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出口成章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方泽【六首】方泽字云望号冬谿嘉善人秀水精严寺僧有冬谿内外集【彭子殷云嘉靖开士以善诗鸣者三人谷泉福玉芝聚西洲念冬谿子与之倡和古体上仿汉魏而律一以初盛唐为准晚乃

  • 卷二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二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郑侠西塘诗钞郑侠字介夫福清人第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都见安石言新法非便安石不悦使监安上门会久旱侠绘门上所见流民困苦图发马逓投银台进之神宗览图嘘唏罢新法浃

  • 卷七十九·志第五十五·食货三·张廷玉

        ◎食货三   ○漕运 仓库   历代以来,漕粟所都,给官府廪食,各视道里远近以为准。太祖都金陵,四方贡赋,由江以达京师,道近而易。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

  • 前汉孝景皇帝纪卷第九·荀悦

      皇帝丁未即位。秋九月有星孛于西方。其本值尾箕末。至牵牛及天汉。十六日不见。   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孝文皇帝德厚侔于天地。利泽施四海。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奏昭德四时之舞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一·阿桂

    五月戊寅上谕军机大臣曰各路军营随征土兵虽亦常得其力但究系番众难于深信伊等不过随官军一体出力特以番人効力因而逾格抚循断不可稍露一切专仗土兵之意使若辈骄矜视官军为不足畏况每次攻勦时率众争先原不专借各土司兵

  • 十国春秋卷一百七·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北汉四列传李骧 郑珙 赵华 李光美李存瓌张元徽白从晖李骧真定人起家河东幕僚慷慨善谈兵饶技畧天福十二年髙祖以世祖为太原尹擢骧少尹以佐之居无何隐帝遇害侍中郭威遣冯道等迎湘阴公赟于徐州是时人皆知

  • 张冲传·萧子显

    张冲字思约,吴郡吴人。父亲张柬,曾任通直郎。张冲过继给伯父侍中张景胤,景胤小名查,父亲张邵,小名梨。宋文帝开玩笑地对景胤说:“查怎及得上梨。”景胤回答:“梨是百果之王,查怎能及。”张冲从小就有至情至性,被征为州主簿,跟随

  • 卷七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一    宋 卫湜 撰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羶狗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鬰豕望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漏雏尾不盈握弗食舒鴈翠鹄鴞胖舒鳬翠鸡肝鴈肾鸨

  •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隐公下【桓王元年】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谷梁曰传曰言伐言取所恶也诸侯相伐取地于是始故谨而志之公羊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诸侯擅兴兵侵伐罪也伐人之国而取其地重有罪也是故伐而取者其

  • 宣公·宣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秦伯稻卒。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赤狄侵齐。秋,公如齐。公至自齐。冬,楚子伐郑。【传】四年春,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非礼也。平国

  • 卷三·佚名

    △不退转品第四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头面著地礼佛双足。面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菩萨五种发心。修行大乘得不退转。然大悲心云何发起云何修行。唯愿如来哀愍有情广为宣说。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三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三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一行品下◎退有三种。一得退。二不得退。三不现前行退。得退者。得诸善功德而退。不得退者。一切众生。若勤方便。皆应得

  • 阿育王传卷第四·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忧波鞠多因缘之余  说此偈已即入涅槃。如是乃至起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灰炭塔。乃至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以香花音乐末香涂香供养舍利。而作是言。佛付嘱我等法而般涅槃。从今已去

  • 秉烛后谈·周作人

    散文集。周作人著。列为“艺文丛书”之六。新民印书馆1944年9月初版。收散文23篇。大多为读书志,如《南堂诗钞》、《东来博议》等;也有漫谈,如《谈劝酒》、《谈宴会》、《谈娱乐》、《谈文字狱》等。《关于阿Q》一文,颇

  • 五经算术·甄鸾

    对《尚书》、《周易》、《诗经》、《周礼》、《礼记》、《左传》、《论语》、《汉书》等古代典籍中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的注释集。二卷。北周甄鸾撰。成书年代不详。东汉时期为儒家经籍作注的人,如马融、郑玄等,都兼

  • 周礼集说·佚名

    十卷。宋陈友仁因无名氏书本增修。陈友仁生卒不详,字君复,浙江湖州人。宋之遗民。《周礼集说》前有陈友仁序,称其友得书于霅(今浙江吴兴),编节条理与东莱吕祖谦《读诗记》、东斋《书传》相似,名氏则未闻,故携以归。训诂未详

  • 圆觉经·佚名

    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或《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佛教经典。中译本,唐代佛陀多罗译,1卷。收入《大藏经》。成书年代及真实作者已无可考。佛陀善多于693年(唐长寿二年)在洛阳白马寺译出。近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

  • 大乘庄严宝王经·佚名

    梵名Avalokites/vara -gun!a-ka^ran!d!a-vyu^ha ,西藏名Za-ma-tog-bkod-pa 。凡四卷。又称庄严宝王经。宋代天息灾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说观自在菩萨之威力化现及六字大明陀罗尼‘唵(om!)么(ma)抳(n!i)钵讷铭(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