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九

門人成巒錄

法孫開詗編

復閩中眾縉紳居士

伏以法幢勝剎,長開閩嶺之春;願駕悲花,不枉靈山之囑,光飛束帛,報乏瑤華。恭惟大居士臺下,香海神龍、聖朝儀鳳,結來蓮社,稱四君子以為朋;坐破蒲團,疑諸尊宿而再世。瞻德雲而遐布,見昔日鼓山之緣;思佛日以重輪,荷今時湧泉之約。但某無關祖道,遊霞外以放憨;空食人施,在法門而何補?遠慚晏老,難酬聖箭之機;近愧先師,莫逭析薪之負。蒙斯眷注,敢不趣承?緣先師入塔方新,而貧僧出山未便,庶秋風之相待,或杖履之有期,統冀海涌,宥其方命。某曷勝悚仄之至?

與張二水相國

恭惟大居士,廟堂碩畫、法苑光幢,夙駕願乘,神龍出於香海;天然慧性,良駒不待影鞭。昔枉高軒屢承翰教,西江吸盡已知不讓,▆壽閩嶺,特來無從,得攀道眼,徒敲石鼓,清響誰聞?翻憶渚宮,家聲猶在,未了先師公案,莫趨元老台墀。白晝驚雷,箇事還思清獻;銀杯變乳,此情欲問子韶。格物無難,賞音有幾?聊通一線,敢云千里同風;不出三門,自信毫端匪隔。祗封白紙,遠候金湯。

與林季翀宗伯

恭惟大居士,補袞妙裁,暫優游於綠野;為霖碩望,難高臥於東山,況 聖主思賢?良才首用,如敝鄉鄭方水先生新膺台鼎,則翁臺乃金粟再世,定卜金甌。先大師昔辱光儀,枉顧周旋麈論,誾上座每想徽猷親炙,一快禪心。知慧鏡纖翳不存,笑高僧就墻喚出。茲為榕城諸薦紳大士招席鼓山,重圓先師一未了公案,勉臨福地龍門,雖近未繇坐對春風,鴻羽將飛,聊代躬瞻山斗,所願佛祖庭中雙豁乾坤正眼,人天叢裏益高城塹法門。臨楮曷勝虔候?

答武林眾鄉紳居士(附請啟)

伏以峰頂碧雲,妙開遮於無意;天心朗月,普示現於隨方。自魔外之力寢疆,而祖師之傳漸失,驢呈虎技、蟲咬獅身,不辯皂白青黃,嫌依舊樣;亂動琵琶鼓鈸,喜變新聲。苟非直接初祖之機,誰能倒用如來之印?恭惟雪關大師,光映博山爐,照天照地:氣吸西江水,浸古浸今。句活如走盤之珠,時聞霰集;理融似出峽之瀑,詎待晲消?攝化十方居,非呆樁枯木;轉移萬類出,為疾風震霆。惟茲武林,實為善國,夙習西方之觀、近聞東渡之機,雖欲闖玄關,而未明宗主。惟老和尚正法堅持,眾生愍視自了,真徹骨見髓,為人肯帶水拖泥,劍口吹毛殺活如意、杖頭豁眼痛癢自知,虎跑寺舊店新開、壽昌師積貨廣賣,撈得一箇半箇,頓令老馬生駒;滅卻千魔萬魔,不使野狐假虎。冷灰爆豆,飛雪點爐,豈惟驚混集之龍蛇?亦以潤太平之草木。願從勤請,頫慰虔思。謹啟。

護法居士王業浩、錢養庶、洪瞻祖、劉九功、吳繼志、錢受益、錢震瀧、周兆斗、聞淶、宋守一、嚴調御、顧懋樊、鄒之嶧、聞啟祥、嚴武順、宋楚望、王克家、李兆勳、龔五韺、張墉、洪吉臣、余大綬、方杰、姚奇胤、錢德昌、錢喜起、洪吉暉、陸燾、洪吉符、聞啟禎、嚴渡、嚴津等頓首啟:

伏以獅絃高奏,遙傳毘耶之聲;虎錫閒遊,將入五雲之塢,何期舟次,忽拜箋函。況佛地必稱武林,惟宰官皆為菩薩,樹干城於法苑,羨群公乘願再來,受付囑於靈山,想在處津梁靡倦。嗟芙渠不生原陸、慚跛驢寧及象龍,華嚴知識,率多示現名場;少室兒孫,輓近翻成戲具。禪門收拾不住,無乃轉讓鴻儒;祖燈冀望重光,或可有待來哲。佩先德說尺行寸之訓,便是登堂;修下衲投璚報李之章,願辭執耳。政恐座中有客,莫唱鷓鴣;久知瓶裏呼鵝,盡成舟鳳。倘遊窣堵,相期拈出片香;許酌跑泉,不妨訂盟華剎。恭裁短劄,深謝高情。臨楮曷勝瞻溯!

答虎跑慧公(附請啟)

伏以普天暗室,假慧日以開明;千仞悲幢,向中流而砥柱。殷殷拯溺,有望在茲;耿耿皈心,爰瞻惟命。恭惟和尚,肘後懸博山之真印、胸前湧卍字之奇文,建旗鼓而殺活因人、走龍蛇而風雲匝地,頓令山嶽平沉,星辰壁立。顧鄙山創自寰祖,再造幻師,迢遞於今,宗門益墜。敬祈飛錫惠臨、威獰特震,可使山中諸祖冷骨重溫、檻外跑泉寒花自汎,喚醒腳跟下事,箇箇知恩;不負頂門上針,人人出血。臨楮曷勝翹佇之至。

名山勝剎,從昔繼開,有人打鼓彈琶,貴在唱酬應手。久聆道譽,千指樂從,欲溯玄風,孤策懸望。虎跑泉而涌醴,思共酌於椰瓢;獅擎座以鋪茵,媿濫虛于麈拂。倘繞匝寰師之塔,或得隨諗老之笻,先指五雲、繼遊奧域,深眸苦口,不妨與諸禪德劇談;高座白椎,原自有一方耆碩。實冀垂慈高鑒,俯遂出山本懷。憑楮遙辭,臨風布謝。

復妙行眾檀護

雲棲杖笠未游,虎跑催符便至,流連匝月,欲返故山,忽承眾居士大檀越瑤函下及、珍幣殷勤,意在鼎新妙行、恢復喻老奇跡。獨慚薄德眇躬,終恐難肩重任,況地當佛奧祖區,知僧多玄梁法棟,倘容偷懶,別迓高閒,萬或布諾不施,一當僑居暫借,且莫管揚大化,庶得與諸明公指瓶論道,家風追遠藥山;揮扇談玄,舊案重翻旻老,此亦鄙願所欣愜也。造次高情,奚謝明德?

復吳江眾居士

赤腳踏寒冰,六月涼生火宅;白雲封碧嶂,一聲雁過茆堂,正枯坐以無聊,驚華箋而忽賁。雙徑歷來法窟,真獅子吼時時響振霜林;一國尊稱聖師,大龍王池滾滾祥開月殿。千有餘年勝概,作興必藉名賢;八十七人傳燈,承接還須郢匠。凌霄峰畔應識有人、興聖堂前登座已久,在群公協其聲調,不難賡雪曲之歌;聽下衲別有機緣,當展拜祖庭之側。所望眾居士深追遠到、踐實履真,入門便是,春風吹不動之軒;登岸非遙,野渡橫無人之棹,俱作截流香象、遍為護法金剛。握塵何期?焚檀致謝。

尺牘(瀛山)

答吳觀我太史

法門真吼,世久隳其幢矣!自非豪材傑幹,於宗門下事莫易支傾。然此道有根智卓邁之姿,概可得之,大都為趁俊過頭收拾不下,雖欲趨向上一路,莫不盡其巧力,望崖而退下,稍兒贏得一場懡㦬。惟是大居士夙蒔往熏,圓機活眼,兼於海內尊宿多參承法印,故踐真蹈實,人咸仰是毘耶後身。愚竊景如《華嚴》知識,雖未親聆謦欬,亦嘗於撰述中私淑大教多矣!鈍根虛受,老漢剪拂,望先德風規,如跛驢學象王之步,好生慚恧。年來厭倦心生,聊覓一枝棲息。昔龍山客到,燒菴便遯,顧自抱拙,素非其儔,豈敢曰喫折腳鐺邊飯作佳話也?貫公隱景星巖有云:「休將瑣末人間事,換我一生林下閒。」此與鄙懷略近,生平不敢效顰,惟盡力行其可行、止其可止耳!來教謂山僧在博山如妙喜之在圜悟,雖承獎借過分,自揣肖擬無似,然彼當時向樹倒藤枯句邊通身慶快。誾上座慚媿,二十餘年扶箇破沙盤不起,不獨遠望妙喜老人頭腦迥別,抑亦近與博山和尚眉眼較殊,然果得底人又何嘗不同一鼻孔通風耶?參學兒若不識破自家肝膈上病,要與古人把手同行,未免依稀越國、彷彿楊州。所以今時禪者多是見地淆雜,渾同作解,平時不曾操履分明,無決了智,一旦涉歷境緣,胸中漫無諦當,不是把古人格則語為憑仗,便被目前逆順境所掣肘。直饒總不與麼,亦是學壺公隱身術子,驀地與伊打破壺兒,敢保佛界易入,魔界又難透也。故臨濟用驅耕奪食之機、洞上合轉位就功之妙,善融會此兩宗奧旨,則五宗無不合轍,自然家活闊大,應變非常。若一向在蒲團上討、方冊語脈中求,便摸索不著;必須就緣境上勘破,始得大自在,縱忙不徹時亦是閒不徹也,惟一類擔版人難投此劑。趙州謂:「要與空王為弟子,莫教心病最難醫。」是他在膏肓裏病過一番來,故得起瘠回春,自然說著苦心中事也。大居士是屋裏人,故敢對說家常話,不然世諦寒暄徒勤筆札。惟大居士切于此、徹于此,則與遠錄公碁盤著著對手山野,何敢傍添一子?和尚是貴鄉曲人,自當了浮山未了之局,或有緣,晤坐春風中有日矣!

復余集生冏卿

去歲,道兄至博山,撥草瞻風大有來繇,正如金龍出水,而和尚似妙翅急提,拏雲攫霧,已具一副爪鱗;倒嶽傾湫,未見滔天白浪。誾上座不合從傍敲擊,被道兄覷破不是好心。然一片熱腸不過求箇同參,將老漢拄杖子雙手交付,知道兄中毒已深、報怨不少,千斤擔子還須有力丈夫,第不識末後一句曾徹底掀翻否?和尚得得而來,大半為道兄點開活眼,了卻生平緣會,恨薄祜人不及翼行,為初住片茆動身不便,道兄倘有意乎法門,昆仲當留一蒲團地,俟他日索取那顆神珠,不妨傾出栲栳,勿謂依樣畫貓兒殊非妙手。願道兄快些撥轉走盤,非但勘破仰山東寺,且又捉倒佛鑑圜悟也。

答方士雄居士

居士已具大乘根力,所得灼有根據,既迸開一線,須踏著向上關捩徹骨徹髓,然後千差萬別一串穿過。蓋佛祖堂奧未易窺測,大人作略原不尋常,如善財發菩提心已更踏步南詢,見五十三員不唧瀏,然後刀山火聚虎穴魔宮,都得遊戲三昧。況宗門中許多聱訛公案,若秪將一箇道理會去,未免囫圇吞棗,所以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又云:「道曠無涯,逢人不盡。」彼善財參見彌勒後復指見文殊,非無意謂自是學地中人,心識麤浮不極其致。鄙意亦似寒山忘卻來時路、拾得相將攜手歸,不知居士肯然其說否?居士若果到不疑之地,博山草鞋錢正好還卻,何故在屋裏販楊州?得見明眼人,不妨留一兩則唱酬,為法門盛事也。

答蔣一個文學

祖庭靈氣大半在桐子國中,故人龍僧鳳互挺奇傑,無如此一時之盛,而當世稱才品者,又望居士赤幟為前標,然則優缽天花豈作凡卉香艷耶?近時學禪者紛如牛毛,求其妙悟者不啻麟頂覓角,病在靈心太活,逞巧辨則如花枝畫出、露智刃則便四射光芒,擬吐驚人句、翻成落套詩。蓋最初要按下雲頭,如寒巖立雪始得枯木回春,果到此箇境界,雖孔顏未必知有此樂,況向上事重玄復妙靈變無方,聖智未易管窺,凡情焉能蠡測?必也誠重情輕,自然求深願遂,譬旱地穿泉,不得水終不放下鍬子。右是箇一腳踏到底漢子,此說卻又打之遶。噫!生知敏識,震旦復有幾人?居士是我輩已上人,更不敢以穢食置公寶器,第不識是拋竿擲釣手、是溯流尋源人耳!論此事須得箇入處,方好共盤喫飯各路還家;不然,非但被博山和尚瞞,又恐遭雪關攔卻路頭在。若能掉臂橫行,自當放開一線道也。

與詹禹明居士

居士仙瑩其姿、佛鏤其骨,一雙智眼看破濁世上事,如弄棚頭傀儡,若更向祖師門下參尋要旨迸開衣線,則知止字法門便與法身理同。更透法身向上事,則塵塵三昧如揭衣裾見寶,不待傍人手撥,自然轆轆地轉也。

與毛鑑仲文學

居士品俊神清,手標秀出,必夙從般若中來,肯從此培植善根以禪理究心,不但超然世網如出水蓮花,且得洞明自性如空中樓閣,何等玲瓏也?惟望內勤返照、外積功德,至戒殺放生尤為日用中破業緣要事,昔人活龜蟻微命,而享報擢第封侯,以居士之高明,知不在山僧饒舌也。

答座元知非正公

生平不望報,緣熱處可過冷處不妨,盡覺此破院風光住亦恰好,譬之橘皮作湯、毬花為罏,坐盤中翫月,政公方以為清讙,同流不無蹙額,蓋濃淡異趣,亦各從其天性不可強也。近日情況閒甚,思得道兄笑言句日,菜湯稀粥亦不甚難為東道也。

答石浪關主

參禪明理者多,善變其用者無幾箇耳!真得妙悟者,如神龍借一杯水便乃興雲作雨,終不學黿鼉戀窟,多見閉門作活,設盡計較不開交,總是命根子撲不斷,生滅微細流注,不是走作便蹲窠臼。若是箇穿膽拶髓漢,就底蘊裏一齊勘破,直得腳跟下紅絲線斷、舌頭上十字關開,向千聖頂

猜你喜欢
  卷五·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欧阳竟无
  出口示相·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三(之上)(论本第九至第十)·遁伦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玄奘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三·佚名
  道余录序·道衍
  卷首·心圆
  卷六十四·道世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四[宋铭]·惟白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神会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答刘笠青问(四则)·太虚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二·楚石梵琦
  卷第六·宋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严抑·唐圭璋

      抑字德隅,长兴(今浙江境内)人。建炎二年(1128)进士。见清光绪长兴县志卷二十。尝官权工部侍郎,见影清乾隆刊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洞仙歌   云车鹤盖,三岛朝元后。绿意红情在梅柳。想仙风从碧落次,吹得春来甘泉,喜

  • 朱嗣发·唐圭璋

      嗣发字士荣,号雪崖,乌程人。端平元年(1234)生。专志奉亲。宋亡,举充提学学官,不受。大德八年(1304)卒。   摸鱼儿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

  • 游文仲·唐圭璋

      千秋岁   侄庆侍郎致政   今年为寿,都道是、不比寻常时节。预庆我公年八秩,来献新词一阕。算得年时,恰当尚父,入相周西伯。亲逢盛事,宗孙也五十八。   一门富贵荣华,盈床牙笏,何待拈来说。且上祝龟龄鹤算,从此千千

  • 二集卷二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三古今体一百二十二首【辛未二】过泰山恭依皇祖诗韵才看积雪消峯脊又觉轻云翳日头岂是山灵邀客住故教岚气作烟浮赓吟尚忆尧登顶结揽遐思禹画州阿那天门门

  • 初集卷二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古今体九十首【甲子一】甲子元旦根荄生意动温阳曰旦钦承和气祥百岁喜逢新甲子中元同庆始春王椒花玉版芳辰颂柏子金猊合殿香嘉会万方球小大惟应兢业与年长新春试笔露井融融冻欲消慈宁旭彩

  •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十三·赵尔巽

      扬古利 劳萨子程尼 图鲁什子巴什泰 觉罗拜山子顾纳岱、顾纳岱子莫洛浑 西喇布子马喇希、阿兰珠、阿兰珠弟布尔堪、纳尔察、纳尔察子瑚沙 达音布朗格、朗格子和讬、从弟雍舜、玛尔当图、玛尔当图子乌库理、喀喇、

  • ●革除遗事二·黄佐

    黄观王叔英周是修颜伯玮廖升王良曾凤韶魏公冕邹公瑾高巍程本立黄钺王省刘政○黄观黄观,字澜伯,一字尚宾,池州贵池人。父赘于同邑许氏,生观,遂从母家姓。明尚书,补邑诸生,尝筑翠微书舍,读书其间。受业于元翰林待制黄冔,天兵入

  • 列传卷第四 高丽史九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宗室二。○神宗二子。 宣靖太后金氏生熙宗襄阳公恕。 襄阳公恕神宗三年封德阳侯后封襄阳公。 崔忠献废熙宗迁于江华放恕于乔桐县。 恕子玮*

  • 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所谓纪传体的“纪”就是指本纪。《史纪》共有本纪十二篇,以历史上的帝王为中心

  • 谭广传·张廷玉

    谭广,字仲宏,丹徒人。洪武初年,他以一名士卒从征金山,被授予燕山护卫百户。随从成祖起兵时,他以一百骑兵夺取涿州,生擒将校三十人。战白沟、真定、夹河时,他都有功,屡升为指挥使,留守保定。都督韩观率兵十二万来攻,谭广以孤军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 洪武五年十二月甲戌朔,诏曰:“农桑,衣食之本;学校,理道之原。朕尝设置有司,颁降条章,敦笃教化,务欲使民豊衣足食,理道畅焉,何有司不遵朕命,秩满赴京者,往往不书农桑之务、学校之教,甚违朕意。特敕中

  • 卷66·陈邦瞻

    ○平群盗高宗建炎元年秋七月,命都统制王渊、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分讨江、淮群盗。自宣和末,群盗蜂起。至是,祝靖、薛广、党忠、阎仅、王存之徒,皆招安赴行在。李纲言:“今日正当因其力而用之,如铜马、绿林、黄巾之比。然不

  • 五年·佚名

    (己未)五年清康熙十八年 八月8月2日○甲子,持平李增疏論閔黯、金德遠、鄭載嵩、趙師錫、李正英陞擢之濫,請從臺啓還收,上批不許,略曰:「國家取人之道,才德爲上,功勞次之。今玆數臣,皆是有才望之人,簡拔登庸,有何不可,而抉摘前日之

  • 心不动更淡定·李叔同

    淡定是人的定慧,只有内心坚强的人才淡定,只有内心没有恐惧的人才从容。想要修一颗淡定的心,就要有一种岿然不动的定慧作为根基。不要违背自己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时候很多,但一定要记住,只要你可以选择,就不要违背自己。如果你

  • 四分律卷第四十四(三分之八)·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瞻波揵度第十尔时世尊在瞻波城伽尸国婆娑婆聚落。时异住处有旧比丘,常接众人犹如泉水,作如是言:“若未来客比丘,我当供给所须,为作洗浴饮食供养。”时有众多比丘在伽尸国人间游行,至婆娑婆

  • 卷第一百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第三十七世随录鼎州德山冰铁宗禅师麻城宋氏子。普请插田。小参。举百丈示众曰。你诸人与我开田。我

  • 益部谈资·何宇度

    地理杂志。明何宇度撰。三卷。宇度字仁仲。官夔州通判。该书约作于万历中。一万四千余字。何于明万历中供职夔州之成都、华阳一带,即所谓“益”地(今四川境内),掇拾搜罗,编成此书。内容“皆蜀故实、山川、人物之胜,了

  • 马伯乐·萧红

    长篇小说。萧红著。写于 1940年。1941年1月大时代书局出版了上部。1941年2月至11月在香港《时代批评》第8卷64期至第4卷82期上连载了下部。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把两部合成单行本出版。这是萧红寓居香港时创作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