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九七 左都御史纪昀奏文源阁书覆勘先完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折

一三九七 左都御史纪昀奏文源阁书覆勘先完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折【真按:文源阁书校阅如此,而一把八国联军火就烧戮全尽!!嗟呼,文献之亡,岂敢或忘!!今兹所以任真书库屡开,而犹愿我辈同志者勠力于分享共产,以冀藏于天下,毋复亡佚之虞也!】

乾隆五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臣纪昀跪奏,为文源阁书覆勘先完,据实奏闻事。

伏查四库全书因缮写荒唐,动成疵谬,【真按:四库全书错得夸张!】屡经校正,竟未能纯净无瑕。臣夙夜疚心,实不胜愧愤。兹复奉命覆勘,若再规避处分,有一毫之回护,更无以仰对圣明。

谨于奉命之后,传齐原赴热河各员宣示谕旨,严切申明。并戒以文津阁书详校官,皆系熟手,尚有遗漏未看之函。至文源阁书详校官,半皆生手,尤恐未免粗疏,各宜实力检查,毋得互相容隐,自取罪愆。各该员俱感激悚惶,认真搜剔,臣亦往来巡察,不时抽看。计所签舛漏,较初次详校竟增数倍之多,【真按:四库全书错字之多】凡一字、半字之空白,悉皆检出,各调取底本补填。其余卷页脱落、行欵参差以及流水错误者,亦俱抽换修整。谨缮写清单、恭呈御览,请旨照例分别议处。

至空白之中,有原注阙文一项,详校官因已声明,遂不查核。臣偶觉数处可疑,调取底本查对。中有实系原阙者;亦竟有底本不阙而惮于书写,或已经挖补而懒于查填,竟自捏注阙文字者。实系有心弊混,与偶然舛漏不同。【真按: 四库全书错得夸张!四库全书编纂时也太扯了吧!!】已各于单内开明,应请旨将滥邀议叙之誊录查明尾页姓名,一并议处。

此外,更有底本遗失,抵以他书,正本未全,伪注阙卷,致详校官无从举发者。弊混均属相同。亦于单内开明,应请旨交武英殿查明经手提调及滥邀议叙之收发供事,一并议处。

所阙各书,京师有本者,现俱写补,其无本者,原采进之省分当有别本流传,应请旨行知各该督抚购写补送,以成全璧。

再,御制诗文应弁各书之首者,恭检文源阁书所载,亦与文津阁相同。伏查御制《永乐大典》诗文,向在翰林院尊藏,御制各省遗书诗文,向系发交武英殿提调缮写。臣现已行文两处,恭录全本,一并覆到,卽敬谨补入。

合并奏明。谨奏。(军机处原折)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四·脱脱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七·乾隆
  卷上·彭时
  郑史编年辑录二·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皇王大纪卷五·胡宏
  第十六卷 宋·缪荃孙
  第九十四卷 文苑 二 一·缪荃孙
  诸葛忠武书卷六·杨时伟
  战国策卷八·鲍彪
  陆襄传·姚思廉
  陈仁锡传·张廷玉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拾遗六 张建封 竞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凖马前已被红旗引两?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

  • 卷四百九十九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戊寅朔,改元。(五月十九日詔。)   權吏部尚書葉祖洽言:「近照驗在部官腳色狀,伏見原方澤,熙寧十年為提舉官,奏請乞放罷見雇役人,將三等人戶仍舊差役,坐不知職守,詔送審官東院與合入差遣

  • 卷五·佚名

    商誓解第四十三题解:此武王灭商后对商的旧臣、百姓的一篇诰辞。誓,读为“哲”。篇名取自文中“商先誓王”。王若曰:“告尔伊旧何父□□□□几耿肃执,乃殷之旧官人序文□□□□,及太史比、小史昔,及百官里居

  • 第九十七回 莽朱博附势反亡身 美董贤阖家同邀宠·蔡东藩

      却说朱博赵玄,登殿受策,闻得殿上发出怪声,都是提心吊胆,匆匆谢归。哀帝也觉有异,使左右验视钟鼓,并无他人搏击,为何无故发声?乃召回黄门侍郎扬雄,及待诏李寻,寻答说道:“这是《洪范传》所谓鼓妖呢!”名称新颖。哀帝问何为鼓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八·徐乾学

    宋纪六十八【起上章困敦六月尽重光赤奋若六月凡一年有一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眀孝皇帝嘉祐五年六月乙丑诏戒上封告讦人罪或言赦前事及言官事弹劾小过不闗政体者时殿中御史吕诲言故事台谏官许风闻言事

  • 第二十七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黄士衡

    词曰: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却说唐高祖神尧皇帝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今陕西巩昌府秦州是也。虞臯陶、周老聃、汉李广之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王淑艳 译注【说明】在这篇列传里,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倾注了太史公对其刻薄少恩所持的批评态度。然而,商鞅变法却是我国历史上成功的一例。孝公当政,已进入七

  •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陈寿

    (任峻传、苏则传、杜畿传、郑浑传、仓慈传)任峻传,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汉朝末,四方騷乱,关东地区都受到震动,中牟县令杨原忧愁恐惧,打算弃官逃走,任峻劝他说:“董卓带头叛乱,天下人没有不怨恨的。然而却没有人倡议讨伐他

  • 陈亨传·张廷玉

    陈亨,寿州人,元末扬州万户。在濠州跟随太祖,为铁甲长,后提升为千户。他随大将军北征,驻守东昌。数万敌军突至,陈亨固守,派出奇兵引诱敌军,将其击败。又随军攻夺,未下诸城。洪武二年(1369),陈亨驻守大同。积功升至燕山左卫指挥佥

  • 南史札记·李慈铭

    《齐本纪》下第五《和帝纪》 句后辄云“愁和帝”,至是其言方验(汲古阁本页十九下)慈铭案:“帝”,《齐书•五行志》作“谛”。帬向后,总而结之,名曰“反缚黄丽”(页二十上)慈铭案

  • 朱子語類門目·黎靖德

      理氣   太極隂陽凡形於法象者二卷   鬼神   其别有三在天之鬼神隂陽造化是也在人之鬼神人死為鬼是也祭祀之鬼神神示祖考是也三者雖異其所以為鬼神者則同知其異又知其同斯可以語鬼神之道矣故合為一卷   性

  • 卷五·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説卷五    宋 时澜 撰禹贡第一       夏书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九州之界自古固有共工氏之霸九州是也洪水湮没踪迹渐亡禹之治水先治其经界经界既定则可用工然后随山濬川任土作

  •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贤者舍利曰。请诸比丘听说法。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有慧有巧最具净除至竟说行听。从一增至十法。听向意著意。听说如言。诸比丘从贤者舍利曰。请愿欲闻。

  • 题刻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大慧宗杲

    题刻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大慧杲公以迅鹰俊鹘之资。初被湛堂脱鞴。继受圆悟砺爪。然后抟摩云空蹴躐海浪。毛群羽族靡不遭其裂脑碎肝者。快哉无师自然之智。真超然而独雄者也。若夫议论风旨形於楮墨。博大详尽。横所欲吐必

  • 卷第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不会禅师语录不会禅师语录卷第九法孙海澄海映海定同编  杂偈坐禅偈坐禅越世最希奇谁放身心间片时万象居然因念有寻常莫教阎罗知坐禅切勿厌皮囊满耳如来满眼光旷大劫来为外护家无小使不成行坐禅岂是死枯

  • 堕落·托马斯·曼

    Gefallen,短篇小说,托马斯·曼著。写于1894年。我们四人又聚在一起了。这一回,是矮个儿迈森柏尔格做东道主。我们在他的工作室里晚餐,吃得很痛快。这是一间布置得别出心裁的工作室;富有怪僻的艺术趣味。这里既有埃特鲁利和

  • 中国近代条约·佚名

    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好像是由硝烟不停地“战争”和大大小小的“条约”串联起来。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