者里见得彻去。便见得大心檀越张子明同妻赵氏装严释迦老子最初一念起处。祇如子明未起装严最初一念。释迦老子又在甚处。切忌向梦幻壳子里颠倒。肉团心识上捏怪。到者里莫问释迦老子如之若何。但直下了却最初一念。此念若了未。入母胎底也不是。入母胎后底也不是。从母胎出底也不是。塑底也不是。装底也不是。最初一念也不是。了却最初一念也不是。然后张子明与妻赵氏男宗朝举家眷等却有与释迦老子相见分。既是从头俱不是了。又向什么处相见。还委悉么。将此身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喝一喝下座。

无用宽禅师金牛离相寺塑佛请升座。大宝华王座从地涌出。法报化三身自天降下。大众。释迦老子来也。急着眼看。灵山一会泥团土块。明月清风威音劫外。喝一喝云。离相离名万年千载。下座。

楚石琦禅师施主装佛上堂。举昔有秀才问长沙。某甲曾看千佛名经。百千诸佛但见其名。未审居何国土。长沙召秀才。才应诺。沙云。黄鹤楼崔颢题后。秀才还曾题否。才云不曾题。沙云得闲题取一篇好。师颂云。百千诸佛但闻名。国土从来作么生。黄鹤楼中诗一首。任教今古竞头争。

铸佛上堂。僧问如何是金佛不度炉。师云填沟塞壑。进云如何是木佛不度火。师云正是时。进云如何是泥佛不度水。师云东西南北十万八千。乃云。泥佛浸了也。木佛烧了也。金佛镕了也。真佛勘破了也。赵州老汉趂出院了也。一去更不再来。咄。

造万佛上堂。夜夜抱佛眠。唤什么作佛。朝朝还共起。莫错认定盘星。起坐镇相随。毕竟是阿谁。语默同居止。非一亦非二。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只者一段虚空。多少人摸索不着。任是精金百炼巧计千般。铸也铸不成。雕也雕不就。傅大士才开橐钥便见精神。直得鉴地辉天腾今耀古。虽然。也祇写得一半。你诸人从朝至暮升堂入户开单展钵。本来面目有甚掩处。还见么。如今若不究根源。直待当年问弥勒。

雕千手千眼大悲像上堂。举南泉唤院主。主应诺。泉云。佛昔九十日在忉利天为母说法时。优填王思佛。请目连运神通三转摄匠人往彼雕佛像。只雕得三十一相。为什么梵音相雕不得。院主问云如何是梵音相。泉召院主。主应诺。泉云赚杀人。师召众云。若识得梵音相。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且道说什么法。便下座。

铸千手大悲像上堂。据教中道。众生妄见不离前尘。开眼见明。明不是明。合眼见暗。暗不是暗。在佛殿前过不见佛殿后事。在佛殿后过不见佛殿前事。皆属妄见前尘所遮。若离前尘无佛可见。约永祚见处。大悲菩萨本自无身亦无手眼。有底便道我会也我会也。打二十九棒趂出。留一棒自吃。莫有人下得手么。如无。今日失利。举麻谷问临济。大悲千手眼阿那个是正眼。济云。大悲千手眼阿那个是正眼。速道速道。谷拽济下禅床谷却坐。济云不审。谷便喝。济拽谷下禅床济便坐。谷便出去。济归方丈。师云。二大老主宾互换纵夺可观。如猛焰烧空忽雷震地相似。虽然。与他大悲千手眼有何交涉。只见波涛涌。不见龙王宫。

雪关誾禅师栴檀像成檀越请上堂。赵州云。我有时将一茎艹作丈六金身用。有时将丈六金身当一茎艹用。曹山问僧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个应底道理。僧云如驴觑井。山云。道也太煞道。祇道得八成。僧云和尚作么生。山云如井觑驴。山僧道。善塑无如曹山。善雕无如赵老。不露些子刀痕。真个手段高妙。若会得如驴觑井。便晓茎草化作金身。若会得如井觑驴。便晓丈六金身当草。目犍连枉运神通。优填王徒烦匠巧。丹霞正令劈头行。谁道子孙贤不肖。然则理无二般。争奈法无一向。丁兰刻木事亲。针刺血流。异样忉利天宫转下来。像迎佛兮佛迎像。若将情识妄分疎。隔靴搔痒徒瞻仰。今日是新安洪惟心居士设斋为报荐先慈。敬塑栴檀尊像一躯。送入先师塔院供养。仍劳书币殷勤。以山僧诞辰恳请为众说法。说法且置。毕竟造像斋僧有何功德。卓拄杖云。不求有漏人天福。大孝全彰古佛心。

嵩乳密禅师大士诞日像成开光上堂。春气晴和众鸟鸣。烟邨一带柳拖青。色声堆里分明现。触着通身是眼睛。诸人。若恁么会得。闻声时妙智降生。见色处圆通示现。总持权柄密运大机。通乎上彻乎下。天地不能盖载。万物岂能覆藏。显而不露隐而弥彰。古今不异达者同途。诸人要知同途底事么。良久云。伯乐一过。驽马皆嘶。下座。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八

猜你喜欢
  大生义经全文·佚名
  第十七章 阿梨耶提婆阿阇梨等时期·多罗那他
  第十二品 禅定分别·佚名
  戒慎品法句经第五(十有六章)·佚名
  卷三·赞宁
  卷六·佚名
  经商与学佛·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五·唐慧琳
  佛教与素食·太虚
  卷第十六·霁仑超永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澄观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九·丈雪通醉
  行品第九·佚名
  卷第四十四(第七诵之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古今体一百八首【庚辰八】热河启跸幸木兰作庆典今年举帝京秋蒐因致缓登程祗教仙苑一朝驻消得清诗廿首成新附羣蕃道旁送远来诸部马前迎可知游豫无非事侯度怀柔永厪情村行三首迤北天寒惟一收

  • 卷四十九·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四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十九 郊庙歌辞 晋郊祀歌三首      傅玄 【晋书乐志曰武帝受命泰始二年诏郊祀明堂礼乐权用魏仪遵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改乐章使傅玄爲之辞凡十九篇】 夕

  • 李义山诗集巻下·李商隐

    唐 李商隠 撰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寳辇溢通衢身闲不覩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赠赵协律晳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愚与赵俱出今吏部相公门下又同为故尚书

  • 御选宋诗卷四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四十三五言律诗九武衍京口防应戌将归营老矣犹征调新从淮上归尽知边境事曾解寿春围腥血封刀匣黄沙渍铁衣奏功均得赏沽酒醉斜晖伯氏自吴门来辇下再宿即别把酒论新事移牀问故山桑麻云已长亲戚喜相

  • 卷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班固

    《洪范》八政,三曰祀。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兽,豺獭有祭。是以圣王为之典礼。民之精爽不贰,齐肃聪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使制神之处位,为之牲器。使先圣之后,能知山川,敬于礼仪,明神之事

  • 袁彖传·萧子显

    袁彖字伟才,是陈郡陽夏人。祖父袁洵,曾任吴郡太守。父亲袁觊,曾任武陵太守。袁彖少年时便很有风采气质,喜欢写文章和讨论玄学。被举为秀才,历任诸王府参军,不能实现抱负。袁觊临终时写给其兄袁靑的信中说:“史公才识可嘉,足以

  • 卽位年·佚名

    八月8月30日○庚子,景宗大王四年〈淸雍正二年。〉秋八月乙未,〈二十五日。〉景宗大王昇遐于昌慶宮之環翠亭。越六日庚子午時,王世弟卽位于昌德宮之仁政門。院相、承旨、史官具朝服坐敦禮門外西庭東向,弘文館坐承政院之下,

  • 序·高诱

    淮南鸿烈解序淮南王名安厉王长子也长高皇帝之子也其母赵氏女为赵王张敖美人高皇帝七年讨韩信於铜鞮信亡走匈奴上逐北至楼烦还过赵不礼赵王赵王献美女赵氏女得幸有身赵王不敢内之於宫为筑舍於外及贯高等谋反发觉并逮治

  • 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注以乾侯至不得见晋侯故【疏】【注

  • 卷二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雩【附祭水旱祈雨祈雪祈晴及祷雨杂仪】蕙田案月令曰大雩帝左传云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即诗颂所谓春夏祈谷于上帝也其礼天子诸侯皆有之然

  • 小说法法第十六·管仲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

  • 卷四十七·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七宋 魏了翁 撰少牢馈食礼一郑以少牢馈食为诸侯之卿大夫礼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释曰郑知诸侯之卿大夫者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大牢是天子卿大夫明此用少牢为诸侯之卿大夫可知宾尸是卿不宾尸

  • 卷六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七兜率陀天授记品第十六尔时八亿兜率陀天。见诸阿修罗伽楼罗。乃至夜摩天等供养如来。闻授记已欣喜踊跃作如是念。於何等法。世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为色受记受想行识。得授阿耨多罗三藐

  • 卷十一(沩仰宗)·佚名

    教外别传卷十一(沩仰宗)南岳下三世沩山灵佑禅师(百丈海法嗣)潭州沩山灵佑禅师。福州赵氏子。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百丈问谁。师曰某甲。百丈曰。汝

  • 佛教之因果观·太虚

    ──十一年四月在黄陂前川中学讲──佛法者,明白事理之方法也。宇宙万有不外事理二门,而欲明此事理须用一种方法。然事者指实事言,理指真理言,吾人必先明真理,然后所作方为实事而免于虚伪错误。凡一件实事之发动成就,不外乎

  • 西方合论 第九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九卷第九修持门夫积劫情尘。多生爱海。似蚀剑之苔花。若吞珠之泥绣。无砺不吐。去垢方明。欲得心净。除非秽灭。悟者常须觉观。迷人勤加折伏。其或爱锁贪枷。亦当恸年惜月。孔子曰。困而不学。民斯

  •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卷下·宗坚

    参学小师妙圣妙德等记录颂古永嘉大师见六祖。腰包顶笠到曹溪捋下帽檐白日低振锡三声穷伎俩俯留一宿不须提。百丈野狐。当年一句太郎当五百生前受此殃石女偷身天外去呆郎犹自守空房。三顿棒。密室全施杀活机蒿枝三顿陷

  • 比丘尼受戒录·弘赞

    律学著述。清弘赞述。一卷。先略述得戒缘由。后录得戒和尚、阿阇黎、二部(即僧部、尼部)僧名,并记自受戒年月日时,以识戒腊之尊卑。并附作法略仪,使初受具足戒之比丘尼,在熟读戒本时了解布萨、受衣、净施等诸作法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