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二

二帝三代通论中

汤武【范文正公】

汤仁文王畏利【牛僧孺】

商刚周柔【颍滨】

唐虞三代建官【东坡】

三代劝勉其民【颍滨】

三代富而教之【六一】

尧舜周公【李商隐】

汤武

范文正公曰明夷阴上明下其义病矣火入地中其光翕矣蔽贤伤善之时也夫文明在上则贤者遂进文明在下则善人用伤其商之末世耶君子用晦然后免于其难然则文王其不用晦乎何以尝幽之耶文王盖有国焉德加于人晦之难也故以文明入于难终以柔顺而出矣箕子虽无政焉而最近于闇故自辱其身以晦其道然后乃免故文明在下难哉圣贤其犹病诸变斯时者惟九三乎得其大者其汤武之事欤 又曰革水火相薄变在其中圣人行权革易之时也夫泽有水则得其宜今泽有火是反其常矣天下无道圣人革之以反常之权然而反常之权天下何由而从之以其内文明而外说也内卦文明外卦兑说以此之文明易彼之昏乱以天下之说易四海之怨以至仁易不仁以有道易无道此所以反常而天下听矣其汤武之作耶茍道德不去虽汤武日生当为天下之助何反常之有焉

汤仁文王畏利

牛僧孺曰救天下者皆曰仁得天下者皆曰利则可乎曰不可也不得已而有天下则曰仁得已而有者则曰利也若畏其利善以其仁皆圣也汤文王是也原意曰圣人视生民以天下襁穉在焚溺无不挈者然则挈而授其家乎将遂挈而有之乎彼家无人而有之不得已而仁矣有人而有之则得已而利矣夏无人也【谓无微子】汤有以仁殷有人也文王畏其利前贤明汤意故无伯夷后圣明文王意故曰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商刚周柔

颍滨曰商有天下者三十世而周之世三十有七商既衰而复兴者五王而周之既衰而复兴者宣王一人而已盖商之多贤君宜若其世之过于周周之贤君不如商之多而久于商者数世其故何也周公之治天下务以文章繁缛之礼和柔驯扰刚强之民故其道本于尊尊而亲亲贵老而慈幼使民之父子相爱兄弟相悦而无犯上难制之气行其至柔之道以揉天下之戾心而去其刚毅果敢之志故其享天下至久而诸侯内侵京师不振卒于废为至弱之国何者优柔和易可以为久而不可以为强也若夫商人之所以为天下者不可复见矣尝试求之诗书诗之寛缓而和柔书之委曲而繁重者皆周也而商人之诗骏发而严厉其书简洁而明肃以为商周之风俗盖在乎此矣夫惟天下有刚强不屈之俗也故其后世有以自振于衰微然至其败也一散而不可复止盖物之强者易以折柔忍者可以久存柔者可以久存而常困于不胜强者易以折而其末也可以有所立此商之所以不长而周之所以不振也呜呼圣人之为天下亦有所就而已不能使之无弊也使之能久而不能强能以自振而不能以及远此二者存乎其后世之贤与不贤矣太公封于齐尊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簒弑之臣周公治鲁亲亲而尊尊太公曰后世寖衰矣夫尊贤上功则近于强亲亲尊尊则近于弱终之齐有田氏之祸而鲁人困于盟主之令盖商之政近于齐而周公之治周者其所以治鲁也故齐强而鲁弱鲁未亡而齐先亡也书称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盖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既以处士从汤矣及其适夏非其私行也汤必与知之其君臣之心以谓从汤伐桀以济斯民不若使伊尹事桀以正其乱虽使夏不亡商不兴无憾也及其不可复辅于是舍而归耳其后文王事纣亦身为之三公至将囚而杀之然后弃之而西盖汤之于桀文王之于纣其不欲遽夺之者如此此其所以为汤文王而后世之所不及也

唐虞三代建官

东坡曰天下之事古略而今详天下之官古寡而今众圣人非有意于其间势则然也火化之始燔黍捭豚以为糜矣至周而酰醢之属至百二十瓮栋宇之始茅茨采椽以为泰矣至周九尺之堂山节藻梲圣人随世而为之节文岂得已哉周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圣人不以官之众寡论治乱者以为治乱在德而不在官之众寡也礼曰夏后氏官五十商二百周三百与周官异学者盖不取焉夫唐虞建官百简之至也夏后氏安能减半而辨此理之必不然也孔安国曰禹汤建官二百不及唐虞之清要荣古而陋今学者之病也自夏商观之则以官百为清要自唐虞而上云鸟纪官之世而观之则官百为陋矣夫岂然哉愚闻之叔向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故子产铸刑书而叔向非之夫子产之刑书末世之先务也然且得罪于叔向是以知先王之法亦简矣先王任人而不任法劳于择人而逸于委任故法可以简法可以简故官可以省古人有言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至矣

三代劝勉其民

颍滨曰王道之至于民也其亦深矣贤人君子自洁于上而民不免为小人朝廷之间揖让如礼而民不免为盗贼礼行于上而淫辟邪放之风起于下而不能止此犹未免为王道之未成也王道之本始于民之自喜而成于民之相爱而王者之所以求之于民者其粗始于力田而其精极于孝弟亷耻之际力田者民之最劳而孝弟亷耻者匹夫匹妇之所不悦强所最劳而使之有自喜之心劝所不悦而使之有相爱之意故夫王道之成而及其至于民其亦深矣古者天下之灾水旱相仍而上下不相保此其祸起于民之不自喜于力田天下之乱盗贼放恣兵革不息而民不乐业此其祸起于民之不相爱而弃其孝弟亷耻之节夫自喜则虽有大劳而其事不迁相爱则虽有强狠之心自顾其亲戚之乐以不忍自弃于不义此二者王道之大权也方今天下之人狃于工商之利而不喜于农惟其最愚下之人自知其无能然后安于田亩而不去山林饥饿之民皆有盗跖趦趄之心而闺门之内父子交忿而不和及朝廷之上虽有贤人而其教不逮于下是故士大夫之间莫不以为王道之逺而难成也然臣窃观三代之遗文至于诗而以为王道之成有所易而无难者夫人之不喜乎此是未得为此之味也故圣人之为诗道其耕耨播种之勤而述其岁终仓廪丰实妇子喜乐之际以感动其意故曰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榖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艹耨〉荼蓼当此时也民既劳矣故为之言其室家来馌而慰劳之者以勉卒其事而其终章曰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当此之时岁功既毕民之劳者得以与其妇子皆乐于此休息闲暇饮酒食肉以自快于一岁则夫勤者有以自忘其勤尽力者有以轻用其力而狼戾无亲之人有所慕悦而自改其操此非独于诗云尔道之使获其利而教之使知其乐亦如是也且民之性固安于所乐而悦于所利此臣所以为王道之无难者也

三代富而教之

六一日惟三代仁政之本始于井田而成于学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其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凡学本于人惟磨揉迁革使趋于善至于风俗成而颂声兴盖其功法施之各有次第其教于人者勤而入于人者渐勤则不倦渐则迟久而深夫以不倦之意待迟久而成功者三王之用心也故其为治必久而后致太平而为国皆至于六七百年而未已此其効也三代学制甚详而后世罕克以举盖或不知本末而不备又求于速不待其成而殆故学之道常废而仅存

荛舜周公

李商隐曰尧去子舜亦去子周公去弟后世人以为能断此絶不知圣人事者断之为义疑而后定者也圣人所行无疑又安用断圣人持天下以道民不得知圣人理天下以仁义民不得知害去其身未仁也害去其家未仁也害去其国亦未仁也害去其天下亦未仁也害去其后世然后仁也宜而行之谓之义子不肖去子弟不顺去弟家国天下后世皆蒙利去害矣不去则反宜然而为之尧舜周公未尝疑又安用断故曰断非圣人事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八十五 後晉紀六·司马光
  名山藏卷之二十一·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四·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之三十·佚名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佚名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四 东陵事件·溥仪
  孝文幽皇后冯氏传·李延寿
  郭宝玉传(附郭德海等传)·宋濂
  卷第十二·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二十八·陈与义

    ○甘棠驿怀李德升席大光破驿难并休,差池更薪水。山川会心地,还思对君子。道边千尺榕,午荫清且美。极知非世用,我爱不能已。东风吹南服,莽莽绿万里,此地亦可耕,胡为茧予趾。○赠漳州守綦叔厚过尽蛮荒兴复新,漳州画戟拥诗人。十

  • 御选元诗卷二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九七言古诗五吴莱五泄东源有地度可十数亩后负山前则石河如带幽敻深窈盖隠居学道者可筑室偶赋一诗属陈彦正越中五泄古名山东源峻岭空云间老石崚嶒欲见骨天河泻破莓苔湾蛟龙缩身似蜥蜴魑魅出

  • 灊山集巻一·朱翌

    宋 朱翌 撰五言古诗双鱼花物生本不同所贵以形似如何小草间或作潜渊类宛然花叶分有此尾鬛备如以栁贯腮十百共一蔕可肩比目鳞与世为上瑞稽首蓬莱宫愿附花鸟使送山芥与徐稚山北风撼坤轴飞雪封髙崖万草坐冻死不复存根荄

  • 卷八十二·志第四十九·柯劭忞

      ○礼二   △郊祀中   坛壝:地在丽正门外丙位,凡三百八亩有奇。坛三成,每成高八尺一寸,上成纵横五丈,中成十丈,下成十五丈。四陛午贯地子午卿酉四位陛十有二级。外设二壝。内壝去坛二十五步,外壝去内壝五十四步。壝

  • ●卷二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帙一。   起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庚申,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戊辰。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庚申即帝位(三字改作禅位於皇太子)大赦天下。   门下我国家创业守成绍二百年之祚运宅中图大猷三万里之幅员

  • 第九十五回 张献忠伪降熊文灿 杨嗣昌陷殁卢象升·蔡东藩

      却说卢象升奉诏入卫,至已解严,适宣、大总兵梁廷栋病殁,遂命象升西行,总督宣、大、山西军务,象升受命去讫。惟自崇祯三年至九年,这六年中,阁臣又屡有变易,如吴宗达、钱象坤、郑以伟、徐光启、钱士升、王应熊、何吾驺、文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自序·梁启超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鼍,袋兽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紫血红血,流注体内,呼炭吸养,刻刻相续,一日千变而成生人。藉

  • 諡法卷三·苏洵

    宋 苏洵 撰英【一】出类抜萃曰英新改旧法曰徳正应和曰英又曰道徳应物曰英左传有徳正应和曰莫英莫字相类盖误耳道徳应物盖后人因误所为之也诗曰彼其之子美如英毛彦云万人为英行英者有大过之词也故取孟子论孔子出乎其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二歌颂二十二【词臣十四】万寿诗【七言律八首】翰  林 院  编 修【臣】沈树本圣寿昌期敞御筵羣生拚舞徧垓埏万年永与乾坤竝六十初逢甲子全雉尾云开迎晓日螭头风细起祥烟班聨肃穆

  • 卷二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夏禹,【集解】:谥法曰:“受禅成功曰禹。”【正义】:夏者,帝禹封国号也。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名曰文命。索隐尚书云“文命敷于四海”,孔安国云“外

  • 成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终时无冰则志,此未终时而言无冰何也?终无冰矣,加之寒之辞也。三月,作丘甲。作,为也。丘为甲也。丘甲,国之事也。丘作甲,非正也。丘作甲之为非正何也?古者立国家,百官具

  • 法言義疏八·汪荣宝

      或問:「聖人之經不可使易知與?」〔注〕嫌五經之難解也。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則其覆物也淺矣;地俄而可測,則其載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為萬物郭,五經之為眾說郛。」〔注〕莫有不存其內而能出乎其外者也。〔疏〕「聖人之

  • 卷八十六·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六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六>大夫餕禮【天子諸侯餕禮見於經尤畧今圖大夫士餕禮于後】士餕禮特牲禮尸謖佐食徹尸俎俎出于廟門徹庶羞設于西序下【為

  • 卷七·张洽

    <经部,春秋类,张氏春秋集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七宋 张洽 撰成公【召黒肱宣公之子母穆姜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虽无王命而有父命故书】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建丑之月夏之季冬无冰常燠也

  • 自序·冯友兰

    小史①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

  • 卷三百七十四·佚名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之二所住内空。不离般若波罗蜜多。皆为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摄受。所住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

  • 卷第三十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 第十法云地。所以来者。瑜伽意云。虽於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