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朝鲜史略

撰者不详。一名 《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等书。今观其序事,详略虽然不是很合乎体要,但在搜罗遗闻方面,颇为详尽。书末有万历庚戌(1610)赵琦美跋,称借录于冯仲缨家。大概是当时倭寇陷朝鲜时、出师东援时所得之本。现有《四库全书》本、《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辑本。

《朝鲜史略》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宸垣识略·吴长元
  渤海国记·黄维翰
  百城烟水·徐崧
  滇游记·陈鼎
  译语·尹耕
  山左笔谈·黄淳耀
  禹贡论·程大昌
  开庆四明续志·梅应发
  舟车闻见录·江藩
  禹贡锥指·胡渭
  鼓山艺文志·佚名
  洞霄图志·邓牧
  海国闻见录·陈伦炯
  淮关小志·冒广生
  台海使槎录·黄叔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彭定求

        卷140_1 【变行路难】王昌龄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卷140_2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

  • 卷三·魏元旷

     予七十,弟戴以四诗为寿,云:“愁来抱膝捻霜髭,不问玄丹懒采芝。大地春风回杖履,河汾弟子拜人师。”“兰苕翡翠少年场,通德承门忝季方。今日兕觥称在涧,江城风雨忆连。”“万卷诗书晚致身,花时富贵

  • 第四折·李行甫

    (冲末扮包待制引丑张千、祗候上)(张千喝云)喏!在衙人马平安,抬书案。(包待制诗云)当年亲奉帝王差,手揽金牌势剑来。尽道南衙追命府,不须东岳吓鬼台。老夫姓包名拯,字希文,乃庐州金斗郡四望乡老儿村人氏。为老夫立心清正,持操

  • 西华山陈抟高卧·臧懋循

    西华山陈抟高卧杂剧(元)马致远撰●西华山陈抟高卧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识真主汴梁卖课念故知征贤勅佐 正名 寅宾馆天使遮留西华山陈抟高卧第一折〔冲末扮

  • 减字木兰花·徐志摩

    刚才向花担卖(买)得一枝春花,新鲜得很,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原词: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 卷二十四·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四明 梅鼎祚 编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神弦歌】吴声歌曲【二】上声歌【八首古今乐录曰上声歌者此因上声促柱得名或用一调或用无调名如古歌辞所言谓哀思之音不及中和梁武因之改辞无复雅句】晋宋

  • 卷十二 開寶四年(辛巳,971)·李焘

      起太祖開寶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王師克英、雄二州。南漢都統潘崇徹來降。(崇徹傳云王師過馬徑,乃降。今從國史劉鋹傳及九國志鋹世家,十六日癸丑二州捷奏到。據十國紀年,克二州乃去年十二月,今附正月初。)  

  • 内篇 世家第五·刘知几

      自有王者,便置诸侯,列以五等,疏为万国。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迄乎秦世,分为七雄。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

  • 第五十回 逼故宫劝除帝号 传密电强胁舆情·蔡东藩

      却说袁总统接到参政院咨文,好似一服清凉散,把这盼望帝制的热心,安慰了许多,当命秘书员草定命令,颁布出来。有云:  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咨称:本院前据各直省各特别行政区域,内外蒙古、青海、回部、前后藏、满洲八旗公民、

  • 卷之六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零七·佚名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春正月癸未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姜鋧等、表

  •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吕思勉

    元朝从太祖称汗,到世祖灭宋,其间不过七十四年,而造成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其兴起可谓骤了。然而其大帝国的瓦解,实起于世祖自立之时,上距太祖称汗之岁,不过五十五年。而其在中国政府的颠覆,事在一三六八年,上距太祖称汗之岁,亦不过

  • 卷六·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六明 杨于庭 撰文公公即位按周书顾命四月乙丑成王崩宰臣太保即于是日命仲桓南官毛俾爰齐侯吕汲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王世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宅忧为天下主由是而观君薨嗣君即位岂有旷至月日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五·念常

      (甲子 五六) 改麟德武后专恣。  ⊙二月初五日。法师玄奘寝疾。命弟子大乘光录所译经论。凡一千三百三十有五卷。造弥勒像十俱胝。及疾革口诵色蕴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意识界不可得。无明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於諸眾生。起大慈普遍心。起大悲潤澤心。思惟相續。曾無間斷。福德智慧具足莊嚴正見圓滿。離諸塵垢。證法平等心無高下。隨順悟入一切智道。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十门品之四◎二法。色法无色法。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人见为显智希有故。止人见者。此色无色法。毕竟无人。为显智

  • 白国因由·佚名

    清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大理市)圣元寺僧寂裕刊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 一卷。通篇内容为宗教神话,主要记唐南诏时佛教观音菩萨十八化,开辟大理地区之事。材料源于《自古通记》(白文,已佚)、《纪古滇说集》、《南诏野史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文偃

    凡三卷。守坚编。又称云门广录、云门和尚广录、云门文偃禅师广录、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乃编录云门文偃之法语、偈颂、诗歌等。云门之机锋峭峻,崭新奇拔,颇能发挥独自之见地;其中用语简洁,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