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径石滴乳集目录

第一卷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大鉴下第二十世临济下第十五世) 径山下第一世径山范禅师法嗣 天台断桥妙伦禅师 径山下第二世天台伦禅师法嗣 瑞岩方山文宝禅师 南华永宗达本禅师 雪山法昙禅师 绝象鉴禅师 竹屋简禅师 藏室会珍禅师 竹山如圭禅师 古田垕禅师(语别见) 径山下第三世瑞岩宝禅师法嗣 天台无见先睹禅师 凤山一源灵禅师 松岩秋江元湛禅师 天台无尽祖灯禅师 镜堂古禅师(不列章次) 丁生居士古田垕禅师法嗣 东涧珣禅师(语别见) 径山下第四世天台睹禅师法嗣 福林无闻智度禅师镜堂古禅师法嗣 则中度禅师 径山下第五世白云度禅师法嗣 天界古拙俊禅师 太守密庵何居士(不列章次)第二卷 径山下第六世天界俊禅师法嗣 道林无际明悟禅师 虎跑性天如皎禅师密庵何太守法嗣 素庵田大士 径山下第七世东林悟禅师法嗣 太冈月溪惟澄禅师 坏空成禅师 妙峰玄禅师 庐山无为一禅师 伏牛无碍鉴禅师 古庭善坚禅师 东山楚山绍琦禅师 大定太虚冲禅师 [卤-※+夕]禅雪峰瑞禅师 伏牛物外圆信禅师 洁空圆通禅师 八峰宝月潭禅师 不二圆禅师 德翁淳禅师(二人语别见)素庵田大士法嗣 天宁和庵忠禅师 四明法中正堪禅师 建宁佛迹颐庵真禅师 径山下第八世太冈澄禅师法嗣 太冈夷峰方宁禅师 牛头古心宝禅师 东永福自秀禅师 灵隐性天宗杲禅师 天渊道堪一源禅师 德山古心安禅师 南阳峻中嵘禅师 天真毒峰本善禅师 五台孤月净澄禅师坏空成禅师法嗣 光泽道惠禅师 斗峰德章净满禅师妙峰玄禅师法嗣 风穴福缘广禅师庐山一禅师法嗣 神鼎宝藏净玉禅师伏牛鉴禅师法嗣 仰山无隐正道禅师 无边古道通禅师(不列章次) 大沩独潭海昌禅师 西山古岩从定禅师 天竺行一秀禅师 龙牙铁牛勤禅师古庭坚禅师法嗣 波罗禅师 五台显净伦禅师 洱水道庵居士东山琦禅师法嗣 八峰性空闻禅师 金山僧宝禅师 中溪隐山昌云禅师 海云深禅师 湛渊奫禅师 济川洪禅师 大云兴禅师 石经海珠祖意禅师 长松大心真源禅师 大悲一天智中国师 石经豁堂祖裕禅师 月光常慧禅师 翠微悟空真空禅师 玉峰如琳禅师 天成古音韶禅师 香严古溪觉澄禅师 珪庵祖玠侍者 天溪凝禅师(语别见)西禅瑞禅师法嗣 性空觉禅师 东明晓庵升禅师 宝文洪印禅师 无相真禅师 大初性圆禅师 南竺橘禅师 太初忍禅师 天目秀禅师(三人不列章次)洁空通禅师法嗣 黔中正法雪光通禅师 方湖德岩本禅师 印空海禅师 默堂照禅师(不列章次)八峰潭禅师法嗣 护国无用文全禅师 东方古裕禅师(语别见) 崇福大慧华禅师 天宁默堂宣禅师 伏牛月天禅师 荆山理禅师 了禅能禅师 翠峰山禅师(三人不列章次)天宁忠禅师法嗣 径山寂庵潜禅师 用刚宗软禅师佛迹真禅师法嗣 广福天然浩禅师 别峰宝芳藏禅师 白云无量沧禅师 宝峰行庵柔禅师(不列章次)第三卷 径山下第九世太冈宁禅师法嗣 天目宝芳进禅师天渊源禅师法嗣 祖堂兴禅师 栖霞突空升禅师德山安禅师法嗣 南岳春山景禅师 西竺中天表禅师天真善禅师法嗣 法华镜堂明禅师洞山惠禅师法嗣 巫山寿堂松禅师(语别见) 嵩山别传宗禅师仰山道禅师法嗣 能仁秋月以澄禅师古道通禅师法嗣 西宗庆禅师(不列章次)八峰闻禅师法嗣 荐福月潭寂澄禅师 三祖天渊锐禅师 石门济舟滨禅师 昭觉无碍通禅师香严澄禅师法嗣 成都西宗佑禅师 金山寂庵湛禅师龙门悟禅师法嗣 司空碧天朗禅师性空悦禅师法嗣 金山东岩亮禅师大云兴禅师法嗣 玉峰铁牛坚禅师石经裕禅师法嗣 万松晓堂满禅师无相真禅师法嗣 少室南宗胜禅师净慈休休禅师法嗣 昭庆雪庭禅师性空觉禅师法嗣 圆通梦庵觉禅师 玉泉能关主 黄龙彻空通禅师南竺橘禅师法嗣 宝鉴无闻明聪禅师太初忍禅师法嗣 华亭无涯顺禅师天目秀禅师法嗣 雪岩祖清禅师印空海禅师法嗣 万峰普觉明方禅师(不列章次)东沧证果如福禅师方湖本禅师法嗣 斗方隐峰禅师默堂照禅师法嗣 太虚圆禅师荆山理禅师法嗣 沩山方溪清禅师伏牛天禅师法嗣 金台空幻大觉禅师(不列章次)了禅能禅师法嗣 法幢金禅师 昭觉宝藏通禅师天宁宣禅师法嗣 牛头吉庵祚禅师 径山天才英禅师翠峰山禅师法嗣 伏牛文若斌禅师(不列章次)东方裕禅师法嗣 碧峰天通显禅师径山潜禅师法嗣 碧峰道莹瑛禅师 异岩登禅师宝峰柔禅师法嗣 育王杰峰[课/心]禅师 径山下第十世天目进禅师法嗣 东塔野翁晓禅师栖霞升禅师法嗣 石门无尽海禅师巫山松禅师法嗣 斗峰古音琴禅师 白云宝明鉴禅师西宗庆禅师法嗣 大千照禅师(不列章次)荐福澄禅师法嗣 天成无闻性恺禅师石门滨禅师法嗣 石门佛勤宗绍禅师万峰方禅师法嗣 灵鹫中峰素禅师斗峰高禅师法嗣 三角东岩喜禅师(不列章次) 西林无相顶禅师(不列章次)金台觉禅师法嗣 太平琏振宗禅师 径山万松林禅师牛头祚禅师法嗣 天宁法舟道济禅师伏牛斌禅师法嗣 白虎妙中玄禅师碧峰显禅师法嗣 天池月泉法聚禅师荐福杰禅师法嗣 三祖天然慧禅师广慧连禅师法嗣 龙门无碍辨禅师育王[课/心]禅师法嗣 松竹大方宽禅师 径山下第十一世东塔晓禅师法嗣 敬畏无趣如空禅师石门海禅师法嗣 七尖大休隆禅师斗峰琴禅师法嗣 斗峰天真道觉禅师大千照禅师法嗣 双峰辉天兴昶禅师天成恺禅师法嗣 龙池默庵慧闻禅师三角喜禅师法嗣 南宗法印禅师西林顶禅师法嗣 能仁济舟法洪禅师天宁济禅师法嗣 胥山云谷法会禅师 精严冬溪方泽禅师天池聚禅师法嗣 浮峰普恩上座(语别见)荐福恺禅师法嗣 默庵慧闻禅师开福宽禅师法嗣 伏牛无碍明理禅师第四卷 径山下第十二世敬畏空禅师法嗣 径山无幻性冲禅师 祇园性曙和尚(语别见) 骆懒翁居士(有言志只行世)云谷会禅师法嗣 曹溪憨山德清禅师龙池闻禅师法嗣 天目兰风真定禅师 鹅湖□□禅师伏牛理禅师法嗣 佛岩不二真际禅师 径山下第十三世径山冲禅师法嗣 径山南明慧广禅师天目定禅师法嗣 浮山朗目智禅师佛岩际禅师法嗣 妙峰登禅师 白虎如幻禅师 白马仪峰方彖禅师 径山下第十四世径山广禅师法嗣 普明鸳湖妙用禅师浮山智禅师法嗣 妙峰彻庸周理禅师白马彖禅师法嗣 天台闻谷广印禅师第五卷 径山下第十五世普明用禅师法嗣 云峰衡石悟钧禅师 金明介庵悟进禅师 永正一初悟元禅师 径山下第十六世金明进禅师法嗣 栢山素弘真理禅师 万年梦堂真倪禅师 安化世高本则禅师 金明东岩璨禅师 妙峰素颕鉴禅师 三角古壁文禅师 三塔主峰法禅师 金明晦岩炯禅师 三角天峰性禅师 金明别传化禅师 海月天岩启禅师 绣雪宦陈修禅师 衡山范禅师 云门既白旭禅师 承天时现昙禅师 高峰雪子净禅师 东林山铎在禅师 藕庵竹庵衍禅师 三塔妙云雄禅师 友可铁容玄禅师 甘露逾祖觉禅师 牧园企贤清禅师 竺山吼庵证禅师 祖岩丰上座 梦庵书记 报恩松岫源禅师 太平素岩智禅师 翠峰斐公琦禅师 玉芝玄晖性禅师 普明云庵量禅师 莲花尼可度瑛 明心尼佛音戒 空诸罗居士 约庵施居士 牧公谦大士 道耕田居士 真和陆居士 真慧陆居士 汝谐卜居士 真毅朱居士 振声许居士 真寄李居士永正元禅师法嗣 报本冲默开禅师 东溪断愚智禅师 净土通济行禅师 一茎证禅师 径山下第十七世栢山理禅师法嗣 隐嵩忝生机璇禅师 宝如玉禅师 身云编禅师

猜你喜欢
  卷第八(荒字号)·朱时恩
  指与月·佚名
  卷第三十三·佚名
  佛说法集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一百八十四·佚名
   第六則  雲門十五日·胡兰成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一卷·佚名
  大雲初分勇力健度第二十八·佚名
  易理与佛法·太虚
  第十一卷·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四·王亨彦
  卷六·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七·念常
  阿育王经 第七卷·佚名
  卷二·正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零六·彭定求

        卷806_1 【诗三百三首】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

  • 歴代诗话卷三十·吴景旭

      戊集中之上  汉魏六朝  褦襶  程晓嘲热客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呉旦生曰玉篇广韵不载二字艺文类聚作襶集韵褦音柰襶音戴炙毂子云褦襶笠子也冯元成云凉笠也以竹为胎蒙以帛暑时戴之以遮日今暑中谒客称

  • ●卷十一·赵翼

      ○明妃诗  古来咏明妃者,石崇诗"我来汉家子,将单于庭","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语太村俗。惟唐人"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二句,不着议论,而意味无穷,最为绝唱。其次则杜少陵"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同此意味也

  • ◎兵四·徐天麟

    ○屯田(杂录附)文帝时,晁错言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中周虎落,(虎落者,以竹篾相连遮落者也。)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民之欲往者,赐高爵,复其家

  • 宋纪·张居正

    武帝高祖武帝,姓刘,名裕,彭城人。初起布衣,为刘牢之参军,从破孙恩有功。后倡义平桓玄之乱,威名日盛。因灭南燕并秦,遂封宋公。进爵为王,而受晋禅,国号宋。在位三年。原文二年,宋王欲受禅而难于发言。六月,宋王至建康。傅亮讽晋恭

  • 胡国珍传·魏收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祖胡略,任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父胡渊,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世祖攻克统万,姚渊以归降的功劳被赐爵为武始侯。后拜河州刺史。胡国珍少小好学,雅好清俭。太和十五年(491)袭承爵位武始

  • 穆寿传·李延寿

    穆观的儿子穆寿承袭父亲的爵位,娶乐陵公主为妻,被任命为驸马都尉。他办事明快机敏,有父亲的风范。太武帝很喜爱和器重他,提升为下大夫。他奏事有机智,善于应变,朝廷内外都有声名。升任侍中、中书监、领南部尚书,晋爵为宜都王

  •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寿三年(丁酉、157)·司马光

    汉纪四十六 汉桓帝永寿三年(丁酉,公元157年) 春,正月,己未,赦天下。 [1]春季,正月己未(疑误),大赦天下。 [2]居风令贪暴无度,县人朱达等与蛮夷同反,攻杀令, 聚众至四五千人。夏, 四月,进攻九真,九真太守式战死。诏九真都尉魏朗讨破之

  • 奔丧·戴圣

    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遂行,日行百里,不以夜行。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过国至竟,哭尽哀而止。哭辟市朝。望其国竟哭。至于家,入门左,升自西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括发袒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读解】 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在其位不了解情况,隔行如隔山,谈论起来于事无补,反而添乱,还是素其位而行,

  • 卷二·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     宋 王与之 撰以八柄【兵命反】诏王驭羣臣郑康成曰诏告也○王昭禹曰爵禄废置生杀予夺八者王操之于此而羣臣为用于彼若器之有柄焉故曰八柄贾山曰富贵人主之操柄其言亦本于此八柄操

  • 舌相光品第八·佚名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普遍三千大千世界。於其舌根出种种无央数百千光明。彻照十方各一恒沙国。是时东方及十方国土无央数诸菩萨。见是光明各各自白其佛。是何瑞应有是大光明。佛告诸菩萨言:西方去是度一恒边沙。有佛世

  • 弘明集卷第十四·僧祐

      竺道爽撽太山文释智静撽魔文释宝林破魔露布文释僧祐弘明论后序。竺道爽撽太山文  沙门竺道爽。敢告太山东岳神府及都录使者。盖玄元创判二仪始分。上置璇玑则助之以三光。下设后土则镇之以五岳。阴阳布化于八方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二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二卷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观缘品第一之余◎复次此中或有异意。谓以刹那如是缘性可成于果。虽非相续此无过失。是故颂言非有亦非无  缘义和合

  • 三 第二合诵·佚名

    [三 第二合诵]为知第二合诵应如次第知之,然,其时:合诵正法而遍辉尽寿命止而住彼等五百最初迦叶诸大德诸漏尽之光辉如油尽之灯火离执着入涅槃然,日夜渐过,世尊之般涅槃后一百年之时,毗舍城跋耆族出身之诸比丘于毗舍离城,承认容

  • 驴皮记·巴尔扎克

    长篇小说。巴尔扎克著。作于1831年。出身破落贵族的青年拉法埃尔,本想用诚实写作的方法在生活中找到出路。后结识了巴黎最时髦的女人福多拉,陷入情网而又遭遗弃,于是变得沉沦、放荡起来。正在这时,他偶然得到近东古国

  •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胡一桂

    十七卷。元胡一桂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元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 人,宋景定五年 (1264),领乡荐,试礼部不中,于是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入元家居,并以讲学著述为业。其学宗朱熹,而且精通《周易》。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

  • 林间录后集·惠洪

    禅宗文集。宋惠洪撰。一卷。是惠洪所撰赞、铭、偈、诗的汇编。体裁及内容与《林间录》完全不同。共收惠洪作品三十二篇,多数载于惠洪所著《石门文字禅》卷一七至卷二○。此书作为《林间录》的附录载于《嘉兴藏·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