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升庵诗话

诗话。明人杨慎(1488—1559)撰。十四卷。《升庵诗话》常于词章韵律的考订和诗篇诗句的品鉴中提出一些精辟的理论观点。例如,杨慎称赞王维诗“含不尽之意”、王粲诗“涵蓄蕴藉”、杜牧诗“殊有含蓄”、薛涛诗“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杜甫《赠花卿》诗“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等等,表明他倡导诗须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创造。不满李梦阳、何景明等七子的拟古蹈袭之弊,强调诗歌是诗人的性情之作,“是发诸性情而协于音律,非先协音律而后发性情也”(《李前渠诗引》),重视诗人的才与学。主张向历代诗歌学习,特别是向六朝和唐代优秀诗歌学习,对宋诗也给予了重视和肯定。慎有《古今风谣》已著录。此编向无善本,刻入《升庵文集》为八卷,刻入《升庵外集》为十二卷,有刻入《丹铅总录》为四卷,《函海》又载十二卷及补遗三卷。卷帙异数,各有详略,前后异次,此有彼无。文字之讹,各本皆然。

《升庵诗话》全部章节目录

(1)弁言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附录

猜你喜欢
  运甓记·邱瑞吾
  西河词话·毛奇龄
  潜溪诗眼·范温
  词余丛话·杨恩寿
  谷音·杜本
  小栖霞说稗·平步青
  芬陀利室词话·蒋敦复
  猛虎集·徐志摩
  尊瓠室诗话·陈诗
  湘烟小录·陈裴之
  圭塘欸乃集·许有壬
  红大院·老舍
  曹祠部集·曹邺
  乐府余论·宋翔凤
  近词丛话·徐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彭定求

        卷140_1 【变行路难】王昌龄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卷140_2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

  • 卷30 ·佚名

    陈某 秋兴 禾黍离离雨满村,望中兵火几家存, 荒城半是征人骨,秋月偏惊旅客魂。 岂意战尘临老见,不知心事向谁论。 抱茅盖得青山屋,多种桃花映酒樽。 陈某 秋夜风雨次韵 独卧苦不寐,灯残知夜深。

  • 卷九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七 郑谷【字守愚宜春人】 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 荣落何相似初终却一般犹疑和夕照谁信堕朝寒水木辉华别诗家比象难佳人应误拜栖鸟反求安屈指期轮满何心谓影残庾

  • 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二·张说

    尹懋江上饶奇山,巑罗云水间。 风和树色杂,苔古石文斑。 巴俗将千溠,灉湖凡几湾。 嬉游竟不尽,乘月泛舟还。

  •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六十二·柯劭忞

      张兴祖 宁玉 张荣实 玉 吕德 朱国宝 吴佑 安民 梁祯 张泰亨继祖 珍 王守信 皇毅 靳忠 蔡珍 韩进 刘用世 世恩 世英 苏津 王均 季庭璋   张兴祖,中山无极人。父林为史天泽部将,以功授金符千户。林请老,兴祖袭父职

  • 卷六 周柴何王张马游刁列传·陆游

       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本少孤,羁贫,有勇力,尝独格虎杀之,吴武王起隶帐下,勇冠三军,每奋跃先登,攻坚摧锋,蒙犯矢石,身无完肤。战罢,辄自烧铁烙其创,食饮言笑自如,雷迁至淮南马

  • 东林列传卷八·陈鼎

    范景文传范景文字梦章号质公北直吴桥人万厯癸丑进士当逆珰煽焰时景文请告林下凡东林诸君子遭逆陷害景文家去京师甚近无不使人阴为周全或走书当事力为排解如周顺昌悬赇追比景文变产资之不足则遍告同志以为助及为执政庄

  • ◎周公末路(男儿报国争先逃)·李定夷

    帝制余孽洪宪巨子杨度,自从六君子之魁,变为八罪魁之一后,伏居天津德国租界,拥资以雄。以为我国警权不及,可以长托庇于德人保护之下,而莫予毒矣。孰意欧战影响,竟间接又间接,而及于彼之身。我国与德国绝交消息传至天津,杨尚不觉

  • 卷一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校讐略【六】武英殿校刋二十二史考证【旧唐书至元史共一百三十六条】旧唐书则天纪长安三年七月杀右金吾卫大将军唐休璟按新书七月庚戌休璟自凉州都督召为夏官尚书同平章事考之本传无被杀

  • 18.流亡公子重耳·林汉达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

  • 陰陽出入上下第五十·苏舆

      天道大數,相反之物也,不得俱出,陰陽是也。春出陽而入陰,秋出陰而入陽,夏右陽而左陰,冬右陰而左陽。陰出則陽入,陽出則陰入;陰右則陽左,陰左則陽右。是故春俱南,秋俱北,而不同道;夏交於前,冬交於後,而不同理。立行而不相亂,澆滑而

  • 雅述·王廷相

    道体篇道体不可言无,生有有无,天地未判,元气混涵,清虚无间,造化之元机也。有虚即有气。虚不离气,气不离虚,无所始、无所终之妙也。不可知其所至,故曰太极;不可以为象,故曰太虚。非曰阴阳之外有极有虚也。二气感化,群象显设,天地万

  • 第八章 19·辜鸿铭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辜讲孔子说:“啊!作为人民的统帅,尧这个帝王 是多么伟大啊!尧的高贵品德是那么高大而无人能比,只有上天的伟大才可以与他

  • 摄大乘论初分讲义(注一)·太虚

      ──十四年春在北平佛教藏文学院讲──   甲一 总标纲要分    乙一 总叙端由    乙二 正标纲要     丙一 标列殊胜      丁一 标      丁二 列      丁三 结     

  • 花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八·法藏

    (此尽十住知识)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入法界品第三十四将释此品。四门同前。初释名有三。一分名者。谓广依胜友。深证法界故名依人入证成德分矣。二会名。约处名祇洹重阁会。谓表此法济物摄生故在给园。又显悲依本智重出

  • 易图通变·雷思齐

    经学著作。宋末元初雷思齐撰。5卷。思齐字齐贤,学者称空山先生。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弃家为道士,居乌石观。后讲学广信山中以终。此书本于道家图书之学,备讨众说,探核经义。卷一“河图传上”,卷二“河图传中”,

  • 庆元党禁·佚名

    一卷。原题沧州樵叟撰。《四库提要》云其与《绍兴正论》出于一人之手,今人李裕民已考其不确 (《四库提要订误》卷二)。原序称“淳祐乙已”,则书成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0。本书记载宋宁宗时庆元党禁事件,从赵汝愚、韩侘

  •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象头山中。与大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有所作悉已成办。释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妙心俱得解脱。诸心自在到胜彼岸。善入法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