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三十五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五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韶州云门文偃禅师(青六雪峰存嗣)

到鹅湖。闻上堂曰。莫道未了底人长时浮逼逼地。设使了得底。明明得知有去处尚乃浮逼逼地。门下问首座。适来和尚意作么生。曰浮逼逼地。门曰首座久在此住。头白齿黄。作者个语话。曰上座又作么生。门曰。要道即道。见即便见。若不见莫乱道。曰只如道浮逼逼地又作么生。门曰。头上着枷。脚下着杻。曰与么则无佛法也。门曰此是文殊普贤大人境界。

沩山喆云。大凡拨草瞻风须是其人。云门可谓青天霹雳旱地震雷。直得百里魂虑变慑。不见道。惊群须是英灵汉。敌胜还他狮子儿。

黄龙新云。云门以锥锥地。首座以刀剜空。直饶齐下锥刀。未免头上着枷脚下着杻。

宝掌白云。云门大似按剑鸿门。气冲牛斗。其时虽有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也只得敛衽有分。何故。眼空宇宙谁当敌。三尺龙泉照胆寒。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法身向上事。门曰。向上与汝道即不难。作么生会法身。曰请和尚鉴。门曰。鉴即且置。作么生会法身。曰与么与么。门曰。者个是长连床上学得底。我且问你法身还解吃饭么。僧无对。

雪窦显云。者僧将成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过在什么处。

积翠永云。云门直得入泥入水。

保福展代僧云。欠他一粒也不得。

昭觉勤云。云门可谓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权衡佛祖龟鉴宗乘。所以后来尊宿各出眼目互相扶竖。虽然如是。只明得法身边事。未明得法身向上事。且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域中无背面。阃外有威权。

南堂静云。者僧敢将游艇子撩拨洞庭湖。殊不知云门金镞惯调曾百战。铁鞭多力恨无雠。若是大随又且不然。者僧也拈却。云门也架阁。且作么生会法身。良久云。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天童杰云。云门浑刚打就生铁铸成。不动钳锤火星迸散。永庵主冷处着把火。义出丰年。保福闹处爱入头。未免傍观者哂。天童据款结案。也要诸方捡点。若捡点得出。生陷无间地狱。

南堂欲云。若论战也。个个立在转处。者僧眨得眼来。枪头早在云门手里。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雪窦更要进土在。还委悉么。箭穿红日影。须是射雕人。

古南门云。君子务本。者僧吃饭不知下落。便问法身向上事。自非云门明鉴秋毫。焉到水穷山尽。雪窦云将成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只恐不是玉。是玉也太奇。

清化嶾云。韶阳如大冶红炉。惯炼精金。者僧却将一锭汞银不觉入炉便了。要会法身向上事么。故国无消息。家乡绝往还。

云门问新到汝是甚处人。曰新罗。门曰将什么过海。曰草贼大败。门引手曰为什么在我手里。曰恰是。门曰一任[跳-兆+孛]跳。僧无对。

雪窦显别云门后语云。嘘嘘。又云。云门老汉龙头蛇尾。放过者僧。为什么在我手里。恰是。劈脊便棒。

沩山喆云。云门雪窦只知步步登高。大沩即不然。为什么在我手里。恰是。便乃呵呵大笑。不见道杀人刀活人剑。

南堂欲云。者僧过得海来。恰值落在云门手里。雪窦推波助澜。可谓小出大遇。

白岩符云。雪窦斩钉截铁。大沩放两抛三。虽然各出只眼。总不堪与云门把手。殊不知云门老汉豁达大度。虽百亿须弥卢包纳有余。又岂在乎一新生犊子。为什么在我手里。恰是。如今不许蹈二老旧辙。试别道看。

云门上堂。直得尽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全提底时节。

乌石道云。云门雷声甚大雨点全无。当时若有个汉。待道更须知有全提底时节。便与掀倒禅床。管取云门一场败缺。

云门曰。尽大地是个解脱门。枉作佛法会却。何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师林则云。潦倒云门前言不应后语。如今尽大地人见山何曾唤作水。见水何曾唤作山。既不作佛法会。又唤什么作解脱门。我眼本正。因师故邪。邪师过谬。非众生咎。喝一喝。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西来意。门曰长连床上有粥有饭。

师林则云。跛脚阿师只会现成受用。不知稼穑艰难。若问老僧。却向他道。元日人日。未有不阴。料想今年桃李贵。不如井底种林檎。

云门示众。拈拄杖曰。凡夫实。谓之有。二乘析。谓之无。缘觉谓之幻有。菩萨当体即空。衲僧见拄杖但唤作拄杖。行但行。坐但坐。总不得动着。

径山杲云。我不似云门。将虚空剜窟竉。蓦拈拄杖云。拄杖子不属有。不属无。不属幻。不属空。卓一下云。凡夫二乘缘觉菩萨。尽向者里各随根性悉得受用。唯於衲僧分上为害为冤。要行不得行。要坐不得坐。进一步被拄杖子迷却路头。退一步被拄杖子穿却鼻孔。只今莫有不甘的么。试出来与拄杖子相见。如无。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天宁琦云。凡夫不合起有见。二乘不合起无见。缘觉不合起幻有见。菩萨不合起当体即空见。不可放过。云门老汉贪观白浪。失却手桡。累他天下衲僧总落拄杖圈缋。放过不可。好与一坑埋却。

愚庵盂拈拄杖云。凡夫二乘缘觉菩萨总向者里着倒。直得行不得。坐不得。动不得。静不得。擿下云。如今抛向东洋大海里。免教向者枯木上生枝生叶。

云门举马大师道。一切语言是提婆宗。以者个为主。乃曰。好语。只是无人问我。时有僧便问。如何是提婆宗。门曰。西天九十六种。你是最下种。

雪窦显云。赤旛被者僧夺了也。

白岩符云。雪窦道赤旛被者僧夺了也。噫。也只见到者里。殊不知马祖当时恁么道。早是义堕。

云门问僧甚处来。曰江西。门曰江西一队老汉寐语住也未。僧无对。

法眼益云。大小云门被者僧勘破。

五云逢云。什么处是勘破云门处。要会么。法眼亦被者僧勘破。

宝寿方云。大小云门只见他非。要且不知己过。

无量现云。我若作者僧。当时见云门恁么道。但礼拜了退。

白岩符云。大小韶阳明於责人昧於责己。大似个灯台子相似。惟者僧无语。不虚曾见作家来。

云门到灌溪。有僧举溪上堂语曰。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净[嬴-女+衣][嬴-女+衣]。赤洒洒。没可把。上座作么生会。门曰。举即易。出也大难。曰上座不肯和尚与么道那。门曰你适来恁么举那。曰是。门曰你驴年梦见灌溪。曰某甲话在。门曰。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你道大梵天王与帝释天商量甚么事。曰岂干他事。门喝曰逐队吃饭汉。

天童忞曰。大凡举话须知话之起倒。者僧既不是弄潮手。空将鼻孔与人扭捏。广润见处也要诸人共知。拈拄杖云。看看。望海鑯动也。[跳-兆+孛]跳上瑞云峰顶。压着诸人顶门。是你还解回避也无。良久云。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净[嬴-女+衣][嬴-女+衣]。赤洒洒。没可把。甚处去也。曳拄杖一时打散。

云门问直岁甚处去来。曰刈茅来。门曰刈得几个祖师。曰三百个。门曰。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东家杓柄长。西家杓柄短。又作么生。直岁无语。门便打。

沩山喆云。直岁为众竭力。到云门面前乃力尽神疲。何故。棋逢敌手难藏幸。水到沧溟始识波。

径山杲云。直岁无语。有三百个祖师证明。云门令虽行。要且棒头无眼。

沩山果云。者僧若具眼。见云门恁么道。但云和尚休要把髻投衙。拟议之间。随手便摵。不惟庆快平生。亦乃参学眼正。

天宁琦云。大小云门却被直岁勘破。

云门示众。尽十方世界乾坤大地。以拄杖画一画曰。百杂碎。

雪窦显云。者汉是即是。要且未有出身路。如今拄杖在雪窦手里。复横按云。东西南北甚处得来。

古南门云。云门雪窦向万仞崖头垂手。不妨各有出身之路。虽然如是。无风匝匝波。

资福侣云。云门雪窦。一人舞百尺寒松。一人坐千寻巨浪。捡较将来。忒煞惊群动众。拈拄杖云。者是凌霄峰得来底。乃掷下。

云门示众。三乘十二分教。达磨西来。放过即不可。若不放过。不消一喝。

雪窦显举毕随后喝一喝云。大众。好喝。且道落在什么处。若要鼻孔辽天。辨取者一喝。

开先金云。辨即辨矣。三乘十二分教着在什么处。直饶你知得着处分明。三十棒一棒也少你不得。何故。不见道放过即不可。

云门示众。直得触目无滞达。得名身句身一切法空。山河大地是名身。亦不可得。唤作三昧性海俱备。犹是无风匝匝之波。直得忘知於觉。觉即佛性。唤作无事人。更须知有向上一窍在。

天童觉云。宾主不谙。二俱有过。各与二十棒。祇如向上一窍又作么生。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

径山杲云。泼油救火浑闲事。雪上加霜愁杀人。

天童忞云。山僧即不然。收拾诗书归旧隐。鸟啼花笑一般春。

龙池微云。云门打葛藤。不出知解。若是向上一窍。未梦见在。且道如何是向上一窍。遂震威一喝。

博山奉云。向上一窍是什么碗脱丘。

报恩琇云。云门慈悲之故。而有落草之谈。

大觉升云。诸人要见云门么。昔日曾担睦州板。一朝伸屈在灵枢。所以病多谙药性。路远说途艰。若是俊鹰快鹞。总无恁么事。

云门因僧问。秋初夏末。前程若有人问。作么生祇对。门曰大众退后。曰未审过在甚么处。门曰还我九十日饭钱来。

沩山喆云。者僧贪程太速。致使云门随索饭钱。如今还有识云门者么。出来与大沩相见。良久云。不是弄潮人。休入洪波里。

昭觉勤云。者僧贪观白浪。云门见机而作。虽然斩钉截铁。未是本分草料。有问崇宁。只对道驴事未去马事到来。待伊如何若何。劈脊便打。

护国元云。老韶阳据虎头收虎尾则不无。斩钉截铁犹欠一着。或有问护国。劈脊便打。待伊道过在甚么处。向道我不似云门索饭钱。

天童觉云。大众退后。衲僧去就。岂用机关。那容体究。蓑翁老熟惯波澜。桡棹不施船放流。

天童华云。者僧有迎刃底谋略。云门具杀活底手段。虽然如是。应庵门下更须勘过了打。

天童杰云。平如镜面。崄似刀山。者僧有破关底机谋。云门善用不战屈人兵底手段。虽然如是。鼻孔在灵隐手里。

天宁琦云。放过即不可。作么生祇对。但对他道。七十二棒翻成一百五十。过在甚么处。对他道。你但吃棒。我要者话行。

南涧问云。云门可谓知机观变。善为切磋。检点将来。亦是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诸人且如何委悉。去路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

云门示众。你若不相当。且觅个入头处。微尘诸佛在你舌头上。三藏圣教在你脚跟底。不如悟去好。还有人悟得么。出来对众道看。

雪窦显云。然则养子之缘。怎奈压良为贱。其间或有不甘底出来掀倒禅床。岂不是大丈夫汉。然虽如是。且问据个甚么道理。乃蓦拈拄杖云。洎合停囚长智。击禅床下座。

昭觉勤云。崇宁今日土上加泥。敢道直得沩山水牯牛。触杀东海鲤鱼。陕府铁牛吞却嘉州大象。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透法身句。门曰北斗里藏身。

玉泉皓因张无尽举傅大士与洞山二颂。皓云。此只颂得法身。未颂得法身向上事。尽云如何是法身向上事。皓云。昨夜雨霶烹。打倒蒲萄棚。知事普请行者人力。拄的拄撑的撑。撑撑拄拄到天明。依旧可怜生。

径山杲云。云门只答得法身句。未答得透法身句。今日有问径山。如何是透法身句。向道蟭螟眼里放夜市。大虫舌上打秋千。

天童悟云。通玄又且不然。有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劈脊便棒。纵使不会。管教永劫不忘。

白岩符云。韶阳老汉是透过法身那边的人。与么答话。笑杀皓布裈。者里有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向道本铺发卖南北川广生熟药材。下顾者认招牌为记。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门曰有读书人来报。

径山杲云。读书人既到者里。且如何与伊相见。乃云不是冤家不聚头。

天童悟云。和尚家风。云门尽情说了。相见之意。大慧不妨道破。祇如相见后又作么生。乃云。君向潇湘我向秦。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曰东山水上行。

昭觉勤云。者里则不然。有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向道熏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

高峰妙云。二老虽具顶门正眼。悫其本源。天地悬隔。

径山琇云。东山昭觉恁么提持。郑州出曹门。妙喜悟去。真州望长芦。径山见处也要诸人共知。诸佛出身处。浑不用思惟。早晨吃白粥。如今肚又饥。

乌石道云。云门脚跟浮逼逼。未尝点地。圆悟坐在家舍。寸步不移。检点将来。总未会诸佛出身处在。若有问乌石。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但向道。奇怪石头形似虎。火烧松树势如龙。

龙池传云。山僧则不然。有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向道西河火里坐。

云门信云。东山水上行则不难。须弥安嘴上如何理会。

南涧问云。二老答处。不是高峰大难委悉。诸人切不得错会。有问理安。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但对道吾常於此切。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

愚庵盂云。韶阳昭觉二大老。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眉毛中挂五座须弥。鼻孔里藏四大海水。要扶个诸佛出身处。厓洲万里。

灵隐礼云。韶阳佛果二大老。虽则陷虎却物正按旁提。检点将来。於他诸佛出身处大似郑州出曹门。今日有问天宁。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但向道鹤唳蜀冈三尺雪。乌栖古树一枝云。

洞山昱云。提持向上玄关。还他云门老作家。若是本分接人。犹欠悟在。设有问山僧。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向道三春已往孟夏渐热。且道与云门是同是别。

云门垂语。古佛与露柱相交是第几机。乃自代云。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博山来云。古佛在众生肚里结冬。众生在古佛肚里度夏。众生不识古佛。古佛不识众生。且道南山起云北山下雨是甚么节文。拈拄杖云。向下文长。

云门因僧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门曰须弥山。

圆通善云。此公案或云才拟问早是过如须弥。或云如须弥山八风吹不动千古镇常安。或云为人难透如须弥山。与么商量。要且未梦见云门在。除是桶子底脱红丝线断。方知总不恁么。不见道三句明一句。一句明三句。三一不相涉。分明向上路。

天童杰云。大小云门话头也不识。

径山琇云。者僧无量劫来着此贴肉汗衫。若不遇云门作家难为脱却。

云门因僧问。和尚寿年多少。门曰七九六十八。曰学人不会。门曰。不会。为汝减却五年。

佛日晳云。云门大师一期演唱宗乘。美则美矣未免玩人丧德。山僧者里则不然。若有问和尚寿年多少。但向道拄杖子同年。倘更问拄杖子年多少。便与劈脊一棒。管取庆快平生。虽然。也是寒山道底。

云门上堂。闻声悟道。见色明心。遂举起手曰。观世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曰。元来祇是馒头。

白云端举毕。展两手云。有么有么。又摇手云。无也无也。乃云。曾经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总是烟。

法云秀拈拄杖卓一卓云。者个是声色。那个是心。良久云。世间无限丹青手。到此都卢画不成。

黄龙清云。云门可谓食饱伤心。诸人切忌向胡饼里讨汁。

五祖演云。我即不然。乃以手作打杖鼓势云。棚八攞扎。

南堂静云。老僧即不然。张公吃酒李公醉。李公吃酒张公醉。张公李公酩酊醉。鼻息如雷瓮里睡。

径山杲拈拄杖云。者个是色。卓一卓云。者个是声。诸人总见总闻。那个是明底心。那个是悟底道。喝一喝云。贪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复卓杖一下。

圆通善云。韶阳老人可谓唱弥高和弥寡。如今却向廷寿拂子头上入方网三昧。东方入定西方起。乃至男身入定女身起。还会么。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

天宁琦云。汝等诸人不是不闻声。因什么不悟道。不是不见色。因甚么不明心。云门恁么堤撕。妙喜恁么判断。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仰山钦云。跛脚师抚怜赤子。动则倒腹倾肠。只是做造怆忙。带些粘牙缀齿。钦上座则不然。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卓拄杖云。家家观世音。

伏龙长云。大小云门只在声色里头出头没。者里则不然。拈拄杖卓一卓喝一喝。

云居庄云。我不似云门认奴作郎指鹿为马。蓦拈拄杖云。看看拄杖子穿过诸人髑髅。乃卓一卓。

博山来云。闻声悟道。虚空敲不响。又作么生。见色明心。清风无形质。又作么生。胡言汉语即不无。观世音菩萨入普门三昧。云门者汉向甚处摸索。

雪窦云云。韶阳与么说话。大似嚼饭喂婴孩。山僧则不然。闻声岂悟道。见色不明心。证取三摩提。南无观世音。

云门问僧什么处来。曰礼塔来问。曰谑我。曰某甲实礼塔来。门曰五戒也不持。

保福展云。智不责愚。

汾阳昭云。彼此相钝置。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谭。门曰胡饼。

径山杲云。云门直是好一枚胡饼。要且无超佛越祖底道理。

松隐然云。妙喜一手抬一手搦。未免话作两橛。既是好一枚胡饼。又道无超佛越祖底道理。诸禅德。且道妙喜还有为人处也无。参。

天宁琦云。[祝/土]。

天宁杰云。云门信口垂慈不费心力。天宁却不恁么。或有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向道清晨吃白粥。午后便不饥。

安国聪云。妙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殊不知临济玄要主宾。洞山君臣偏正。乃至百千法门无量妙义。总不出者枚胡饼。诸人还委悉么。苟或不然。且向胡饼里咬嚼。

云门垂语。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作么生是诸人光明。自代曰。厨库山门。又曰。好事不如无。

愚庵盂云。云门代两语。一语水里拈星。一语山头张网。大唐国里打鼓。新罗国里鸣钟。料掉没交涉。请归堂吃茶。

灵岩储卓拄杖云。厨库山门一击洞开了也。杓大碗小一任诸人检点。毕竟光明在什么处。不见道开口即错拟心即乖。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道。门曰透出一字。

径山杲云。透出一字。却不相似。急转头来。张三李四。

天宁琦云。天宁作么生。拈拄杖击禅床云。洎合停囚长智。

云门曰。百草头上道将一句来。众无语。自代曰。俱。

昭觉勤云。札。复云。直得万机寝削千眼顿开。细如须弥大如芥子。软如铁硬如泥。虽然如是。只道得一半。或有问山僧。只对他道收。且道落在什么处。

径山杲云。普。复云。俱札普。日轮午。李将军。射石虎。虽然透过那边。枉发千钧之弩。

天宁琦云。云门俱。少实多虚。圆悟札。了无交涉。妙喜普。直须荐取。者三个汉各立生涯。摇头摆尾到处逢他。深山藏猛虎。浅草露群蛇。

灵岩储云。圆悟老汉不识好恶。错下名言。云门当时恁么答话。惑乱人不少。那堪土上加泥。今日若有人问国清。百草头上道将一句来。拽拄杖劈脊便打。何故。免教伊在百草头上躲跟。

佛川宗云。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栏杆。

云门因僧问。十二时中作么生得不空过。门曰你向甚么处着此一问。曰学人不会请和尚举。门曰。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

夹山豫云。云门恁么为人。正是前头打得着。后头打不着。若是山僧。待道学人不会请和尚举。劈头一棒。向伊道逢人切莫错举。

云门问僧看什么经。曰瑜伽论。门曰义堕也。曰甚么处义堕。门曰自领出去。

中峰本云。雪上霜。枷上杻。觌面无私。移星换斗。要见者僧话堕处么。且待三十年后。

云门示众。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又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坐在法身边是一。直饶透得法身去。放过即不可。子细检点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

博山来云。造精之极。研极之疵。非慧目莫能鉴。若夫心知体合。截流注之病根。达本忘情。镜无己之景象。除是向威音那畔分身。十字街头打睡底汉。方可诊候。不然莫将日疟悞作伤寒。

愚庵盂云。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阿难三昧商那和修不知。佛祖三昧众生不知。众生三昧山河大地不知。灯笼三昧露柱不知。打破情识窠臼。掀翻从前鬼窟。柏树子开花。虚空粉碎。且道是三昧是病。若检点得出。好参云门禅。若检点不出。不免髑髅前见鬼。

云门因僧问。弑父弑母佛前忏悔。弑佛弑祖向什么处忏悔。门曰露。

育王雪云。云门具杀人不眨眼底手段。被者僧轻轻一拶。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

云门因讲僧参。经时乃曰。未到云门时恰似初生月。及乎到后曲弯弯地。门得知乃问。是你恁么道耶。曰是。门曰。甚好。吾问汝。作么生是初生月。僧乃斫额作望月势。门曰。你如此。已后失却目在。僧经旬日复来。门又问。你还会也未。曰未会。门曰。你问我。僧便问如何是初生月。门曰曲弯弯地。僧罔措。后果失目。

琅琊觉云。你道佛法灵验不灵验。如今有人问琅琊。如何是初生月。向道经堂前打板声。

白云端云。者僧失却目。云门和鼻孔不见。虽然如是。家住□州西。

黄龙新云。语惊时听。得无动机。若谓者僧失双目。入地狱如箭射。

东禅观云。者僧虽失双目。光射九天。云门两眼虽存。前明后暗。

云门上堂。平地上死人无数。过得荆棘林始是好手。时有僧便出众曰。与么则堂中第一座有长处也。门曰苏噜苏噜。

沩山喆云。若非云门被者僧一问。几乎将南作北。

黄龙南拈起拂子云。大众。若唤作拂子。是平地上死人。不唤作拂子。未透荆棘林在。

五祖演云。太平即不然。平地上个个丈夫。荆棘林里坐得始是好手。何故。格。

泐潭清云。只者拂子是荆棘林。诸人作么生过。直饶过得。也是猢狲系露柱。

云居庄云。云居则不然。平地上活人无数。入得荆棘林是好手。或有出来说长说短。拈拄杖便打。何故。水流湿。火就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笑岩宝云。云门被者僧一拶。輙自先跳入荆棘林中坐地。我则不然。待道与么则堂中第一座有长处也。劈头便打云。汝为什么又深入者一重。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五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三·永觉元贤
  唯識二十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卷四十五·道世
  五位显诀凡例·慧霞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卷之二十六·别庵性统
  王阳明与新中国哲学·太虚
  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佚名
  答潘圆音问(八则)·太虚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二·重显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二十·丈雪通醉
  重姓缘品第二十一·佚名
  卷第二十四(第四诵之四)·佚名
  电劝甘地进食·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杨 基【四十九首】基字孟载其先蜀人居于吴为饶介客吴平安置临濠复徙河南旣而放归起知荥阳县谪钟离用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坐罪落职居句曲山中久之起奉使湖南广右召还授兵部员外

  • 卷三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七武元衡送崔判官使【一作还】太原劳君车马此逡廵我与刘君本世亲两地山河分节制十年京洛共风尘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报主由来【一作末由一作自应】须尽敌相期【一作烟尘】万里

  • 卷三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七·脱脱

        李纲上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无锡。父夔,终龙图阁待制。纲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宣和元年,京师大水,纲上疏言阴气太盛,当以

  •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蔡东藩

      却说罗文干辞职后,帝制风潮,愈演愈盛。筹安会兴高采烈,大出风头,都中人士,争称杨度等六人,为筹安六君子,他亦居然以君子自命,按日里放胆做去。看官!试想这六君子有何能力,敢把这创造艰难的民国,骤变为袁氏帝国?难道他不管好

  • 卷之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尚史卷九十三·李锴

    志一天文志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浑沌迨其既分则清阳为天浊隂为地是故天为元气之始万物之祖浮悬于上有宗动之枢左旋不已而王者法之亦建其极有所或戾则示变于上昭应于下董子曰天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

  • 244.徐霞客远游探险·林汉达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林语堂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语译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乃

  • 卷一百五十三·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三  宋 卫湜 撰是故君子先愼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 卷四·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桓公二经【丙子】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杜无传焚大田也咸丘鲁地高平钜野县南有咸亭讥尽物故书○焚扶云反】○夏谷伯绥来朝【○绥须唯反】邓侯吾离来朝【杜不

  • 卷十三·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十三邳州知州王植撰有司篇第十三补训此以有司名篇不专主有司大约皆言在上之事愚按此篇凡九节亦节各一义文不相属○内道千乘之国节入近思録治体有司政之纲纪也始为政者未暇论其贤否必先正之求得

  • 定慧品第四·释法海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

  • 法句譬喻经道行品第二十八·佚名

    昔有婆罗门。年少出家学道。至年六十不能得道。婆罗门法六十不得道。然後归家娶妇为居。生得一男端正可爱。至年七岁书学聪了。才辩出口有逾人之操。卒得重病一宿命终。梵志怜惜不能自胜。伏其尸上气绝复苏。亲族谏喻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甚深秘密中秘密诸佛大集会一切心真实金刚出生三昧分第十五之余  尔时金刚手  菩萨摩诃萨  最上执金刚  三界最胜师  

  • 外套·果戈理

    《外套》是俄国作家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彼得堡故事》,首次发表于1840年。《外套》反映了一个地位卑下的小公务员是怎样在反动官僚制度的沉重压力下生活着、挣扎着、以至死亡

  • 知识与爱情·黑塞

    这本书是黑塞经过青年时期的摸索与成年之后的自我追寻之后所创造的杰作。此文笔法优美抒情,情爱清新动人,通过追求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的经历描述了潜藏在人类心中的两个灵魂——知识与爱互相抗争与吸引的过程。

  • 日录·吴与弼

    明代理学家吴与弼的哲学著作。是作者平日体会笔札。此书以心性涵养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 的圣贤境界为追求目标。认为性命有别,命是天所赋 予,贫富贵贱,得丧荣辱,一听于天;性则在心,可反身 自求,全靠自己涵养。主张要“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