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通礼卷四

吉礼

奉先殿

致祭

奉先殿之礼

国家崇建

奉先殿于

景运门之东祗奉

列圣

列后神位日献食月荐鲜朔朢朝谒时节展拜出入启吿

恭遇

圣诞忌辰及诸令节庆典则于

后殿上香行礼恭遇

皇太后万寿

皇帝万寿元旦冬日至及

国有大庆则奉请

神位于前殿祭飨

皇帝亲飨

奉先殿前期三日

皇帝斋执事各官咸致斋前一日内务府掌仪司官进

祝版【祝文随事撰拟】于

神库割牲瘗毛血洁治祭品各如仪届日昧爽内监启

寝室神龛执事官公服入

殿然炬明镫具登铏簠簋笾豆之实陈于案各以其序殿中少西北向设祝案东西序各设尊案分陈香盘奉先制帛【皇后祔飨 用素帛】尊爵篚幂勺具均如

太庙时飨仪司祝司香【以内务府官充】司帛司爵【以侍卫充】各以其职为位乐部率太常协律郎陈中和韶乐于殿阶上分东西悬乐舞在其次司祝诣

神库祝案前跪三叩恭奉祝版兴赞礼郎二人引由

奉先门中门入

殿中门跪安于祝案三叩兴退内务府官省齍毕分诣后殿寝室前跪上香三叩兴恭奉

列圣

列后神位以次行如遇

皇后祔飨内务府官上香行礼恭奉

神位随行内监执镫左右导引至

前殿入中门以次奉安于

寳座

列圣

列后位均南向

皇后祔位东位西向奉安毕诣各香案前跪叩如初仪

司拜褥官豫布

皇帝拜褥于

殿门内正中及各

神位前内监设盥盘于

奉先门左阶下届时掌仪司官诣

乾清门吿时侍卫转奏

皇帝补服乘舆出宫前引后扈如常仪出

景运门至

诚肃门降舆赞引对引太常寺卿二人恭导

皇帝入

奉先左门内监跪奉盥盘帨巾如仪

皇帝盥毕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陞左阶入

殿左门诣拜位前北向立豹尾班侍卫止立阶下前引大臣止立阶上均东西面后扈大臣随入佥立于

皇帝拜位后左右典仪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宫各共廼

职武舞执干戚进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司香奉香以次进至各案前祗竢司乐赞举迎神乐奏贻平之章   【乐辞详见 太庙时飨仪后仿此】乐作赞引奏诣香

案前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诣

太祖高皇帝香案前对引官至祝案前止立司香跪赞引

奏跪

皇帝跪奏上香司香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兴以次诣

列圣案前上香如前仪毕赞引奏复位暨对引官恭导皇帝复位立赞引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兴赞引恭导

皇帝诣

皇后香案前司香跪进香

皇帝立上香毕恭导

皇帝复位立乐止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乐赞举初献乐奏敉平之章乐作舞干戚之舞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司帛司爵以次进至各

神位前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奠于垫中各退乐暂止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赞引奏跪

皇帝跪赞读祝司祝读祝毕兴奉祝版跪安

神位前篚内叩如初退乐作赞引奏拜兴

皇帝三拜兴乐止武功之舞退文舞执羽籥进典仪赞行亚献礼司乐赞举亚献乐奏敷平之章乐作舞羽籥之舞司爵诣各

神位前献爵于左如初仪乐止典仪赞行终献礼司乐赞举终献乐奏绍平之章乐作【舞同亚献】司爵诣各

神位前献爵于右如亚献仪乐止文德之舞退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光平之章乐作彻毕乐止赞礼郎一人趋至

神位前北面跪奏礼毕请

还寝室三叩退司乐赞举

还宫乐奏乂平之章乐作赞引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毕乐止典仪赞奉祝帛送燎司祝

司帛咸诣

神位前跪三叩奉祝帛兴司香跪奉香兴以次恭送燎所皇帝转立拜位东旁西向司拜褥官彻拜褥竢祝帛过

【仍布拜褥】

皇帝复位立赞引奏礼成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出殿左门降阶由

奉先左门出至

诚肃门外陞舆还宫导从如来仪内务府官恭奉

神位还寝室上香行礼与迎

神同所司彻祭器内监阖门各退

右亲飨

若遣

皇子祭飨

前殿祭前诸仪届日

殿内外陈设均与

亲飨同

皇子拜位在

殿槛外正中设盥盘于右阶下

皇子夙兴补服步行至

诚肃门掌仪司赞礼郎二人前导

皇子由

奉先右门入至西阶下盥手升阶诣拜位前行礼迎神上香出入殿右门祝帛送燎

皇子避立西旁东面礼成仍自西阶降出

诚肃门还宫各退

遣王公内大臣祭飨仪节均与

皇子同

右遣官祭飨

皇帝因事亲吿

奉先殿前期致斋进祝版如仪届日所司入

后殿明镫设祝案尊案荐脯醢果实如

太庙中殿祗告仪内监啓

神龛设盥盘司拜褥官布拜褥均如仪掌仪司官诣

乾清门奏请

皇帝补服乘舆出宫导引翊卫如仪

驾至诚肃门降舆赞引对引恭导入

奉先门循

前殿东至

后殿左阶下前引大臣侍卫均止立

皇帝盥内监奉盥奉巾如仪毕恭导

皇帝陞左阶入

殿左门诣拜位前北向立后扈大臣佥立于后乃行祗

吿礼迎

神上香读祝奠献望燎行礼仪莭均与

亲飨同惟不设乐悬乐舞礼成赞引对引恭导皇帝由

奉先左门出至

诚肃门外陞舆还宫内监阖门众各退

右亲诣祗吿

皇帝遣

皇子暨王公大臣祗告

后殿出入由右门升降均由西阶内务府官赞礼读祝

与遣官致祭

前殿礼同余均如

亲告仪

右遣官祗告

每月朔朢

列圣圣诞

列圣

列后忌辰及上元清明霜降岁除日恭遇

皇帝亲诣

后殿上香行礼是日所司诣

后殿寝室前陈酒脯果实鑪镫具司香官执事殿内掌

仪司官请

驾如仪

皇帝补服【忌辰素服】乘舆出宫内务府总管前导至诚肃门降舆入恭导

皇帝诣

后殿各案前上香行礼仪与

前殿上香同礼毕恭导

皇帝还宫各退若遣官上香賛事以内务府賛礼郎升

降出入均于右余陈设同

右亲诣上香

立春端阳重阳等莭掌仪司官入

后殿明镫内监啓

寝室神龛案陈酒脯果实掌仪司官一人补服诣各案前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如仪四月八日七月朢日陈素果不设酒脯余同

右遣官上香

列圣

列后升祔

奉先殿之礼前期内务府敬制

升祔神位于

神库既成内务府总管上香行礼如仪

钦简奉

后主大臣一人前三日掌仪司官入

后殿陈设

寝室前神龛香案

宝倚

宝牀挥柂及帷幔衾枕鑪擎供器如事生之仪届日掌仪

司官诣

前殿陈设

宝座每案陈祭器设香帛尊爵鑪镫具乐部陈乐悬乐舞

后主大臣及执事官皆公服祗竢内监设盥盘于

神库门外之东司拜褥官豫布

后主祗见拜位于殿中布

皇帝拜位于稍后其日升祔

太庙礼成

皇帝还宫释礼服更补服礼部尚书诣

乾清宫奏请

皇帝乘舆出宫前引后扈如常仪掌仪司官诣后殿

寝室前上香行礼恭奉

列圣

列后神位奉安于

前殿

宝座跪叩如仪

驾至诚肃门降舆賛引对引太常寺卿二人恭导皇帝诣

神库门外东盥手如仪入门诣

帝主

后主神位前上香行三拜礼奉

后主大臣于门外随行礼毕

皇帝近前跪恭奉

帝主兴前行奉

后主大臣趋入

神库门诣前跪恭奉

后主兴随行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入

奉先左门【前引大臣止】陞东阶【后扈大臣侍卫均止】进

殿中门奉安

帝主于宝座上退及案前跪三叩兴赞引对引恭导皇帝就拜位立赞引北面跪奏

皇后   【恭宣后主尊諡】升祔

奉先殿祗见

皇帝   【恭宣帝主尊諡】奉

后主大臣恭奉

后主跪安于祗见位兴趋出

殿西门赞引奏跪拜兴

皇帝恭代行三跪九拜礼兴进前跪恭奉

后主兴奉安于

宝座退及案前跪三拜兴复位乃行大飨礼迎

神上香读祝奠献望燎诸仪莭均与常飨同礼毕赞引对

引恭导

皇帝出

奉先左门至

诚肃门外陞舆还宫引扈如来仪掌仪司官恭请

神位还

御寝室上香行礼如初迎仪执事官彻藏祭器内监阖门

众各退

皇后升祔

奉先殿之礼前期所司敬制

神位于

殡宫配殿制

宝座龛案于

神库既竣诹吉行题

主礼以

神舆恭奉回京升祔前一日

皇帝亲诣

奉先殿祗告如仪届日

神舆由

东华门入

皇子从王公以下文武百官朝服防门外跪迎候过兴内务府官豫诣

前殿陈设

宝座具案陈恭请

列圣

列后神位奉安行礼均如仪司拜褥官豫布祗见拜褥于

殿中

神舆至

诚肃门止赞引对引官二人导

皇子诣舆前跪行三叩礼兴恭奉

神位由

奉先左门入进殿中门奉安于只见位少退立赞引跪奏皇后  【恭宣尊諡】升祔

奉先殿只见

列圣

列后

皇子恭代行三跪九叩礼毕进前跪恭奉

神位兴赞引赞

赐坐

皇子奉

神位奉安于

宝座跪三叩兴退乃行大飨礼祭毕恭请

神位还

御寝室上香行礼均如常仪

右升祔

钦定大清通礼卷四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班固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六十八·列女·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七·李心传
  卷之六十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佚名
  卷之一·佚名
  第二十六卷明景泰·缪荃孙
  第二卷 周 秦 汉 吴·缪荃孙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步大汗萨传·李百药
  崔文荣传·张廷玉
  兴宗孝康皇帝传·张廷玉
  卷五·彭百川
  卷第六十六·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七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薛梦桂·唐圭璋

      梦桂字叔载,号梯飙,永嘉人。宝祐元年(1253)进士。尝知福清县。仁至平江倅。   醉落魄   单衣乍著。滞寒更傍东风作。珠帘压定银钩索。雨弄新睛,轻旋玉尘落。   花唇巧借妆红约。娇羞才放三分萼。樽前不用多评泊

  • 列传第四十七 良吏·姚思廉

    庾荜 沈瑀 范述曾 丘仲孚 孙谦 伏芃 何远昔汉宣帝以为“政平讼理,其惟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故长吏之职,号为亲民,是以导德齐礼,移风易俗,咸必由之。齐末昏乱,政移群小,赋调云起,徭役无度。守宰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九·苏天爵

    太史王文肃公(恂) 太史郭公(守敬) ○太史王文肃公(恂) 太史王文肃公 卷九之一 公名恂,字敬甫,中山安喜人。初事潜邸,命为太子伴读。中统元年,授太子赞善。至元十三年,奉诏修授时历。十六年,拜太史令。明年,历成。又明年,卒,年四十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万历六年正月癸丑朔 上御皇极殿受群臣朝贺○丁巳兵科都给事中裴应章题先是操江都御史张岳称强盗李七等劫掠扬州盐□各执铁斧擘城门渡江而去该地方官疏虞罪应罚治既奉 明旨申报乃盗发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延至初旬以闻各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程太师元白墓志铭欧阳修上即位之十有六年以今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程公自三司使吏部侍郎为参知政事乃诏有司宠其祖考于是赠其皇考故袁州冝春县令为太子少师公在政事迁尚书左丞又赠太子太

  • 卷五十六·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六大学士朱 轼撰循吏传八金王政王政辰州熊岳人也其先仕渤海及辽皆有显者政当辽季乱浮沈州里高永昌据辽东知政材略欲用之政度其无成辞谢不就永昌败渤海人争缚永昌以为功政独逡巡引退吴王栋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二上·袁枢

    宋 袁枢 撰西晋之乱【贾氏 诸王 胡羯江左中与附】魏元帝咸元年 初晋王娶王肃之女生炎及攸以攸继景王后攸性孝友多材艺清和平允名闻过于炎晋王爱之常曰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炎立髪委

  • 附录·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附录辑春秋大事表竟漫为长歌系其末十年熟览春秋史万里山河在眼底逺近迂直俱能详征伐屯戍堪指拟鱼台亲到观鱼处茌平旧说防盟址【东昌府茌平县即齐重邱襄二十五年诸侯同盟处也

  • 卷二·汪越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序〕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義,頗著文焉。〇徐孚遠曰:惟董生所作,推明春秋之指,其餘雖沿其名,自別記事,不屬春秋也。〔周平王十七年〕〔陳〕陳文公圉元年,生桓公鮑、厲公他。他母蔡女。〇按厲公名躍,非他。〔周

  • 黑龙江招垦白话广告·周树模

    要想发财的,快来黑龙江开垦呀!列位呀,你们看,世界上不管中国、外国人,一个个东奔西走,吃辛苦,受风霜,为的是甚么事?我不说想来,列位也晓得,人生世上,必定要有养活,这钱财就是养活人的东西,所以人才离不得他。《四书》上孔圣人说的,有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三 慈禧太后的决定·溥仪

    庚子后,载漪被列为祸首之一,发配新疆充军,他的儿子也失去了大阿哥的名号。此后七年间没有公开提起过废立的事。光绪三十四年十月,西太后在颐和园渡过了她的七十四岁生日,患了痢疾,卧病的第十天,突然做出了立嗣的决定。跟着

  • 聂大年传·张廷玉

    聂大年,字寿卿,临川人。父同文,洪武年间历任翰林侍书、中书舍人。燕王入京师,迎见时在路上中暑而死。死后五月生大年,由母胡氏抚养。大年成人后,博学多才,尤精于诗及古文。叶盛称赞其诗是三十年来的绝唱之作。其书法得之于欧

  • 西归直指卷一·周梦颜

      净土纲要  [发明]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怜悯众生,轮回六道,头出头没,受苦无量。故于十方佛土中,指出西方极乐世界,使人知所趋向。而又授以至简便法,使但念彼佛,即便往生,真生死海中大慈航也。吾辈宿福深厚,幸遇此法,不

  • 乐邦文类卷第五·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赋铭(各一家) 神栖安养赋 智觉禅师 延寿 进安养赋奉制文 吴越钱王 俶 日观铭 慈云忏主 遵式偈(六家) 画阿弥陀佛像偈 东坡居士苏 轼 释华严贤首赞佛偈 慈云忏主 遵式 依修多罗立

  • 易象意言·蔡渊

    南宋蔡渊撰。一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蔡氏此书,既有师承朱熹之学,阐说《周易》义理;亦有家传其父蔡元定之说,兼述《易》数。《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渊,蔡元定之子,而从学于朱子。故是书阐发名理,多本师

  • 鸾鎞记·叶宪祖

    传奇剧本。明叶宪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杜羔妻寄外二绝,甚有致。曲中颇具愤激。……插合鱼玄机事,亦具风情一班。温飞卿最陋,何多幸也!”清姚燮《今乐考证》记明郑仲夔《冷赏》说:此剧“传事巧,遣

  • 周世宗实录残本·王溥

    北宋王溥等撰。四十卷。记周世宗一朝历史。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诏修是书,参预纂修的有扈蒙、张澹、王格、董淳等,宰相王溥监修。扈蒙、张澹均参与修撰《旧五代史》。所书实录共有40卷,记载五代时周世宗一朝的事迹。周

  •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佚名

    清今无说,今辩重编。二卷。卷首收像赞;卷上收上堂、普说、小参;卷下收小参、茶话、颂古、书问、像赞、佛事;卷末附行状。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