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一

六祖院住持小师 如瑛 编

高峰山龙泉院第十一代住持传法比丘德因。叨为释子。忝处梵宫。承 国皇之勑命非轻。感宗师之慈恩实重。尘缘尽脱。心印单传。恪守清规。勤观黄卷。法教弘深而浩浩。佛门广大以巍巍。虽云无量无边。当究有宗有旨。念遗训既多讹舛。谁加绳紏之功。虽微僧尚乏技能。敢效编修之力。佛事则翦繁撮要。科仪则按旧添新。虽四方异俗所用或殊。然天下同文无施不可。傥垂采览。犹幸剸裁。

入坛叙时景门

立春

时也条风微动木德初回。銮舆肃候於东郊。嶰管飞灰於缇室。出土牛而占瑞。饰彩燕以迎祥。泰来否极而草木生辉。革故鼎新而山川改观。陈根槁[干-木+禾]乘暖气以发萠。伏介潜鳞遇阳和而启蛰。尧历三百六旬而适当肇始。箕畴次九五福而莫不修崇。庸建法筵。茂迎景晚。

三阳鼎始。万象咸亨。金门葭管动浮灰。解谷黍筒回太蔟。东风解冻一天和气散楼台。晓雾凝香万里祥光浮草木。祸随残腊去。福逐早春来。青圭式谨於东方。缛典宜修於西竺。

正月

凤历闓端。龙[跳-兆+厘]易次。牺画协三阳而交泰。麟经正五始以书春。官梅飘粉而腊雪初销。御柳摇金而东风乍扇。鸿钧播暖化工密运於机缄。燕谷收寒生意尽回於萠孽。喜逢岁首正门迎百福之时。乐运诚心属会集万灵之始。

周星既复。端月初临。趣訾会两曜之躔。太蔟协三阳之律。东风着物迸沙嫩草绿新抽。晓日载阳夹径小桃红尚浅。式涓糓日。虔沥菲诚。

岁华方改。月吉始和。肇苍龙着象之辰。适青鸟司开之序。十里楼台添淑气。千家廉幙鎻祥烟。恭对新阳。虔修佛事。

元旦

序推五始。历正三元。称觞举柏叶之铭。祝寿献椒华之颂。兽樽有酒盈盈之仙酝凝香。鸡帖当门寂寂之妖祥退舍。正万姓服桃之日。乃九重祈糓之朝。

上元

灯火灿千门。笙歌喧九陌。仙洞之夭桃簇锦。御沟之新柳摇金。皓月浸严城粧点皇都之富贵。香风穿禁陌施呈帝里之繁华。谯楼之玉漏无声。秦道之金泥尚湿。星桥开铁鎻。火树合银花。展庆贺之微诚。迎骈臻之百福。

端月方中。冻冰已泮。五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瑶汉无云处处之笙歌鼎沸。璇题有月家家之帘幕风和。千门灯火夜婵娟。十里绮罗春富贵。好因缘好时节。大功德大庄严。

二月

时也苍龙正序。玄鸟司分。正豳风举趾之初。乃周制开冰之日。燕语半和莺语巧。花香浑杂草香清。阳和明媚而万象生春。法会修崇而一忱归佛。

桃腮靓晓。柳眼窥春。蒙蒙细雨湿香尘。淡淡祥烟薰煖谷。日烘山色酿成和气閙眉峰。风弄花香凝作韶华迷眼界。上苑之春莺巧啭。画堂之社燕新归。

寒食

枌榆收宿雨。桑柘起寒烟。花舆争巧闘新粧。麦粥相遗存旧制。千家禁火朱盘呈画鸭之祥。九陌无尘綉槛举闘鸡之戏。适逢令节。愿沥诚心。

三月

日在胃躔。律调姑洗。惠风和畅吹残几片之桃粧。膏雨冥蒙湿透千重之柳色。燕子楼台人寂寂。杨花庭院日迟迟。鸂[来*力*鸟]浴晴江。杜鹃啼夜月。

榆荚雨晴。桃花浪暖。浓荫渐迷於四望。韶华已过於三分。红杏妖娆轻喷无烟之火。绿杨袅娜低垂不茧之丝。寻巢归燕得泥忙。翻翅仰蜂粘絮急。

清明

桃浪飜红。萍池涨绿。宫娥传烛青烟散入於朱门。燧氏钻榆寒焰新生於紫陌。柳絮颠狂飞水面。桐华点缀发枝头。适际良辰。少伸丹悃。

上巳

春方过二。节纪重三。东堂之曲水纡回。南浦之惠风和畅。红杏香中争蹴踘。绿杨阴里出秋水。沂千风轻听童子舞雩之咏。兰亭竹茂开群贤修禊之筵。

四月

麦秋气爽。槐夏风清。浓绿池中蒲劒插开三尺水。乱红径里苔钱买住半分春。早蝉断续咽新声。乳燕呢喃调巧语。适对清和之月。用伸严洁之诚。

青皇解篆。赤帝司衡。稚笋成竿摇动一轩之翠葆。圆荷浮叶铸成满沼之青钱。舜弦初奏於薰风。班扇乍摇於明月。黄莺求旧友。紫燕引新雏。

五月

楚岸风薰。监湖气爽。梅霖初歇奇云耸漠外之峰。槐荫缓移畏日烁空中之火。十里翠荷香馥馥。两窗绿竹净娟娟。仲夏适临。法筵光启。

日躔东井。斗指南方。荷叶随风摇动团团之绿盖。榴花映日蹙成簇簇之红巾。虞庭奏解愠之琴。唐殿咏生凉之句。蜩鸣螽动应时咸遂於物情。燕处蜗居胜事聿崇於佛果。

端午

门垂绿艾。雨歇黄梅。楚人祭屈巧缠丝。汉俗祠陈皆洁服。锦标插起龙舟闘处鼓喧阗。画舫棹归象板声中人笑语。幸对天中之令节。肃迎海众之慈尊。

南窓雨歇。东岸湖平。万家桃柳正悬门。十里芰荷高盖水。玉腕结花蛇索子。冰肌衬艾虎衫儿。新月当空一轮宝镜初开匣。明星映水几幅珠帘未上鈎。

六月

云峰出岫。火伞张空。红藕香中水阁池亭无点俗。清泉响处松关竹坞自生凉。鱼翻戏鬣动青荷。蝉曳残声来翠柳。一岁之光阴将半。六通之典教庸修。

林锺更旧律。柳宿验新躔。畏日流金正是庚金之初伏。旱云烁火应知大火之将西。斑斑污点湿衣襟。赫赫暑威侵枕簟。小湾红芰递来[旖-大+(立-一)]旎之清香。曲岸绿杨移动扶疎之淡影。对兹时节。宜建道场。

七月

斗指西方。日行南陆。积雨霁而班扇渐却。新凉生而韩灯可亲。零瀼玉露滴金盘。淡荡金风生玉宇。渚莲香散数星之萤火穿帘。堤柳烟收一线之蝉声入耳。适临素节。光启法筵。

金神按节。玉宇生凉。韩窓灯火已关心。吴国蒪鲈偏动兴。梧桐叶底晚风萧瑟报秋来。杨柳梢头晓露零瀼催暑去。幸逢素景。宜建良因。

七夕

九秋肇序。七夕届期。郝生曾晒腹中书。阮氏盛铺庭外锦。月生璇宇弯弯高挂玉鈎纤。露滴金盘密密乱排珠颗细。双星银汉会。午夜玉绳低。正当天上之佳期。是谓人间之良夜。幸逢令节。宜建良因。

中元

孟秋既望。中气分司。珪月初圆潋灔寒光元不俗。金风微扇凄清爽气自生凉。梧叶飘黄。芦花飞白。适尊者燃灯之日。乃地官赦罪之时。

八月

律调南吕。令肃西宫。芦花蔌蔌满汀洲。木叶萧萧飘院宇。风传画角数声呜咽断愁肠。邻警寒砧万杵丁当添别恨。竹洗玉娥千点泪。荷翻西子六铢衣。

豆雨开晴。苹风荐爽。澄宇星杓方建酉。良霄土鼓已迎寒。水光远接於天光。蛩韵杂添於砧韵。映窓岩桂芬芳已递天香。醉日芙蓉娇软新粧国色。

中秋

三秋半度。百刻平分。云头之宝月团团。水面之珠星灿灿。露浓梧影淡。风细桂香浮。半草半真天外鴈行排锦字。乍明乍灭江边渔火灿星躔。

金茎有露。玉宇无尘。素魄飞来宝监光中无点翳。浮云收尽琼楼高处不胜寒。笛声响振於关山。漏点音传於城市。袁渚悠扬撑画舫。庾楼谈咏璩胡床。

九月

虹影侵堦。月华当户。正红女授衣之候。乃农人筑圃之时。叶落声。乾蛩吟韵。响篱下菊花新吐秀。岩前桂子已飘香。红蓼开残低映片帆归远浦。碧梧凋尽乱随一鴈落平沙。幸对良辰。恭陈佛事。

日驭居房。斗杓建戌。点点白苹飞楚岸。鲜鲜黄菊绽陶篱。唱晚渔歌欵乃一声归别浦。惊寒鴈阵翱翔几点过长空。水连万顷稻粱丰。霜熟满林橙橘富。

重阳

云飞南浦。雨晴西山。噪晚蝉声凄切悲吟於翠幄。惊寒鴈阵翱翔远映於霞牋。雅歌豳国之授衣。会际龙山之落帽。靖节采金英之菊。长房囊珠宝之茱。丰乐楼边秋水远连於银汉。滕王阁畔寒潭清彻於氷壶。佳节俯临。良因庸建。

十月

霜棃荐实。雪稻炊香。橘绿橙黄占断一年之好景。菊残荷尽催回十月之寒威。晚风吹水鴈行斜。夜雨滴堦蛩韵切。当元英之肇始。宜法会之敷陈。

秦史书正。玄冥按节。寒烟漠漠井桐零乱满银床。暮雨潇潇篱菊离披依玉砌。万里之天低云黯。一时之风急霜严。蛩声偏接漏声长。鴈影更随山影淡。

下元

菊谢篱金。冰生池玉。当小春之届候。适良月之云中。吴江乱叶逐鸦飜。楚岸败芦藏鴈宿。风帘摇翡翠。霜瓦冻鸳鸯。日暮天低缥缈淡云笼月彩。夜深水冷严凝寒露肃波光。木奴擘破洞庭霜。橙子荐成银瓮雪。下元适届。上善宜崇。

十一月

严风透幕。短日经帘。数行宾鴈咽长空。一阵寒鱼依密藻。竹篱茅舍芬芳梅蕚暗传香。雨壑霜林偃蹇松柯犹挺翠。一阳既复。万善当崇。

昴正仲冬。时称亚岁。寒风栗冽安排鸳瓦之严霜。密霰飘零催促兔园之急雪。小阁之兽红围煖。幽窓之梅粉飘香。苍苍劲竹色依然。郁郁孤松青不改。

冬至

一阳回煖律。六琯动飞灰。律转黄钟鲁史纪书云之节。影添红线汉庭兴庆日之仪。急雪舞回风。冻云笼爱日。水寒金井。冰满玉壶。柳容已近腊风光。栴粉暗传春信息。临兹佳节。用展微诚。

十二月

朔风凛凛。爱日温温。江梅绽玉而漏泄新春。岸柳含金而商量残腊。寒鵶打食团团围沙渚之间。冻雀藏身唧唧宿屋檐之畔。兽炭红生於煖阁。渔灯光浸於寒江。幸际深冬。宜修妙果。

腊容催柳。春信传梅。四野云垂低罩渔舟欺酒力。一天雪舞乱飘僧舍湿茶烟。豳诗载咏於凿冰。吕令特书於建丑。

除夜

夜雨饯寒。北风送腊。严霜凛凛千家飜作玉楼台。瑞雪纷纷万壑变成银世界。三百六旬告毕。七十二候云终。椒花香泛於金盃。爆竹声沉於瑶砌。幸际岁除之届候。虔修佛事以迎祥。

闰月

斗指两辰。月添一闰。余日取一终之数。积分象六仂之奇。周官已诏於居门。尧典特书於成岁。

柳眼藏烟。桃腮泣露。锺残萧寺司晨三唱促征程。漏断谯楼唤起一声惊客梦。山顶卷云频晓雨。案头宿雾湿晨衣。(春)

鸡声才唱。蝶梦初回。残星犹在柳梢头。浓露已沾荷叶上。(夏)

金乌影现。银汉光生。蒙蒙白露罩秋江。飒飒清风生晓岸。(秋)

铜壶漏断。画鼓声沉。朦胧晓色映平郊。隐映晨光浮远岫。板桥霜滑。江路风严。幸对寅朝。广陈佛事。(冬)

青天正昼。红日方中。山河万象尽当阳。邻里群鸡齐报午。庭花散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堤柳摇光短短长长笼绮陌。

槐阴转午。柳影移西。半窗斜日弄残红。九陌轻烟拖淡紫。濈濈羊群归径险。纷纷蜂队报衙喧。

乌轮欲坠。兔魄将生。[口*(衔-金+缶)]山落日半有半无。映水残霞乍明乍灭。行客奔程忙似箭。渔翁拨棹急如梭。

归鸦含野色。宿鴈起秋声。金乌欲坠於西山。玉兔惭生於东海。白云径里牧童吹笛过柴关。急水滩头渔叟棹船归柳岸。

玉楼更动。银汉星辉。荧煌之凤烛摇风。点缀之渔灯映水。萤火照开青草面。蟾光穿破碧云头。

中夜

时交子至。夜正阳生。月色方中。天明似水。漏箭数传催午夜。烛花频灺欲三更。林竹筛金。庭花弄玉。万里之风清雾卷。一天之斗转星移。

月夜

清风入座。明月登空。花阴覆地玉玲珑。竹影侵堦金琐碎。

日丽山川。风生阡陌。几幅绮罗张艳彩。千重锦绣簇新纹。花草飘香。禽鱼得趣。

云驱铁骑。电掣金蛇。震天轰霹雳之雷。倒海泻霶[雨/沱]之雨。

商羊舞起。石燕飞飜。浓云密罩九嶷峯。好雨暗添三级浪。

雨霁

岳麓收云。乾坤霁雨。青山不改数重古木密阴阴。碧浪新添万顷洪涛来[褒-保+公][褒-保+公]。

冻云垂幕。密雪飞琼。宿檐之愁雀无声。依藻之寒鱼不食。梅开难辨。鹭起无踪。纷纷碎玉满渔蓑。密密乱银飘鹤氅。

雪霁

长空霁雪。淡月笼沙。冷压鷫[霜*鸟]衾。寒侵鳷鹊殿。秀色暗添梅富裕。绿梢明报竹平安。水国江城变作三千银世界。[竺-二+(方*其)]亭酒阁化成十二玉楼台。

露结昆明。波寒太液。飞廉怒吼千郊草木尽凋零。青女威棱四野园林俱寂寞。当叶落归根之候。结花开见佛之缘。

释迦生日(四月初八日)

梅雨润晨。槐风清午。八荚蓂生於尧砌。五弦琴奏於虞廊。高柳咽新蝉。华堂飞乳燕。适炎帝清和之候。乃如来降诞之时。祥光灿灿霭禅林。瑞霭葱葱笼梵宇。虔摅诚悃。特展贺仪。

弥陀生日(十一月十七日)

夏历更新。首届一阳之月。尧阶献瑞。方收二荚之蓂。人间雪作玉楼台。岭外梅薰香世界。适北帝严凝之景。当弥陁庆诞之辰。

观音生日(二月十九日)

蓂收四荚。月仲三春。千家帘幕卷香风。万里溪山浮瑞彩。寻巢紫燕双双对舞於雕梁。求友黄莺两两齐迁於乔木。官柳现真如之色。仙花喷戒定之香。铺排青帝之韶光。装点观音之诞节。

圣帝生日(三月二十八日)

堤柳垂丝。难系三春胜景。庭花簇绮。尚留两日余香。东君将促於良辰。圣帝幸逢於诞节。

华光生日(九月二十八日)

桂子荣开。适际九秋之老。菊花虽晚。尚余两日之香。当婺源孕秀之时。正歙水储英之日。祥开一木。瑞应五王。幸逢诞节之临。宜竭诚心之贺。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一

猜你喜欢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卷首—像赞传图·周梦颜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太虚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佚名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七·澄观
   第九則  趙州東西南北·胡兰成
  快目王眼施缘品第三十五·佚名
  昧盦诗录序 (七篇)·太虚
  大明高僧传卷第三·如惺
  卷第五·佚名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佚名
  卷四·佚名
  宗镜录卷第七十三·延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续编·卷五·沈瘦东

    余尝与弟子言诗学,主张读诗须分时代:年十三四时尚不甚了解古人奥窍,而记忆力甚强,宜读汉魏六朝诗,但求其能背诵,先厚其基;二十以后如草木方荣,便读李、杜、高、岑、韩、苏诗,以求其格律声调之备;中年哀乐多更,或病入於衰飒,宜读温

  • 第五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不久,快到中午。地点 状元府门外。人物 门 役 李大妈 荷 珠 赵 鹏 随从四人 赵 旺 金三官 金贞凤〔门役在状元府门外,信口哼唧着。门役 (哼唧)新修的状元府,朱门大铜环。状元心慈善,施粥又舍钱。

  • 三集卷一百·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一百古今体一百十六首【辛卯八】七月十日启程幸热河驻跸木兰行围即事叠去岁启跸诗韵【有序】三驱猕吉涓将启虞旌两日秋霖涨盛致稽跸路展行期之信宿快晴已过洗车遣卫士以经营稳渡无烦涉马牵

  • 卷一百四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涣之齐名时谓王江

  • 东都事略卷五十四·王称

    列传三十七  夏竦字子乔江州徳安人也其父承皓太宗时上平晋防补右侍禁后与契丹战没于河朔竦以死事恩授丹阳簿上书乞应制举其略曰邉障多故羽书旁午而先臣承皓殒身行陈陛下録臣孤防任之州县唯陛下辨而明之陛下以枕石漱

  • ●卷二十二·赵翼

    ○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唐中叶以后,始有枢密院,乃宦官在内廷出纳诏旨之地。昭宗末年,朱温大诛唐宦官,始以心腹蒋元晖为唐枢密使,此枢密移于朝士之始。温篡位,改为崇政院,敬翔、李振为使,凡承上之言,皆宣之宰相,宰相有非见时而事当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五·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五【起旃防大渊献七月尽屠维单阏十二月凡四年有六月】宁宗法天备道纯徳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嘉定八年秋七月戊午朔防古取金济源县 辛酉以郑昭先参知政事礼部尚书曽徒龙佥书枢宻院事壬戌诏四川立杨巨

  •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一卷 清举人 (二)·缪荃孙

    [乾隆丙辰科] 江宁府 张维翰 上元人。 吴 鸾 上元人。 方世隽 上元人。 蒋 乾 上元人。 郭寅亮 上元人。 王三鉴

  • ●卷五外篇·何孟春

    教学,于王者之务莫先焉。成周遗册足征也。二代以降,汉、唐、宋为达治体,而汉未遑庠序之事,元朔始兴太学。唐仍魏制,始郡县有学。然唐郡县,未闻有专官于学者。宋庆历间,始立学命官。时宋已四世矣。我圣祖太学之立,在未正位前。

  • 盐政例·佚名

    目录 贫难小民零觔私贩,分别枷责发落 买食私盐,分别盐觔多寡定罪 团灶漏私,场员失察,分别多寡处分 责成族保约束乡众,不许贩卖私盐 嗣后将石码盘验馆委就近之石码通判兼管 官帮长价等项银两奏销时未完,经征官照例议处 各属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五祭仪 六祭器【附见】 七祭物【附见】正谒仪迫日【前一日除夕】诣家堂埽除设位【设六案六长兀其一负中南向近西为太祖位其一负中南向近东而去半武为世室位其一负左壁西向北上而去壁半武为

  • 卷一百七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六十二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九【宋板】射义第四十六释文取其士之义也元文其作于古者诸侯之射也考异古本注然后作乃后宋板同疏明长幼之序者【二

  • 卷二·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二宋 朱子 撰家礼二之上士昬礼昬礼 下达纳采用鴈【采七在反 达通达也将欲与彼合昬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诗云取妻如之何

  • 卷第一·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

  • 卷十六·佚名

    第十四篇四八四 稻田本生谭[菩萨=鹦鹉王]序分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养母比丘所作之谈话。此一谭将在睒摩贤者本生谭(第五四〇)中再出。佛唤此比丘近前问曰:&ldquo;比丘!汝真养在家者耶?&rdquo;&ldquo;是为真实,世尊!&rd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九·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南岳正续录卷上法子谦卑牧请上堂睹史天上各各以天福力五百圣堂里虽则云蒸霞蔚虎骤龙骧礼乐文章珠辉玉润毕竟上无私盖下无私载因甚指天指地五言七字底只安在第三位高唱摩诃衍迥绝于百非底安得在第二位

  • 脉因证治·朱震亨

    综合性医书。二卷(一作四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刊于至正十八年 (1358)。共十万余字。记各科病证六十三种。卷上二十七证; 卷下三十六证,又医论六篇。因论述各证以论脉诊、病因、证候、治法为序,故名。本书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