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六

嗣法门人彻岩等编

颂古

世尊拈花

口難開處隨拈起,百萬人天盡見矣,金色頭陀不在行,橫身落他圈繢裏。

臨濟棒

三頓白棒,打成一片,猶不知非,更去討碗。及乎撞著老婆禪,費盡人家煤炭。

南泉斬貓

霜刀截斷活貓兒,血濺梵天誰箇知?縱戴艸鞋相救得,已遲八刻用奚為?

靈雲桃花

山花簇簇葉前燒,引得遊蜂逐日刁,不是阿郎親一見,盡形狼藉在荒郊。

高峰枕子

無夢無想主何處,銀山鐵壁勢崔巉,翻身推出枕頭子,打壞叢林一塊磚。

百丈耳聾

龜毛拂挂繩床角,土佛蛇心話即離,霹靂一聲天地渙,頂門突出五須彌。

南泉萬物一體話

山空谷應速,海闊浪來遲,舌底無骨兮,如夢幻相似,眼裏有筋兮,抱橋柱澡洗,水牯牛,太風流,山悠悠更水悠悠。

僧問六祖:「黃梅意旨是甚麼人得?」祖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祖云:「不得。」僧云:「為甚不得?」祖云:「我不會佛法。」

山崩海裂,風清月白,不會佛法,刀刀見血,舌頭無骨眼無筋,千古萬古白拈賊。

僧問:「雲門佛法如水中月,是不?」門云:「清波無透路。」僧云:「和尚從何得?」門云:「再問復何來?」僧云:「便恁麼去時如何?」門云:「重疊關山。」

澄清絕點,萬象交輝,百花競放兮,春風遞信,箭鋒相拄兮,石火難移,去去復何從,山重重又水重重。

女子出定

出得出不得,花劈作兩橛,女子與瞿曇,眼裏迸鮮血,艸窠走出黃腰貍,活活證龜成鱉。

僧問雲門:「如何是一大時教?」門云:「對一說。」

量才補職,相體裁衣,翻手覆手,應機逗機,對一說,太崎嶇,光明殿前雲水路,鐵眼銅睛失卻伊。

僧問雲門:「不是目前機,亦非目前事時如何?」門云:「倒一說。」

以鏡照鏡,似空合空,平雲臥岫,動樹流風,倒一說,劈箭急,萬仞須彌非壁立。

溈山問仰山:「天寒入寒?」仰云:「大家在者裏。」溈云:「何不直說?」仰云:「適纔也不曲。和尚如何?」溈云:「且須隨流。」

漠漠嚴霜徹骨寒,普天率土悟生緣,長安凍殺人無數,幾箇隨流寓意便。

九峰不肯首座

數年海外估婆娑,瑪瑙珊瑚滿載過,將岸不因鯨掣浪,和舟帶月葬洪波。

大顛擯首座

一條禿木兩人舁,舁去舁來汗漬衣,屋遠路長天黑了,各人拖了一身泥。

天龍一指,俱胝有省。

數載山頭赤骨歷,漫天富貴無人及,忽焉猛虎出林來,百唼通身血滴滴。

婆子燒菴

山色榮枯幾度分,耽幽泉石野情生,雄風猛雨忽焉至,換卻許多人眼睛。

洞山寒暑

應時及節奮天威,逼得時人鼓是非,脫或隴頭春色動,枯樁爆也報阿誰。

犀牛扇

叫一聲來應一聲,官錢私債盡還伸,縱觀秖有黎牛隻,毛色青青氣未登。

船子為夾山

一生不住弄鉤頭,忽遇金鱗水上浮,吐吐吞吞剛點首,和舟覆卻絕冤讎。

南泉三不是

不是心兮不是佛,不是物兮是甚麼?到頭山月落前溪,天將夫子為木鐸。

外道問佛有無

春適晴明曝曬宜,皎然灼破野狐機,荊門雁去三千里,羸鶴翩翩舞落暉。

不起一念須彌山

四衢道杳何條直,眼底風煙各見招,弗起一絲猶是弊,天長海闊路迢遙。

風旛話

盲龜跛鱉解逃禪,漁父舟頭爭論便,停棹漫將輕註腳,沙寒無地可鑽研。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見不及處見何賒,滿園競放桃李花,當風卓出眼中屑,獨許靈雲是作家。

臨濟叱三聖瞎驢

擬將一語定乾坤,撞著瞎驢折半觔,公有幾多正法眼,滅吾宗者是其人。

三聖透網金鱗

涌身將謂騰霄漢,一躍胡為陷阱中,再擬風雲相送去,水乾波盡困泥融。

楊岐僧問:「少林面壁意旨如何?」岐云:「西天人不會唐言。」

客無買賣日如愚,自把胭脂面上泥,此貨不堪行市眼,招牌錯挂在楊岐。

九年面壁

藏卻面孔疊卻眉,語言不合正堪為,九年露盡靈山醜,卻被通司說是時。

法眼因僧問:「如何是佛?」師云:「汝是慧超。」

跌宕之言如墾土,掘出南天白玉劍,提起從教四海清,千妖百怪藏無竄。

雪竇改船子漁父頌: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載得月明歸。

簇簇浪花卷玉風,翻然蹉過打魚翁,蘆花外有鉤竿客,活捉將來入彀中。

乾屎橛

如何是佛乾屎橛,多少人將作話傳,俱胝藏身於一指,靈雲見盡在花邊。

無縫塔

層級玲瓏岌崿然,摩風挂月勢參天,曙光遙燭琉璃殿,影射潭湘刺九泉。

維摩默然

銀河滾滾浪晴花,杲日行空印碧沙,萬派歸源無等匹,漫將杜口喪毘耶。

十智同真

十智同真語默玄,風鍼雨線補寒煙,採花不摭花中實,版齒生毛春正妍。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發一問,太末蟲銜須彌走,撞著蠛蠓質面前,連末和山吞在口。

非佛非心

蘆花帶雪覆煙輕,萬象晴明一色吞,無影樹頭風浩浩,不萌枝上月撐撐。

即心即佛

日斜風靜冷煙浮,絕點澄溟月一鉤,瓦礫石頭齊合掌,黃金失色悶愀愀。

黃龍三關

我手何似佛手,逢人劈面一摟,忽焉前後際斷,便作獅子哮吼。

我腳何似驢腳,踏著死蛇解活,走向百萬眾前,步步秦時

猜你喜欢
  卷第一百六十四·佚名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序·水鉴慧海
  说四度以上的事·太虚
  卷六·佚名
  卷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第二·佚名
  肇论序·僧肇
  卷六十一(北齐三藏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一·佚名
  卷之六·牧云通门
  卷第四十八·李通玄
  卷第十二·祖琇
  五教仪开蒙叙·续法
  降六师缘品第十三·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五·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四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赵 蕃【字昌父其先郑州人祖阳以秘书少监提点信州冶坑因侨居玉山蕃用阳恩补州文学为太和主簿受知于杨万里调辰州司理与郡守争狱罢官人服其直始蕃受

  • 陈子昂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 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

  • 卷一百八·毕沅

      ◎宋纪一百八 ∷起上章掩茂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   秋,七月,癸卯,诏:“诸道守臣,自军兴以来得便宜指挥者并罢。”   斩神武前军统领官胡

  • 卷第一百三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齐纪五〔閍逢阉茂(甲戌),一年。〕高宗明皇帝上

  • 卷第五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四十六〔起强圉作噩(丁酉),尽昭阳单阏(癸卯

  • 绎史卷一百四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赵建信君之宠战国防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人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避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赵王不説

  • 卷七十四、谕禁鸦片之严厉·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年,秋八月,定严禁栽种莺粟例。鸦片烟之禁,始自雍正时,其初但充药品。英商以之贩运内地,称洋药,故民间吸食者极少。至道光初,其风始炽,寻由印度传之云南。而南土兴,辗转传至四川而有川土,又传至甘肃而有西土,由是而至贵

  • 卽位年·佚名

    秋七月7月3日○丙辰,上卽位于勤政殿。是日成服後,百官備禮以請,上牢讓不出喪次。大臣懇請,王妃亦堅請,乃出次,猶不敢上御床。大臣以下再三勸進,乃上座,受百官賀,尊王妃爲王大妃,大赦殊死以下。王大妃始垂簾,同聽政。上旣卽位,動遵

  • 三年·佚名

    (癸卯)三年清雍正元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巳,上下備忘記曰:邦運不幸,諸路狀聞,罔非傷心,而近年以來,饑饉洊仍,穡事告凶,錦玉靡安,夙宵不遑暇矣。京外之蓄積已竭,念及於此,尙寢無吪。予方與廟堂,議究荒政,以爲蘇活吾民之計,顚連流離,十居

  • 中庸通卷二·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中庸通>钦定四库全书中庸通卷二       元 胡炳文 撰朱子章句君子之道费而隠【费符味反】费用之广也隠体之防也【语录道者兼体用该费隠而言也○饶氏曰前面许多説话都是説费如此则似乎人

  • 双桥随笔卷八·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凡人作用可预卜于无事之日谢元之伐苻坚也论者以为必济盖观其平时履屐之间皆得其任耳悠悠忽忽土木形体此辈人正当束之髙阁况曹蜍李志奄奄如在泉下者乎漏泄阳春爹娘搬贩至今未休吐百种乡谈千般扭扮一生人

  • 定公·定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夏五辛亥,郊。壬申,公薨于高寝。郑罕达帅师伐宋。齐侯、卫侯次于渠蒢。邾子来奔丧。秋七月壬申,姒氏卒。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九月

  • 北山录卷第二·神清

      法籍兴第三(此篇明如来一代时教经律论兴建之由也)  道树降魔穆清天下(佛初成道于伽耶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以智慧力降魔之后法界肃静也)。垂世立教四十九年(以三十成道。四十九年说法度人。七十九岁入灭也)以经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善恶品第四十七(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恶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云何修行十法。生恶趣中。于是。有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十六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分别圣道果人品第六之一此义已说。谓如灭得名永断智。复次此义。偈曰。烦恼灭已说。由见修四谛。释曰。诸烦恼有二种。一由见谛所灭。二由修道所灭。此义于前已广

  • 卷中·吹万广真

    嘉兴大藏经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卷中嗣法孙 灯来编普说参禅一法贵要真参实悟切不可将杂毒蕴在胸中何谓杂毒聻无明烦恼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此是欲界有情杂毒喜乐舍无心定无想定此是色界有情杂毒空

  • 孑楼诗词话·林庚白

    尝读《全唐诗》,载有《观邻人演昭君变》一首。《昭君变》者,当时剧名也。使逊清同、光以来诗人,执笔为之,必什九不敢用“昭君变”三字。观于《范伯子诗集》,偶涉及电报,辄以“电语”二字代之,特电话及有声电影犹未传播中国也

  • 分别布施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为中阿含瞿昙弥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