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章 舍利来岛

大贤者之大长老于雨安居毕,于迦剌底迦月、满月之日行自恣,以告王:(一)“人间之王!我等大师,久不谒正觉者,我等,无依怙而来住,于此处我等无有应崇敬者。”(二)“大德![贵僧非]曾向余言正觉者已入灭?”[王]言而回答:“谒舍利谒胜者。”(三)“余应建立塔婆为大德之意思,余知此。余营建塔婆,大德对舍利所配虑。”(四)长老向王言:“可与须末那相谈。”王言:彼沙弥“舍利由何处得耶?”(五)如斯彼沙弥须末那[喜悦告王]:“人间之王!庄严都城与道路,与众共守布萨戒,乘王象,(六)翳白伞,伴乐人于黄昏时可赴大龙王园,(七)王!于彼处知舍利之分散,可得[佛]之舍利。”(八)

于是,长老由王宫赴支提耶山,言达善心[境]之须末那沙弥,[九]“汝贤者须末那!来。赴妙之布波普罗[华氏城],对汝祖父大王如斯传我等之言。(一〇)‘大王!汝友天爱大王于佛教起信心,欲建立塔婆。(一一)能赠牟尼尊之舍利与师所用之钵。此于大王之处有此甚多之遗身舍利。’(一二)携其满钵赴妙天宫,向彼帝释天王如斯传我等之言:(一三)‘应受三界供养[佛]之右齿舍利于御身之处,天王!右之锁骨亦然。(一四)御身唯供养佛齿!师之锁骨请与我等。天王!楞伽岛之务勿怠慢。’”(一五)“诺,大德!”斯言者,彼通力者沙弥于其刹那来至正法阿育[王]之前,(一六)于其处[王之]沙罗树下置美丽大菩提树,见捧迦剌底迦祭之供养。(一七)闻长老之语携王所得舍利之满钵,沙弥赴雪山。(一八)置舍利与上妙之钵于雪山而赴天王之前,申述长老之言,(二九)天主帝释由周罗摩尼周提耶[髻珠塔]取出右锁骨与沙弥。(二〇)由此,行者须末那取其舍利与舍利钵来至支提耶山,亲手与长老。(二一)

于黄昏时[前]述卤簿,王[立]于王军之先头而赴大龙王园。(二二)长老于其处之山安置所有舍利,由此,眉沙迦山为支提耶山。(二三)长老置其舍利之钵于支提耶山,取锁骨,伴众而赴固定之场所。(二四)“若此是牟尼尊之舍利者,我天盖自倾,象当跪下,此舍利函与舍利共来,当止停我头上。”王如斯思惟,而依其所思惟。(二五、二六)大地之王者如灌甘露大为喜悦,由头上取置于象背上。(二七)喜悦之象咆哮,大地震动。由此,象返回伴长老、军队,由东门进入美丽之都中,由此更由南门出,(二八、二九)赴于塔波园支提场所背后所建,玛黑夹[夜叉]堂地,由菩提树之处还来,面东而立,其时此塔婆之场所充满迦昙婆花及阿陀利蔓草蔓延。(三〇、三一)于其间人王使清扫庄严为天人所护之此净地,(三二)舍利由象背降下时,象不欲如此,王问长老之意,(三三)彼[答]:“彼望安置与己背等[高]之场所。”是故谓:“不欲降下舍利。”(三四)王直令由干燥之阿婆耶池[持来]干土块,积与彼象同高,(三五)王于此奇妙场所,庄严种种样样,由象背降下舍利,安置于其处。(三六)立舍利之守护役,置象于彼处,王心急于建立舍利塔、(三七)用多数之人人速造砖瓦,熟虑[供养]舍利之仪式,伴家臣入都。(三八)大摩哂陀长老一行俱向美丽之摩诃眉伽林,定住于彼处。(三九)

象于夜间往来彼舍利[奉安之]场所,昼则负舍利立菩提树处于堂内。(四〇)大地之王者从长老之提案,须数日于彼敷地上筑造及膝[高]之塔,(四一)于彼处来触奉安之舍利,大众亦遍由处处来会。(四二)于彼等之来会,舍利由象背腾空,见止于七多罗树高之虚空中。(四三)舍利令众人感动,于有瘤之庵罗树下如佛之所[为],行惊奇之二种神通,由[其舍利]出火炎,又水流,楞伽之地自然光辉为唯一色。(四四、四五)

卧于般涅槃床之五眼[具有]之胜者,行五大决意。(四六)“大菩提树之南枝阿育[王]之取此耶!自断插入花瓶,(四七)所插之彼枝,辉耀诸方,由果实树叶放六种美丽之光,(四八、四九)彼[树枝]与可爱之金瓶俱上腾而不见,七日[间]止于雪[云之]胎中,安置于塔波园中,我右锁骨上升于虚空,行二种之神通,(五〇)安置于楞伽岛庄严之醯摩摩利伽祠中,余无多那量之舍利,(五一)具佛之相,上腾立于虚空中,行二种之神通而止。”(五二)[如斯]如来定五种之决意。是故,其时舍利行其神变。(五三)由空而下其[舍利]止于王之头上,王大悦而奉安于灵祠中。(五四)奉安其之舍利之灵祠耶!其时有可惊愁闷大地震动,(五五)如斯诸佛是不可思议,诸佛之法是不可思议,信不可思议者之果[又]是不可思议。(五六)

目击此神变之人人,对胜者起信心,王弟之末多婆耶王子亦(五七)对圣王[佛]怀具信心,乞求人王与一千人人共出家于[佛]教。(五八)由且陀卫村,又由多瓦罗曼陀罗,更由卫哈罗比伽,又由同一之伽罗伽比陀,(五九)并由乌婆提莎村一一之五百人青年喜悦,对如来起信心而出家。(六〇)如斯其时由都[之内]外,入胜者之教而出家者共三万人之比丘。(六一)大地之王者于塔波园营建妙塔,常以多数之珠宝行供养。(六二)王之后宫、武士族、家臣,同都人士及所有地方民等各各供养。(六三)于此处先塔婆而建立精舍,此塔波园精舍为世所知。(六四)

世间导师虽入般涅槃尚以己遗身舍利由种种方法为人人行利益安乐。况胜者之存于此[世]耶?(六五)

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而[起]作大王统史

名舍利来岛之第十七章[毕]

猜你喜欢
  新华严经论 第五卷·李通玄
  大明高僧传卷第四·如惺
  卷第六·佚名
  如净禅师语录目次·文素
  卷第四十三·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六·唐慧琳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玄奘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俱舍论疏 第四卷·法宝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一卷·澄观
  专门为造就僧才设的学·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二·澄观
  卷第十五·智旭
  卷四·佚名
  三法度論卷上·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894_1 【相见欢】薛昭蕴   罗襦绣袂香红,画堂中。细草平沙蕃马、小屏风。   卷罗幕,凭妆阁,思无穷。暮雨轻烟魂断、隔帘栊。   卷894_2 【醉公子(一名四换头)】薛昭蕴   慢绾青丝发,光砑吴绫袜。床上小

  • 高似孙·唐圭璋

      似孙字续古,馀姚人。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庆元五年(1199),武学博士。嘉泰三年(1203),被命知信州,放罢。开禧元年(1205),知严州,与祠禄。嘉定元年(1208),知江阴军。嘉定十七年(1224),著作偌郎。宝庆元年(1225),知处州。有疏寮小集   

  • 刘德秀·唐圭璋

      德秀字仲洪,丰城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淳熙八年(1181),户部犒赏酒库所干办公事。庆元元年(1195),右正言。二年(1196),谏议大夫。开禧元年(1205),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元年(1208)卒。有默轩词,不传。   贺新郎   西湖   雨沐

  • 三集卷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一古今体七十五首【庚辰一】庚辰元旦纪蔀循环五运推三灵引达正昌时岁惟振美期农稔月应孟陬与物怡?气誾誾调律琯羣生啿啿沐春祺武成敢诩尧封廓敬久还求禹甸治元旦

  • 卷363 ·佚名

    孙应时 悼赵提干 伟岩佳公子,功名中自强。 力臻门户立,学务本源长。 命服空遗像,斑衣负北堂。 增辉赖金友,笔墨妙揄扬。 孙应时 悼赵提干 一第规模胜,双楼气象高。 生涯轻阿者,来往属吾曹。

  • 卷八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二假山类五言古奉和裴仆射相公假山   【唐】韩 愈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力往语山中人丐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当轩乍軿罗随势忽开拆有洞若神剜有岩

  • 卷十·佚名

    武纪解第六十八题解:武,武事。纪:纲纪。此篇类似兵书,讲用武的大法。币帛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成。车甲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捷。克□事而有武色,必失其德。临权而疑,必离其灾。□□不捷,智不可□,□于不足,并于不

  •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二三佥禀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八--二一·佚名

    南隘等庄业主、垦户等,佥举郑承恩为南隘等庄总理具佥禀竹南一保南隘、新城等庄,业主郑吉利,暨垦户金同和等,为选举妥洽,佥恳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缘南隘、新城等庄总理郑重开病故,被本城地棍黄锦,变名黄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四职役考【四】乾隆元年设立河南沁河长夫免民夫修筑堤工并革各处摊派之累先是雍正十三年皇上御极特颁谕旨凡各河防堤岸闸坝等工程向於民田按亩派捐者槩予革除如山东挑挖运河派帮民夫工

  • 卷三十二 职官四·龙文彬

    ◎兵部尚书侍郎洪武元年,置兵部,以陈亮为尚书,朱珍为侍郎。(《昭代典则》。 )十五年,增试侍郎一人。(《职官志》。 )二十二年,沈氵晋进兵部尚书。时广西都司建谯楼,青州卫造军器,皆擅科民财,氵晋请:“凡都司卫所营作,必都督府奏

  • 提要·胡渭

    【臣】等谨案洪范正论五卷国朝胡渭撰渭有禹贡锥已着録此书大防以禹之治水本于九畴故首言鲧堙洪水继言禹乃嗣兴终言天乃锡禹则洪范为体而禹贡为用互相推阐其义乃彰然大防主于明奉若天道之理非郑樵禹贡洪范相为表里

  • 第二十五卦:《无妄卦》·佚名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白话】《无妄卦》象征不妄动妄求:极为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然而,如果不能坚守正道的话就会发生祸殃,因而也就不利于前去行事了。《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

  •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四)·太虚

      甲二 正说分  乙一 明能行六度之菩萨  丙一 广说修成菩萨之行  丁一 策发心愿  戊一 策发总心  己一 明发心相  现讲发菩提心品,即明发心义相。发菩提心,此心上已说明发求菩提或求佛果之愿欲,对佛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八卷释第六行已复住广辨阿那含 释第七到彼岸广辨罗汉乃至诸佛 辨二人谤佛法僧一以不信故谤二以谬解故谤 释七种果谓方便果报恩果等 释佛性非有如虚空非无如菟角义 广释佛性如虚空义

  • 翻梵语·佚名

    今此书也。全部十卷。飞鸟寺信行之撰集。世所希也。一日余登醍醐山。于光台院客亭。悉昙字记三教指归行状记等讲述之日。阅此书深贤师之持本。久收箱底。蠹鱼甚投。携归。遂返璧之次借览。游佛国行汉土之思偏难默止。

  • 卷第十七·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七临济宗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隆兴府黄龙慧南禅师信州章氏子。依泐潭澄禅师分座接物。名振诸方。偶同云峯悦禅师游西山。夜话云门法道。峯曰。澄公虽是云门之後。法道异矣。师诘其所以异峯曰。云

  • 生天经颂解·王吉昌

    生天经颂解,金元时道士王吉昌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此书为《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之注解。注文以七绝颂诗体写成。逐句解说经义。大抵以性命双修为宗旨,宣扬清静修心,并涉及内丹惨炼。其说本于全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