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四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四

抄题杂化门

化锺楼疏

千钧重器已成槖龠之功。百尺高楼欲遂斧斤之用。谁能特达。就此因缘。带月轻敲惊起海门沙上鴈。和烟试击唤回尘世梦中人。

龙泉院前虹桥疏

乘舆济众惠止一时。断木利人功流万世。惟龙泉之胜槩。有虹首之高飞。顷缘洪水之横流。日见行人之病涉。有阻留题之客。颇妨期会之人。今欲经之营之。必赖远者近者。怀区区之尺牍。扣磊磊之丈夫。伏愿向五达衢出一只手。将见问津老子不烦般若之舟。策杖禅人咸到菩提之岸。

化粧藏疏

一轮永转。万法常明。欲教世眼无尘。须藉当人润色。龙宫本来富贵。佛家分外庄严。众手易维持。双拳难点画。摇天撼地声声锵玉鸣金。耀古辉今家家藏珍隐宝。诸仁者傥能成这段好事。大梵王必不辜莫大深恩。出头为有力因缘。转脚得无穷受用。

化彩画水陆功德疏

师祖流传虽有冥阳公案。道场铺设柰无彩画行头。小比丘纵会秉呪加持。诸圣像未便随声显现。拟倩画工出手。须是方兄点头。敢辞开口告人难。信道发心为事易。四十二轴大家无惜相成。千百亿身诸相管教具足。

化粧废寺佛疏

千百亿化身刹刹尘尘俱为佛事。十方诸国土在在处处总是道场。南州打到北州头。东土移来西土着。有生皆可度。何处不称尊。与其芦茅穿膝於彭源废刹之中。孰若花木严身於城山大隐之地。说弥勒当来下生之事。显诸人过去现在之因。不劳更拣烧香。要舍必须连脚。请持此疏扣朱门绿户之贤。欲覔本光验紫磨黄金之相。此福德胜前福德。非庄严是名庄严。

化粧佛画壁疏

清净法身虽云不染。粧严佛相又且何妨。不惟壁洛上添个风光。更使石殿里重新活计。若得大家提掇。便教两处圆成。快请承当。真个奇特。

化塑七身功德疏

佛法充满於虗空。本无一相。梵宇庄严於功德。须假七尊。傥逢多宝如来。便见真济菩萨。

化粧罗汉圣像疏

本来具足见成一十八尊。更假庄严始现三十二相。须是着些精彩。共成这个因缘。若发菩提心。便证罗汉果。

化佛前灯疏

古佛堂前惠灯不灭。普光殿内智烛长明。照破羣昏实由一点。各请人人返照。便知祖祖相传。个中若识卖油翁。直下许见燃灯佛。

化长明灯疏

只一星儿演出大光明藏。向五阴处烁破诸烦恼门。雨风如晦而这个分明。日月尚亏而此光常在。相传无尽。点起便知。须遇特达人。能成久远事。玉楼金殿长明公今已加封。银管宝书燃灯佛昔曾授记。

化设地狱斋疏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一毛头上识根源。人死为鬼。鬼死为人。三恶道中随影附。若隔这个便堕群流。业风动地不停。饥火烧心难忍。饆罗[饥-几+追]子请君快不将来。紩酸饀儿与他从头咬破。是名真法供养。大家随喜结缘。

化钱置常住疏

古佛家风高坐双峰之顶。道人活计全无一日之粮。用资数亩之田。永作千年之宝。须是饥来吃饭。谁解心空坐禅。檀那傥赐於笔端。我佛必增於福利。

化斋供疏

施财施食增益福田。供佛供僧栽培善果。用严药石。普献人天。结此无上缘。须还见在佛。

起建华严阁疏

圣兴堂成己壮此方之风彩。华严阁就重增梵宇之光辉。不惟再整於高门。仍使一新於大教。三事若令具足。十方须藉扶持。立地便成。具眼底看。

钟楼化瓦修盖疏

楼高百尺不妨耸壑昂霄。钟震一音能使闻声悟道。历时既久觉栋宇之飘零。整旧如新藉慈悲而喜施。

化米开路疏

道人脚下尽大地作个路头。祖师庵前使万里浑无寸草。若得十方无碍。何妨八字打开。未饶寂子之插锹。犹悟丹霞之剗草。果得食轮先转。何愁心地不通。须知独树不成林。各请大家齐出手。

化甃路疏

心地坦平永无障碍。福基巩固宁患崎岖。结十方众信之缘。开万劫菩提之路。实为方便。各请圆成。

化人披剃疏

灵鹫如来亲剃目犍连之发。黄梅祖佛密传卢行者之衣。向时既有这般人。今日岂无如是事。殿前剗草须逢具眼宗师。地上布金更藉作家长者。

化度僧疏

菩萨大慈不妨化现。比丘得度须藉圆成。假法身而了佛身。凭佛宝而为僧宝。若得手中具眼。便教顶上放光。全资十善檀那。了取两重公案。

化度牒疏

辞亲割爱出三界家入如来家。学佛解空从二乘地至菩萨地。争奈头颅未肯。难教袈裟自肩。幸兹时节因缘。了办己躬大事。卢行者本来无物。孔方兄遭遇有缘。楼阁开门弥勒不须弥指。珠玑满室居士休把沉江。若是布施将来。应以此身得度。

士人化度牒疏

说尽之乎者也四十年枉下工夫。究竟寂灭苦空亿万劫愿离障碍。回头猛省。落发宁辞。要共丹霞同入大法门。不放宝月独出一头地。积藏菩萨大家好结欢喜缘。脱俗秀才只今便现圆满相。

吏人化度牒疏

法门四辟六通任教攘臂。受网千缠万结岂易脱身。许多日往月来。顿觉昨非今是。大木尊者亟辞母。香囊和尚便抛妻。等闲钟鼓度朝昏。何必堦墀还卯酉。文书悉摈从头点检佛书。公印归还一向掌持心印。

道姑化度牒疏

幻生失路觉诸祖之迷蒙。本性寻源返一真於寂灭。既是已沾泥之柳絮。当为不着水之莲花。喜遇圣恩可成佛相。若大居士笔端半点玉振金声。使小尼童头上一刀雷飞电扫。雕盘烽烨。恩海波长。

化三衣疏

逝陀林下世尊拈示商人。少室山前达磨亲传弟子。虽道寸县不染。何妨一线相通。欲得三衣。共出只手。

化百衲衣疏

清净法身虽道寸丝不挂。庄严妙相何妨五彩合成。非徒耸世俗之观瞻。正欲为法门之壮观。若要发一心喜舍。便能教百衲周圆。试着出来。官取奇特。

化钟疏

烟寺一鸣惊回蝶梦。丰山三击震动龙天。铸成出格规模。全赖作家手段。

化磬疏

烈火烹成好个作家手段。顽铜打就还它本分钳鎚。欲教立地圆成。更在当人煅炼。虽难下手。赖遇知音。

化铙钹疏

大道不器。明道者假器而求。至理无声。悟理者缘声而入。要这个方明那个。自有为始证无为。便须烈火烹成。何惜顽铜打就。一响一答直教眼下闻知。再举再扬正好声前荐取。欲凭出手。全赖知音。

化锅疏

纯铜打就还他本分钳鎚。烈火烹成须是当行炉鞴。谁是作家手段。铸成出格规模。莫问纯铁顽铜精金美玉。总教红炉上成一片雪。须使火焰里转大法轮。煆炼出来。迅燥者看。

缘化疏

这般时年铁板障巳。只退缝有些伎俩。大布袋未曾开头。檀那笔头须试出万丈毫光。苾蒭时下便做得一分生活。大家心肯意肯。休说头高头低。欢喜即大因缘。布施不昧因果。

题弥陀会疏

若据底事不涉修成。曲为今时岂无方便。须信道心心净土。了得底步步青莲。欲登九品受生。须假一音演说。是男是女大家齐办肯心。同号同名立地管取成佛。

题华严会疏

百二十卷真诠虽道本来具足。五十三员知识不妨直下同参。常嗟大教之难逢。肯使今生之蹉过。各出只手夹成般若胜因。齐办肯心同结华严善会。

题金刚会疏

向来佛法尚付国王大臣。今振祖风须是居士长者。同具金刚眼。共结般若缘。非惟超脱无始轮回。抑且成就莫大功德。真人奇特。各请承当。

题盂兰盆会疏

金风剪剪适地官赦罪之秋。珪月团团乃尊者救亲之日。幸遇此般时节。何妨结个因缘。爰鸠花县吉人共建兰盆胜会。不特新千万年之公案。又将追五百劫之幽魂。各请承当。岂容分别。

高峯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四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八·李通玄
  卷第一百六十二·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卷十九·赞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五·宗喀巴
  无形品第八十一·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成实论 第七卷·佚名
  卷九·佚名
  起信论疏卷下·元晓
  无畏三藏禅要(海仁睿)·佚名
  道行经泥犁品第五·佚名
  卷之九·铁壁慧机
  第五十六章 六王章·佚名
  卷十四·赞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七·郑方坤

    ○明郑善夫郑善夫字继之闽县人弘治乙丑进士除戸部主事理浒墅闗正徳初逆瑾乱政力告得请筑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作迟清亭以见志焉居六载起改礼部祠祭武皇南狩与诸曹郎黄巩等跪阙门泣谏杖阙下寻复乞归嘉靖初用荐起南刑部改稽

  • 卷三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三十六都邑北京赋          【明】陈敬宗惟圣皇之建北京也绍高帝之鸿业启龙潜之旧邦廓天地以宏规顺隂阳而向方准四裔以布维揭八表而提纲灿星分于箕宿映黄道之开张壮天险于居庸亘

  • 卷七百七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四吉师老【诗四首 以下世次爵里俱无考】题春梦秋归故里【一本无秋归故里四字】故国归路赊春晩在天涯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开窗闻落叶远墅见晴鸦惊起晓庭际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二月。癸丑。孝和睿皇后忌辰。遣官祭昌西陵。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裕禄等、据奏请饬催匀拨炮位一摺。前经谕令吴大澂分拨车炮六尊。即行解往。着裕禄等派员迎提。以资应用。  ○又谕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纪昀

    儒林传宋 【十】○宋十真德秀魏了翁李心传【道传】杨泰之真德秀魏了翁李心传杨泰之△ 真德秀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 【按宋史误作景希考四朝闻见录云真德秀初字景元楼钥叩以字义真德以慕元德秀之为人钥取诗 注景行行

  • 张柔传·宋濂

    张柔,字德刚,易州定兴人,家世代务农。柔年幼时就胸襟开阔,讲气节,善于骑射,以豪侠为人称赞。金朝贞..年间,河北人民反金,柔聚集同族人固守西山东流埚,起义军不敢进犯。同郡人张信,借张柔的声势,强娶一流亡妇女为妻,柔狠狠鞭打张信

  • ●恤孤鉴第五(十五案)·徐谦

      彼亦人子,哀此藐孤。何怙何恃,无食无襦。物且保赤,旁观欷歔。辑恤孤   斗谷於菟(《左传》)   斗伯比,生子文,郧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郧子田见之,遂使收之。楚人谓乳曰“谷”,谓虎曰“於菟”(“於”音读“乌”),故名之曰

  • 卷九·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九明 胡广等 撰礼运第九此篇记帝王礼乐之因革及隂阳造化流通之理疑出於子游门人之所记间有格言而篇首大同小康之说则非夫子之言也【张子曰礼运云者语其达也礼器云者语其成也达与成体与用之道

  • 御盗第二十一 (原文佚)·商鞅

    御盗第二十一 (原文佚)

  • 伽耶山顶经(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顶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长发梵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心得自在到於彼岸。复与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

  • 罗湖野录下·晓莹

        宋江西沙门 晓莹 集  蒋山佛慧泉禅师。丛林谓之泉万卷。绍圣元年。东坡居士有岭外之行。舟次金陵。阻风江浒。既迎其至。从容语道。东坡遂问曰。如何是智海之灯。泉遽对以偈曰。指出明明是甚么。举头鹞子

  • 中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二六)舍梨子相应品瞿尼师经第六(初一日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尔时。瞿尼师比丘亦游王舍城。在无事室。调笑.憍慠。躁扰.喜忘。心如猕猴。瞿尼师比丘为少缘故。至王

  •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声闻众俱。而彼给孤独长者具大福德。妻子奴婢眷属炽盛。富饶自在广积财宝其数无量。与毗沙门天王等无有异。而彼

  • 皇朝经世文新编·麦仲华

    清末麦仲华辑。二十一卷。麦氏为宣传变法,倡开新政,乃辑中外人士有关变法言论成此编。分通论、君德、官制、法律、学校、国用、农政、矿政、工艺、商政、币制、税则、邮运、兵政、交涉、外史、会党、民政、教宗、学术、

  • 读素问钞·滑寿

    医经类著作。元滑寿(1304—1386)撰。三卷。寿字伯仁,号樱生。河南许昌(一说襄阳)人。元初,因其祖父任官江南迁居仪真(江苏仪征)和浙江余姚。先后从师于王居中和高洞阳。博通经史,尤精于医,对《内经》、《难经》、《伤

  • 红楼复梦·陈少海

    长篇小说。清陈少海撰,陈诗雯校订。一百回。原署“小和山樵南阳氏撰,武陵女史月文氏校订”。作者以字行、南阳人,号香月、红羽、小和山樵、品华仙史。校订者系其妹,字月文,号武陵女史。此编为《红楼梦》续书之一。故事接高

  • 唐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唐史演义》共有一百回李氏先祖对北方各国的特别贡献,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