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直方(1069-1109年),字立之,号归叟,汴(今河南开封)人。舍人棫之子,补承奉郎。少乐从诸丈人行游,好昼夜读书。尝监怀州酒税,寻易冀州籴官。仅数月,投劾归。凡十五年处城隅小园,啸傲自适。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诸晁、吕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七十五宫殿朝元阁赋【以高抗山顶升   唐览淸逺为韵】孙翊仁神之本也以朝为大干之德也以元为高合二美以制阁俾万人兮不劳何哉彼朝元之为状厥高因于岩嶂岌嶪兮初谓涌于山巅崔嵬兮又谓居于 
-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 
-    却说上官桀父子,为了丁外人不得封侯,恨及霍光。就是盖长公主得知此信,也怨霍光不肯通融,终致情夫向隅,无从贵显,于是内外联合,视霍光如眼中钉。光尚未知晓,但照己意做去,忽由昭帝自己下诏,加封上官安为桑乐侯,食邑千五百户, 
-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  《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宋 钱时 撰光武十七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伊伋及诸郡守十余人皆坐度田不实下狱死后上从容谓虎贲中郎将马援曰吾甚恨前杀守相多也对曰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上大笑张释之谓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 
-   問神卷第五〔注〕測于天地之情者,潛之乎心也。心能測乎天地之情,則入乎神矣。〔疏〕此篇多闡發經義。自「或問神」至「聖人以不手為聖人」,皆論易道。「經可損益與」以下,則雜論五經。說文:「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引 
-                 ——立足根本才可随心所欲【原文】君子曰:大德不官,大德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2)。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3)。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4),此之谓务本。【注释](1)本节选自《学记》。(2 
-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六安溪李光坡撰○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灋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注曰六典八灋八则宰所建以治百官大史又建焉以为王迎受其治也大史日官也○凡辨灋者攷焉不信者刑之注曰谓邦 
-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十四邳州知州王植撰大易篇第十四补训此篇论易可与程朱传义相发明大易二节以易较诸子之说所以辟异端一物三才以下十二节杂引易语而训以己意洁静节引礼记之言以其言易附入易中也天下之理得以下十 
- △初分巧便学品第五十五之二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菩萨菩萨云何共祝佛告阿难。菩萨菩萨共住相视当如大师。所以者何。诸菩萨摩诃萨。展转相视应作是念。彼是我等真善知识。与我为伴共乘一船。我等与彼学处学时及所学法 
- ──三十年八月在重庆华严法会讲──一 前言  二 万有的真实相  三 人类的社会性  四 武力唯御暴除害以文化求进化  五 建真民国进大同世一 前言陪都各界人士此次发起追荐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的华严法会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阿难。汝当谛听。我有六字大明王陀罗尼。乃是过去无量诸佛。为诸大士之所宣说。阿难。我今 
- 以后摩诃波罗王长子斯哩史哩咤波罗即泣,三年后逝世,也是没有什么事迹,因此不计入七波罗之内。大约在摩诃波罗王下半生或在此王时代,粗略计算,相当于西藏后弘佛教开始时期。这时婆罗门智足也出世,相传也是小黑行转世的下半生 
-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是南齐重要文学家王融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用典遵循着严密的次序, 手法繁复而多变, 构筑起一种富于建筑美感的多层文学形态。 
- 六卷。元陈师凯撰。该书取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以疏证蔡沈《书集传》,书中多采先儒问答,论其得失,意在阐明义理,于天文、地理、律历、礼乐、兵刑、龟策、河图、洛书、道德、性命、官职、封建之属则不甚经心。凡蔡《传》阐 
- 佛教论典。古印度无著造,隋达摩笈多译。二卷。本论首先以“种性不断”、“发起行相”、“行所住处”、“对”、“不失”、“地”、“立名”等七个方面对《金刚经》进行总体论述。然后逐段引述经文,加以解释,释文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