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贾氏谈录

又名《贾黄中谈录》《贾公谈录》。笔记。五代张洎撰。一卷。洎字思黯,后改偕仁,全椒(今属安徽)人。初仕南唐,任知制诰中书舍人。人宋为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淳化中,官至参知政事。是书为洎任南唐使臣朝宋时,记录宋左补贾黄中所谈唐朝台阁轶闻三十余事。成书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南唐未亡。清修《四库全书》,采自《永乐大典》本,盖取《说郛》本九事,《类说》本十七事,共二十六则,近于原卷十分之九。又补录《说郛》本之序,冠于卷首,大体恢复原貌。虽篇幅简短,对研究中唐牛李党争之初始,以及有关兴庆宫、华清宫、含元殿等礼制,它如淡墨题榜、院体书、百衲琴之类文化典实,皆足资考核。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乃洎为李煜使宋时录所闻于贾黄中者,故曰《贾氏谈录》。前有自序,题庚午岁,为宋太祖开宝三年。”

《贾氏谈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梦蕉亭杂记·陈夔龙
  野老书·马国翰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
  乐郊私语·姚桐寿
  秋灯琐忆·蒋坦
  密斋笔记·谢采伯
  震泽长语·王鏊
  求古录·顾炎武
  宦海慈航·蒋埴
  百花历·程羽文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节韵幼仪·汪志伊
  康熙几暇格物编·康熙
  少仪外传·吕祖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二·丁绍仪

    ○李调元兄弟词绵州李雨村观察[调元]所刊函海一书,采升庵著述最多,惜校对未甚精确。其自著童山诗文集亦不甚警策,词则更非所长。惟浣溪沙云:“斜掩金铺日影移。水晶帘子镇垂垂。杨花偏傍绣帏吹。玉步摇欹笼鬟懒,金泥

  • 卷一·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一 (元)周权 撰 ○五言古诗 拟古 洪钧播无垠八埏荡和风枯丛同华滋陈荄变纎茸高门与穷巷妩媚白与红阳和不择地化育自至公惟人物之灵此理均降衷大朴日凋丧町畦生室中贵贱移亲疎贫富乘始终谁能

  • 巻二十七·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十七明 胡震亨 撰谈丛三有唐吟业之盛导源有自文皇英姿间出表丽缛于先程宗材艺兼该通风婉于时格是用古体再变律调一新朝野景从谣习寖广重以德宣诸主天藻并工赓歌时继上好下甚风偃化移固宜

  • 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言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晋书王导传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唐书地理志注武德三年更江宁曰归化八年更归化曰金陵九年更金陵曰白丁谢朓诗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凤凰台上凤凰游【六朝事迹宋元

  •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司马光

      起閼逢閹茂(甲戌),盡柔兆困敦(丙子),凡三年。   孝愍皇帝建興二年(甲戌、三一四年)   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隕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東行。   丁丑,大赦。   有流星出牽牛,入紫微,光燭地,墜于平陽北,化為肉,長三十步,廣

  • 卷一百八十四 嘉祐元年(丙申,1056)·李焘

      起仁宗嘉祐元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壬午,司馬光又上疏曰:   臣聞書曰「遠乃猷」,詩云「猶之未遠,是用大諫」。況國家之弊,在於樂因循而多諱忌,不於安治之時豫為長遠之謀,此患難所由而生也。自古帝王,即位則立太子

  • 卷之六十六·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庚戌。谕内阁、监国摄政王面奉隆裕皇太后懿旨。据监国摄政王面奏、自摄政以来。于今三载。用人行政。多拂舆情。立宪徒托空言。弊蠹因而丛积。驯致人心瓦解。国势土崩以一人措施失当。而令全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朋党之祸唐穆宗长庆元年翰林学士李德裕吉甫之子也以中书舎人李宗闵甞对防讥切其父恨之宗闵又与翰林学士元稹争进取有隙右补阙杨汝士与礼部侍郎钱徽掌贡举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各以书属所善进士于

  • 卷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唐玄宗开元初奉昭成皇后祔睿宗室又欲肃明皇后并升焉陈贞节奏言庙必有配一帝一后礼之正也昭成皇后有大姒之德宜升配睿宗

  •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五封建考【十】外藩封爵【臣】等谨按我朝声教四讫幅员之广超越前古蒙古内扎萨克以及喀尔喀青海厄鲁特西藏回部咸以亲王以下等爵爵之所以柔远也间有仍留汗号者因其土俗以示宠异视王

  • 卷一百六十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六 朱批陈王章奏摺 雍正二年正月二十六日署理山西大同总兵官【臣】陈王章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奉 命署理山西大同总兵官印务钦遵

  • 卷十八 十八之三·孔颖达

    《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尹吉甫、申伯,皆周之卿土也。尹,官氏。申,国名。○崧,胥忠反。《释名》云:“崧,竦也”。甫,本又作“父”,音同。后人名字放此。复音服,又扶又反。褒,保毛反。[疏]“《

  • 净戒品第五之一·佚名

    佛告舍利弗。破戒比丘有十忧恼箭。难可堪忍。比丘成就十忧恼箭,则於佛法不可滋味。憎说法者不乐亲近。何等为十。舍利弗。破戒比丘见僧和合不生喜心。何以故?和合布萨必驱我出。是恶比丘自知有过常怀忧恼。於持戒者瞋恨

  • 解脱道论 第三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三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分别行品第六尔时依止阿阇梨。以数日观其行。其行相应行处应当教。于是行者十四行。欲行嗔恚行痴行信行意行觉行欲嗔恚行欲痴行嗔痴行等分行信意

  •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下·道通

    河朔平原 道通述三十四如来十有相海品。深广无涯经中。普贤说。如来化身顶上有三十二大人相。兼余身分。共有九十七相。每相有五事。一依处。为如来化身顶上有大人相。二名字。光明云一化成家也。三体性。庄严不同。

  • 第十五品 无碍解分别·佚名

    一 经分别四无碍解者,是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于义之智为义无碍解。于法之智为法无碍解。于其法之辞、说明智是词无碍解。于诸智之智是辩无碍解。四无碍解者,是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

  • 朝真发愿忏悔文·佚名

    朝真发愿忏悔文,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为朝礼神真,忏悔发愿之仪文。其仪式程式有念三业咒、祝香、祝功曹、启圣、诵经、忏悔发愿、祝谢等。仪式中启请神宝大慈尊、九辰诸帝真、金母木公、

  • 七剑十三侠·唐芸洲

    一名《七子十三生》。章回小说。近代唐芸洲著。三集一百八十回。叙明正德年间扬州府义士徐鸣皋拜欧阳子为师,学得一身武艺,能飞檐走壁。一日在岳阳楼与友饮酒,闻小霸王李文孝恃强欺弱,将其痛打一顿,以示惩罚。后到苏州,在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