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一

湖州路乌回禅寺语录

  门人 廷俊 等编

师於至大四年八月初一日。就杭州路净慈禅寺书记寮受请。入寺。

上堂云。拈华付法。面壁安心。列派分宗。递相钝置。拈拄杖画一画云。一画画断了也。且喜天下太平。然则兵随印转。将逐符行。新长老出世为人。毕竟明什么边事。不见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寿便打。圣云。与么为人。非但瞎却者僧眼。瞎却镇州一城人眼去在。宝寿掷下拄杖归方丈。斩钉截铁。发挥格外真机。捏聚放开。显示当阳正眼。直得龙吟雾起。虎啸风生。一道神光。贯通今古。如斯举唱。犹涉程途。且到家稳坐一句作么生道。三事衲衣青嶂外。一炉沈水白云中。

上堂。如我按指。海印发先。汝诸人十二时中。折旋俯仰。上床下地。开单展钵。不是海印发光。昼明夜暗。暑往寒来。鹊噪鸦鸣。风动尘起。不是海印发光。云门胡饼。赵州吃茶。雪峰辊球。金牛作舞。不是海印发光。有底便道。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也是泥里洗土。毕竟如何。土宿颔下髭须多。南海波斯鼻孔大。

上堂。驱耕夫牛。夺饥人食。啐啄同时。箭锋相直。一拳还一拳。一踢还一踢。牛头南。马头北。

结夏上堂。栢岩开粥过夏。西院商量两错。嘉州大象脚蹋地。陕府铁牛头戴角。喝一喝。切忌无绳自缚。

青苗会上堂。改旦令辰。恭惟首座大众。起居多福。数日祈保青苗有烦讽经。风雨以时天之道。百谷生成地之利。所以祖师道。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圜。华开世界起。蓦拈拄杖云。拄杖子走到西天。却归新罗国里去也。卓一下云。石牛拦古路。一马生三寅。

上堂。举香严和尚示众云。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蹋树。树下有人问祖师西来意。答则丧身失命。不答则违他所问。正与么时如何。时有虎头上座出云。上树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香严呵呵大笑。师颂云。一回拈起一攒眉。上树何如未上时。谁在画楼明月夜。倒拈玉管向风吹。

上堂。根尘无碍。物我一如。针眼鱼吸乾四大海。蟭螟虫吞却须弥卢。因甚庵内人不知庵外事。良久云。弥勒街头拖布袋。赵州壁上挂胡卢。

上堂。黄龙南和尚云。说妙说玄。乃太平之奸贼。行棒行喝。为乱世之英雄。所以佛法二字。乌回未尝道着。虽然。也要大家知有。拈拄杖云。镇州出大萝卜头。青原白家三盏酒。客来随分纳些些。相逢不用扬家丑。卓拄杖下座。

上堂。长连床上拈得鼻孔。十字街头打失眼睛。汝诸人还曾检点也未。明如日。黑似漆。万仞崖头撒手行。无位真人赤骨律。

上堂。举德山到沩山。挟袱子上法堂。从东过西从西过东。顾视云无无便出。至门首复云。也不得草草。便具威仪再入相见。德山提起坐具云和尚。沩山拟取拂子。德山便喝拂袖而出。沩山至晚问首座云。适来新到在什么处。首座云。当时背却法堂着草鞋去也。沩山云。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师颂云。大方独步。左旋右顾。金乌拍翅海波翻。铁网倒挂珊瑚树。横机莫莫。万象平沈。全杀全活。能纵能擒。莫嫌老大无筋力。谭笑之间锦阱深。

上堂。拈锤竖拂。捏目生华。举古论今。虚空钉橛。杨岐和尚道。须弥山可透。金刚圈不可透。大海水可吞。栗棘蓬不可吞。直饶吞得透得。未是衲僧分上事。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归堂吃茶去。

开炉上堂。住院惭无福。冬来事事无。家贫羞见客。炭少未开炉。壁破添泥补。窗虚欠纸糊。西来无祖意。勘破老臊胡。

上堂。举世尊在灵山会上。有一女子。近佛而坐入於三昧。文殊白佛。云何此女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云。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子三匝。鸣指一下。乃至托上梵天。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佛云。假使百千文殊亦不能出此女定。下方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罔明菩萨。能出此女子定。须臾罔明从地涌出。作体世尊。世尊勑罔明出女子定。罔明於女子前。弹指一下。女子於是从定而出。师举了拈拄杖云。一串穿却。

上堂。蓝毿破衲朔风吹。土面灰头涕满颐。立雪少林求法处。畏寒汾水罢参时。石崖剥落摧山骨。冰壑嶙峋裂地皮。惊起法身无着处。倒骑铁马上须弥。

杭州路禅宗大报国寺语录

  门人 慧昙 等编

延佑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入寺。

开堂拈香云。此香爇向宝炉。端为祝延今上皇帝圣躬万岁万岁万万岁。次拈香云。此香奉为淛江等处行中书省宣行宣政院官洎诸衙门文武官僚。资陪禄算。又拈香云。此香昔年大雄峰顶一句下承当。今日凤凰山中五众前拈出。奉为前住径山。后住大仰。佛智禅师晦机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就座问答罢。乃云。孤峰顶上。目视云霄。无乃埋没己灵。十字街头。和泥合水。且贵流通正眼。拈拄杖云。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正当今日。千圣命脉。列祖钳锤。总在新报国手里。拈起也七穿八穴。头头现无边妙身。放下也鉴地辉天。处处彰宝王剎海。说甚溪山各异。云月是同。至化无为功不宰。荡然一片古皇风。

复举志公令人传语思大云。何不下山教化众生去。一向目视云汉作什么。思大云。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何处更有众生可度。师云。思大被志公一拶。直得倒退三千。

进退两序上堂。心空及第。选佛何必选官。荷负丛林。为众一似为己。报国为法择人。量才授职。如乐奏九成。左右进退无不合度。只如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诸人作么生甄别。喝一喝。九万里鹏才奋迅。三千年鹤便翱翔。

上堂。举黄龙南禅师。室中垂语云。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人人有个生缘。那个是上座生缘。师云。黄龙三关。如商君立法。法虽行而废先王之道。故当时出其门者甚多。得其传者益寡。使其恪守慈明家法。子孙未致断绝。

师一日问僧甚处来。僧云游山来。师云。笠子下拶破洛浦徧参底作么生。僧云。未入门时。已呈似和尚了也。师云。即今为什么不拈出。僧拟议。师便打。

圣节上堂。下兜率降阎浮。本迹不二。御金轮宣正法。权实全彰。乘愿示生。随机阐化。灵枢密运。跻吾民於安养之中。宝鉴高提。措四海於钧陶之内。故我林泉之下。化日舒长。钟鼓清时。玄风远播。三轮不住。施受俱捐。毕竟如何祝赞。良久云。无为功德不思议。净智妙圜体空寂。

解夏上堂。禅人解夏东西去。莫道腰包趂早凉。三界炎炎如火宅。不知何处是家乡。

上堂。八月仲秋。日月剥食。明眼衲僧何当辩的。大地山河。明暗通塞。清净本然。太虚无迹。文殊智入无边身。观音悲应河沙国。百千三昧一毫头。问取长连床上客。

中秋上堂。举盘山道。心月孤圜。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师云。盘山好个心月孤圜。又道复是何物。惜乎话作两橛。报国不是将官物作自己人情。也要诸人同一受用。玉露暗飘无景树。金风微动夜明帘。木人鞭起泥牛吼。不许苍龙卧碧潭。

上堂。言发非声。色前不物。着甚来由。声色里睡眠。声色里坐卧。却较些子。所以道。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元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蓦拈拄杖云。水流黄叶来何处。牛带寒鸦过别邨。卓拄杖下座。

师一日云。蹋着顶[宁*页]上一着。十方世界瓦解冰消。汝诸人向甚处与山僧相见。

一僧侍立次。师展两手云。八字打开了也。为什么不肯承当。僧云。只恐钝置和尚。师云。许多时没一点气息。便打。

除夜示众云。城居岁暮似深邨。老衲家风道自存。海底泥牛耕碧落。云中刍狗吠黄昏。尘尘含摄三千界。法法圜成不二门。一任四时如转毂。须知天地本同根。

上堂。举智门问五祖戒和尚。景往寒来则不问。林下相逢事若何。戒云。五凤楼前听玉漏。门云。争奈主山高案山低。戒云。须弥顶上击金钟。师颂云。兔马有角。牛羊无角。绝豪绝厘。如山如岳。犀然牛渚兮。分开海底波涛。剑合延平兮。散作晴空雨雹。莫莫。隔江招手有知音。何待曹溪一宿觉。

结夏上堂。据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释迦老子於明镜中更加绘画。报国则不然。有时三头六臂。变现大力魔王。有时日面月面。示应大悲千手眼。三条椽下。倒卧横眠。十字街头。纵横游戏。卓拄杖云。若无举鼎拔山力。千里乌骓不易骑。

上堂。圜悟禅师。住东京天宁日。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云。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则不然。有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他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其时大慧祖师於言下大悟。诸禅德。不妨奇特。者个是论实不论虚底事。如人归京。必须亲到。见京里人说京里话。一点外来也着不得。虽然。云门道东山水上行。因甚不悟。圜悟道熏风自南来。因甚便悟去。报国不惜眉毛。为诸人下个注脚。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众中有全身担荷者么。出来与山僧相见。

上堂。安养国中。水鸟树林。悉皆念佛。知足天上。树相撑触。演说苦空。竖起拂子云。山僧拂子。穿汝诸人鼻孔。诸人向甚处出气。

中天竺禅寺语录

  门人 中孚 等编

泰定二年十月十七日入寺。指。

山门云。一弹指顷。开楼阁门。黄河九曲。水出昆仑。

佛殿。二千年前。你有伎俩。我无伎俩。二千年后。我有伎俩。你无伎俩。何故。入水见长人。

据室。横按拄杖。顾视左右云。有么有么。卓一下云。无人过价。打与三百。

拈院疏云。个是大丞相。亲受灵山记莂底句子。付在山僧。未闻者闻。未见者见。

指法座云。坐断报化佛头。不落玄妙阶级。窦八布衫。云门念七。升座拈香祝圣。问答罢。乃云。夫为宗师者。提持纲要。接物利生。岂是细事。况兹山千载名蓝。五天化境。大丞相号令明肃出於至公。山僧既已回避无门。诸人各要知时识节。拈拄杖云。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三千年黄河清。五百载圣人出  复举僧问投子。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和尚出世。当为何事。投子云。尹司空为老僧开堂。师云。投子老人。可谓应机施设。不犯锋铓。中峰不免因斋庆赞。一发由来引万钧。全肩荷负见当人。通身手眼重拈掇。枯木华开大地春。

当晚小参。凡夫色碍。二乘空碍。菩萨色空无碍。拈拄杖云。拄杖子。列列挈挈。不入众数。有时十字街头。横挑布袋。有时白云景里。打雨敲风。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外一句全提。毕竟如何话会。卓拄杖云。一六三四二。直言曲七一。桃李火中开。黄昏候日出  复举南泉初入院。大众送归方丈。僧问。端居丈室将何指示於人。泉云。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来失却火。师云。大小南泉和泥合水。中峰则不然。忽有问端居丈室将何指示於人。即向他道。拄杖子今日开封。

圣节上堂。化工密运。纳群生於覆焘之中。端拱无为。跻四海於仁寿之域。如华藏海融摄三千世界。似帝网珠交罗。百亿山河。正与么时。如何是不涉诞生底句。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请头首上堂。腾今耀古。摩酰正眼洞明。锻圣镕凡。向上钳锤妙密。定佛祖纲宗之句。须是其人。展主宾互换之机。要求作者。所以道。作大厦非一木能成。涉巨川岂一棹可济。直得照用同时。星飞电卷。人境俱夺。玉振金声。正恁么时。诸人鼻孔在山僧手里。且道。山僧鼻孔在什么处。掷拂子云。一任横拖倒拽。

元旦上堂。元正启祚。万物咸新。海宇欢呼。人天交庆。直得石女倒骑铁马。蹋破虚空。木人鞭动泥牛。耕翻碧落。阿呵呵。会也么。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上堂。灵云桃华光辉闪烁。赵州栢树筑着磕着。大用现前兮。人人握灵蛇之珠。全机独弄兮。个个抱荆山之璞。莫莫。抹过前三与后三。不是石桥是略彴。

佛涅盘上堂。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拈拄杖云。且道。即今释迦老子是出世耶。是灭度耶。卓拄杖云。同生不同死。有我何用你。金椁示双趺。放倒又扶起。

结夏小参。与么与么。头上安头。不与么不与么。斩头觅活。德山小参不答话。先行不到。赵州小参要答话。末后太过。山僧寻常只管。九十日为一夏。热则取凉。饥来吃饭。有时白云高卧。听月下之疎钟。有时邨市逻斋。振云中之金锡。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阿呵呵。头上一堆尘。脚下三尺土。[齿*(虎-儿+且)][齿*(虎-儿+且)]齖齖且过时。莽莽卤卤河沙数  复举百丈再参马祖。祖以目视禅床角拂子。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云。你他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丈取拂子竖起。祖云。即此用离此用。丈挂拂子於旧处。祖便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聋。师云。以机夺机。以的破的。百丈亲遭三日聋。黄檗后来惊吐舌。延平剑合兮。宁窥牛斗之光芒。陶壁梭飞兮。不恋风云之旧迹。堪笑禅流眼似眉。座中谁是仙陀客。

上堂。选佛场开。牛栏马廐。心空及第。活陷泥犁。毕竟如何。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月明幽室寒。星分拱辰异。

谢秉拂上堂。正印全提。圣凡路绝。箭锋相拄。照用同时。一句子函盖乾坤。一句子奔流度刃。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

上堂。今朝又是五月一。大尽小尽数不出。八臂那叱没奈何。夜叉屈膝眼睛黑。

师一日问僧云。选佛得甲科时如何。僧无对。师云。一字不着画。僧礼拜。师云。有甚交涉。

端午上堂。尽大地是药。信手拈来草。文殊与善财。一起复一倒。当机解变通。更问中峰老。日中或饥或饱。夜后蚊虫獦蚤。事事求如意。日日添烦恼。有事不如无事好。

大名路临济祖无传长老至上堂。昔临济於黄檗棒头得旨便归。建立法幢。自是六传至汾阳。皆道盛河北。二百年来南北间阻。行脚师僧不过淮河。正宗寂寥。一至於此。今者夙缘庆幸。见坐临济道场无传和尚。不远数千里而来。正令风行。生机电掣。作苦海之舟航。起膏肓之良药。山僧见之不取思之千里。不见泉大道访慈明。明云。片云横谷口。游人何处来。泉顾视云。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明云。未在更道。泉遂作虎声。明以坐具摵一下。泉推慈明就座。明却作虎声。泉云。某甲参七十余员善知识。今日始遇作家。师云。若论作家。总未是在。何也。一人得其体而未得其用。一人得其用而未得其体。如何敢称临济儿孙。诸德。你若捡点得出。非惟圜他古人旧话。亦免今日钝置无传和尚。蓦拈拄杖卓一下云。棒头有眼明如日。要识真金火里看。

上堂。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里坐。喝一喝云。文殊普贤因甚在你脚跟下过。

解夏上堂。举僧问九峰。西天夏末多有得道果者。未审此间有也无。峰云有。僧云。是什么人。峰云。头戴午夜月。脚蹋黄金地。师云。西天此土不离寸步。得道得果。凤萦金锁。我此一众总不与么。不用修行。也无功课。九十日中。亦不虚过。如今暑退凉生。一任经行坐卧。莫问祖师机缘。总是野狐涎唾。便是鹘眼龙睛。也与从头按过。放出长沙老大虫。惊倒嵩山破灶堕。

重阳上堂。中峰用处没疎亲。道合宁论主与宾。却笑汾阳强分别。重阳九日菊华新。

为应氏夫人小参。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有般汉闻得便道。森罗万象。日月星辰。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是如来妙圜真心。又有道。即见闻觉知之性而为佛性。语默动静。坐卧经行。热则乘凉。寒则向火。饥来吃饭。困来打眠。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无一丝毫增减。无一丝毫隔碍。如斯之辈。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与彼外道六师。无有差别。所以乾峰道。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过始得。蓦拈拄杖云。看看。尽十方世界若凡若圣。有情无情。尽向山僧拄杖头上。七纵八横。各全妙用。卓一下云。於斯透得。便见今辰孝男杨某。追荐母亲应氏夫人。即今与十方诸佛诸大菩萨。同一见闻。同一受用。坐宝莲华。应微尘国。化事已周。所作皆办。其或未然。更看拄杖子。涌身虚空。现十八变。为汝证据。复卓一下云。百宝庄严无相身。一超直入如来地  复说偈云。我观如来真性海。离名离相本空寂。以悲愿力度众生。庄严百宝为净土。众生根性即不同。於诸境界有差别。丘陵坑坎或高下。随业示现诸恶趣。发真归元一念顷。众生诸佛悉平等。善哉应氏净信女。於此法门能信入。如妙莲华出淤泥。如净琉璃含宝月。虽处生死随世缘。而於生死如游戏。灵光独耀脱根尘。本源自性如如佛。佛身清净如虚空。或赞或毁不动摇。我今无说亦无示。听者无闻亦无得。一期佛事已周圜。回向无边功德聚。普愿饶益诸有情。同证如来寂灭乐。

开炉上堂。火炉头话无宾主。中峰一一为君举。捏不成团擘不开。贵似黄金贱如土。放两抛三是几多。五五元来二十五。

师一日云。青州布衫重七斤。古人道了也。毕竟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时有僧出云。东廊头西廊下。师云。什么处见赵州。僧拟对。师云。捧上不成龙。

结夏上堂。举天平依和尚行脚时。参西院常云。莫道会佛法。觅个举话人也无。一日西院遥见召云。从依。平举头。西院云错。平行三两步。西院又云错。平近前。西院云。适来者两错。是西院错。上座错。平云。从依错。西院云错。平休去。西院云。且在者里过夏。待共上座商量者两错。平当时便行。住后谓众云。我当初行脚时。被风吹到思明长老处。连下两错。更留我过夏。待共我商量。我不道恁么时错。发足南方去时。早知道错了也。雪窦颂云。禅家流。爱轻薄。满肚参来用不着。堪悲堪笑天平老。却谓当初悔行脚。错错。西院清风顿销铄。复云。忽有个衲僧出云错。雪窦错何似天平错。师云。者一则公案。丛林中商量者多。决断者少。中峰今日。为诸人断看。一人监主自盗。一人卖贼放赃。一人知而不首。各与三十拄杖。何也。速则易改。久则难追。

谢首座秉拂都寺斋上堂。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杨歧和尚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衲僧得一时如何。钵盂口向天。者里透得。非但转凡成圣。点铁成金。亦能与人抽钉拔楔。解粘去缚。提持纲要。荷负丛林。其或未然。同器而食。饭色有异。

端午上堂。好是天中节。当阳见不偏。桃符悬壁上。艾虎挂门前。理应群机合。心空万境闲。无人知此意。令我忆寒山。

青苗会上堂。雨泽应期。秋成可望。信知道。一雨普沾。三草二木。各遂其生。一音演说。大小根机。各充其量。直得山前寥胡子。无着欢喜处。高声唱道。五台山上云烝饭。佛殿阶前狗尿天。剎竿头上煎[饥-几+追]子。三个胡孙夜簸钱。拈拄杖。画一画云。家无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

盐官州海坍。行中书省。会集教禅诸山。往彼祈祷。师升座拈香云。无今无古。历劫石以弥坚。非色非空。等金刚之不坏。以之扶颠持危。则为中流砥柱。以之拯溺济世。则为苦海津梁。惟兹海溢溃流。痛使下民昏垫。衔石填海。自怜精卫之愚。立极戴山。敢借巨鳌之力。伏愿。神力护持。永息风涛之险。民物生聚。免罹鱼鳖之灾。蛰神龙於九渊。开沃壤於千里。高者丘陵。卑者川泽。各奠厥居。建诸天地。质诸鬼神。以俟万世。就座。问答罢。乃云。天无私盖。地无私载。山河大地。尽被恩光。四圣六凡。咸资化力。所以道。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清净本然。周徧法界。良由众生业重情深。故有阴阳失序。风雨不时。彗孛飞流。日月剥食。山河崩决。世界迁移。近者盐官水失故。道沃壤化。海波而去。生民为鱼鳖之忧。官僚士庶哀号祈祷。诸山僧众咒力加持。精进感通。当获报应。记得佛在世时。有一毒龙。佛勑五百尊者降之不得。忽异方有一尊者至。佛勑令降。尊者弹指一下。其龙便伏。大众。佛世比丘神通一等。因甚五百尊者降彼毒龙不得。异方尊者却乃降之。毕竟誵讹在什么处。拈拄杖云。於斯明得。非惟百怪潜踪。千祥并集。直得大海扬尘。须弥起舞。正与么时。毕竟功归何处。卓拄杖云。若无砥柱中流力。谁见泰山盘石安。

师有时云。身心一如。身外无余。大海水在你鼻孔里。须弥山在你额角边。一如底心在什么处。

解夏小参。万机不到。百匝千重。一句全提。七穿八穴。万里无寸草。出门便是草。浏阳洞山。前不遘邨。后不迭店。中峰明日解制。今夜一采两赛去也。拈拄杖画一画云。透过一字关。摵碎三玄要。狸奴白牯笑不休。露柱灯笼皆[跳-兆+孛]跳。因甚如此。一家有事百家忙。

复举沩山示众云。行脚高士。直须向声色里睡眠。声色里坐卧始得。疎山出问云。如何是不落声色句。沩山竖起拂子。疎山云。此是落声色句。沩山便归方丈。疎山不契。遂辞香严。严云。何不且住。疎山云。某甲与和尚无缘。严云。有何因缘不契。试举看。疎山遂举前话。严云。某甲有个话。疎山云。道什么。严云。言发非声。色前不物。疎山云。元来此中有人。乃嘱香严云。师兄向后有个住处。某甲却来相见。沩山至晚问香严云。问声色话底矮阇黎在么。严云。已去也。沩山云。向子道什么。严云。某用亦曾对他来。沩山云。试举看。严云。言发非声。色前不物。沩山云。他道什么。严云。他深肯之。沩山失笑云。将谓者矮子有长处。元来只在者里。此子向后。设有住处。近山无柴烧。近水无水吃。师云。众中商量尽道。沩山用向上爪牙。惜乎疎山失却一只眼。殊不知。正是沩山失却一只眼。却被疎山勘破。中峰恁么道。诸人还甘么。

上堂。禅人九夏居。工夫彻不彻。三际一剎那。无解亦无结。东西与南北。当处尽超越。袈裟裹白云。拄杖挑明月。不缠凡圣行。是名大休歇。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一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七章 瞿毗旃陀罗王等时期·多罗那他
  投子青禅师·惠洪
  第六十卷·佚名
  龙树菩萨传之二·佚名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佚名
  卷二十七·佚名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佚名
  杂譬喻品第一·佚名
  大宋僧史略卷上·赞宁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佚名
  佛法金汤编卷第五·岱宗心泰
  卷第五十八·佚名
  乙三  明一乘果·太虚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净戒品第五之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韫·唐圭璋

      韫字仁溥,号斗埜,扬州人。嘉熙间沿江制置使属官。宝祐四年(1256),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有斗墅稿。   洞仙歌   游大涤赋   花泥絮浪,春怀如酒。书卷炉熏梦清昼。唤玉京稳携手松乔,飞光里,笑傲白云林岫。   仙人犹

  • 萧淑兰情寄菩萨蛮·臧懋循

    萧淑兰情寄菩萨蛮杂剧(元)贾仲名撰●萧淑兰情寄菩萨蛮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贤嫂嫂合成金贯锁 亲哥哥配上玉连环 正名 张世英饱存君子志 萧淑兰情寄菩萨

  • 列传第一 后妃上·欧阳修

    太穆窦皇后 文德长孙皇后 徐贤妃 王皇后 则天武皇后 和思赵皇后韦皇后上官昭容 肃明刘皇后 昭成窦皇后 王皇后 贞顺武皇后 元献杨皇后杨贵妃唐制: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昭仪、昭容、昭

  •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脱脱

        圣宗四   八年春正月辛巳,如台湖。庚寅,诏决滞狱。庚子,如沈子泺。二月丁未朔,于阗、回鹘各遣使来贡。壬申,女直遣使来贡。三月丁丑,李继迁遣使来贡。庚辰,太白、荧惑斗,凡十有五次。乙酉,城杏埚,以宋俘实之。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天顺元年夏四月甲午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上以天屡垂象敕谕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曰朕新复位夙夜兢惕永惟致理之要在乎敬 天勤民然欲从事于斯而无失盖必君臣同心而后可矧今天之灾沴消弭未尽民之饥困拯济

  • 卷之四百七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十一月。己巳朔。冬至。祭历代陵寝。由守护大臣等行礼。  ○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丁酉皆如之。照例  ○谕军机大臣等、本年自五六月以来。各省人心浮动。

  •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佚名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现在四库馆全书四分告竣,该馆书籍每分三万六千册,真按:四库全

  • 第七章 在苏联 二 放不下架子·溥仪

    在苏联的五年拘留生活中,我始终没有放下架子。我们后来移到伯力收容所,这里虽然没有服务员,我照样有人服侍。家里人给我叠被、收拾屋子、端饭和洗衣服。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叫我“皇上”,便改称我为“上边”。每天早晨,他

  • 陈颢传·宋濂

    陈颢字仲明,祖先居住在卢龙,后迁徙到清州,于是成了清州人。陈颢幼年就很聪慧,日记千字。稍长,游学京师,求教于王磐、安藏门下学习典章、蒙古语。安藏推荐陈颢入宿卫,不久,在太学府中为仁宗讲解经史。仁宗侍母后居怀庆,颢随行,每

  • 五 写作的尝试·邹韬奋

    在国文课上作文,当然也可以说是写作的尝试,但是我在这里指的却是发表或投稿的文字。我读到中学初年级,几个月后就陷入了经济的绝境。我知道家里已绝对没有办法,只有自己挣扎,在挣扎中想起投稿也许不无小补。但是不知道可以

  • 刑法三·徐松

    定赃罪国朝之制,凡犯赃者,据犯处当时物准上估绢平赃。如所犯赃去见禁处千里外及赃已费用者,皆于事发处依犯时中估物价约估,亦依上估绢平赃,兼具赃物已费、见在,其生产之类有无蕃息,及以赃转易得物,皆具言之。内有经赦,即言在赦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八庆祝五【贡献五】都察院左都御史【臣】揆叙【臣】赵申乔左副都御史【臣】瓦尔达【臣】明安【臣】田从典【臣】崔徵璧?进宋板易象大旨一部宋板尚书注疏一部宋板周礼一部严氏诗缉一部

  • 第三章 女子最有功于人道·梁启超

    尝原人类得存之功,男子之力为大,而人道文明之事,借女子之功最多。盖自男女相依以来,女任室中之事。男子猎兽而归,则女为之脔切,即司中馈,则火化熟食之事,必自女子创之。至于调味和羹,酱齐珍饵,次第增长皆由中馈之事,亦必皆创自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六·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二明食用。荆溪云。以一食施一切等者义虽通因。此约果人能用食者以诃迦叶。无此能故引胜积以为诚例。若论其意虽在果用果必由因。验知。迦叶初行亦偏。因果俱失。是故招诃。依不思议至双游二谛者由得

  •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五·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五年同利养别说戒白二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大德。于某聚落有一长者。造一住处。诸事具足。舍与四方僧伽。是时长者被王拘执。苾刍闻已弃寺他行。有三宝物及诸资具。被贼偷去。长者得脱。知寺被贼

  • 归厚录·蒋大鸿

    世俗論龍。不明高山平洋。乃是兩事。於高山則宗喝物點穴之虛議。及至平洋。亦以山龍脈息求之。高山既昧。平洋亦誣。歸厚一篇。專為平洋而作而水龍之法盡於此矣。千古不傳之訣。忠告有生。一片孝敬之心。永錫爾類。自

  •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佚名

    道家气功著作。一作《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简称《服内元气诀》。作者及写作年代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道家吐纳类著录五代时烟萝子《服内元气诀》一卷,不知是否本书。书首序文与《嵩山太无先生气经》之《序》大体

  • 苗宫夜合花·佚名

    一代之亡国伤心史,其中必有嵌奇磊落之士,捐家产,掷头颅,特起苍头军以与大盗元凶相奋斗,斗而不捷,则阖家赴难,举族骈诛,前仆后继,略不沮怯。及夫大势已去,天命不归,识微韬晦之士,又往往仗剑出塞,披发入山,吊禾黍之故宫,哭松楸之鬼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