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五

嗣法门人彻纲等编

问答机缘

僧問:「年盡、月盡、日盡、時盡,如何是到頭一句?」師云:「大家在者裏。」進云:「不會。」師云:「雪催殘臘去,竹爆送春來。」

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云:「旭日斜披影,金英擁翠迴。」進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云:「才伸巨靈手,華山兩畔開。」進云:「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云:「舌頭無骨。」進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云:「口是禍門。」

僧請開示,師豎一拳。進云:「者箇人人本有。」師云:「何不伸出?」僧作禮,師當頭一踏。

僧問:「如何是法身?」師云:「穿釘靴,拄拐杖。」進云:「猶是化身。」師云:「一翳在目,空花亂墜。」

僧問:「親近和尚一年,不見師面,過在甚麼處?」師摸面,云:「秖者是。」進云:「和尚莫謾人好。」師云:「更參三十年。」

居士問:「和尚先住,此山先住?」師云:「藤懸天上日,石挂澗邊松。」士云:「未住時聻?」師云:「三家村裏漢。」

僧問:「某是一頭牛,要與和尚做對頭。」師作牛聲。僧擬議,師云:「力未充在。」僧亦作牛聲,師以兩手拓地,僧罔措。師云:「老僧罪過。」

僧問:「巖崖峭峻,還有佛法道理也無?」師云:「有。」進云:「如何是巖崖中佛法?」師云:「雪甸恍如銀世界,峰高儼似貼天梯。」

居士問:「一口氣不來時,向甚麼處安身立命?」師劈面一掌。士擬開口,師復掌。士請開示,師云:「待汝一口氣不來向汝道。」一日,又問:「一口氣不來向甚麼處安身立命?」師打一拂子。士擬開口,師復打。士云:「弟子不會。」師云:「賴汝不會。若會,黃河水也須倒流三千里。」

一官人執師拄杖,云:「與麼俊那?」師云:「居士未嘗愚魯。」官云:「弟子不會佛法。」師云:「盡大地覓箇不會底人也無。」官云:「莫是弟子麼?」師展手,云:「道道看。」官罔措。師云:「且喜居士不會佛法。」

居士問:「和尚知生日,必知死日。」師云:「不知。」士云:「既是善知識,因甚不知?」師云:「若知,吾類居士了。」

僧問:「一頭撞破虛空時如何?」師伸手,云:「還我髓骨來。」僧拜,師當頭一踏,云:「頑皮腦漢。」

僧問:「舉起則一塵不立,放下則萬境全彰。萬境全彰即不問,如何是一塵不立?」師云:「昨一向北僧與麼問,直打出去。」

僧問:「者箇消息如何透得?」師驀頭一棒,云:「牛皮也教穿。」僧諾諾。師云:「還我消息來。」僧罔措。

僧問:「一念未生時如何?」師云:「丁冬打丁冬。」進云:「念念不停聻?」師云:「全身奉重。」進云:「生與未生且置,如何是那邊事?」師云:「背後看。」

僧問:「正恁麼時如何?」師驀面一唾。進云:「謝和尚指示。」師云:「你又裨販我了。」其僧有省。

僧問:「打即是,不打即是?」師云:「俱不是。」進云:「如何即是?」師云:「如法問將來。」僧理前話,師便打。進云:「恁麼則和尚也慣得其便。」師云:「少叢林漢。」僧擬開口,師又打。

僧問:「和尚年多少?」師豎一拳。僧云:「恁麼則與虛空同壽。」師云:「謝子高鑒。」

僧問:「歷歷明明,因甚道不出?」師云:「為汝有粥飯氣。」僧云:「道著時如何?」師云:「歷歷明明。」

僧問:「明知此事是箇現成底,因甚踏不著?」師云:「秖為現成。」

師同卷隱居士山行,忽一客持弓彈雀。士曰:「此漢善具活生之手,恨無袒胸者。」師作彎弓勢,云:「看箭。」士躊躇。師云:「死卻一箇。」士擬開口,師劈嘴打,云:「無毛鷂子。」一日,又問:「吞卻栗棘蓬時如何?」師作怕勢。士擬議,師云:「噎殺也。」

僧問:「明知有箇靈靈不昧底,因甚踏不著?」師云:「莫亂走。」僧轉身一匝。師云:「不會做客,勞煩主人。」

僧問:「一物不為時如何?」師云:「苦。」僧云:「和尚莫謾人好。」師云:「昨日有人從東京來,卻得鞏昌信。」僧擬議,師云:「雪葉滿空飄,森羅披白羽。」

一僧擒師,云:「相見了也。」師云:「甚麼劫中別來?」僧擬議,師推下砌。僧纔上,師把住,云:「道!道!」僧擬開口,師云:「猶隔砌在。」

僧問:「不縱、不奪、不殺、不活,和尚如何示人?」師拈一葉,云:「者箇聻?」僧云:「樹葉。」師云:「恁麼則縱了。」遂度與僧,僧擬接,師縮手,云:「恁麼則奪了。」復放下,云:「道道看。」僧擬議,師云:「殺了也。」又喚:「近前來。」僧進前,師云:「活也,活也。」僧罔措。師云:「三舉不第,收歸上科。」

師送費和上入福嚴。值上堂,有冰調陸居士入寮,問請:「大師,好問頭教一箇與我。」師云:「問頭即有,秖恐居士舌頭短。」士云:「某甲也善見機。」師驀面一掌,云:「且以此句問堂頭老漢。」士亦踟躕。

猜你喜欢
  卷第九十九·佚名
  卷第十三·费隐通容
  维摩义记卷第四(本)·慧远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四·自融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佚名
  卷六十·佚名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五·湛然
   第二十九則 大隋隨他去也·胡兰成
  第二 色品·佚名
  随相论一卷·德慧
  卷二百七·佚名
  卷第三十·佚名
  达摩宝传下卷·悟真子
  老 子 述 义·太虚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四·曾国藩

      陆放翁七律上三百六十二首  二月二十四日作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且祈麦熟得饱饣卞,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新夏感事  百花过尽

  • 卷八十五·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翁卷苇碧轩诗钞翁卷字灵舒永嘉四灵之一盖四人因卷字灵舒故遂亦以道晖为灵晖文渊为灵渊紫芝为灵秀云思远客涉夏思已深感秋念愈迫思念皆为谁为彼远

  • 列传第四十 外戚·李百药

    赵猛 娄叡 尒朱文畅 郑仲礼 李祖升 元蛮 胡长仁自两汉以来,外戚之家罕有全者,其倾覆之迹,逆乱之机,皆详诸前史。齐氏后妃之族,多自保全,唯胡长仁以谮诉贻祸,斛律光以地势被戮,俱非女谒盛衰之所致也。今依前代史官,述外戚

  • 卷三十九·志第九·地理志三·脱脱

        ◎地理志三   中京道   中京大定府,虞为营州,夏属冀州,周在幽州之分。秦郡天下,是为辽西。汉为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魏武北征,纵兵大战,降者一十余万,去之松漠。其后

  • 卷十四·谷应泰

      ○开国规模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春正月,李善长、徐达等率群臣奉太祖即吴王位。以李善长为中书右相国,徐达为中书左相国。太祖退朝,语善长等曰:“建国之初,先正纲纪,纲纪先礼。元氏主荒臣专,今   宜鉴之。”三月,置起居给

  • ●卷六·毛奇龄

    〖光宗朝 泰昌〗光宗后郭氏,顺天人。万历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生皇一女。四十一年十一月丁未死,谥恭靖。四十八年九月,进谥恭靖端懿温惠元妃。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主礻付庙。后父初

  • 卷二百四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冬十月庚寅朔享 太庙○癸巳奴儿干等处都指挥王肇舟等并暹罗等国正使呵哈麻等五百六十五人来朝贡马赐宴及钞币有差○丙申毛怜卫指挥猛苛不花等来朝贡驼马赐织金文绮袭衣及钞币有差○命故金吾左卫指挥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佚名

    嘉靖四十年十二月丙辰朔以万寿宫灾遣英国公张溶等告谢 郊 庙 社稷是日御马厂房火延烧九十余楹○丁巳工部尚书雷礼言玉熙宫殿湫隘且地旷近水非可久御万寿宫系 皇祖受命重地王气攸钟偶值灾变寔 天启 皇上俾晣新丕基永延

  • 六三 大书房·周作人

    要讲到礼房和诚房其他的事情,都与大书房有相关,须得先把大书房所在的那一部分地方先来说明。这便是新台门西南部分,自大厅以西,桂花明堂以南,西至梁宅,南至街为界。其间又可以划分为东西两部。西部另有街门,很早以前出租与人

  • 序·施琅

    ●富序自郑氏窃发海滨,江以南遭蹂躏者,盖数十年于此矣。我太祖、太宗,受命于天,肇基王迹;而世祖章皇帝以文武圣神,抚有天下,既治且安。迨今上皇帝,以尧舜之资,继成康之业,民和年丰,几致刑措。即三孽抗颜,鼎沸海内,而庙堂筭胜,不一二

  • 十国春秋卷七十六·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十列传符彦通符彦通溆州蛮帅也恭孝王率羣蛮破长沙府库累世之积皆为彦通所得彦通由是富强称王于谿峒间及刘言攻边镐欲召彦通为援周行逢曰蛮贪而无义前年从马希萼入潭州焚掠无遗今兵以义举往无不克恶用彼

  • 卷二十九 职官一·龙文彬

    ◎宗人府(元大宗正府。 )洪武三年四月丙寅,置大宗正院。三十二年正月丙戌,改为宗人府,设令一人,左右宗正、宗人各一人。以秦王爽为宗人令,晋王冈为左宗正,燕王棣为右宗正,周王肃为左宗人,楚王桢为右宗人。其后以勋戚大

  • 卷七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七工部制造库凡制宝盝印盝皇帝宝盝高九寸方八寸五分宝色池高三寸四分方六寸四分均金制盝镂花草文外椟高尺有三寸方尺有二寸椟架高二尺一寸方尺

  • 目录·钱时

    《融堂四书管见》(宋)钱时 撰序 钱时卷一 论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卷二 论语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卷三 论语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卷四 论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卷五 论语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卷六 论语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卷七

  • 丧服四制·姚际恒

    孔氏曰:「以上诸篇每篇言义,此不云丧服义,而云丧服四制者,以上诸篇皆记仪礼当篇之义,故每篇言义;此则记者别记丧服之四制,非记仪礼丧服之篇,故不云丧服之义也。」按:以上诸篇言义者于仪礼故多别说,而此篇虽明四制,反多合仪礼丧服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云何菩萨难行戒。当知此戒略有三种。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是名菩萨第

  • 同文算指·李之藻

    十卷。由明代在华耶稣会士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编译。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613),第二年刊行。此书主要依据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明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编译而成,汇中西算术于一编。此书介绍了西方的算术知识

  • 史记索隐·司马贞

    三十卷。唐朝司马贞撰。司马贞,字子正,自号小司马,河内(河南沁阳)人。官至散大夫,弘文馆学士。撰《史记索隐》及《补三皇纪》三十卷。生卒年不详,约开元中人。当初与张嘉会共撰索隐。有褚少孙补司马迁书,又有裴骃集解的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