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一

嗣法門人徹綱等編

住成都府白牛山雪居寺

三門,云:「者箇所在,多少人忽略過了,山僧今日到來,雖則挨身直入,要且拄杖頭放伊不過。」敲門限三下便入。

上堂,拈香云:「此瓣香自從觸碎,今古歷然,爇向爐中,供養

本師釋迦文佛,及西天此土歷代宗師,惟願不起於座,垂手今時,谷木生輝,海桑一色。」次拈云:「此瓣香括兩儀之秀氣,統中外之文芒,爇向爐中,端為祝延

當今聖主北極至尊,伏冀神清九五,澤及萬方,托華夏於掌心,鑄干羽為農具。」再拈云:「此瓣香囊藏四十餘載,未敢動著毫芒,即今爇向爐中,供養

本師破山大和尚,用酬痛罵痛打之恩。」斂衣就座。溪聲首座白椎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云:「鷂子過新羅。」座一喝,師一喝,座又喝,師云:「饒你喝得須彌岋嶪、海水騰波,秖成第二。」座曰:「畢竟如何是第一?」師云:「你還要第二杓惡水麼?白牛與麼酬唱,已落七落八了也。何故?白牛之力,其疾如風,步步穩密,卓卓先鋒,乃佛乃祖,亦不敢以正眼覷著,豈容汝等拭目視耶?山僧今日不懼諸方檢責,向千聖頂門上撒屎撒尿去也。還知麼?」一僧出,師驀頭一棒,僧擬開口,師復打,僧拜,師叱云:「汝費盡常住水草,猶作者般去就?」下座。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謝詞不錄)。」

上堂。「久雨偶晴,人境紛紜,金烏投東嶺,滴露草橋橫,衲子分中明甚麼邊事?若也分疏得,也是烏龜鑽破壁。」

上堂。「白牛山裡上堂,東勝神洲打鼓,石頭瓦礫揚眉,草木禽魚起舞。從上先聖頂門,盡是時人窠窟,若也觸途成滯,問取燈籠露柱。」

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境既弗存,法從何立?」豎拂子云:「此是境,如何是法?」擲下云:「從茲拋在糞掃堆頭雨打風吹去。」

上堂。「霧沉沉,雨淒淒,路上行人脛沒泥,山前驟漲一溪水,隔絕行人千萬里。突然斷岸一橋通,薄霧疏林遞暮鐘。此是途路事,如何是到家一句?竹榻懸星斗,挨身倚北辰。」

誕日上堂。「吾年四十二,作事多顛躓,佛祖生冤家,怒罵轟天地。兔角杖龍蛇,龜毛繩虎兕,一條鐵脊梁,勿遭岐路使,絲毫尚弗容,死生安將繼?」

立僧上堂。「先聖住持事草草,盡把家私膾煎炒,方來十箇有五雙,被此羹湯脹壞了。更有一夥傍壁流,而今狼藉在路頭,端獅子、政黃牛、秘魔叉、普化鐸,看起者般老古錐,精是一夥窮作樂,都來做得沒煞割,怎似醉頭陀,光爍爍,袒胸露臂與人看,佛來祖來生按過,白牛山裏閒家具,付與溪聲圓首座。」

晚參。「吾遊方三十餘年,走盡半天下,咨遍十六七員善知識,學得有兩句佛法,今夜不惜唇皮,為眾兄弟說一上。季冬嚴寒,伏惟珍重。」

上堂。「昨日事從昨日了,今朝事向今朝來,大瞠著起一雙眼。」以拂子左右點云:「異寶奇珍盡灑開。」拍膝一下,下座。

小參。「佛法閒曠,智眼難明,撒開有無,廣形知見。頭陀一笑,瞿曇花勢難豎,行者端然,惠明衣提不起。與麼拈弄,也是抱不哭孩兒。未審大眾如何話會?」復舉:「《楞嚴》云:『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師云:「老瞿曇一生慣偷天換日、負海擎山,到者所在,計窮力極、赤膊袒胸,水漉漉地,怎奈笑殺傍觀大眾。你道傍觀具什麼眼,作如是氣魄?三十年後。」

防禦使入山,上堂。「雪刃光寒,高揮峻嶺,奔雷怒喝,吼震山川,側耳揚眉,喪卻性命,直下逼生蛇化龍,觸著則分心劈膽,埋兵掉鬥,轉令全提,鼓吹頻催,干戈相待,卒令天下橫行,我只衝鋒直取,演出三頭六臂,人人聞奏凱之聲,撒開遁甲奇門,處處伏尸萬里。」防禦使問:「不露鋒芒時如何?」師云:「血流遍野。」

冬至,上堂。「兩輪日月似梭忙,增起時光一線長,輾得虛空無走處,都來纖芥裏頭藏。大眾!還知芥子安身處麼?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全承此力,惟吾林下人黨理不黨親,扶起破沙盆,滅卻正法眼。且陰卷陽舒一句如何開派?凌冰浮野水,春信寄寒梅。」

晚參。舉:「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眾兄弟同在者裏拾薪汲水、打坐參禪,作則同作、倦則噇眠,如何是不違背底?若向此吐得一氣,許你挂彌勒破布袋,跨楊岐三腳驢,橫行直撞,釁災致福,浴日補天,始不廢出家行腳之志、甘沉寂寞之鄉。秖如鐘樓上念讚,床腳下種菜,是甚麼人履歷?若簡討得出,雪山六載,也是易而為之,歸宗斷蛇鋒芒,到底擬作違背商量,依舊雪峰道底。」

上堂。「諸方拈槌豎拂接物利生。」豎拂子云:「且佛未出世、祖未西來,還有者箇麼?」自代云:「有既有,不勞更起模畫樣。」復袖拂子云:「你又向那裏討?」

謝監院上堂。舉:「藥山久不陞座,院主白曰:『大眾久思和尚示誨。』山曰:『打鐘著。』眾纔集,山便下座,歸方丈。院主隨後問云:『和尚許為大眾說法,為甚一言不措?』山曰:『經有經師,論有論師,怎怪得老僧?』」師云:「藥山老漢,文兼武備,韜略全彰,弗展戈矛,封疆列土。院主少觀行陣,膽碎心蘇,累他百萬重圍投盔散甲。今者新監院老老成成,也不打鐘驚眾,兩堂雲水灑灑落落,閒坐困眠,醉上座亦不敢磨稜合縫,拾礫拋塼。設有問為甚一言不措,但向道:澹雲搖曳拖新綠,高樹扶疏挂晚霞。」

上堂。「凜凜寒霜洗出乾坤正氣,娟娟皓月印還天地公心,遐邇關河淳承至化,西來曲調仗庇流通,作無窟竉之塤箎,韻和不齊之金石,擬側雙聰聽,風傳別調中。」

晚參。「山僧一夏以來妄談般若,生身墮拔舌犁耕地獄,正與麼時阿誰隨侍?」溪聲首座云:「自作自受。」師云:「我識得你。」復云:「既是無人替得,冥應眾緣,毫髮不爽,因甚三門廚庫被蠛蠓蟲吞卻?老僧於須臾頃遊遍一十八重地獄,末後為眾兄弟撥轉今昔關頭去也。眾中還有知精微識休咎者麼?」一僧出禮一拜,師云:「看者孟八郎漢又恁麼去也。」遂拽杖打散,歸方丈。

因雪上堂。「一冷到處寒,十方俱納敗,天雨六花來,別成一世界。虛空豎玉幢,人天咸仰賴,一念闕中邊,萬機絕對待。與麼歷落去,猶涉機境在。」

上堂。「豁開戶牖,萬象歷然,境智紛紜,衲僧取則,頭頭法法,體露金風,佛祖臨筵,目瞪口呿。」

上堂。「金剛圈猛跳,栗棘蓬細嚼,倒跨三腳驢,遊遍支那國。舒摩霄手,藏六合於胸中;提格外機,擲大千於方外。與麼取次,猶是半提。且如何是全提一句?雞銜

猜你喜欢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八卷·无著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四(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想阴十魔·印光
  说罪要行法·义净
  楞严经卷第八文句·智旭
  玄沙语录卷之上·玄沙师备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略传·印光
  致驻日德使书·太虚
  卷第二十二(声闻无学沙弥僧部第十一)·宝唱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宗镜录卷第六十三·延寿
  卷三·佚名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下·玄沙师备
  观农务品第十一·佚名
  回向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十九 华幼武【字彦清无锡人】 次韵金别驾 世故忽云变岂意身及之出门复入门大道登巇旌旗卷风雨杀气凌清夷遑遑失归途

  • 卷二百三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六僧家杂类五言古饭覆釡山僧       【唐】王 维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羣疎将候逺山僧先期扫敝庐果从云峯里顾我蓬蒿居借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

  • 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柯劭忞

      ○列女下   姚氏 方宁妻管胜娘 衣氏 曹德妻侯氏等 王琰妻潘氏 蒋氏 田氏 郑氏 杨辉妻张氏 汤琦 俞士渊妻童氏 惠士玄妻王氏 费隐妻王氏 周妇毛氏 丁尚贤妻李氏 李顺儿 吴守正妻禹氏 黄仲起妻朱氏 冯氏 蔡氏

  • 卷九 北凉录·崔鸿

      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临松卢水胡人。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逊好学,涉群史,雄烈有英略。后凉龙飞二年,逊伯父罗仇、曲粥从吕光征河南,光前军大败,皆为光所杀,宗部会葬者万余人,逊哭谓众曰:"昔汉祚中微,吾之乃祖,翼

  • 第二八七札光绪七年九月十八日一一七○五--一·佚名

    台北府层奉巡抚札,行知新竹县:在基隆设立文报所委员专责札新竹县钦加二品衔、补用知府、署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转行事。本年八月二十二日,奉臬道宪张札开:「光绪七年闰七月二十七日,奉宫保巡抚部

  • ● 卷二·陈徽言

    贼首洪秀全,广东花县狮岭客民,或云秀全乃湖广军犯,未详其本姓,其言洪姓及花县人者,伪也。道光三十年九月初三日,与其党冯云山在桂平金田村韦正家,聚众倡乱。其先拜会时,粤西绅耆,迭次联禀乞究治,当事置弗问,遂酿祸乱。冯云山亦花

  • 附录六·孙中山

    逸仙先生足下:六月十九日赐书,已由罗马敝事务所转到此处,甚谢,甚谢。并承瑰伟之补助战后整顿实业之案与《国际共同发展中国计划》相贻,尤感。奉读尊著计划,旁擘附图而及于先生所与理则的且有力的论据,觉其兴味深水。谨此布庆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二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二年八月初八日河南布政使【臣】田文镜谨 奏为据实密陈仰祈 圣鉴事雍正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沽名袒护之意

  • 卷一上·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朱批谕旨卷一上朱批范时绎奏摺雍正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署理江南江西总督印务总兵官【臣】范时绎谨奏为恭谢天恩事?念【臣】庸愚下质恭膺宠命署任封疆【臣】自入境抵任以来悉心体察窃念两奉上谕钦遵勿替实力

  • 卷四十·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 冠服图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

  •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孔子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子?”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②也,不可罔也。” 【注释】 ①逝:通“折”,摧折。②欺、罔:《孟子-万章上》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所以,“

  • 序·江永

    禮書綱目序禮樂全經廢缺久矣今其存者惟儀禮十七篇乃禮之本經所謂周監二代郁郁乎文者此其儀法度數之略也周禮為諸司職掌非經曲正篇又逸其冬官蓋周公草創未就之書禮記四十九篇則羣儒所記錄或雜以秦漢儒之言純駁不一其冠

  • 卷五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四天子之孝重学校【臣】按古者教胄子于国学教万民于乡学教法有所不同而孝德纪于三德孝行首于六行是则同也故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

  • 降魔品第二十一·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比丘当知菩萨坐菩提座已作是思惟。我於今者当成正觉。魔王波旬居欲界中最尊最胜。应召来此而降伏之。复有欲界诸天及魔波旬所有眷属久积善业。当得见我师子游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念已放眉

  • 父子合集经卷第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睹史多天授记品第十七   尔时会中。有八十俱胝睹史多天子。见诸阿修罗王。乃至焰摩天等。于世尊所作诸供养。复闻如来与授无上大菩提记

  •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咒·佚名

      南无素噜皤耶(一)怛他揭多(去声呼之)耶(二)怛侄他(三)唵(四)素噜素噜(五)皤啰素噜(六)皤罗素噜(七)莎呵(八)  右取水一掬咒之七遍散于空中。其水一渧变成十斛甘露。一切饿鬼并得饮之。无有乏少皆悉饱满。

  • 舒文靖集·舒璘

    文别集。南宋人舒璘撰。二卷。璘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今属浙江)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曾从张栻、陆九渊、朱熹、吕祖谦游。初授徽州教授,擢知平阳县,终宜州通判。淳祐中,特谥文靖。此集不详何人所编。上卷收书五

  • 清史讲义选录·汪荣宝

    本书不分卷,汪荣宝撰。作者江苏元和人;于清末执教译学馆时,撰有「本朝史讲义」,近由其哲嗣公纪先生易名「清史讲义」印行。本书选录其中第三章「辽东之战争」、第四章「辽西之战争」、第六章「本朝之定鼎及明室之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