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汤济武先生之被刺

自研究系被反对党谥为阴谋派,于是汤济武先生遂俨然成为阴谋之魁。在不识先生者,其想象中,必疑之为深沉阴鸷,机诈百出,实则先生和易近人,时时显露书生本色,绝非如外间所云者。先生对党素主由政治结合,进为道义结合,故每接晤党员,辄以修德、励学相助。尝于夜阑人静,与三五同志,纵论古今中外成败得失之林,慨然谓:“吾终日奔走国事、党事,极感疲劳,惟此时始稍稍还我自由,转觉乐趣盎然,精神弥王。”忆当赴美前数夕,先生与嵩生及余谈政治学问题,先生素服膺日本浮田和民博士,时博士方主早稻田大学政治学讲座,兼《太阳》杂志主笔,着有政治学及西洋史等书,先生亟称其议论平正通达,具有特识,足药目下论政者虚桥险僻之病,谈至夜分尚娓娓不倦,此则真一书生矣。

先生每值翌日有演说,辄于临睡时,取常读书数册置枕畔,略事翻阅,即入黑甜。至登坛,则滔滔不竭,言皆有物,听者莫不满意。居恒健谈,然遇有臭味不相投者,辄嘿不作一语,或昏昏欲睡。性不善宗教,当任教育总长时,马相伯老人往谒,商教会学校问题,陈说良久,方讶主人何以不置一词,视之则熟寐座上矣。此固有失待人接物之道,然其纯任天真,毫无缘饰,亦可藉窥一斑。夙持儒家素行之说,谓政治本是艰苦生涯,若不能随遇而安,一事未成,先图享乐,岂足有为?故平日于起居吃着,均不厝意。曾与嵩生因党事乘轮南下,至则舱位已满,而事又不能缓,乃商之船员,借木板支为床,各据其一,嵩生尚铺自携被褥其上,正辗转反侧,苦难成寐,视先生则和衣而卧,鼾声作矣。船中餐无殊草具,嵩生几无可下箸,先生狼吞虎咽,甘之如饴。嵩生尝戏谓济武实至今未脱野蛮生活,先生一笑置之。

先生小事或糊涂,大事则极有分际,与袁、段均曾一度携手,方其合也,不即不离,及其去也,不随不激,始终处之裕如,不贻拖泥带水之诮。于国民党,虽有见仁见智之不同,然一遇国家安危所系,立即释嫌言好,戮力同心,真不失大政治家风度。综观先生生平,与其谓为阴谋家,毋宁谓为本书生气,尚较适当。然天下歪曲之宣传往往胜于事实,感情之判断往往超乎理智,致当时无论国民党与非国民党,殆均视先生为阴谋魁杰,而先生后来之惨遭非命,或即种因乎此。

先生毕业日本法政大学,时作观政欧美之想,自参加段阁下野,在国内政治活动一时既暂呈静止,而国际大战告终,一切方在剧变,允宜乘此时机亲往观察以资参考。乃决取道日本,赴美一游,本约余偕行,余以牵于他务,未能远离,遂改约霍君俪白,实则霍君较余为适,以其娴英语也。先生既抵美,举凡彼邦政制、思潮、社会组织、政党形势、工商业情形,罔不悉心考察,撮要纪存,以备他日返国,编辑成书,藉资国人考镜。未几得党中电促归,归经西雅图,是处华侨商会开会欢迎,会散,众请乘汽车行,先生以寓所密迩,屏不御,与诸人且行且谈,不十数步,至经最狭处,突一人迎面来,枪举弹发,先生应声仆地气绝,凶手亦自诛。其行刺原因何在?由于自动,抑或有人主使?以无口供可鞠,终成疑案。第知凶手业理发,隶某党党籍,以先生平生只有政敌,无私仇,则此案与政治当不无关系,岂反对者过于重视先生(即所谓阴谋之魁),故必欲杀之以为快耶?先生噩耗抵京,全党震悼,尤以余辜先生盛意,未获偕行稍尽将护之责,至今犹时觉疚心。先生归骨后,同人搜其行箧,得残稿一束,皆在美考察时所随录者,以不忍任其湮没,嘱余将文字略加修正,交由北京《晨报》发表,然实不能尽先生所欲言者于万一也。忆先生挽宋教仁先生有“何国人忍把万里长城自坏”句,乃相隔不十年,先生竟继宋先生之后,而自成为被坏之长城。“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民国以来,无论何方,均不悟相反相成之理,不互相尊重人才,转互相摧毁人才,此我国所以不振也,悲夫!

猜你喜欢
  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四·荀悦
  卷二百三十六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进实录表·佚名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梁本)·佚名
  卷之八百七十二·佚名
  东家杂记原序·孔传
  第二卷 名宦 二·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纪昀
  一三一五 军机大臣奏呈《翻译琴谱》原本及《尚史》《宋稗类钞》底本片·佚名
  卷四十五·高士奇
  卷四十·司马迁
  程异传·刘昫
  李光弼传·欧阳修
  韩观传·张廷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六·陈廷敬

    目  录 二十调五十一体,起六十八字至七十二字两同心六体 拾翠羽一体 连理枝二体又名红娘子,小桃红,灼灼花 月上海棠五体又名玉关遥,月上海棠慢 惜黄花二体 且坐令一体 佳人醉一体 西 施二体 小镇

  • 五集卷四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九古今体一百三首【己酉七】启跸幸避暑山庄即事得句乘舆去岁仆臣差【向年幸山庄必乘马启行去岁以上驷院备马迟悮乃乘轻舆非更往例也】避泞今朝更御车【连日放

  • 卷八·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八 五言律诗 晓钟           冯 裕 春眠嫌夜短忽听晓钟鸣度竹来虚枕穿云响太清悠悠晨夜界脉脉古今情独起披衣望瀛洲曙色明 前题           刘澄甫 何处钟声息枫林早

  • 卷十八·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十八嘉善曹庭栋编太仓稊米集周紫芝字少隠宣城人绍兴中居陵阳山两以乡贡赴礼部俱下第家贫并日而炊里中人嗤之不顾力学益苦年六十一始以廷对第三人出身歴官右司员外郎出知兴国军秩满奉祠归居庐

  • 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原注庙有吴道子画五圣图唐书高宗乾封元年追尊老子爲玄元皇帝制两京诸州各置庙在东都者改爲太微宫此诗作於称庙之时当是开元

  • 卷五·朱昆田

    食嘉魚,和澗芳蠻村已熟桃花米,官舍初嘗石乳魚。湘峽往來經兩月,始添一則嶺南書。悼秦吉了黃緌黑羽可憐生,染墨塗梔畫未成。不與鷦鷯同宿食,只和鸚鵡鬥聰明。酒邊按拍偏能趁,花底呼人最有情。惆悵客窗歸夢斷,蠻天惟剩鷓鴣聲。

  •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二·律历二·脱脱

        ◎律历二   ○应天 乾元 仪天历   步月离入先后历   离总:五万五千一百二十、秒一千二百四十二。   转日:二十七、五千五百四十六、秒六千二百一十。   历中日:一十三、七千七百七十四、秒三千

  • 第四节寄托·佚名

    第一之一诉状及批具呈人恒邑枫港庄蔡万枝,为强霸鲸吞,恳乞恩准追还产业事。窃枝有一叔公元吉,无嗣;枝父阿抵二房过继,祀吉香烟,历来春、秋坆墓枝父子担理,吉出文凭一纸,交枝亲公天宝收存。次生一女名兰,招赘本庄陈老福为婿,吉置

  •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佚名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奉上谕:据闵鹗元奏各省郡邑志书内,如有登载应销各书名目及悖妄著书人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 乙未春正月戊午朔,滁师乏粮,诸将谋所向,子兴言计多失。上数谏之,子兴不听。上郁郁,因致疾。 一日,议出师,遣人召上,上以疾辞;召至再三,乃力疾往。子兴命定计,上曰:“困守孤城,诚非计。今欲谋所向,惟和阳可

  • 四年·佚名

    (戊戌)四年清道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甲戌,大王大妃寶齡五旬,上御仁政殿,頒敎受賀,赦。○命慶科,以除初試庭試,磨鍊。1月2日○乙亥,敎曰:「東朝五旬稱慶陳賀時,致詞、箋文、禮物凾對擧,都承旨李嘉愚,禮房承旨徐英淳,左右通禮幷加資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下·法藏

    京西大寺沙门释法藏述观有果无果门第二释此门略作四句。一释名者。诸门名皆有三义。一举观智为能观。二举所遣托为门。则所观有果无果是也。三入门见真。则下文真空是。皆从初二义题章。二来意者有二义。一前品总破因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摄等品第六之余七等觉支。若别一界一处一蕴摄。若总一界一处二蕴摄。七智知。除苦集灭智。一识识。非随眠随增。初第二第三解脱。三界二处五蕴摄。七智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七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七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结使揵度第八垢秽当言随颠倒。当言不随颠倒。或作是说。或随颠倒或不随颠倒。四颠倒当言随颠倒。欲慢嗔恚邪见当言不随颠倒。问云何不如实染耶。

  • 卷第四(从第四经六纸至第六经九纸)·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卷第四(从第四经六纸至第六经九纸)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善财会初有六善友。第一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第二吉祥云比丘。第三海比丘。第四妙住比丘。第五

  • 禁色·三岛由纪夫

    日本男同志性爱长篇小说,作者三岛由纪夫,分两部,于1951年~1953年间发表。第一部描写一个老作家桧俊辅的第一任妻子是窃贼,第二任妻子是疯子,第三任妻子是荡妇,三次婚姻都失败,同时又被几个情人所背叛,于是他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

  • 山水纯全集·韩拙

    中国北宋韩拙(生卒年不详)著,中国画论专著,成书于1121年以前,通行本有5卷和1卷两种。内分10篇:《论山》、《论水》、《论林木》、《论石》、《论云霞烟霭岚光风雨雪雾》、《论人物桥彴关城寺观山居船车四时之景》、《论用

  • 大法鼓经·佚名

    《大法鼓经》(Mahā-bherī-hāraka-parivarta-sūtra)刘宋·元嘉年间,由印度僧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德贤)翻译的佛教经文,分为上下两卷。或有《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是其异译的说法,但今检校比对两者内容,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