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

正统十三年九月甲申朔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等遣使臣哈三等来朝贡马驼玉石赐宴并彩币表襄绢布等物有差

○河南开封府及直隶大名府各奏所属州县六月以来黄河泛涨渰没民庐舍秋田尽被灾伤 上命户部覆视以闻

○乙酉擢进士应颢李梁为监察御史以理刑考称故也

○修北中门里金水河

○丙戌封清江王府奉国将军佐弼嫡长子相逊为镇国中尉

○命礼部右侍郎王一宁仍充经筵讲官

○升广西道监察御史王永寿为工部右侍郎

○赐宁远伯任礼世袭诰券以其收捕沙州部落有功也

○命云南故都指挥佥事万瑊子僖袭为指挥使 延安榆林庄塞地震颓其城百二十丈 上命总兵官都督佥事王祯等修完之

○四川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奏本司厅治倚山滨河累被山水冲坏不堪署事愿自备工料徙置于城东隙地从之

○丁亥靖江王府奉国将军佐立卒遣官赐祭

○升宁夏守备都指挥同知张泰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佩征西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宁夏召宁夏总兵官都督同知黄真还京以真年老有疾也

○晓刻土星犯灵台星

○戊子升景州知州刘深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

○户部奏山东临清德州仓收贮小麦数多恐岁久朽烂乞许附近人民借食俟年来秋成抵还粟米从之

○兵部奏在京在外各卫所军伍自正统十三年四月以前造册送部转发清勾军士共六十六万六千八百有奇今清军御史盛琦等止清出六万一千二百人其未清出之数较之已清出者殆十倍之其间挨无姓名籍贯者尤多比者本部郎中吴宁建言欲将挨无名籍者经五次回中即与开豁然恐有司因而作弊今拟以十次为限从之革江西袁州府宜春县河泊所

○兵部奏直隶仓州同知程旼言漕运总兵官都督武兴参将都指挥汤节督粮经过本州兴起夫八十人节起一百人牵挽私舟臣惟兴等俱系大臣往来既乘驿舟而又以私舟载货扰害沿河人民乞治其罪 上命姑置之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王震覆宁国知府袁旭杖死人不实诏逮之

○晋府镇国将军美垾奏其兄永和王美坞烝其庶母乱其妹致太原左等卫军舍八人入宫同奸其宫人翠儿致死又勒其妃丘氏与所爱者通妃坚不从乃止所烝庶母白氏生一子诡云宫人所育请名曰钟铗兰英刘瓘俱以赂美坞得为仪宾 上命召美坞等至京覆之实遂诛军舍等八人谪英瓘二人充辽东铁岭卫军敕谕美坞曰诸王皇亲议尔黩坏人伦伤败风化罪在十恶不可容朕今谨依 祖训削去王爵降为庶人留尔在京居住尔宜反躬自责痛悔前非以保天年又敕美垾曰美坞子钟录钟铗令为庶人每月给米四石俾看守先王坟园其永和昭定王宫眷及美坞妃眷等仍旧在府居住每岁给米五百石养赡府中事务悉令尔掌管且昭定王妃眷乃尔母属丘妃亦尔嫂氏皆宜以礼奉养不许怠慢钟录等本尔骨肉皆宜视之如子毋令失所府中官军旗校人等皆朝廷赐尔先王之人宜善加抚恤毋或扰害尔尤须谨慎忠厚照管周至必使亲疏大小之人皆得其所府中闺门内外有别尊卑秩然斯无外议不玷先德尚戒前车之覆致克治之诚益勉学修德亲贤好善庶保职位于长久如犹蹈覆辙有乖礼法阳诛阴谴亦不可逭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尔其敬慎之

○敕浙江江西三司并巡按监察御史各选官军三千委都指挥一员领赴福建听都督刘聚等调度

○四川都指挥同知施祥为下人发其夺水利强取女子及杀害人诸罪巡按监察御史执其妻究之有验命逮问之

○内使金荣等三人变其衣帽潜出禁门至密云县青洞口内剃发为僧被缉事人擒获锦衣卫鞫实以闻 上命诛之

○庚寅书复岷王楩曰承喻第五子阳宗王徽焟自知母子有罪擅出赴京意在捏词陷害良善等因具悉前者曾叔祖尝喻府中苏氏盗金银与子阳宗王追取未完苏氏自缢子以苏氏果私盗官物惧罪而死乃其自取理无可惜故未奉报近得湖广三司等官奏阳宗王乘一马从五人历宝庆至长沙欲讨脚力来京奏事已遣人赍书缘途挨查即令回府不许来京果有事令人具奏如彼到府曾叔祖宜推父母爱子之心以恩宽待不必穷其前过斯见厚德盖彼之母私取其物愧无所容已致身死地彼恸其母复追其财是穷迫无奈故不禀命私来伸诉亦情之不得已若再以法绳之彼何所容诚有伤于宽慈之道传曰为人父止于慈又曰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曾叔祖其审以自处必重义轻财庶全父子之恩副予亲亲之望

○辛卯遣工部尚书石璞祭司工之神以兴工修砌南沙等河故也

○命宁夏备御署都指挥佥事陈斌回狭西都司以斌老疾也

○驸马都尉沐昕母夫人颜氏卒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

○壬辰重阳节赐文武百官宴

○狭西宁夏卫石空寺剌麻高僧耳昔肃州卫吉祥寺剌麻星吉巴河州卫显清寺剌麻朵儿只藏卜等来朝贡马及佛像舍利赐宴并彩币表里等物有差

○癸巳宁王权奏本府蒙赐医士张时成马文祯病故亢霖年老时成男棨文祯男睿霖男得润俱晓脉药乞赐代役为便从之

○命完卜簇克林藏卜袭为集善禅师赐之诰命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琦卒琦字叔润山西盂县人以进士授交阯道监察御史按治南畿有能誉所司奏留三载始代还尝陈利便数事多见采用继升江西按察佥事正统辛酉升工部右侍郎逾年转左侍郎会朝廷有事 献陵琦往治为改副都御史以疾卒于官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

○甲午书复安化王秩炵曰前者宁夏送府中军人韩仲温来京命法司审实逮内使陈福等对理继得叔祖恳奏仲温奸诈实诬累福等且言仲温弟让素刁泼助兄为恶复命法司鞫问明白今将仲温让俱杖一百谪戍辽东边卫特宥福等罪令回府中仍旧使令此固小人无知妄为然亦有以召之盖府中军旗不满百人供给柴薪之类尚有不敷又令办纸做烟火之戏于事何益其召外议亦必有所嗟怨而然叔祖自今宜以礼自度以恩抚下庶不损令德亦免小人之议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又云止谤莫如自修惟叔祖亮之

○江西建昌府新城县奏去冬今春疫气大作县民男女死者四千余人

○日生左右珥及生背气一道珥色黄赤背气青赤皆鲜明夜火星犯狗星

○丁酉追封故代世子逊煓为代王谥悼戾故世子妃胡氏为代悼戾王妃

○命山东故都指挥佥事王用子杰袭为指挥使

○戊戌宁王权薨王 太祖高皇帝第十六子母杨氏洪武十一年生二十四年册封之国大宁永乐元年迁江西南昌府至是薨享年七十有一讣闻 上辍视朝三日赐谥曰献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王天性頴敏负气好奇绩学攻文老而不倦方之古贤王迨不多让所著有诗赋杂文及天运绍统录医卜修炼琴谱诸书又有博山炉古制瓦砚皆极精致云

○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张海奏本年八月十一日贼邓茂七等率众攻延平府臣与参议金敬等官登城谕以祸福内有衣红者突出言我等俱是良民苦被富民扰害有司官吏不与分理无所控诉不得已聚众为非乞奏闻朝廷倘蒙宽宥即当自散既而退去复来言我等家产破荡已尽乞免差役三年庶可生聚臣等许以奏闻即各舞蹈而去 上览奏谕兵部臣曰朕自即位以来惓惓以奉天安民为心累颁诏敕省刑赦罪轻徭薄赋凡可以宽恤民者无所不用其心又戒饬官吏非奉朝廷明文一夫不许滥役一毫不容擅科期在休息天下共享太平之福比者邓茂七等聚众为盗所司请发大军剿捕朕虽遣将调兵然犹虑其出于不得已必有激变之者屡遣御史赍敕揭榜丁宁抚谕庶保全之今茂七等果有悔祸之心躬于延平城下输情诉冤自求生路且乞蠲免徭役三年御史张海等以闻朕悉从之仍敕海等明正官吏激变之罪尔兵部可备朕言于榜以晓谕之俾其知国家以至仁育万民以大信布天下榜文至日不分罪犯轻重但能洗心改过即日退散者俱代其死仍免其徭役三年凡递年逋负悉免追徵官吏人等敢有违诏侵害之者治以重罪如榜文已到尚且首鼠两端或仍前结聚或逃匿山林必扑灭之不赦

○给已故武康伯徐祯庶长子勇岁支米三百石时勇幼未应袭爵故给米优养之也

○己亥书复韩王范土□卬曰承喻典宝姜谧内使傅鉴因醉欲殴内使张玟误伤叔体已杖责监系仪卫司以朝廷拨赐之人未敢自专等情具见叔谦谨之意然此辈在府当夙夜小心勤慎供事乃敢放肆如此法实难容本当擒来重加惩治特从叔发落书至叔宜严刑痛治明正其罪庶俾其余知所畏惧不敢侮慢叔其亮之

○户部奏河南上蔡县典史李福言本县仓自正统三年以来递年存留税粮米麦豆共一万二千八百余石缘本县不系冲要又无卫所官旗人等关支诚恐年久浥澜不堪支用乞照预备仓粮例许本县人民关给食用待秋成照数还官从之

○庚子应山悼恭王子豪土□睘奏臣父薨逝禄米截日住支缘臣人口浩大用度艰难乞赐岁禄优赡事下户部以为郡王未袭封例无禄赐 上命以悼恭王岁禄之半给之

○ 上谕礼部尚书胡濙等曰宗室国之至亲近闻内外官员有以事至王府者多方需索以致窘迫自今使臣至者止许待以酒馔余物一毫勿与之若有仍前需索者三司并巡按御史体实来闻不分内外大小官员人等正犯处死全家发戍边方其三司御史知而容隐者治以重罪尔即移文各衙门官员人等一体知悉

○辛丑江西宁都县大雨水坏城垣其公廨庙宇民舍荡然皆空军民男女漂流伤没者甚多巡按监察御史韩雍以闻 上诏雍督有司修其所当先济其所可恤者务在民安事集

○狭西按察司佥事张春论军官罪不开陈其祖父军功都察院奏其违法请逮问从之

○壬寅吏部奏浙江湖州府知府姚政奏保长兴县县丞国臻宽惠勤谨乞升本县知县以慰民望今巡按御史等官会核咸如所保第长兴已有知县难于定夺 上以臻既得民心特升为知县

○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沙河等处石桥时昌平县奏沙河等处当 天寿山及居庸关道旧桥用木每岁秋架春拆徒劳民力况 圣驾谒 陵官军经行皆不便乞如清河甃之以石庶得坚久故有是命

○癸卯给靖江王府镇国中尉相询相觐岁禄各四百石

○夜月犯五诸侯北第三星

○甲辰命山西翼城县主簿王玉复任升从八品俸时玉九年考称当迁县民诉称玉淳厚勤能乞保复任布政司以闻下巡按御史等官会核无异吏部请从之故有是命

○乙巳命法司今后罪囚应赎者俱于通州仓关领粮料运赴开平等处以备边饷

○丙午命前军都督府左都督冯斌孙凯袭为指挥使

○庚戌改设四川松潘叠溪诸仓俱隶布政司

○免山东青州府所属州县逃民户口盐钞一万五千三百余锭

○辛亥四川都指挥使徐海都指挥佥事朱忠坐绞罪当赎调巡按御史言海初借侄职侄今已壮忠年逾六十俱宜袭替从之

○壬子沈王佶焞以诸子年长及婚期请命有司为建府第从之

○赐占城国使臣逋沙怕布坡等宴并金织纻丝袭衣彩币等物有差仍命赍敕并绒锦彩币等物归赐其王及妃

○癸丑颁五伦书于天下儒学

大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三·焦竑
  ●卷十四·陈康祺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四五七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遣员至史奕昂家传旨呈缴王锡侯著书·佚名
  绎史卷八十九·马骕
  卷二十一 下 律历志 第一下·班固
  谢安传·房玄龄
  杜预传·房玄龄
  尹思贞传·刘昫
  王弘贽传·欧阳修
  周敦颐传·脱脱
  伯颜传·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七目録兽类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唐顾况】述韦昭应画犀牛【唐储光羲】观胡九龄员外画牛【宋韩琦】观黄介夫寺丞所收丘潜画牛【宋梅尧臣】毛老鬬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外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已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 从学晚闻道【庄子曰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谋官无见功

  • ●簷曝雜記卷五·赵翼

    詩有四始、五際。按詩緯汎歷樞曰: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魚在巳,火始也。鴻雁在申,金始也。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艹巳〉也。亥,大明也。午、亥之際為革命。卯、酉之際為改正。辰者,天門,出入退聽。 【

  • 提要·陈厚耀

    【臣】等谨案春秋战国异辞五十五卷通表二卷国朝陈厚耀撰厚耀字泗源泰州人康熙丙戌进士官苏州教授以通算术入直内廷改授检讨官至右谕徳是编采羣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防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又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五·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辛巳朔虏犯山西神池等处大掠数日而出总兵吴徵诈为与虏战报功御史王好问劾之诏革徵任逮问○录采木诸臣功赠左副都御史李宪卿为右都御史与原任巡抚黄光昇各荫一子入监读书复闲住左侍郎刘伯跃等职致仕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杨士奇

    宣德二年二月己未朔夜南京地震○庚申赵王高燧奏曰昨奉敕书以人言臣速谋不轨示以奏章 皇上圣仁俯垂矜念赦其必死之罪加以再生之恩臣不胜感荷伏惟 陛下天地之量容臣旧恶当图自新然兵卫未除恐人言未弭谨以常山中护卫及群

  •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四五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饬派在籍候选教职贡生访查书籍折·佚名

    四四五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饬派在籍候选教职贡生访查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办事。窃臣承准廷寄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奉上谕:各省藏书之家非必尽系知书之人,仅责成地方官勒

  • 九九 自己的工作二·周作人

    《炭画》是波阑显克微支所著的中篇小说,还是我于戊申己酉之交,在东京时所译出,原稿经鲁迅修改誊正后,一直收藏在箱子里面,没有法子出版。这回觉得小说月报社颇有希望,便于癸丑二月廿五日寄了去,到了三月一日便得覆信云:“大著

  • 尽心上篇·王夫之

    一集注谓心者&ldquo;人之神明&rdquo;,四字极斩截;新安益之曰&ldquo;神明之舍&rdquo;,则抑全不识心矣。想来新安病根在错看太极图上面一圈,将作轮郭看。先儒画太极图时,也只得如此画,如人画日,也须只在四围描一轮郭。究竟日体

  • 第八章 戒谈闺阃·佚名

    戒谈闺阃(禁止谈论闺中之事) 《不可不可录》说:“祸从口出。奸淫之事,不可谈论。古代贤人,拒绝女子奔投而不向人言讲,归还所纳姬妾却返赠金银,多么厚道啊~现在的人看到善事怀疑,听到恶言却相信。一听说闺中丑事,也不问是

  • 卷四·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四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墉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本韵。母也天只,不谅人本韵。只!兴而比也。下同。泛彼柏舟,在彼河测。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本韵。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小序

  • 妙行无住分第四·朱棣

      复次。须菩提。   【王日休曰】谓再编次。佛与须菩提答问之言也。此乃叙经者自谓。   【颜丙曰】复次。乃再说也。   【李文会曰】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疏钞

  • 在东普陀同成了观音菩萨·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香港荃湾东普陀讲──今天承茂峰法师招待,到了东普陀。普陀本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观音菩萨的度生悲愿最极深切,所谓‘寻声救众苦,无刹不现身’,他──观音菩萨有遍法界身,所以他的道场亦遍于尘刹。然

  • 洪福异闻·佚名

    光绪癸卯奋间,余游芜湖,遇同知陈君某,年六十余矣,偶谈及席公宝田事。 盖陈君早年曾在席幕府,躬与战事者也。余盛推席公擒洪福及平苗之功,陈君微哂,余异而诘其故。陈君不答,遂即别去。明年余因事复至芜湖,陈君留余宿于大关。一

  • 吕氏杂记·吕希哲

    又名《侍讲杂记》、《侍讲日记》,二卷。北宋吕希哲(1039—1116)撰。书中杂记经史百家、释道之言及朝野遗闻轶事。看似融儒佛道为一家,实质则重儒。如记顾临使北之对,谓为世教者当重儒;又谓祖孔宗孟,学之正也,苟异于此,皆学

  • 汉艺文志考证·王应麟

    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汉书·艺文志》因刘歆《七略》而修。凡句下之注,不题姓氏者皆班固原文。其标某某曰者,则颜师古所集诸家之说。然师古注班固全书,《艺文》特其八志之一,故仅略疏姓名时代。所

  • 水石闲谈·张三丰

    《水石闲谈》是张三丰的弟子们整理的关于他的一些语录。里面谈到了许多关于修身养性的方法,其中有一些文段还讲到了张三丰得道以后的生活。《水石闲谈》文采斐然,意境深远,格调清雅。通过这个文集,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许多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