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

历二年五月甲戌朔赐辅臣张居正等讲官丁士美等金艾叶簪绫符艾叶有差

○乙亥  上御经筵

○丙子吏部尚书张瀚再<婠勶-釒>乞休慰留之先是改各部主事为监察御史刑部主事侯尧封除授甫二月与焉吏科给事中张楚城<婠勶-釒>论方议久任而乃取人于两月所谓历练民事者安在侯尧封乞仍供前职瀚奏主事御史同为京官不在升擢之例考选之日止据刑部堂上官称尧封办事勤慎颇习刑名遂信而用之于是实无半面之识因乞罢职不允

○广宁镇静镇安夏清等堡各墪台棋杆夜忽有火光一更方灭

○戊寅  上谕礼部雨泽愆期朕于宫中斋戒虔祷百官修省及应遣告事例便查拟来行越三日雨远近沾足

○刑科给事中欧阳柏奏赞成久任之法条例四事一惜人才谓同郡所属不得互相更调同郡则地相近互相调则优劣相形心意顿灰治效罔睹一慎咨访抚按监司多寄耳目于属官属官复假于下人奸弊丛生黑白倒置务在持公秉虚使弥缝者不得幸免而循默者不致受诬一戒纷更喜事之徒借口兴革成法屡更奸冗日滋不若循旧奉公之为便一崇实政立碑建祠一如律例所禁吏部覆如议从之

○己卯火星逆行犯氐宿

○以  世庙德妃张氏发引免朝

○庚辰  上御文华殿讲读

○辛巳  上御文华殿讲读时辅臣张居正偶患腹痛  上知之手调辣面一器以赐并辅臣吕调阳各赐金镶牙著一双同食

○壬午兵部覆总督两广都御史殷正茂题剿平海寇诸良宝等大小文武效劳人员合先优赉仍行巡按御史核实具奏得旨依拟都御史殷正茂于先荫锦衣卫副千户加升一级总兵官张元勋升祖职一级仍各赏银两表里参政刘稳等参将胡震守备董龙等各赏赉有差

○癸未  上御文华殿讲读

○户部覆巡按直隶御史陈文燧条陈核两镇之支费凡抚赏间谍续给虏酋亲属穷夷止许支用积贮客饷夷税等银稍有不敷量行请益不许那动尖丁商税余课公务司府库贮等项每岁仍委巡按御史带查奏报其两镇本色颇多不拘主客通融支放虚增屯粮悉行开豁但清查隐占开垦荒芜以所入补足原额得旨再议来说仍以尖丁等项听督抚支用

○建左州新宁州儒学各设学正一员从两广督抚殷正茂等题称二州改土为流正用夏变夷之机也

○甲申  上御文华殿讲读

○户部覆狭西督抚石茂华题清查固原镇钱粮自隆庆五六年间用过数目未明势难卒就原限四月内奉报量行宽限至万历三年二月其原任兰州知州刘畿及库子桃柏行巡按山西御史拿解狭西与商人何思等对审以凭归结从之  科给事中张孙绳题近遵题准置立考成文簿将大小未完事件立定限期通行内外遵守法至善已但限期不必拘定月分远方有咨文未到期已先满者须酌量道理远近事体难易以奉文之日为始定限几月该部每季类奏发讫日期各抚按亦每季类奏奉文日期以凭查考则勤怠立见其在抚按每当候代时易多推委而接管初至又谩不知因事之迟误亦多坐此以后违限者俱责在先任听部科纠参下户部议

○乙酉吏科左给事中张楚城奏称会推大臣宜先期移文与推官员令各举二员<婠勶-釒>集下部仍逐季将大臣履历移送各官令时常咨访以备临时荐用吏部覆人之意见不同若一一开<婠勶-釒>下部不免琐渎宸严逐季开送履历则迹涉推诿事权而造报频烦难继但于会官廷推之日各务秉公持虚论定后官庶几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意  上从部议

○录荫故大学士张孚敬孙男张汝纪为国子生以原在效劳皇史宬议中其妻比例陈乞也

○兵部覆南京兵部尚书刘体乾等题南京锦衣等卫所快船及江淮二卫马船差拨虽均但快船掌驾取诸各卫军余委属凋敝马船水夫原有本等工食似可通融议将快船裁减一百五十一只内二十一只径行停止其一百三十只改入江淮二卫以准马船即以见在及添募水夫拨领掌驾其工食口粮并哨总等官廪给悉照浦子口兵船事例处给从之

○丙戌除原任福建佥事王锡命于河南○兵部覆蓟辽督抚刘应节等题估勘宁前应修台工三百九十六座又先修土堡一十一座墙三万九千六百七丈议用银一十二万余两必二十年方完较原议似若少省计完限尤属甚迟各官复就中酌量缓急止修台三百座故计费止用银三万两计成则五年可完但修工军三千人每年筑台六十座似为大劳每台增估银一百两亦似不足欲成大计岂惜小费合于原估外每台加顾夫银一百二十两如保镇例准将广宁库贮夫丁银一万二千两先行动支不敷银一万八千两照户七兵三事例其雇夫银三万六千两本部动支马价分作三年解发报可

○丁亥  上御文华殿讲读

○升山东右参议佘立为本省副使提调学政

○戊子升吏部右侍郎杨巍为本部左侍郎改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士美为吏部右侍郎

 ○兵部覆巡按直隶御史陈文燧条陈边务七事一察抚赏之机宜谓互市抚赏悉遵原议不得过有要求一酌修守之要领修筑边墙墩台役重事钜钱粮夫役数目不同诸臣意见未协及报完期限俱令再行酌议一勤什伍之训练谓宣大军士以经年修工而不习训练复以料价数少而不备器械合严行招捕逃亡清查占役酌议堪动银两制造战车火器一严使介之稽核凡夷人传报声息及各枝求索赏赉俱住边城外馆听通事量领头目进见其出境时不许挟带铁器硝黄违禁等物一惜边军之劳困两镇扣银扣饷扣粮扣屯减哨朋合等严禁将领科歛一议夷马之价值大同镇所易夷马可发州县驿递之用其给军骑坐未扣折色宣府无从发落乃议二军领买一马免其修工间有倒损未免赔偿合视旧稍益人数务为经久之法一定贡市之□候五月进贡马匹互市六月事毕悉如原约不得以各枝持疑不协为辞从之

○工部覆顺天巡抚杨兆巡按王湘等题顺永八府岁遭昏垫保定真定为水所自出多横流荡没之患顺天河间为水所潴汇半沮洳萑苇之场或当筑塞或当挑浚言建白非一人本部题勘非一次矣兹者抚按议报前来灿若指掌但近来畿辅州县旱涝频仍赋役烦急如更兴工动众恐利未及收而害已不支矣合将前议备注在牍待数年后公私稍裕为之其渰古田粮将各淤出见种地亩起科抵补报可

○己丑赐辅臣张居正等讲官丁士美等扇各有差

○夜望月食

○庚寅除原任四川右参议沈启原于山东

○给故南京礼部尚书李玑祭葬如例玑以嘉靖四十五年卒至是礼部覆巡抚江西凌云翼请也

○辛卯  上御文华殿讲读○刑科给事中秦燿题近有内官赵忠常福一事已奉严旨究矣臣愿就此大加刬剔其弊端有三夫王府题奏多带空头宝本来京托人缮写岂非虑与格例不协及字眼差讹哉然以王章假手匹夫更易于数千里外傥事有大于奏讨承奉者何从诘问所当厘者一钱粮国计所关乃以六万余金付一百户领之虽觉察穷治而监追不就所当厘者二诓借官银指称营干至逼寡妃幼主损赀代偿清明之朝岂宜有此所当厘者三臣又闻各王府有一等听差人役每令赴奏輙索重赀称为入京打点恣意乾没污人名节诸藩之困坐此也今后庆贺听其遣使亲赍余若请名请封请婚祭葬等事俱令抚按核实代题诈伪之辈绝迹矣下礼部议

○编派山东东昌府属濮州丘县莘县朝城范县清平馆陶八州县每年均徭银各五十两共四百两协济冠县供应之费从抚按题本县赋重难支也

○壬辰先是  上在宫中传  圣母意问近侍曰元辅张先生父母存乎左右对曰先生父母俱存年俱七十甚康健  圣母闻之甚喜是日  上手谕居正曰闻先生父母俱存年各古稀康徤荣享朕心嘉悦特赐大红蟒衣一袭银钱二十两玉花坠七件彩衣纱六疋乃奉  圣母恩赐咸钦承著家僮往赍之外银钱二十两是先生的

○癸巳礼科给事中林景旸论劾工部尚书朱衡因再<婠勶-釒>乞休许之加太子太保给驿去

○户部题应发各边籴买粮草银两宣府客兵七万两大同客兵八万两永平密云主兵各一万两宣府主兵一万两大同主兵二万两山西主兵二万两辽东主兵二万两延绥主客兵三万两宁夏固原甘肃各主兵一万两易州客兵一万两趁秋籴买预备万历三年支用各镇即将仓场冲缓及实在应补之数预查明白方行给发不许听信奸商猾吏巧行趋避使极冲者临时缺乏僻缓者多致陈腐违者听抚按参究银两准给发

○革永平王府镇国中尉恬燉禄米三分之二恬炟住禄半年山西抚按官朱笈等论其不法事也

○乙未录辽阳等城清河等堡斩获功次升赏官军马千儿等一百二十八员名

○礼科给事中石应岳题伏见  圣祖封建诸王敦睦九族凡子孙胜衣以上者皆仰食县官恩至渥矣迩年以来麟趾繁衍载玉牒者四万而存者可三万有奇岁该禄粮可九百万石计各省存留之赋曾不足以供禄米之半已封及当封者臣不敢以轻议至于遗孤失请名封及请名封而以过期冒滥违例奏寝者何限似犹可以变通者盖此等世系既出于天潢而名封弗锡于天朝县官无斗升之给私家乏治生之谋男四十而未能婚女三十而未得嫁甚至没名佣隶流落道路夫圣明御<嬪灿恚疽幻褚晃锝杂其得所何况宗室懿亲然欲加赋额则今之赋歛非轻矣欲捐内帑则今之积贮非盈矣将何施而可臣尝读  祖训有曰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其岁赐比方封郡王减半支给夫  圣祖之郡王亲则孙也不三世而遂裁其禄则自五世而下者可类推矣是  圣祖立法之方未尝不寓变通之权也矧今日当穷极又当速变之会乎臣愚以为直善推  圣祖之意曲体宗室之情凡不系赐名受封者尽弛诸禁听其自为生计士农工商从便为之则彼必欣然喜为之与坐而待毙母宁劳而得食可以得活旦夕命耳且古者公族皆得入官如汉刘向唐李绛宋赵汝愚皆以王宗之亲蔚为名臣社稷安危将终赖之则宗臣者亦何负于国家也今宗支中知可效一官才可办一职者岂独无其人乎一概废而不用深可惜也若许未封诸宗有文学才能者与凡民俊秀一体应举入仕以王亲事例例之但不许任京官握兵权则才能者自有诏爵禄之典必不希冀难得之需而咸思所以自效矣或者谓宗室至骄纵也为农工为商贾恐至于暴争入官恐至于傲虐不知法纪森严虽亲郡王将军犯法者已不轻宥矣况业农工与商者则治之以有司士入官者则持之以长吏彼岂暴争而傲虐哉如前所议朝廷不过下尺一之纸有司亦不烦锱铢之供而为宗室者皆得以相生相养渐免于流离失所之苦及行之数年诸藩称称便然后以渐而议其他彼徒拥虚名而不得实禄者亦将欣然舍此就彼矣下礼部及诸藩覆议○刑科给事中乌昇等奏请将大明律注参酌考订并续增条例详议上请共成一书颁行中外刑部覆大明律一书乃  圣祖神谋独断参酌历代刑章明白洞彻原无微文隐义不可通晓之处诸家注释往往各执已见纷如聚讼如此参订奉旨遂为不刊之典窃恐巧文之吏任注释而背律文犹经生弃经任传其弊不可言矣至于问刑条例乃采之  累朝诏令或在廷诸臣建白可补律文之所未悉自嘉靖三十三年重定之后未经补辑合咨各衙门将嘉靖三十四年以后与刑名相关事体备查过部参定附续颁布中外报可

○丙申礼部请大祥之后日视朝如常仪报曰且炤三六九近例行

○以河南归德府知府郑旻为贵州提学副使

○户部题发宁前台银一万二千六百两  丁酉酉初二刻夏至  大祭  地于  方泽遣公张溶代

○戊戌海西者剌等卫女直都督阿失卜等二百十一名并塔鲁等卫女直都督佥事笼卜等一百七十九名各朝贡宴赏如例

○庚子复设三江口守备一员从湖广抚按官请也

○辛丑奉  穆宗庄皇帝主祔  太庙

○礼部覆巡按直隶御史陈文燧题参饶阳王充■于嘉靖三十三年犯罪革爵遂发高墙至隆庆元年虽经放回本府而王爵已除其册印例当追夺乃占恡不发援引郑王厚烷建言获谴事例逈不相同至于革爵庶人岂得冒支禄粮法应并追以后各王府有缘事革降者先追夺印册奏缴然后押送高墙诏如议禄未姑免追还

○壬寅以  穆宗庄皇帝祔  庙礼成赐辅臣张居正等银币有差○癸卯先是开原地方属夷王台一枝士马精强为虏中所惮而贪嗜抚赏颇怀效顺至是土蛮小黄台吉等要挟结亲兵科给事中蔡汝贤辽东抚按张学颜等各上<婠勶-釒>言之兵部覆议诸虏通好意在连兵但据王台报称不得已之故犹未敢自绝况黄台吉以五千之众能劫之使婚矧辽阳数万之师加以岁贡月市岂不能挽之使附谓宜明示利害以决其疑炤常抚市以固其志报可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七·脱脱
  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二·柯劭忞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二·焦竑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六·张岱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参谋部·费行简
  景善日记·景善
  今献备遗卷三十七·项笃寿
  第九节厝屋·佚名
  通志卷一百八·郑樵
  三国史记卷第三。·金富轼
  彻里传·宋濂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下·佚名
  ●雪交亭正气录卷八·高宇泰
  纲鉴易知录卷四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作善·唐圭璋

      作善字伯明。   浣溪沙   草草杯盘访玉人。   灯花呈喜座添春。   邀郎觅句要奇新。   黛浅波娇情脉脉,   云轻柳弱意真真。   从今风月属闲人。

  • 卷二百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观我轩集方信孺字孚若莆田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以父廕补番禺县尉韩侂冑举恢复之谋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时方有和议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

  • 巻二十七·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七   明 袁表马荧 编王翰林集上颂平安南【有序】皇帝嗣大厯服为臣民主四海内外罔不臣妾号令昭著政理和洽旋干转坤云行雨施品物生成亿兆雍穆至化允若嘉瑞毕臻语九译通万里极舟车人力

  • 卷之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百十·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二月。壬寅。谕军机大臣等、国子监奏、为已故国子监祭酒熙元、王懿荣、助教柏山、捐建专祠。抑或附祀。并请将助教附祀各摺片。熙元、王懿荣着准其附祀唐臣韩愈祀。柏山着一并附祀。现月○外

  • 一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实无图谱金石等书折·佚名

    一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实无图谱金石等书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查明覆奏事。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二日准礼部咨,内阁抄出大学士刘统勋等议覆安徽学政朱筠条奏,令各省于收书之外,凡有

  • 民国四年(1915)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一、自课(二月十八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何等气象,何等魄力!任重道远,不可不早为之计:第一,须有健全之身体;第二,须有不挠不屈之精神;第三,须有博

  • 辛弃疾传·脱脱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年少时从学于蔡伯坚,与党怀英是同学,号称辛、党。谋求仕途之初,用蓍草占卜,党怀英得一坎卦,故留在金境,辛弃疾得一离卦,就下决心南归。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地区豪杰纷起抗金。耿京聚兵于山东,称天平节

  • 卷七十四·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四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致仕上仁宗论以礼法待君子  吴 奎臣伏以国家谨礼法以维君子明威罚以御小人君子所顾者礼法也小人所畏者威罚也繇文武二选为士大夫是皆君子之地也傥不以礼法待之

  • 管子补注卷十七·刘绩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杂篇三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谓平意虚心也七主据下唯有六者皆过主能无此六者过则为一是主也过主六是主一故曰七主也】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得六过则为一是以自鉴得失可

  • 春秋纂言总例原序·吴澄

    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昔唐啖助趙匡集春秋傳門人陸淳又類聚事辭成纂例十卷今澄既采摭諸家之言各麗于經乃分所異合所同倣纂例為總例七篇初一天道次二人紀次三嘉禮次四賓禮次五軍禮次六凶禮次七吉禮例之綱七例之目八十有八凡

  • 变动篇第四三·王充

    【题解】本篇主要批判君主的政治和人的至诚可以感动天,使天气、天象发生变化的天人感应论。前面《寒温篇》是从君王的喜怒和刑赏能不能引起寒温之变来进行批判的。《谴告篇》是从天降寒温之变指责君王

  • 卷六·司马光

    <经部,礼类,杂礼书之属,书仪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六宋 司马光 撰丧仪二闻丧 奔丧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奔丧礼注亲父母也问故问亲丧所由也虽非父母闻丧而哭其礼亦然】裂布为四脚白布衫绳带麻屦【

  • 外储说左上·韩非

    △经一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密子也。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其说在田鸠对荆王也。故墨子为木鸢,讴癸筑武宫。夫药酒忠言,明君圣主之以独知也。△经二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

  • 我们应有的心胸态度·梁漱溟

    社会上一般人,有的以共产党为洪水猛兽,有的以军阀为贪鄙糊涂,其实这都是因为隔膜的缘故。人与人彼此之间,都相差不多,距离是很近的;如果有距离,只是到末流时才大,开头是很小的。社会间的人,需要彼此了解;否则彼此隔阂,将会增加社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七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如是學時不於色學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   若無我.亦不於受想行識學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無我.善勇猛  

  • 大乘起信论略释·太虚

       ──民国七年十月在汉口编──   悬论    一 出论总义     甲 示论体     乙 明论相     丙 显论用    二 判论部位     甲 藏     乙 乘     丙 时    

  • 太上修真玄章·佚名

    太上修真玄章,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全书分十章,言内丹家修炼性命之道。其说祖述张伯端金丹论,兼采宋儒之性气说,殆出于宋元道上之手。大旨以人身性命原理为立论之本。谓神为性,气为命,顶门泥丸为性根,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