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似孙

  似孙字续古,馀姚人。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庆元五年(1199),武学博士。嘉泰三年(1203),被命知信州,放罢。开禧元年(1205),知严州,与祠禄。嘉定元年(1208),知江阴军。嘉定十七年(1224),著作偌郎。宝庆元年(1225),知处州。有疏寮小集

  金人捧露盘

  送范东叔给事帅维扬

  下明光,违宣曲,上扬州。玉帐暖、十万貔貅。梅花照雪,月随歌吹到江头。牙樯锦缆,听雁声、夜宿瓜州。

  南山客,东山妓,蒲萄酒,鹔鹴裘。占何逊、杜牧风流。琼花红叶,做珠帘、十里遨头。竹西歌吹,理新曲、人在春楼。

  眼儿媚

  翠帘低护郁金堂。犹自未忺妆。梨花新月,杏花新雨,怎奈昏黄。

  春今不管人相忆,欲去又相将。只销相约,与春同去,须到君行。

  莺啼序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春之神也。其词凄惋,含意无穷。略采其意,以度春曲。

  青旂报春来了,玉鳞鳞风旎。陈瑶席、新奏琳琅,窈窕来荐嘉祉。桂酒洗琼芳,丽景晖晖,日夜催红紫。湛青阳新沐,人声澹荡花里。

  光汛崇兰,坼遍桃李,把深心料理。共携手、蘅室兰房,奈何新恨如此。对佳时、芳情脉脉,眉黛蹙、羞搴琼珥。折微馨、聊寄相思,莫愁如水。

  青蘋再转,淑思菲菲,春又过半矣。细雨湿香尘,未晓又止。莫教一鴂无聊,群芳亹亹。伤情漠漠,泪痕轻洗。曲琼桂帐流苏暖,望美人、又是论千

  里。佳期杳缈,香风不肯为媒,可堪玩此芳芷。

  春今渐歇,不忍零花,犹恋馀绮。度美曲、造新声,乐莫乐此新知。思美人兮,有花同倚。年华做了,功成如委。天时相代何日已。怅春功、非与他时比。殷勤举酒酬春,春若能留,□还亦喜。

  失调名

  红翻茧栗梢头遍。

  江神子

  寄王德新

  春风花柳日相催。浙江梅。腊前开。开遍山桃,恰到野荼。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

  半山亭下钓鱼台。拂层崖。坐苍苔。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恨杀玉溪王老子,忙个甚,不同来。

  又

  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死葬糟丘殊不恶,缘底事,赴清泠。

  醉乡千古一声平。物忘情。我忘形。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若见三闾凭寄语,吾有酒,可同倾。

  又

  二更轰饮四更回。宴繁台。尽邹枚。谁念梁园,回首便成灰。今古废兴浑一梦,凭底事,寄悲哀。

  青天荡荡镜奁开。月光来。且徘徊。何用东生、西没苦相催。世事悠悠吾老矣,歌一曲,尽馀杯。

  木兰花慢

  孟津官舍寄饮若、钦用昆弟,并长安故人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沉、不尽古今愁。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

  风声习气想风流。终拟觅菟裘。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二

  拥都门冠盖,瑶圃秀、转春晖。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追随。旧家谁在,但千年、辽鹤去还归。系马凤凰楼柱,倚弓玉女窗扉。

  江头花落乱莺飞。南望重依依。渺天际归舟,去间江树,水绕山围。相期。更当何处,算古来、相接眼中稀。寄与兰成新赋,也应为我沾衣。

  三

  赋招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百年世事,意功名、都在黑头公。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

  门前花柳又春风。醉眼眩青红。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天东。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梦到琅邪台上,依然湖海沉雄。

  四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恨秋雁年年报,长空澹澹,事往情留。白头。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严城笳鼓动高秋。万灶拥貔貅。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江神子

  寄德新丈

  草堂潇洒浙江头。傍林丘。买扁舟。隔岸红尘,无路近沙鸥。枕上看书樽有酒,身外事,竟何求。

  暮云归鸟仲宣楼。弊貂裘。为谁留。千古书生,那得尽封侯。好在半山亭下路,闻未老,去来休。

  满江红

  寄方城商师国器军中。寄同年李钦用,

  时钦用为西台掾,在长安

  汉水方城,今古道、几回投迹。留滞久,浩歌狂醉,此心谁识。渭北清光摇草树,故人对酒应相识。记雨窗、相对话离忧,秋风夕。

  风月笛,烟霞屐。身易老,时难得。鸟飞天不尽,野春平碧。我梦秦东亭上饮,举头但有长安日,便与君、重结入关期,明年必。

  洞仙歌

  超化蘸碧轩得饮之书,有相调之语,因代书

  以寄,寺有长明灯龛,即所见而言。

  青钱白譬,自买愁肠绕。更恨欢狂负年少。记阳关图上,尊酒留连,儿女泪,输与闲人坐钓。

  茂陵多病后,懒尽琴心,无复求凰与同调。似清风古殿,风动幡摇,晴昼永,惟有龛灯静照。看蝴蝶、飞来淡无情,问墙角茂葵,为谁凝笑。

  临江仙

  寄德新丈

  自笑此身无定在,北州又复南州。买田何日遂归休。向来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赤日黄尘三百里,蒿丘几度登楼。故人多在玉溪头。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点绛唇

  寄李辅之

  生死论交,有情何似无情好。满前花草。更觉今年老。

  塞上春迟,湖上春风早。东州道。几时飞到。烂醉红云岛。

  又

  十六芳年,锦儿娇小琼儿秀。海棠红绉。恰到愁时候。

  天上歌声,未省人间有。休回道。渭城烟柳。肠断离亭酒。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董康
  第二十二出 书空·李渔
  第二十四出至第三十四出·方成培
  楔子·高文秀
  ●含中睫巢两集校录·李锴
  卷五·侯克中
  柴氏四隐集巻二·柴望
  卷九十二·陈思
  卷四十一·吴之振
  卷四·陈邦彦
  卷四百六十六·佚名
  御选明诗卷八十四·康熙
  众香国(清)众香主人 撰·张次溪
  山谷外集诗注卷四·黄庭坚
  杜旟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外篇 汉书五行志杂驳第十一·刘知几

      鲁文公二年,不雨。班氏以为自文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毛伯赐命,又会晋侯于戚。上得天子,外得诸侯,沛然自大,故致亢阳之祸。案周之东迁,日以微弱。故郑取温麦,射王中肩,楚绝苞茅,观兵问鼎。事同列国,变雅为风。如鲁者,方大邦不足

  • 卷之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四·李衷纯

    唐论夏论周论管蔡论申生论赵盾论伍员论哀公论子贡论季札论四君论豫子论荆卿论秦晋论秦皇汉武论萧何论二酇侯论周勃论○唐论自尧舜以天下禅也、后之强臣柄家、欲奸人之国、移人之祚者、辄借其名以遂其奸。至战国时、好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纪昀

    逆臣传金○金 秉德 唐古辩乌达 大兴国图克坦额哷楚克布萨思恭图克坦贞 李老僧完颜元宜 赫舍哩执中崔立秉德 唐古辩 乌达 大兴国 图克坦额哷楚克 布萨思恭 图克坦贞 李老僧 完颜元宜 赫舍哩执中 崔立 △秉德 秉德

  • 一三二五 军机大臣奏查江苏省查缴禁书尚未据书麟等具奏片·佚名

    一三二五 军机大臣奏查江苏省查缴禁书尚未据书麟等具奏片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查江苏省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及查缴应禁书籍,尚未据书麟、闵鹗元具奏。此系每年年底应奏之件,想不日亦即可奏到。谨奏。(军机处上

  • 柴中行传·脱脱

    柴中行,字与之,余干人。绍熙元年(1190)考中进士,被授予抚州军事推官。权臣韩..胄禁道学,考校文字,转运司传檄文,让柴中行自己讲伪学的错处,柴中行奋笔写道“:我从小读程颐的书才考中进士,如果认为是伪学,不愿考校。”柴中行调任

  • 高德基传·脱脱

    高德基,字元履,辽阳渤海人。皇统二年(1142),高德基登进士第。皇统六年(1146),高德基为尚书省令史。海陵做丞相时,刚愎自用,没有人敢违背他的意旨,高德基却常常与他争辩。等到海陵篡取了皇位,命令左司郎中贾昌祚告知高德基说:“

  • 第六十九章 自我毁灭的西南保卫战·李宗仁

    一5月8日我自桂林飞抵广州,随即发表书面谈话,声明中共破坏和谈,一意孤行,政府只有作战到底。可是广州此时情况较南京尤为艰难,蒋先生所开的空头支票,一张也不兑现。通货膨胀尤无法阻遏。行政院曾派副院长朱家骅两度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一征榷考榷酤【禁酒】宋宁宗嘉泰四年二月蠲临安府逋负酒税至开禧元年二月复蠲之嘉定四年四月禁两浙福建州县科折盐酒先是孝宗初即位免杨存中所

  • 般若伽陀现世品第十二·佚名

    如母爱子子疾病,当令父母心忧恼。十方诸佛般若生,般若摄受亦复尔。过现未来三世佛,遍十方界亦复然。皆从佛母般若生,众生心行无不摄。如是世间诸如来,乃至缘觉及罗汉。迨及般若波罗蜜,皆一味法离分别。过现大智诸菩萨,各各住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第三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三卷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二复次下明五戒事理复简偏圆。上虽通六。五戒之义该摄浅深。若不委论事理偏圆。何能精识持犯之相。此自分五。初不杀戒二。初委示二。初总示事理持犯。欲令行者用理不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九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九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初释见境中。先总释。次开章别释。初言诸者。自解云非一者众也。所起虽多不出一百四十。起不当理名之为见。又解知下重释见字。于一百四十中。各起一见皆推理不当。

  • 卷第一·佚名

    季总彻禅师语录卷第一侍者超祥记录住姑苏慧灯禅院于顺治甲午岁二月十六日进院山门不得其门而入纵有琼楼玉殿却被一茎草盍却苟得其门而入便能于一茎草上现出琼楼玉殿山僧到此为诸人八字打开去也拽杖便入。佛殿挺若须

  • 台湾志略·李元春

    台湾地方志。清李元春撰。二卷。元春字时斋,陕西朝邑(今大荔)人。据《稗海纪游》、《赤嵌集》和福建、台湾地方志等几十种文献,结合采访记录而成是书,记事止于嘉庆十四年(1809),约五万字。分地志、风俗、物产、胜迹、

  • 屐痕处处·郁达夫

    郁达夫著。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6月出版。为作者移居杭州前后写作的一组游记散文,共11篇,并《自序》及附录各1篇。集内文章均为记述游览浙东、浙西、皖东等地名胜所作,重在描摹自然景色,多能见其神采。如《杭江小历纪程

  • 大洞玉经·佚名

    道家符咒书。二卷。撰者不详。本书为《大洞经》现存三本之一,即太玄赵真人注本。该本亦倡存神,但尤重符咒。《古今图书集成·道书部汇考二》:“若能行持经中符咒,精诚混炼,存神日新,返老还童,长生久视。尝考《神仙通

  • 御制诗·乾隆

    《初集》四十八卷。《二集》一百卷。《三集》一百十二卷。《四集》一百十二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撰。弘历所著之诗甚富,号称一生写有十万余首诗。其古今体诗以编年为次。已刻者凡四集。《初编》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