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品 界分别

一 经分别

六界者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此中,如何为地界耶?是二种地界。为内、外。

此中,如何为内之地界耶?即所有之内、各自者之坚、坚性、坚固、坚固性、身内、已取。即是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排泄物。所余者更亦是内、各自之、坚、坚性、坚固、坚固性、身内、已取,是言内之地界。

此中,如何为外之地界耶?即所有之外、坚、坚性、坚固、坚固性、身外、不已取。即是铁、铁、锡、铅、镴、真珠、摩尼、琉璃、螺贝、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猫眼石、草、木、砾、碎石、大地、岩、山。所余者更亦是外、坚、坚性、坚固、坚固性、身外、不已取,是言外之地界。

括此所有之内地界与外地界于一聚,总说此为地界。

此中,如何为水界耶?是二种水界。为内、外。

此中,如何为内之水界耶?是所有之内、各自者之水、水性、湿、湿性、色之结合、身内、已取。即是胆汁、痰、浓汁、血、汗、脂、泪、浆、唾、鼻汁、髓、尿。所余者更亦是内、各自之水、水性、湿、湿性、色之结合、身内、已取——是言内之水界。

此中,如何为外之水界耶?是所有之外、水、水性、湿、湿性、色之结合、身外、不已取。即是根汁、茎汁、皮汁、叶汁、花汁、果汁、乳、凝乳、酥、酪、油、蜜、糖、若地水、若空中水。所余者更亦是外、水、水性、湿、湿性、色之结合、身外、不已取。是言外之水界。

括此所有之内水界与外水界于一聚,总说此为水界。

此中,如何为火界耶?是二种火界。为内、外。

此中,如何为内之火界耶?是所有之内、各自者之火、火性、暖、暖性、暖、暖性、身内、已取。即是由是而热,或由是而老、焦热、所食所饮所啖所味之正易消化者。所余者更亦是内、各自者之火、火性、暖、暖性、暖、暖性、身内、已取。是言内之火界。

此中,如何为外之火界耶?即所有之外、火、火性、暖、暖、暖性、暖性、身外、不已取。即是木火、碎石火、草火、牛粪火、谷皮火、屑火、雷火、火热、阳热、木集热、草集热、谷米集热、灰集热。所余者更亦是外之火、火性、暖、暖性、暖、暖性、身外、不已取。是言外之火界。

括此所有之内火界与外火界于一聚,总说此为火界。

此中,如何为风界耶?是二种风界。为内、外。

此中,如何为内之风界耶?是所有之内、各自者之风、风性、动性、色之身内、已取。即是上行风、下行风、胎风、脏风、随支节风、刀风、剃刀风、青莲风、入息、出息。所有者更亦是内、各自者之风、风性、动性、色之身内、已取。是言内之风界。

此中,如何为外之风界耶?是所有外之风、风性、动性、色之身外、不已取。即是东风、西风、北风、南风、有尘风、无尘风、寒风、热风、小风、过大风、黑风、吠岚婆风、翼风、金翅鸟风、多罗叶风、扇风。所余者更亦是外之风、风性、动性、色之身外、不已取。是言外之风界。

括此所有之内风界与外风界于一聚,总说此为风界。

此中,如何为空界耶?是二种空界。为内、外。

此中,如何为内之空界耶?即所有之内、各自者之空、空性、无碍、无碍性、间隙、间隙性、无肉血之触、身内、已取。即是耳穴、鼻穴、口孔、又吞咽所食所饮所啖所味者、又所食所饮所啖所味安住之处、又所食所饮所啖所味挤向下部者。所余者更亦有内、各自者之空、空性、无碍、无碍性、间隙、间隙性、无肉血之触、身内、已取。是言内之空界。

此中,如何为外之空界耶?是所有之外、空、空性、无碍、无碍性、间隙、间隙性、无四大种之触、身外、不已取——是言外之空界。

括此所有之内空界与外空界于一聚,总说此为空界。

此中,如何为识界耶?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是言识界。

是为六界。

又更有六界。是乐界、苦界、喜界、忧界、舍界、无明界。

此中,如何为乐界耶?是所有身之快、身之乐,身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身触所生之快、乐受。是言乐界。

此中,如何为苦界耶?是所有身之不快、身之苦,身触所生之不快、苦之领纳,身触所生之不快、苦受。是言苦界。

此中,如何为喜界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快、乐受。是言喜界。

此中,如何为忧界耶?是所有心之不快、心之苦,心触所生之不快、苦之领纳,心触所生之不快、苦受。是言忧界。

此中,如何为舍界耶?即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之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不苦不乐受。是言舍界。

此中,如何为无明界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不现观、不随觉、不正觉、不领触、不正洞察、不遍洞察、不等观、不妙观察、不现前业、不净明、童愚、不正知、愚痴、极痴、正痴、无明、无明暴流、无明轭、无明随眠、无明缠、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界。

是为六界。

又更有六界。是欲界、恚界、害界、弃欲界、无恚界、无害界。

此中,如何为欲界耶?是欲相应之推度、寻求、思惟、思考、注思、思、现前解、邪思惟。是言欲界。下以无间地狱为终,上以他化自在天为界限,所有之行于其中,所属于其处者为蕴、界、处、色、受、想、行、识——是言欲界。

此中,如何为恚界耶?是恚相应之推度、寻求……乃至……邪思惟。是言恚界。或于十嫌恨事者为心之嫌恨、恚逆、愤恚、逆意、怒、极怒、激极怒、瞋、极瞋、激极瞋、心之害恶、意极瞋、忿、忿怒、忿怒性、瞋、败德、败德性、害恶、恚害、恚害性、心之妨害、敌害、狞恶、恶害。是言恚界。

此中,如何为害界耶?是害相应之推度、寻求……乃至……邪思惟。是言害界。此处或者若依手、块、杖、刀、绳,以是等之一而捶打有情。所有者依其相同之方法则恼、困、损、害、愤、恚、害他。是言害界。

此中,如何为弃欲界耶?是弃欲相应之推度、寻求……乃至……正思惟。是言弃欲界。又一切之善法为弃欲界。

此中,如何为无恚界耶?是无恚相应之推度、寻求……乃至……正思惟。是言无恚界。所有者于有情之慈、慈性、现前慈性、慈性解脱。是言无恚界。

此中,如何为无害界耶?即无害相应之推度、寻求、思惟、思考、注思、思、现前解、正思惟。是言无害界。所有者于有情之悲、悲性、现前悲性、悲心解脱。是言无害界。

是为六界。

括此三轮于一聚,总说此为十八界。

二 对法分别

十八界者,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此中,如何为眼界耶?是所有之眼是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乃至……亦是空村。是言眼界。

此中,如何为色界耶?是所有之色是四大种所造之显色……乃至……亦是色界。是言色界。

此中,如何为眼识界耶?是眼以色为缘而生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如是为眼识界。是言眼识界。

此中,如何为耳界耶?是所有之耳是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乃至……亦是空村。是言耳界。

此中,如何为声界耶?是所有之声是四大种所造之无见有对之物……乃至……亦是声界。是言声界。

此中,如何为耳识界耶?是耳以声为缘而生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如是为耳识界。是言耳识界。

此中,如何为鼻界耶?是所有之鼻是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乃至……亦是空村。是言鼻界。

此中,如何为香界耶?是所有之香是四大种所造之无见有对之物……乃至……亦是香界。是言香界。

此中,如何为鼻识界耶?是鼻以香为缘而生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如是为鼻识界。是言鼻识界。

此中,如何为舌界耶?是所有之舌是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乃至……亦是空村。是言舌界。

此中,如何为味界耶?是所有之味是四大种所造之无见有对之物……乃至……亦是味界。是言味界。

此中,如何为舌识界耶?是舌以味为缘而生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如是为舌识界。是言舌识界。

此中,如何为身界耶?是所有之身是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乃至……亦是空村。是言身界。

此中,如何为触界耶?是地界……乃至……亦是触界。是言触界。

此中,如何为身识界耶?是身以触为缘而生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如是为身识界。是言身识界。

此中,如何为意界耶?是于眼识界之生,终灭等无间而生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如是为意界。于耳识界之……乃至……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之生,终灭等无间而生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如是为意界。更亦为于一切法之最初存念。是言意界。

此中,如何为法界耶?是受蕴、想蕴、行蕴以所有色为无见无对之法处所属者与无为界。

此中,如何为受蕴耶?一种受蕴——是触相应。二种受蕴——是有因、无因。三种受蕴——是善、不善、无记……乃至……如是为多种受蕴。是言受蕴。

此中,如何为想蕴耶?一种想蕴——是触相应。二种想蕴——是有因、无因。三种想蕴——是善、不善、无记……乃至……如是为多种想蕴。是言想蕴。

此中,如何为行蕴耶?一种行蕴——是心相应。二种行蕴——是因、非因。三种行蕴——是善、不善、无记……乃至……如是为多种行蕴。是言行蕴。

此中,如何为色之无见无对是法处所属者耶?即女根……乃至……抟食——是言色之无见无对是法处所属。

此中,如何为无为界耶?是贪灭尽、瞋灭尽、痴灭尽也。是言无为界。

以此说法界。

此中,如何为意识界耶?是于眼识之生,终灭等无间而生之意界,亦于意界生,终灭等无间而生之心、意、故意……乃至……如是为意识界。于耳识界之……乃至……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生,终灭等无间而生之意界,亦于意界生,终灭等无间而生之心、意、故意……乃至……如是为意识界。意以法为缘而生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如是为意识界。是言意识界。

三 问分

十八界者,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十八界之几何为善耶?几何为不善耶?几何为无记耶?……乃至……几何为有诤耶?几何为无诤耶?

十六界是无记,二界是善、不善、无记。十界是不可言乐受相应或苦受相应或不苦不乐受相应。五界是不苦不乐受相应,身识界是乐受相应、苦受相应,意识界是乐受相应、苦受相应、不苦不乐受相应,法界是乐受相应、苦受相应、不苦不乐受相应,不可言乐受相应或苦受相应或不苦不乐受相应。十界是非异熟非异熟法法,五界是异熟,意界是异熟、非异熟非异熟法法,二界是异熟、异熟法法、非异熟非异熟法法。十界是已取顺取,声界是不已取顺取,五界是已取顺取、不已取顺取,二界是已取顺取、不已取顺取、不已取不顺取,十六界是不有杂染杂染,二界是有杂染杂染、不有杂染杂染、不有杂染不杂染。十五界是无寻无伺,意界是有寻有伺,意识界是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法界是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不可言有寻有伺或无寻唯伺或无寻无伺。十界是不可言喜俱行或乐俱行或拾俱行,五界是舍俱行;身识界是非喜俱行,以乐俱行而非舍俱行,不可言乐俱行;二界是喜俱行、乐俱行、舍俱行,不可言喜俱行或乐俱行或舍俱行。十六界是非见非修所断,二界是见所断、修所断、非见非修所断。十六界是非见非修所断因,二界是见所断因、修所断因、非见非修所断因。十六界是非能趣积集非能趣分散,二界是能趣积集、能趣分散、非能趣积集非能趣分散。十六界是非有学非无学,二界是有学、无学、非有学非无学。十六界是小,二界是小、大、无量。十界是无所缘,六界是小所缘,二界是小所缘、大所缘、无量所缘,不可言小所缘或大所缘或无量所缘。十六界是中,二界是劣、中、胜。十六界是不决定,二界是邪性决定、正性决定、不决定。十界是无所缘,六界是不可言道所缘或道因或道增上,二界是道所缘、道因、道增上,不可言道所缘或道因或道增上。十界是已生、可生,不可言不已生;声界是已生、不已生,不可言可生;六界是已生、不已生、可生,法界是已生、不已生、可生,不可言已生或不已生或可生。十七界是过去、未来、现在,法界是过去、未来、现在,不可言过去或未来或现在。十界是无所缘,六界是现在所缘,二界是过去所缘、未来所缘、现在所缘,不可言过去所缘或未来所缘或现在所缘。[十八界者]是内、外、内外。十界是无所缘,六界是内所缘、外所缘、内外所缘,二界是内所缘、外所缘、内外所缘,不可言内所缘或外所缘或内外所缘。色界是有见有对,九界是无见有对,八界是无见无对。

十七界是非因,法界是因、非因。十六界是无因,二界是有因、无因。十六界是因不相应,二界是因相应、因不相应。十六界是不可言以因为有因或以有因为非因;意识界是不可言以因为有因,以有因为非因,不可言以有因为非因;法界是以因为有因,以有因为非因,不可言以因为有因或以有因为非因。十六界是不可言以因为因相应或以因相应为非因;意识界是不可言以因为因相应,以因相应为非因,不可言以因相应为非因;法界是以因为因相应、以因相应为非因,不可言以因为因相应或以因相应为非因。十六界是非因无因;意识界是非因有因、非因无因;法界是非因有因、非因无因,不可言非因有因或非因无因。

十七界是有缘,法界是有缘、无缘。十七界是有为,法界是有为、无为。十七界是无见,色界是有见。十界是有对,八界是无对。十界是色,七界是无色,法界是色、无色。十六界是世间,二界是世间、出世间。[十八界者]是少分可识、少分不可识。

十七界是非漏,法界是漏、非漏。十六界是有漏,二界是有漏、无漏。十六界是漏不相应,二界是漏相应、漏不相应。十六界是不可言以漏为有漏,以有漏为非漏;意识界是不可言以漏为有漏,以有漏为非漏,不可言以有漏为非漏;法界以漏为有漏、以有漏为非漏,不可言以漏为有漏或以有漏为非漏。十六界是不可言以漏为漏相应或以漏相应为非漏;意识界不可言以漏为漏相应,以漏相应为非漏,不可言以漏相应为非漏;法界以漏为漏相应、以漏相应为非漏,不可言以漏为漏相应或以漏相应为非漏。十六界是漏不相应有漏,二界是漏不相应有漏、漏不相应无漏,不可言漏不相应有漏或漏不相应无漏。

十七界是非结,法界是结、非结。十六界是顺结,二界是顺结、不顺结。十六界是结不相应,二界是结相应、结不相应。十六界是不可言以结为顺结,以顺结为非结;意识界是不可言以结为顺结,以顺结为非结,不可言以顺结为非结;法界是以结为顺结、以顺结为非结,不可言以结为顺结或以顺结为非结。十六界是不可言之为以结为结相应或以结相应为非结;意识界是不可言以结为结相应,以结相应为非结,不可言以结相应为非结;法界是以结为结相应、以结相应为非结,不可言以结为结相应或以结相应为非结。十六界是结不相应顺结,二界是结不相应顺结、结不相应不顺结,不可言结不相应顺结或结不相应不顺结。

十七界是非系……乃至……非暴流……乃至……非轭……乃至……非盖……乃至……

十七界是非异取,法界是异取、非异取。十六界是已异取,二界是已异取、不已异取。十六界是异取不相应,意识界是异取相应、异取不相应,法界是异取相应、异取不相应,不可言异取相应或异取不相应。十六界是不可言以异取为已异取,以已异取为非异取;意识界是不可言以异取为已异取,以已异取为非异取,不可言已异取为非异取,法界是以异取为已异取,以已异取为非异取,不可言以异取为已异取或以已异取为非异取。十六界是异取不相应已异取,二界是异取不相应已异取、异取不相应不已异取,不可言异取不相应已异取或异取不相应不已异取。

十界是无所缘,七界是有所缘,法界是有所缘、无所缘。十一界是非心,七界是心。十七界是非心所,法界是心所、非心所。十界是心不相应,法界是心相应、心不相应,七界是不可言与心相应或与心不相应。十界是心不俱住,法界是心俱住、心不俱住,七界是不可言与心俱住或与心不俱住。十二界是非心等起,六界是心等起、非心等起。十七界是非心俱有,法界是心俱有、非心俱有。十七界是非心随转,法界是心随转、非心随转。十七界是非心俱住等起,法界是心俱住等起、非心俱住等起。十七界是非心俱住等起俱有,法界是心俱住等起俱有、非心俱住等起俱有。十七界是非心俱住等起随转,法界是心俱住等起随转、非心俱住等起随转。十二界是内,六界是外。九界是能取,八界是非能取,法界是能取、非能取。十界是已取,声界是不已取,七界是已取、不已取。

十七界是取……乃至……

十七界是非染,法界是染、非染。十六界是杂染,二界是杂染、不杂染。十六界是不有杂染,二界是有杂染、不有杂染。十六界是染不相应,二界是染相应、染不相应。十六界是不可言以染为杂染,以杂染为非染;意识界是不可言以染为杂染,以杂染为非染,不可言以杂染为非染;法界是以染为杂染,以杂染为非染,不可言以染为杂染或以杂染为非染。十六界不可言以染为有杂染或以有杂染为非染;意识界是不可言以染为有杂染,以有杂染为非染,不可言以有杂染为非染;法界是以染为有杂染,以有杂染为非染,不可言以染为有杂染或以有杂染为非染。十六界是不可言以染为染相应或以染相应为非染;意识界是不可言以染为染相应,以染相应为非染,不可言以染相应为非染,法界是以染为染相应、以染相应为非染,不可言以染为染相应或以染相应为非染。十六界是染不相应杂染,二界是染不相应杂染、染不相应不杂染,不可言染不相应杂染或染不相应不杂染。

十六界是非见所断,二界是见所断、非见所断。十六界是非修所断,二界是修所断、非修所断。十六界是非见所断因,二界是见所断因、非见所断因。十六界是非修所断因,二界是修所断因、非修所断因。十五界是无寻,意识界是有寻,二界是有寻、无寻。十五界是无伺,意界是有伺,二界是有伺、无伺。十六界是无喜,二界是有喜、无喜。十六界是喜俱行,二界是喜俱行、非喜俱行。十五界是非乐俱行,三界是乐俱行、非乐俱行。十一界是非舍俱行,五界是舍俱行,二界是舍俱行、非舍俱行。十六界是欲缠,二界是欲缠、非欲缠。十六界是非色缠,二界是色缠、非色缠。十六界是非色缠,二界是色缠、非色缠。十六界是非无色缠,二界是无色缠、非无色缠。十六界是所属,二界是所属、非所属。十六界是不出离,二界是出离、不出离。十六界是不决定,二界是决定、不决定。十六界是有上,二界是有上、无上。十六界是无诤,二界是有诤、无诤。

猜你喜欢
  序·应庵昙华
  三峰和尚年谱·三峰法藏
  第十六卷·圆瑛
  卷一·性音
  寰 游 记·太虚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二卷·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九卷·蕴闻
  释摩诃衍论 第四卷·龙树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佚名
  持戒相品第十一·佚名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卷下·佚名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佚名
  卷第四·道忞
  卷第七十六·佚名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谭苑醍醐卷八·杨慎

    老子解干霄蔽日巨木也求尺寸之材必后防杙龙吟虎啸至音也尚颊舌之感者必下于蛙黾故曰大音希声大器晩成阳焰素问云泽中有阳焰阳焰如火烟腾腾而起于水靣者是也盖泽有阳焰乃山气通泽山有隂霭乃泽气通山禆海説文禆接益也以

  • 卷二百九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九十九杏花类五言古杏花         【北周】庾 信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邨坞烂熳开山城好折待賔客金盘衬红琼杏坞          【明】袁 凯窈窕石径深参差

  • 卷一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九崔国辅崔国辅吴郡人开元中应县令举授许昌令累迁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後坐事贬晋陵郡司马诗一卷从军行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传闻贼满山已共

  • 三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三集序唐人多以绝句为乐府,往往甫经脱稿,卽已被之管弦。观旗亭画壁,而黄河远上,遂为千秋佳话。迄乎元代,倚声按谱,而乐府乃有专家矣。钱君沛思,先有缀白裘一二集之辑,以公同好;今复拾翠采芳,汇为三集:艳而不荡,婉而多风,衣冠

  •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孝宗·张廷玉

        ◎孝宗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讳祐堂,宪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纪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于西宫。时万贵妃专宠,宫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后,宪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宫中。十一年,敕礼部命名,大

  • 卷之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六章 徽商的政治态度·佚名

    第一节 徽商与封建政治势力1199 吾乡之郎而赀者一也。乃其以资而郎者则亦有不同焉:具有才徨,不得志于正途,思奋一长以表见者上也;家尚阜殷,可优悠以自逸,勉徼一命以荣亲者次也;赀已澌尽,将困乏之难支,用贾三倍以取偿者,斯为下

  • 绎史卷四十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灭虞虢左传【桓公十年】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懐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寳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

  • 任圜传·欧阳修

    任圜,京兆三原人。为人聪明机敏,善于言谈辩论,见到他的人都喜欢他的相貌和举止,尤其听到他的谈论宏阔,更加惊叹感动。李嗣昭为昭义节度使时,任用他当观察支使。梁兵筑夹城包围潞州,次年晋王死,救援潞州的晋军都撤走了。嗣昭感

  • 卷六十八、自立军之失败·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十六年,秋七月,秦鼎彝起兵于安徽之大通,不克,走日本。鼎彝,湖南长沙人,一名邮,又名俊杰。上年秋,东渡日本游学,是年二月返沪。时康有为等居日本,以保皇会名义募集海外华侨巨款,使刘阳、唐才常在沪招集同志,为内应,将图大

  • 陈道原·周诒春

    陈道原 字贯一。年二十九岁。生于上海。父荫昌。业商。永久通信处。天津河北孙家花园。已婚。女二。初学于上海南洋中学。及天津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机器工程及造船科。宣统元年。

  • 二十七年·佚名

    (壬辰)二十七年大明嘉靖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庚戌朔,對馬島主宗盛長遣皮古灑文來。1月4日○癸丑,御朝講。○憲府啓曰:「常時罷職之人,若不緊關於仕,則爲學官,而仕於成均館,例也。其有關係物論之人,則須自上有成命,然後可以擬望,自

  • 卷十 十之二·孔颖达

    《六月》,宣王北伐也。从此至《无羊》十四篇,是宣王之变小雅。《鹿鸣》废则和乐缺矣。乐音洛,篇末注同。缺,苦悦反。《四牡》废则君臣缺矣。《皇皇者华》废则忠信缺矣。《常棣》废则兄弟缺矣。《伐木》废则朋友缺矣。《天

  • 水旱第三十六·桓宽

    大夫曰:“禹、汤圣主,后稷、伊尹贤相也,而有水旱之灾。水旱,天之所为,饥穰,阴阳之运也,非人力。故太岁之数,在阳为旱,在阴为水。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天道然,殆非独有司之罪也。”贤良曰:“古者,政有德,则阴阳调,星辰理,风雨时。故行

  • 卷六·赵汸

    <经部,春秋类,春秋属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六      元 赵汸 撰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六七十一内特相盟内为志书及外为志书防隠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桓元年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文十七年六月癸未

  •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达磨栖那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誐鑁尾噜左曩如来在鸡足山峰。去地九十愈善那。与九十殑誐沙俱胝那愈多十方诸佛同会此处。于是如来以不可数俱胝殑誐沙劫。本所修行积集万行福智之所加持。于虚空法界住大金刚三摩地。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二十·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二十杂着(附水陆升座及行状塔铭)侍者 中端正参等 编入上人血书华严经跋夫常住真心。举一尘而尘尘顿现。难思妙德。修一行而行行全彰。喻众色之依空。若千波之匝海。始从信地。无位不周

  • 古本难经阐注·丁锦

    四卷(后又有二卷本、一卷本,内容均同)。清·丁锦注。初刊于1738年。丁氏自称曾获见《难经》古本,其排列次序及文字均与通行本有一定出入。故据此本并参考其他刊本予以校订、注释,注文主要参阅《内经》等书以发《难经》之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