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终南山僧 慧观撰序

南岳泰公著五赞十颂。当时称之以美谈。及乐浦香严尤长厥颂。斯则助道之端耳。自祖灯相嘱始迦叶终曹溪。凡三十三祖信衣后迨数人。先贤之所未赞者。愚且病焉。虽宝林祖述其事阅而可委。奈何忘机。尚懒者或陋其系远残秋之可。愚得以前意请于 千佛灯禅师罕让而弗获免。未信宿而成盖辞理生 千佛之笔当时问答奇句或糅。其间约字虽则未多。识者历观诸圣之作于是乎在矣。亦犹纳须弥于芥子其橙一也。是以命笺染翰为之序云。西国二十八代祖师及唐土六祖师。后[枯-十+儿]庆明觉大师述。

初祖大迦叶尊者

伟哉迦叶  密传佛心  身依一纳

口海千寻  威仪庠序  化道幽深

未逢慈氏  且定鸡岑

第二祖阿难尊者

多闻庆喜  高建法幢  传佛金偈

继祖银釭  慈悲第一  智慧无双

饮光后[跳-兆+屬]  月印秋江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胎衣尊者  暗室明灯  人天耳目

佛法股肱  非心非色  无减无增

良哉至理  觉海大鹏

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优波鞠多  辩泻玄河  法山崷[山*(〦/(坐-土+十))]

道树婆娑  筹盈石室  尸系天魔

性非十七  悟在刹那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多迦大士  无我出家  了根达境

兔月空花  体非形相  理出齿牙

随方利物  岂有瓟瓜(薄交反以瓠可为饮瓜亦又音雹瓜雹也)

第六祖弥遮迦

弥遮加祖  习五通仙  遇师正法

看我心偏  悟如未悟  玄之又玄

神通示灭  八部潜然

第七祖婆须蜜尊者

祖婆须蜜  入弥遮室  迷悟本如

物我冥一  平携酒器  项擎佛曰

奚是奚非  谁得谁失

第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佛陀难提  大化群迷  心无心外

法理高位  五天论将  三界云梯

卓然真气  南北东西

第九祖伏陀蜜多尊者

伏陀蜜多  大器晚成  五十不语

五十不行  我逢达士  倏契无生

崖松有操  秋鸡无程

第十祖胁尊者

胁大尊者  爱憎网[木*奢]  量等虚空

道准箫洒  真体自然  因真舒凭

幼世苍杧  奔腾意马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富那夜奢  智若须弥  心指法住

身外荣衰  明暗隐显  视听希夷

现前提住  更不参差

第十二祖马鸣菩萨尊者

尊者马鸣  化花□成  魔宫雾卷

[米*(白/(企-止+干))]苑风清  我欲识佛  不识者朋

莫非玄解  动足尘生

第十三祖迦毗罗尊者

毗罗尊圣  因地魔王  凭师指教

杀证真常  胡为愚智  谁是矩长

德馨性净  兰蕙冰霜

第十四祖龙树菩萨尊者

菩萨龙树  化龙是雾  心晓佛心

住而靡住  身现圆了  法流膏雨

提婆机投  孰暗旨趣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迦那提婆  德岸弥高  回旋香象

欠[去*欠]金毛  机通岩雷  辩泻秋涛

始终绝证  勿误王刀

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罗睺道德  在口宁论  因师说耳

寻得人门  高提日了  大照乾坤

不取不舍  传乎子孙

第十七祖僧迦难提尊者

僧迦难提  庄严王子  逾域九重

入山千里  定喻井金  义乖终始

理屈于师  忽穷自己

第十八祖迦耶舍多尊者

迦耶舍多  幼会佛机  手携宝镜

面难提师  内外绝翳  眉目无亏

风飘铎韵  非我而谁

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鸠摩罗多  大常止檐  蒙师为泽

委父无厌  本非锻炼  肯藉锤钳

一榻孤坐  人天礼瞻

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阇夜多祖  格高貌古  锡有六环

田无半亩  言下不生  何处不普

垂手入廛  他方此土

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婆修盘头  修行不卧  虽历辛勤

翻成懒堕  因指见见  逢歌拍和

泡幻无真  听情无过

第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辨塔降勇  自在王子  雷震蛰行

邪师失齿  神运六通  道风千里

声色恒真  何须聩耳

第二十三祖鹤勒尊者

尊者鹤勒  上德不得  任性纵横

发言奇特  功高二义  名宜万国

稽首归依  祖林胆卜

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师子尊者  人天仰誉  空里案青

云间鹤翥  论鼓才声  法轮高御

[木*坐]柆邪徒  梧真去处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婆舍斯多  久离攀沿  未逢作者

终不闻拳  传师衣钵  度物桥船

当心妙见  岂假言宜

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者

不如蜜多  胜王诞庆  高远空嫔

迥就道行  佛法梗梁  王以瞻敬

洞鉴如研  祖堂金镜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般若多罗  幼名璎珞  父母沦亡

东西盘泊  一晓龟毛  恒嗟水涸

果满菩提  道源辽廓

第二十八祖 唐土六代祖师

第一达摩祖师

菩提达摩  道化无为  九年少室

六叶宗师  示灭能耳  只履西归

梁天不荐  惠可传衣

第二祖惠可大师

二祖硕学  操为坚确  心贯三乘

项寄五岳  天上麒麟  人间鸑鷟

断臂立灵  混而不浊

第三祖僧璨大师

三祖大师  诸王真子  语出幽微

心无彼此  或处山林  或居廛示

因地花生  栴檀[旖-大+(立-一)]旎

第四祖道信大师

四祖十四  因师解脱  处世道孤

与慈量阔  永绝雕荧  迥法始末

果少花多  忍传衣钵

第五祖弘忍大师

五祖七岁  洞达言前  石牛吐雾

木马含咽  身心恒寂  理事俱玄

无情无种  千年万年

第六祖惠能大师

师造黄梅  得旨南来  爰因幡义

大震法雷  道明遭过  神秀逢回

衣虽不付  天下花开

南岳让和尚(法祖嗣六祖)

观音和尚  厥名怀让  般若栖神

禅门呆匠  五岳德高  四溟心量

法嗣六人  马祖兴王

吉州行司和尚(法嗣六祖)

吉水真人  出世卢陵  唯提一脉

迥出三乘  [瀛-女+羊]中月烛  火里行水

讦君妙会  说衣想应

国师惠忠和尚(法嗣司和尚)

唐朝国师  大播鸿猷  曹溪探月

渭水乘舟  二天请问  四众抛等

法才极瞻  大耳惭羞

石头和尚(法嗣和尚)

南岳石头  吉水分流  庵栖碧洞

车驾白牛  学成麟角  誉漏神舟

僧问净土  不垢何求

江西马和尚(法嗣让和尚)

马师道一  行全金石  悟本超然

寻枝劳役  久定身心  一时抛掷

大化南昌  寒松千尺

沙州三界寺沙门道真记

猜你喜欢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四卷·宝亮
  咬空·佚名
  第二十七章 瞿毗旃陀罗王等时期·多罗那他
  佛说决定总持经·佚名
  佛藏经净法品第六·佚名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下·佚名
  分别身行大慧空品第十一·佚名
  是岸禅师塔铭并叙·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澄观
  了三世品第十一·佚名
  附录·大珠慧海
  卷十四·普济
  卷之七·即非如一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三卷·宝亮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七·彭定求

        卷327_1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权德舆   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   梯航来万国,玉帛庆三朝。湛露恩方浃,薰风曲正调。

  • ◆姚文献公枢(雪斋集)·顾嗣立

    枢字公茂,号雪斋,营州柳城人。后迁洛阳。少笃于学,自期甚高。宋内翰九嘉识其有王佐略。岁壬辰,杨中书惟中与偕觐元太宗,为燕京行台郎中,未几辞去。岁庚戌,元世祖召居潜邸。中统元年,拜东平宣抚使。明年,召拜太子太师,辞不受,改大

  • 第二折·郑廷玉

    (搽旦上,云)早间李顺拿金钗儿卖去了,还不见回来,我这里等着,敢待来也。(正末带酒上,云)众兄弟少罪,少罪,改日回席。恰才多吃了几杯,天色将晚了也,我索还家去来。(唱) 【南吕】【一枝花】不觉的日西沉,不觉的天将暮,不觉的身趔趄,

  • 类书与诗·闻一多

    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618)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660)止。靠近那五十年的尾上,上官仪伏诛,算是强制的把“江左余风”收束了,同时新时代的先驱,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

  • 卷三十九·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九目録故实类题明皇按乐图【宋郑思肖】明皇按乐图【宋刘克庄】明皇合曲图【元元好问】题明皇按乐图【元黄庚】明皇按乐图【元王恽三首】明皇按

  • 马戴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马戴,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赫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诗保存在《全唐诗》中。 边城独望 马戴 聊凭危堞望, 暗起异乡

  • 志第四十 兵·欧阳修

    古之有天下国家者,其兴亡治乱,未始不以德,而自战国、秦、汉以来,鲜不以兵。夫兵岂非重事哉!然其因时制变,以苟利趋便,至于无所不为,而考其法制,虽可用于一时,而不足施于后世者多矣,惟唐立府兵之制,颇有足称焉。盖古者兵法起于井田

  • 卷三百九十三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十一月乙卯盡是月丁丑   十二月乙酉朔,濟州請以蠶鹽隨豫買紬絹同散,以免下戶往復請給之勞。從之。   丙戌,詔開封府界并諸路提刑司:「元豐已前免役、坊場錢物,令戶部別封樁,逐季具數申本曹點檢,繳申尚

  • 國語卷第三·韦昭

      周語下   1 柯陵之會〔一〕,單襄公見晉厲公視遠步高〔二〕。晉郤錡見其語犯〔三〕。郤犨見,其語迂〔四〕。郤至見,其語伐〔五〕。齊國佐見,其語盡〔六〕。魯成公見,言及晉難及郤犨之譖〔七〕。   〔一〕 柯陵,鄭西

  • 卷八 桓帝·王夫之

      〖一〗   顺帝崩,冲帝殇,质帝弑,李固两欲立清河王蒜而不克,终与蒜而俱毙。夫固而安能必立蒜也!伊尹、周公相汤、武以取天下,位极尊,任极重,而所戴以立者太甲、成王,皆适家宜立而无容异议者;是以不顺之徒,毁室之党,挠之而不

  • 笔麈跋·于慎行

    吾师文定于公有谷城全集及读史漫录行世,小子宠间尝少效编次之役矣。第恨史录坊刻,谬付佣书,罔识校雠,犹仍鱼鲁,意甚嗛焉。兹岁公交车报罢,适公子中翰君纬奉使东还,与之昕夕联舟,因复出师所为笔麈手稿视,宠潸然卒业,慨慕弥深。大

  • ·台湾兵事第二书·丁曰健

    前上书,备言台兵可无深忧,惟在统者得其人,能以简、严为体,恩、威、信为用,即无难治;说已详矣。既又思之,此言为将之略。惟深明其意而能变通行之者,乃足语此;非今日诸将兵者所知也。不知此意而偏执台湾兵不足虑之

  • 曹宪传(附许淹等传)·刘昫

    曹宪,扬州江都县人。在隋朝任官做秘书学士。常常聚集生徒传授学业,有弟子数百人。当时公卿以下官员,也多向他从师受业。曹宪还精通各家文字学书籍,从汉代杜林、卫宏以后,古文几乎泯灭绝迹,由曹宪文字学得以复兴。隋大业年间

  •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谷梁赤

    昭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即位,正也。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郭。三月,取郓。夏,秦伯之弟针出奔晋。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

  • 丧服第十一·佚名

    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诸侯为天子,君,父为长子,为人后者。妻为夫,妾为君,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  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带、绳屦。  疏衰裳齐,牡

  • 春秋集传详说卷八·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闵公【名开一名啓方庄公子母叔姜以惠王十六年立是嵗齐桓公二十三年】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公谷皆以为继弑君不言即位其说曰亲之非父也尊之非君也继之如君父者受国焉耳此论不为不正然春秋不书即位之

  • 卷二十六·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二十六宋 王昭禹 撰司勲掌六乡赏地之灋以等其功王功曰勲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先王以德制爵以功制禄德懋者懋之以官功懋者懋之以赏所以砺

  • 老子的智慧·林语堂

    林语堂著,林语堂先生以其特有的笔调和论述方式谈老子思想的一本书。该书按《老子》原有的顺序对八十一章分别予以语译和解说。每一章的解说均是按该章宗旨进行分节讨论。解说是把老子智慧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予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