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奕

  奕字伯敬,自号玉斗山人,玉山人。与谢枋得相善。入元后曾补玉山教谕。有东行斐稿传于世。

  摸鱼儿

  肯堂欲惠书不果,借萧彦和梅花韵见意

  问梅花、几人邀咏,平生见外骚楚。相思一夜罗浮远,姑射仙姿何处。情未吐。□□□、雄蜂雌蝶空相遇。岁年孰与。叹皓首相看,冰心独抱,谩作广平赋。

  黄昏暮。半点酸辛谁诉。寿阳眉恨妖妩。南来北使无明眼,细认杏花真谱。私自语。道消息、孤根还有春风主。启明未举。听画角吹残,马头摇梦,人已山阳路。

  水调歌头

  舟过桃源,适逢初度,和欧阳楚翁韵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近日青衿绿髮,转盼忽成翁。缩首杞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

  十年后,数椽屋,隐琊峰。人叹乾坤许大,醯瓮老山中。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沁园春

  和赵莲澳提举遣怀

  耳目肺肠,不由我乎,更由乎谁。也不必君平,不消詹尹,不卜何疑,不卜何疑。三径归来,一时有见,岂为黄初与义熙。天下事,但行其可,自合乎宜。

  大哉用易乘时。纵乌喙那能食子皮。叹失若塞翁。失为得本,赢如刘毅,赢乃输基。大黠小痴,有

  馀不足,谁必彭殇早与迟。眼前物,纵铜山金屋,一瞑全非。

  南乡子

  和谢潜庵蒋山

  搔首倚薰风。一幅画图尘土中。鹤怨猿惊人去也,潜龙。谁绞香车起蛰松。

  岁月去熙丰。世味人情自淡浓。春去春来墩不竞,匆匆。蜀水吴山血又红。

  霜天晓角

  和韩南涧采石蛾眉亭

  天无四壁。底用量江尺。徒把乾坤分裂,谁与帝、扶民厄。

  几年樊圃缺。耳风腔转笛。此日双蛾空蹙,依然也,暮山碧。

  贺新郎

  仆过鲁,自葛水买舟,至维扬,又自扬

  州买舟,至孔林,登泰山,复不淮楚,往复

  六千里,共赋此词,括尽山川所历之妙,真

  所谓兹行平生者也。

  有客过东鲁。自葛水、泛舟西下,帆开三楚。万里湖光磨水镜,际五老、落星烟渚。又飞过、二姑门户。彭泽柳青新旧色,望九华、依约池阳路。风雨庙,乌江羽。

  蛾眉牛渚皆如故。问缘何、鲁港汀洲,江声无语。采石书生勋业在,吊锦袍、公子魂何处。流恨下、秦淮商女。多景楼头吟北固,笑平山堂里谁为主。且烂饮,琼花露。

  又

  醉醒琼花露。买扁舟、邵伯津头,向秦邮去。流水孤村鸦万点,忆少游、回首斜阳树。又访著、山阳

  酒侣。细剔留城碑藓看,上歌舞、一啸江东主。望凫峄,过邹鲁。

  孔林百拜瞻茔墓。历四阜、少皞之墟,大庭之库。竟涉汶河登泰贷,候清光,夜半开玄圃。迤逦问、东平归路。蚩冢黄花吟笑罢,下新州,醉白楼头赋。复淮楚,寻故步。

  又

  舟下匡庐,因感己未岁侍谢虚舟游山,

  江空岁晚,物换星移,如之何而不感。遂赋

  此呈燕五峰。

  帆卸西湾侧。望康庐、老峰面目,旧曾相识。岁岁滔滔江浪远,回首暮云空碧。今想见、髮痕全白。眠鹿矶头茅屋烂,问草堂、谁管真泉石。还更有,青牛迹。

  老峰点首如招客。道十年、玉斗窗间,两成疏觌。赢得老夫谙阅世,不作少年太息。看雨馀、依旧青山色。汶上归来重过我,最峰头、新长芝堪摘。分半席、共横笛。

  沁园春

  过彭泽发明靖节归来之本心

  八十日官,浩然归去,知心者希。谓诗有招魂,姑言其概,注其述酒,亦特其微。不事不儿,惟书甲子,皆是先生杜德机。看时运,与夫荣木,始识真归。

  黄唐邈不可追。慨四十无闻昨已非。故怀彼仙师,策夫名骥,志夫童冠,寤寐交挥。人表何时,谁生过鲁,愿企高风慕浴沂。兹行也,尚庶几短葛,不负公衣。

  八声甘州

  李太白大雅一赋,发少陵之所未髮,惜

  豪狂诗酒,一死疑之。过采石赋此。千载醉

  魂,招之不醒,吾不信也。

  诵公诗、大雅久不闻,吾衰竟谁陈。自晋宋以来,隋唐而下,旁若无人。光焰文章万丈,肯媚永王

  璘。卓有汾阳老,抱丈人贞。

  不是沉香亭上,谩题飞燕,蹴起靴尘。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江滨。青山冢、知几番风雨,雷霆走精神。因过鲁,携一尊吊古,疑是前身。

  水调歌头

  过鲁港丁家洲,乃德祐渡江之地,有感

  长江衣带水,历代鼎彝功。服定衣冠礼乐,聊尔就江东。追忆金戈铁马,保以油幢玉垒,熢燧几秋风。更有当头著,全局倚元戎。

  攒万舸,开一棹,散无踪。到了书生死节,蜂蚁愧诸公。上有皇天白日,下有人心青史,未必竟朦胧。停棹抚遗迹,往恨逐冥鸿。

  贺新郎

  金陵怀古。金陵流峙,依约洛阳,惜中

  兴柄国者巽,皆入床下,遂使金瓯甑堕,惜

  哉

  决眦斜阳里。品江山、洛阳第一,金陵第二。休论六朝兴废梦,且说南浮之始。合就此、衣冠故址。底事轻抛形胜地,把笙歌、恋定西湖水。百年内,苟而已。

  纵然成败由天理。叹石城、潮落潮生,朝昏知几。可笑诸公俱铸错,回首金瓯瞥徙。漫涴了、紫云青史。老媚幽花栖断础,睇故宫、空拊英雄髀。身世蝶,侯王蚁。

  酹江月

  和辛稼轩金陵赏心亭

  英雄老矣,对江山、莫遗泪珠成斛。一箑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凤去台空,鹭飞洲冷,几度斜阳木。欲书往事,南山应恨无竹。

  宁是商女当年,后来腔调,拍手铜鞮曲。偃蹇老松虽拗□,犹□一枰残局。乌巷垂杨,雀桥野草,今为谁家绿。赏心何处,浩歌归卧梅屋。

  法曲献仙音

  和朱静翁青溪词

  九曲青溪,千年陈迹,往事不堪依据。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应讶野王当日,三弄罢、乍无语。

  □□□。高牙大纛船如屋,又少甚笙歌,翠云箫鼓。流恨入寒筝,离合君臣良苦。花落几春□,无此一番风雨。是何人、尚秦淮门馆,柳桥荷浦。

  贺新郎

  秦淮观鬥舟有感,追和思远楼

  惆怅秦淮路。慨当年、商女谁家,几多年数。死去方知亡国恨,尚激起、浪花如语,应不危攥又谁省、此时情绪。云盖拥,翠阴午。

  汨罗无复灵均楚。到如今、荃蕙椒兰,尽成禾黍。疑是豕龙龙穿王气,遗恨六朝作古。□留与、浮歌载醑。天外长江浑不管,也无春无夏无晴雨。流岁月、滔滔去。

  木兰花慢

  和赵莲澳金陵怀古

  翠微亭上醉,搔短髮、舞缤纷。问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谁存。何似乌衣故垒,尚年年,生长儿孙,今古兴亡无据,好将往史俱焚。

  招魂。何处觅东山,筝泪落清樽。怅石城暗浪,秦淮旧月,东去西奔。休说清谈误国,有清谈,还有斯文。遥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际江痕。

  南乡子

  和辛稼轩多景楼

  豪杰说中州。及此见题多景楼。曹石当年徒浪耳,悠悠。岁月滔滔江自流。

  风雪老兜鍪。不混关河事不休。浪舞桃花颠又蹶,嬴刘。莫与武陵仙客谋。

  水调歌头

  和陆放翁多景楼

  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何代非聊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

  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对水注杯酒,为我向东流。

  八声甘州

  题维扬摘星楼

  问苍天、苍天阒无言,浩歌摘星楼。这茫茫禹踪,南来第一,是古扬州。当日双龙未渡,风月一家秋。中分胡越后,横断江流。

  □百年间春梦,笑槐柯蚁穴。多少王侯。谩平山堂里,棋局几边筹。是谁教、海干仙去,天地付浮沤。书生老,对琼花一笑,白髮苍洲。

  临江仙

  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鹤飞仙去总成休。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不堪风景事回头。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沁园春

  题新州醉白楼

  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时豪杰,千古风流。白骨青山,美人黄土,醉魄吟魂安在否。江南客,因来游胜践,稽首前修。

  悠悠。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拶破愁城,吸干酒海,袖拂安梁舞暮秋。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

  婆罗门引

  忆叠山翁

  佳人鬓髮,几回涂抹共婵娟。又何止三千。拟待盈盈宝鉴,多少绮罗筵。恨妖蟆怪事,长夜中天。

  中河影圆。清泪落尊前。舞罢霓裳初服。肯为人妍。□□□□,算惟有、蕊宫天上仙。缑山鹤,亦欲蹁跹。

  贺新郎

  题扬州琼花观

  试问司花女。是何年、培植琼葩,分来何谱。禁苑岂无新雨露,底事刚移不去,偏恋定、鹤城抔土。却怕杏花生眼觑。先廿年、和影无寻处。遗草木,悴风雨。

  看花老我成迟暮。绕阑干、追忆沈吟,欲言难赋。根本已非枝叶异,谁把赝苗裨补。但认得、唐人旧句。明月楼前无水部。扣之梅、梅又全无语。询古柏,过东鲁。

  沁园春

  客山阳偕诸公游杜康庄刘伶台醉吟

  醉面挟风,携杜康酒,酹刘伶台。问漂母矶头,韩侯安在,钵山池下,乔鹊曾回。孝说仲车,忠传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清河口,但潮生潮落,帆去帆来。

  休呆。且饮三杯。莫枉教、东乌西兔催。更谁可

  百年,脱身不化,谁能五日,笑口长开。痛饮高歌,胡涂乱抹,快活斗山王秀才。今天下,曰利而已,何以平哉。

  糖多令

  登淮安倚天楼

  直上倚天楼。怀哉古楚州。黄河水、依旧东流。千古兴亡多少事,分付与、白头鸥。

  祖逖与留侯。二公今在不。眉上、莫带星愁。笑拍危阑歌短阕,翁醉矣,且归休。

  沁园春

  见王肯堂

  吾祖文中,曾于夫子,受罔极恩。有宇宙以来,春秋而后,三纲所系,万古常存。列国何时,东吴何地,十哲之中尚有言。况今也、与圣贤邦域,同一乾坤。

  卑飞难傍天阍。但勃窣衔香拜圣门。要水看黄

  河,山登岱岳,鲁求君子,学究中原。虽有他人,不如同姓,仰止文星出禁垣。又安得,借蒙庄大瓢,酌泗水之源。

  西河

  和周美成金陵怀古

  江左地。兴亡旧恨谁记。腥风不搅洛山云,怒涛怎起。泪眶历落泫新亭,碑趺犹卧江际。

  古今事,天莫倚。废兴元有时系。女墙月色自荒荒,尽平寸垒。舞台歌榭草痕深,青溪弥望烟水。

  马蹄杂遝锦绣市。认乌衣六朝,东巷西里。景物已非人世。但长干铁塔,岿然相对。檐铃嘈囋薰风里。

猜你喜欢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佚名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臧懋循
  死生交范张鸡黍·臧懋循
  韵语阳秋卷十一·葛立方
  存家诗稿卷八·杨巍
  仍 然·林徽因
  小病·戴望舒
  五集卷十一·乾隆
  卷七十九·王奕清
  卷三十六·陆游
  卷174 ·佚名
  卷三百九十六·曹学佺
  卷三百九十一·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助边·李渔

    (小生上)家国虽殊道自均,须知主仆即君臣。愿为奴隶输丹赤,奉劝朝堂食肉人。自家阙忠是也。赋材敏捷,秉性忠良。只因祖父式微,投入阙家为仆,以致青衣世袭,使豪杰无致身之阶;犹幸紫陌相连,俾纪纲有见才之地。前日曾以助边一事,怂恿

  • 楔子·佚名

    (冲末曹操同张文远上,开云)幼小曾将武艺攻,驰驱四海结英雄。自从扫灭风尘息,身居宰相禄千钟。某乃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也。幼年曾为典军校尉,因破黄巾贼有功,官封都尉。后因破吕布除四寇,累建奇功,谢圣恩可怜,官拜左丞之职。

  • 卷十四·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四 丙子周简王元年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甯相郑人伊雒之戎陆浑蛮氏侵宋 左氏曰以其辞会也师于鍼卫人不保说欲袭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六·佚名

    万历十七年十月乙亥朔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代侯李言恭吴继爵分献○以明年大统历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丙子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侯徐文炜祭 永陵○四川巡按傅霈言前任抚臣徐元泰不候交代离任今后当申严令甲务觌面交代旨

  • 二百二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谢再监察两淮盐课一年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奴才李煦跪奏: 窃奴才与曹寅蒙万岁天高地厚之恩,轮视两淮盐课,乃十年之久,未将织造衙门亏欠补苴,上负圣恩,犬马抱愧,真觉无地可容。而我万岁大仁大慈,不但赦奴才重罪,凡亏欠钱粮,特敕接任御史臣李陈常

  • 三五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刘宗周等文集只须删改不必焚毁谕旨进呈片·佚名

    三五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刘宗周等文集只须删改不必焚毁谕旨进呈片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臣等前蒙发下刘宗周、黄道周、熊廷弼、王成允、叶向高等文集奏议,命臣等阅看,并拟写祇须删改抵触字句,不必焚毁之谕旨。臣等拟俟

  • 张轨传·李延寿

    张轨字元轨,济北临邑人,父张崇,曾任高平令。张轨自幼喜爱读书,志大识广。当初住在洛阳,家中贫穷,与乐安人孙树仁成为莫逆之交,常常是你穿着我的衣服,我穿着你的衣服结伴外出,并因此受到人们的称赞。张轨常常对亲近的人说“:秦雍

  • 卷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八宗庙考【十二】寿皇殿【臣】等谨按旧制在景山东北恭閲圣祖仁皇帝实録顺治十八年二月壬午奉移大行皇帝梓宫於寿皇殿盖密近紫宸崇严清閟历稽大事之礼皆即殿以行世宗宪皇帝登极初元敬

  • 第四十四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下之士气【清代乾嘉以前之学术】·钱穆

    一、明末遗民之志节清人入关,遭遇到明代士大夫激昂的反抗,尤其是在江南一带。 他们反抗异族的力量是微薄的,【因其非世家贵族。】然而他们反抗异族的意识,则极普遍而深刻。【随于社会文化传播之广,北宋不如南

  • 十三年·佚名

    (癸巳)十三年大明永樂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辛巳朔,日食。○上詣文昭殿,行元日別祭。以日食之變,停向闕賀禮,不受朝。諸道皆獻馬。諸道進馬自此始。將午,上以素衣角帶,出御正殿月臺。日官伐鼓,日食始自午正三刻,至申初二刻乃復。

  • 山至数第七十六·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梁聚谓寡人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取下无顺于此者矣,梁聚之言何如?』”管子对曰:“梁聚之言非也,彼轻赋税,则仓廪虚。肥籍敛,则械器不奉。械器不奉,则诸侯之皮币不衣,仓廪虚,则倳贱无禄,外皮币不衣于天下,内国倳贱

  • 春秋左传谳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六   宋 叶梦得 撰襄公元年春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元年春已亥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于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谓之宋志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

  •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听吾说诸法本。对曰唯然。世尊曰。若有外道异学有来问者。何谓法本。当答言。欲为诸法本。何谓习。更为习。何谓同趣。痛为同趣。何谓致有。念为

  • 半农杂文·刘半农

    现代杂文集。刘半农著。北京星云堂书店1934年6月初版。收作者1915至1927年间创作的杂文及译作等45篇。其中《悼“快绝一世的徐树铮将军”》 一文,当时代售者害怕文字狱,出售时曾撕去。上海书店1983年8月据足本复印。

  • 珍席放谈·高晦叟

    宋代笔记。2卷。高晦叟著。高晦叟仕履无可考。此书所记为朝廷典章制度沿革损益,及士大夫遗闻轶事。上自宋太祖,下及宋哲宗时事。有关时政议论,倾向王安石。所记名流轶事,往往为本传所未祥,可补史文之阙。今本系清人从

  •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佚名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是道家符录类典籍,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通志·艺文略》著录“三部符篆四卷”,疑即此书。今《道藏》本三卷,收入洞神部神符类。书中所载神符,大多出於宋以前。本书集各种神符七百四十

  • 道德真经集解·董思靖

    宋董思靖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思靖辑王弼、司马光、王安石、苏辙、朱熹、叶梦得、程大昌、唐玄宗、宋徽宗、刘骥、陈景元诸家注,屡引《庄子》,并间出己见,附以音释,订以异同。

  • 西南纪事·邵廷采

    清邵廷采撰。十二卷。记明桂王由榔、永宁王周宗、郧西王常潮、宁靖王朮桂始末及何腾蛟、瞿式耜、李定国、孙可望等二十余人抗清事迹,体例与《东南纪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