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寒松操禅师语录序

方今教外别传之书流为世间何啻千万识者忧其多而不可程也余独以为不然盖佳言妙句并非文字无丝毫意识之可寻故古之今之金声玉振放之弥纶宇宙收之不存涓滴千灯千照皆可以存其心养其性寒松大师盖其人矣师神充气浩眼正心空系洞宗正传第三十世瑞老人之冢孙百和尚之嫡嗣也屡迁名刹倒卓乌藤启天下之聋聩其垂手年深机辨纵横云蒸霞变四方问道者接踵而至其一言半句如珠在渊如宝在山虽欲隐藏沉痼讵可得耶信乎佳言妙句照世明灯开人心目岂小补哉。

虞山钱谦益沐手拜撰

达磨西来原无文字厥后宗师曲垂方便故有法宝流传正谓道本无言因言显道棒头有眼机用全超寒松和尚出世多年宗风大振高悬宝镜照彻十方拈一条棒尚无佛祖开两片皮岂有渗漏是以横说竖说正说倒说如世宝翁信手拈来取之不竭用之不穷俾大地人虚往实归无不获益虽然毕竟家珍在于何处读是录者请下一语。

山阴祁熊佳拜手敬题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药师法会愿文衍义叙·太虚
  卷第四·佚名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九·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四卷·世亲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佚名
  七曜星辰别行法(自翼计者氐星不当房星当也)·一行
  微妙比丘尼缘品第二十五·佚名
  卷第十一·永觉元贤
  卷第五·佚名
  卷第十七·道原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佚名
  卷中·佚名
  卷第一百四十四·佚名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一·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二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庆金枝           张子野 山围画障风溪弄月清溶漾玉楼苕馆人相望下箬醲醅竞欲金钗当 使君劝醉青娥唱分明仙曲云中响

  • 卷九十七·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钱惟善【字思复钱塘人至正辛巳乡试出罗刹江赋鎻院三千人皆不知钱塘江为曲江惟善援据旧闻铺叙详核因此得名官至副提举张氏据吴遂不仕退居吴江之筒川】篆冢歌【有序】云间善

  • 程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

  • 1.王绩:野望·施蜇存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龙门)人。隋大业末,官为秘书正字。因不愿在京朝任职,就出去做六合县丞。天天饮酒,不理政事。不久

  •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汤济武先生之被刺·刘以芬

    自研究系被反对党谥为阴谋派,于是汤济武先生遂俨然成为阴谋之魁。在不识先生者,其想象中,必疑之为深沉阴鸷,机诈百出,实则先生和易近人,时时显露书生本色,绝非如外间所云者。先生对党素主由政治结合,进为道义结合,故每接晤党员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纪昀

    列传宋 【四十】○宋四十李迪【东之 肃之 承之 及之孝基】王曾张知白杜衍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李迪李迪字复古 【隆平集作复吉】 其先赵郡人后徙幽州曾祖在钦避五代乱又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

  • 卷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五 【起癸丑唐玄宗开元元年 止乙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凡四十三年 表例说 见第二十一及二十二二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五>

  • 简介及目录·佚名

    刘子经名:刘子。北齐刘书撰,明袁孝政注。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本:《四库全书》 文渊阁本(简称文渊本)。目录卷一清神第一防慾第二去情第三韬光第四吕学第五专学第六卷二辩乐第七履信第八思顺第九慎独第

  • 王弼郭象注易老庄用理字条录·钱穆

    (一)昔程伊川有性即理也之语,朱晦庵承之,乃谓天即理。《论语》获罪于天。《集注》亦解作获罪于理,大为清儒所讥。陆王改主心即理。要其重视理字,则程朱陆王无大别。故宋学亦称理学。然考先秦古籍理字,多作分理条理文理解,亦或

  • 卷五百四十二·佚名

    △第四分福门品第五之二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一切有情。皆令住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尔时佛告天帝释言:有

  • 梵志计水净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郁鞞罗(摩竭附边)水岸上。独在树下初成等觉。彼时有计水净婆罗门过中食後彷徉。行至世尊所。世尊遥见计水净婆罗门从远而来。世尊见计水净婆罗门已,为彼故便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结著

  • 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舍卫城。有大长者。财富无数。田宅牛马。不可称计。家无亲子。其国俗法。若无子者。寿终之后。财没入官。长者夫妇

  • 第八十五則 桐峰作虎聲·胡兰成

    第八十五則桐峰作虎聲舉:僧到桐峰處問:「這裏忽逢大蟲時又作麼生?」峰便作虎聲,僧便作怕勢,峰哈哈大笑。僧云:「你這麼壞!」峰云:「可是你也把我沒法呀!」僧也只得罷了。他隨就走了。圜悟著語:這麼就罷了,豈不是二俱不了,做了半吊

  • 卷第三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七之五已说学位预流果等有多差别。为阿罗汉亦有多种差别相耶。亦有云何。颂曰。阿罗汉有六  谓退至不动前五信解生  总名时解脱后不时解脱 

  • 卷第三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六门第七子摄颂曰。尼不在前行  见僧应起敬白僧半加坐  归俗诘无缘缘处同前。尔时具寿大迦摄波。在鹿子母东林住处。于小食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吐罗难

  • 卷第十一·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十一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四世(临济十世杨岐三世) 五祖法演禅师法嗣 舒州太平佛鉴惠懃禅师 郡之怀宁人。族汪氏。丱岁。师广教圆深。试所习得度。每以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

  • 佛果击节录卷下·圆悟克勤

      雪窦明觉禅师拈古  佛果圜悟禅师击节第三十八则洞山三顿举洞山初和尚到云门。门问近离什么处。(常程途)山云查渡。(实头人难得)门云。夏在什么处。(第二头箭锋也须着眼)山云。湖南报慈。(可[日*煞]不瞒人)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