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宗子相集

十五卷。明宗臣撰。宗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 (1550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吏部文选司、福建参政。官至提学副使。著有《宗子相集》。宗臣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后七子”之一。其诗跌宕俊逸,颇能取法青莲,而意境未深,间伤浅俗。其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日官场丑态有所揭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集初刻于嘉靖三十九年 (1560年),由门人林聘中、黄中等人校刊。凡八卷。其中,诗四卷,文四卷。前有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樊献科序。是为闽本。是集乃万历年间,由林聘中、黄中等人重新编辑、校刻,凡十五卷,篇目有所增益。此本前有欧大任撰《宗子相传》,王世贞撰《子相墓志》和《宗子相祠碑》及王世懋、张养性等人祭文。《宗子相集》尚有十二卷本,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书林郑氏云竹斋、万历四十年(1612年)范济宇均按十二卷本翻刻。此外,《宗子相集》还有明天华阁刊刻的二十五卷本存世。

《宗子相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宋朝事实类苑·江少虞
  清代散文名篇·佚名
  备忘集·海瑞
  艳异编·王世贞
  古廉文集·李时勉
  佩韦斋集·俞德邻
  骈体文钞·李兆洛
  滏水集·赵秉文
  明文霱·刘士鏻
  全芳备祖·陈景沂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
  马季长集·马融
  荆川先生文集·唐顺之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郁达夫
  淡然轩集·余继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人间词话附录·王国维

    一  《蕙风词》小令似叔原,长调亦在清真、梅溪间,而沈痛过之。缰村虽富丽精工,犹逊其真挚也。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果何为哉!  二  蕙风《洞仙歌》秋日游某氏园①及《苏武慢》寒夜闻角②二阕,境似清真,集中他作,不能过之

  • ◆姚承旨燧(牧庵集)·顾嗣立

    燧字端甫,文献公枢之侄,少孤,随枢学于苏门。及长,以所作就正于河内许衡,衡赏其辞。至元七年,衡为国子祭酒,奏召旧弟子二十人,驿致馆下,始为秦王府文学。寻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除陕西汉中道按察司副使,调山南湖北道,入为

  • 第五场·老舍

    时间 与前场同时。地点 蛙儿的家。人物 母亲 打手 蛙骑手 父亲 三姐〔幕启:母亲独坐屋外。膝上放着蛙儿的绿皮。打手窥探。母亲 三姐说的也有理:越怕出头越受委屈!蛙儿本来不肯赛马去,他懂得养精蓄锐不心急。可是

  • 第十五出 省母·姚茂良

    【一翦梅】〔老旦小旦上〕夫去边庭今久矣。望断音书。旦夕忧疑。孩儿。你爹爹与哥哥在边上征剿。杳无音信。好闷人也。〔小旦〕母亲。爹爹久无音书。想只是无暇修札。请自宽心。〔小生小外上〕【前腔】父蒙宣召赴京

  • 第二折·佚名

    (张飞上,云)某张飞是也。不想被张虎那个匹夫,走透了消息,曹操倒下了空营。四下里埋伏了军。俺整厮杀一夜到天明,混战间不见了哥哥,如是奈何?(刘末上,云)不想曹操倒下空营,将军兵折尽,乱战不见了兄弟张飞。某到徐州,不想被曹操占

  • ●卷第一·胡三省

    【周纪一】〔起着雍摄提格(戊寅),尽玄黓困敦(壬子),凡三十五年。〕〔尔雅: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着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是为岁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己卯朔 命纳 裕王景王妃入宫候择吉成婚 建秋报岁典于洪应雷宫分遣英国公张溶等祭告各宫庙○辛巳周府封丘王安湜薨赐祭葬如例谥端惠○壬午巡按江西御史孙慎劾奏四川巡抚戴鱀前任江西左布政使贪污不

  • 赵师鲁传·宋濂

    赵师鲁字希颜,霸州文安县人。父名趾,任秘书少监,赠礼部尚书。师鲁仪表举止端庄,在太学奋力学习,如同寒士,延..初,为兴文署丞。五年调迁将作院照磨。七年征召为御史台属官,后补为中书省的属官,朝廷的典章故实、律令文法,无不熟练

  •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晏婴

    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同纵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乎!”公

  • 子華子原序·子华子

    䕶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讎中子華子書凡二十有四篇以相校復重十有四篇定著十篇皆以殺青書可繕寫子華子程氏名本字子華晉人也晉自頃公失政政在六卿趙簡子始得志招徠賢儁之士為其家臣子華子生於是時博學能通墳典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闻持品第四十五(丹本耳品)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般若波罗蜜经耳者,是人于前世佛作功德,与善知识相随。何况受持亲近读诵、正忆念、如说行,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亲近

  • 佛说造塔功德经·佚名

      唐 地婆诃罗译  造塔功德经序  夫塔者梵之称。译者谓之坟。或方或圆。厥制多绪。乍琢乍璞。文质异宜。并以封树遗灵。扃钤法藏。冀表河砂之德。庶酬尘劫之劳。岂伊弓剑衣冠。言申永慕。禹陵孔壁。用显缄藏而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四·澄观

    疏。统收所计不出四见下。第二统收十一为四计。即百论意。于中二。先正明计。后若计一下。对因果明。皆广如百论疏。虽多不同下。第三结归二因。即收上十一宗计。乃至九十五种。皆不出二因。无而忽有。是曰无因。所计

  • 佛说决罪福经卷下·佚名

    慧法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受佛五戒。或受十戒。或作沙门受二百五十戒。欲求度世道宿罪所庶不得如意。或宿命行恶怨憎四起。或短命或处乱世横为时乘。行鬼所病命在呼吸。其人至心归命求救。宿罪所追当云何灭之

  • 彭惠安集·彭韶

    十卷。明彭韶撰。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天顺元年(1457)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后擢为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弘治中,官至刑部尚书。著有《政训》、《从吾滞稿》十二卷。彭韶正色立朝,岿然耆旧。其文虽治台阁之体,

  • 学术辨·陆陇其

    一卷。清代陆陇其(1629-1692)撰。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崇尚程朱学说,反对王守仁之说。此书分上、中、下三篇,都是驳斥王(守仁)学的论述。其中上篇叙述王学之产生、源流,中篇叙述议论王学之错误所在,弊之根由,下篇论述王

  • 决定毗尼经·佚名

    即《大宝积经》第二十四优婆离会异译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智顗

    佛教著述。隋智述,灌顶记。一卷。原书无序跋和撰时。是一部阐述“觉意三昧”行法的著作。分六篇:一、辨法相;二、释觉意三昧名;三、释觉意三昧方便行;四、释觉意三昧明心相;五、释觉意三昧入正门;六、释觉意三昧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