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张戡画瘦马图 瘦骨锋棱珠汗落卧痕半杂古苔烟未脱将军金匼匝又駄儿女玉婵娟苍黄日色龙沙外惨淡秋声塞雁前神骏只今谁貌得开图老眼一醒然 燕娄东园分韵得五字 苕苕望瀛洲流云下东渚笛教仙人借酒使文君取篔筜写林緑菡 
- 歌曲特文人余事耳或者少谐音律白石留心学古有志雅乐如会要所载奉常所录未能尽见也声文之美概具此编嘉泰壬戌刻于云间之东岩其家转徙自随珍藏者五十载淳佑辛亥复归嘉禾郡斋千岁令威夫岂偶然因笔之以识岁月端午日菊坡赵 
- 桃花,那一树的嫣红,那一颤动在微风里看,——生姿的顾盼。玲珑的字眼,柔的匀的吐息;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她又留下,淡淡的,在有意无意间在三月的薄唇边,含着笑,又是些像是春说的一句话: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一瓣瓣的光致,二十年五月 
- 						 			  李忽兰吉   李忽兰吉,一名庭玉,陇西人。父节,仕金,岁乙未,自巩昌石门山从汪世显以城降。忽兰吉隶皇子阔端为质子,从征西川。辛丑,以功为管军总领,兼总帅府知事,从征西番南涧有功。癸丑,世祖在潜邸,用汪德臣言,承 
-   元二年、夏天仪治平二年春正月,乾顺受册为夏国主。  初,秉常死,讹传夏国大乱,乾顺虽立,未知存亡。哲宗命边臣体访真实,后行封册。会夏使表献遗物,乃册乾顺为夏国主,如明道二年元昊除节度使、西平王例。上与皇太后降诏 
- 诗曰:争名夺利总成空,万里山河一梦中。由此看来都是幻,问君谁是主人翁?却说两宫被洋人八国联军逼得西狩,一路忍饥挨饿,始至怀来县。县官吴永迎接入署,才得饱餐。不到一日,护驾大臣亦陆续赶到,各诉途甲苦状。次日,太后即命庆王入 
- 地理略 【七】明○明明太祖起淮右首定金陵西克湖湘东兼吴会然后遣将北出并山东收河南进取幽燕芟除秦晋讫于岭表最后削平巴蜀收复滇南禹 迹所奄尽入版图洪武初改元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置十三布政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兵制宋孝宗时知太平州洪遵乞存留拣中禁军劄子曰臣仰憔陛下锐意武事恢复之志不懈益虔区区防江固无所事然备豫不虞古人 
-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吉礼奉先殿致祭奉先殿之礼国家崇建奉先殿于景运门之东祗奉列圣列后神位日献食月荐鲜朔朢朝谒时节展拜出入启吿恭遇圣诞忌辰及诸令节庆典则于后殿上香 
-     秦为月令,必取先王之法以成文字,未必实行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皆法外之意。秦苟有爱民为惠之心方能行,徒法不以行,须实有其心也。有其心而无其法,则是虽有仁心仁闻,不行先王之道,不 
- 婺源江永撰隐公元年鲁【孔頴达疏杜预采太史公书世本旁引传记以为世族谱略记国之兴灭谱云鲁姬姓文王子周公旦之后也周公股肱周室成王封其子伯禽于曲阜为鲁侯今鲁国是也自哀以下九世二百一十七年而楚灭鲁春秋传説彚纂括 
-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八   元 王天与 撰顾命第二十四       周书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汉孔氏曰二公爲二伯中分天下而治之吕氏曰天子天下之共主也成王力疾临广朝而命之二公受遗率 
-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卷八     元 毛应龙 撰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防祝六祝祝读为呪按韵説文祝祭主赞辞祝或作 
- 夫此三性法。为当是一是异。若道是一。不合云依圆是有。遍计是无。若道是异。又云皆同一性。所谓无性。答。此三性法门。是诸佛密意所说。诸识起处。教网根由。若即之取之。皆落凡常之见。若离之舍之。俱失圣智之门。 
- 辽宁地方志。清张文治等修,范勋纂。八卷。文治, 山西介休人。康熙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任广宁(今辽宁北镇)知县。十六年,会同府派主纂范勋(参见《锦州府志》条)为编纂《盛京通志》而修此志。十八年完成初稿。明年成 
-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间。南宋《秘目》着录「生天得道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为诸仙讲说,仅二百余字。谓世人若能屏去众缘,永除染著,外想不入,内想不出 
- 记述鸦片战争史实的重要著作。梁廷柟撰,约成书于1849~1853年间(道光二十九年—咸丰三年),5卷,约10万字。由于本书对清朝统治者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多有揭露和指责,故虽屡刻刊行,但均未署作者姓名,且无“序”文,致流传不 
-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为六字神咒王经,彼为观音之六字章句陀罗尼也。今之六字为唵(文殊六字功德经作闇)婆髻驮那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