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 39

随机推荐

  • 卷一·唐圭璋

    【安熙:词作5首】○酹江月登古容城有感,城阴则静修刘先生故居天山巨网,尽牢笼、多少中原人物。赵际燕陲空老却,千仞岩岩苍壁。古柏萧森,高松偃蹇,不管飞冰雪。慕膻群蚁,问君谁是豪杰。重念禹迹茫茫,免狐荆棘,

  • 卷六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三    宋 陈起 编赵希?抱拙小藁 天屋歌为卢洪赋 霞扃云牖高窿穹八荒四野垂帘栊羲璘勃行西东茫茫尘世如飞蓬玉川公子乘清风飘然据作吟诗宫穿心出胁千万语叫开阊阖惊苍龙银河泻入

  • 卷三十三·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三钱塘 王琦 撰诗文【五十九首】调张籍           韩 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後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

  • 卷一百七十九·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九 ∷起著雍执徐十月,尽玄黓涒滩七月,凡四年有奇。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咸淳四年蒙古至元五年   冬,十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皇子宪生。   参知政事常挺罢,寻卒。   蒙古以中书、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四·陈厚耀

    蔡史蔡世家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天启元年正月癸酉朔&nb

  • ◎赛会之惨剧·李定夷

    广东顺德陈村,向例每十年举行大醮会一次。前三届未举行,四年适值会期,好事者竭力提倡,遂又规复古制,阳历二月廿六廿七廿八三日为会期。当事者因经费难筹,亦已力从节俭,外间不察,谓此会已不举行四十年,布置定佳,遂如蚁之附膻。联

  • 第二九三札(附清单)光绪九年九月十二日一一七○八--一、二·佚名

    台北府奉臬道札,札饬新竹县:台湾各县每年应贴册费,应一律提解计开:(注一)该县每年应贴道书册费实银壹百一十五元八角五瓣。又每年应贴府书,上下忙、总提解、埔地请察等案,册费银七十贰元。又每年应贴府书

  • 列传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一百二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奸臣一。○世未尝无奸臣也惟人主明以照之而驭之得其道故不得骋其术苟人主一陷其术则鲜不至于危亡。 高丽自仁宗以后奸臣相继而出窃弄权柄 

  • 李纲传·欧阳修

    李纲别名文纪,观州..县人。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崇尚气节。原名叫瑗,敬仰东汉张纲的人品就改名叫纲。在北周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宣帝宇文斌贝准备杀害宇文宪,召集官员属吏罗织罪名,李纲誓死不说屈服的话。宇文宪遇害后,用敞车

  • 卷十六 无逸第十七·孔颖达

    周公作《无逸》。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好,呼报反。无逸成王即政,恐其逸豫,本以所戒名篇。[疏]传“中人”至“无逸”○正义曰:上智不肯为非,下愚戒之无益,故中人之性,可上可下,不能勉强,多好逸豫,故周公作书以戒之,使无逸

  • 仲子闕里誌·冯云鹓

    繆協曰子羔學藝可仕孔子猶曰不可欲合愈精愈究也于時有以佞才惑世仕不由學比之子羔則長短相形子路舉兹以對夫子善其來旨此乃斥時豈譏仲子乎猗歟魯哲義勇無儔獨立不懼從政惟優欽屬仁聖勒封介邱褒賢進號載顯英猷宋陳堯叟

  • 庄子解故·章太炎

    消摇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释文》:抟,徒端反;一音搏。崔云:拊翼徘徊而上也。字当从搏,崔説得之。《考工记》注:搏之言拍也。作抟者形误,风不可抟。而后乃今培风。王念孙读培爲冯,之、蒸对转也。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説

  • 青鸟·梅特林克

    梅特林克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六幕的梦幻剧。樵夫的两个孩子蒂蒂尔和弥蒂尔在圣诞节前夕梦见他们受仙姑贝里吕娜之托,为她病重的孙女儿去寻找青鸟。兄妹俩用仙姑给他们的有魔法的钻石小帽,召来了面包、糖、火、水、狗、

  •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佚名

    题“太清真人述”。首有阙文。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即《黄帝九鼎神丹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经中之解,乃西汉至隋代人所解。述外丹术,与《周易参同契》等相一致。

  • 佛所行赞·马鸣

    又名《佛本行经》、《佛所行赞经传》、《佛所行赞经》、《佛本行赞经》、《佛所行赞传》。佛教人物传记。马鸣著。现存梵本17章。中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5卷;南朝宋宝云译7卷;以及现代人译的多种现代汉语本。中译藏文本

  • 四谛论·佚名

    梵Catuh!satya -nirdes/a 。凡四卷,婆薮跋摩(梵Vasuvarman )造。陈·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如书名所示,本论系阐释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作。全书共分六品:思择品、略说品、分别苦谛品、思量集谛品、分别灭谛品

  • 法界宗五祖略记·续法

    应戴京曾之请而作。是华严宗五位祖师(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五祖宗密)的合传,其中杜顺传和智俨传取材于《华严悬谈会玄记》,法藏传取材于《法藏和尚传》,澄观传和宗密传取材于诸种疏记。书中否定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