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伽摩尼王子诞生
多达伽摩尼因耶罗罗[王]毙后而为王,说明此事件,乃次第之说话。(一)天爱帝须王之第二弟名为摩诃那伽,为兄[王]所爱,(二)王之愚妃望欲得己[王]子位,不绝怀有杀害副王之意图,(三)彼造名陀罗奢耶池,[一日]于庵罗[果]涂毒置于庵罗[果]之上向彼送去。(四)彼女之幼王子亦与副王同行,开器耶与否!食其庵罗果而死。(五)彼副王伴妻女军兵,欲守己身,向鲁哈那去。(六)在耶陀罗耶精舍,彼怀胎之妃生产一男子,彼与兄之名。(七)由此,彼赴鲁哈那,大分限者之主,王族士于摩诃伽摩全行鲁哈那之政治。(八)彼因以己名营造那伽精舍,以郁多康多罗伽始建造多数之精舍。(九)彼殁后[王]子耶陀罗耶伽提萨同颁行政治,彼[王]子阿伽耶亦同。(一〇)寇陀婆耶之[王]子所知为伽伽万那提萨,彼王族士于彼殁后于同处行王事。(一一)
此王有名义哈罗提伊王妃,信心笃定为伽鲁利耶尼王之王女有信心者。(一二)在于伽鲁利耶尼之人王名为提萨之王族士,彼弟名阿伊耶宇提耶与妃通,触[王]之怒,畏而逃往住他地。以此故,此地已名(阿伊耶宇提耶)。(一三、一四)彼[王弟]向着比丘服之男,遣密书与妃,彼行立于王宫之门,(一五)常于王宫食事[一]与阿罗汉共行,长老[阿罗汉]不知此事而入于王宫,(一六)与长老同摄食,王出行之时,于妃目击之所,书状落于地上。(一七)由彼音而王回归,检查知为书信,对长老怒,心邪之[王],(一八)为怒而杀长老与彼男投于海中。以此海神怒,(一九)以海水淹涨彼国,彼王以纯洁容姿美丽名提伊之王女,(二〇)记“王女”坐于黄金釜中,急由彼处放入海中。(二一)由此,女着近于楞伽精舍,伽伽万那王立为妃,因语伊哈罗[精舍],故呼为伊哈罗。(二二)伽伽万那王又使营造提萨大精舍、同乔陀罗山[精舍]、伽密陀瓦利[精舍]、库他利[精舍]等,(二三)衷心怀信于三宝,彼常以四资具奉僧团。(二四)
彼时,寇提山名作精舍,持戒顺行,常行种种善业之沙弥。(二五)于阿伽萨支提之广场为安而上,彼据三段之平石,(二六)又行饮料之布施,对僧团亦果于行务,彼之身体常使疲劳,彼罹大病。(二七)有报恩心比丘等以[乘]彼伴行至提萨精舍之西罗婆萨耶僧房而为看护。(二八)有自制心之彼伊哈罗提伊于善严饰之王宫对食前常于僧团施行大施,(二九)食后携香华医药衣服赴游园表适宜恭敬之意。(三〇)如此,坐于彼女僧园长老之前时,长老说法语彼言:(三一)“汝由善业获此之大果报。今尚行善业事不可大意。”(三二)如是云而彼女谓:“于此,有何果报耶?妾等无有一儿,如是妾等之果报是空无。”(三三)六神通者大长老豫见得[王]子之事,谓:“妃!请看彼病沙弥。”(三四)彼女赴为频死之沙弥言:“妾之欲望儿事,我等有大果报。”(三五)知不却其事,行诸多供养美丽之华,大贤者[妃]再乞此。(三六)然如是尚不欲此者,熟知方法之彼妃,施与僧团医药、衣服,更愿于彼。(三七)彼望[转生]于王家,彼女于彼样样之庄严、礼拜、乘车而去。(三八)由此,死去之沙弥,妃去之时,生入彼女之胎,彼女知彼而返,(三九)彼传报于王,王与同再来,彼等二人为沙弥营葬仪,(四〇)以成静之心,为住彼同一房室之比丘众常行大施。(四一)
此大善行者之妃,起如是怀胎妇之欲念,于己枕前造一[长]宇沙巴程度之蜜蜂之巢,(四二)于美丽卧床上左胁向下而卧,施与一万二千之比丘等[余之]蜜愿令尝之。又[达弥罗人]耶罗罗王之勇士中,断第一勇士之首级之洗剑[水],(四四)站立于首级[之上]欲饮之。又由阿㝹罗城之莲田,(四五)取来不萎青莲之鬘为装饰,妃以此语王,王以此问卜者等,(四六)卜者闻此谓:“妃之王子征服达弥罗人为一王国,于教将有光辉。”(四七)王“使见此蜜蜂巢,王与如是之果报”而使接触。(四八)[一]田舍人,知寇陀海之岸边潜伏一满蜜之船,王告若彼,(四九)王以妃彼处最美装饰之假堂,依彼愿望使之尝蜜。(五〇)大地之王者今为使遂彼女一之欲念彼名卫鲁摩那勇士用以此,(五一)彼赴阿㝹罗陀城,与国王用马之守卫相亲,常为彼之[辨用]。(五二)知信赖彼[守卫]事,彼早晨于加单婆河岸,大胆而置青莲华与剑,(五三)引马来乘之,往取青莲华与剑,自报姓名,马急行而去。(五四)王闻此为欲捕彼,遣大战士,彼[大战士]乘认知第二之马追捕彼。(五五)彼藏身丛林内,安然坐于马背拔剑,由[马]背降来刺彼[大战士],(五六)马速走斩断战士首级。携带双马与首级,日暮彼至于摩诃伽摩。(五七)彼妃如其所思而享乐,王对战士表示适当之敬意。(五八)
此妃时至而生具福相最妙之男子,此大王之家喜实大也,(五九)由彼[王子]之福业威力,彼同日种种之宝满载于七只船而由处处入来。(六〇)由彼福业之威力,象由六牙象族伴幼象而来,置于此处而已去,(六一)报姓名之康多罗渔夫立于有渡场湖水岸边之丛林中,见彼[幼象],立即以报王,(六二)王送于象师,伴彼来饲育。彼以康多罗所发见,作康多罗为所知。(六三)“金器以满载其他之物船到此处。”人人告王,王令携来此等。(六四)于[王]子命名之祝日,王算招待比丘众一万二千,(六五)如斯思惟:“我子若行政治于楞伽[岛]全地,正觉者之教当有光辉,(六六)一千八人之比丘等可入场,又彼等身带皆开身带之钵及法衣,(六七)先用右足入内,取出与一王国有缘之水瓶,(六八)名乔达摩之长老受取王子,彼又授[三]归[五]戒。”一切如此。(六九)王见一切之徴候甚喜悦,施僧团以乳粥,为[王]子命名,(七〇)于摩诃伽摩之主权与己父之名[寇达阿婆耶]之两者为一体[名]伽摩尼阿婆耶。(七一)
入于摩诃伽摩,由第九日,与妃共交,彼妃怀胎,(七二)王时至诞生王子命名提萨,而两儿于大而华美之中成长。(七三)
为二儿行饭食之最初式时,敬虔之王向五百人比丘施舍乳粥,(七四)彼等食于[施食之]时,王与妃共以黄金之器,取小部分,向彼等[两儿]与言:(七五)“若汝儿等弃正觉者之教,此入汝等之腹不可消化。”(七六)彼等两王子觉言语之意义,以喜心食此乳粥如同甘露。(七七)
彼等为十岁与十二岁时,[王]欲试[彼等],施食同比丘等,彼等所余食物,(七八)用钵取来置[二儿]之前,王以三分作如次言:(七九)“儿等!‘我等家之[守护]天与比丘等不可违背。’如此思而食此分。”(八〇)更谓:“‘我等二人之兄弟,思常不可互欺’可食此分。”(八一)彼等两[儿]共二部分,如甘露之味,更又谓:“‘不可与达弥罗人争斗’方可食此。”(八二)如此言说而彼提萨以手投弃食物,而伽摩尼则投食块而入卧床,(八三)缩手足而横卧于己床。妃行安慰伽摩尼而言此。(八四)“儿!何故不伸四肢安乐而卧耶?”彼答:“河之彼方有达弥罗。此方有寇达海。(八五)如何得伸我四肢而卧耶。”如是而言,王闻知彼意志而默然。(八六)彼次第成长为十六岁,具德,名声高而有勇气,有威光,有膂力之精进者。(八七)生类动摇虽无定趣,由善业而如望,生出善趣。如是得知而知者积善根常应有大关心。(八八)
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起作大王统史
名伽摩尼王子诞生第二十二章[毕]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贤首五教仪卷第一·续法 卷第三十·佚名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八章)·优昙普度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二(末)·窥基 苏磨呼童子请问经伴侣分第一卷上·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一·佚名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净源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惠洪 受用三水要行法·义净 佛说摩利支天经·佚名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一之上·李通玄 卷第十四·佚名 卷第三十三·佚名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法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