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卮林

十卷。补遗 一卷。明周婴撰。周婴,此书共十卷,又补遗一卷,广征博引,纠正群书及其注疏的讹误,共四十家。每条以两字标目,系以作书人的姓氏。如“格鲍”是纠正鲍彪的《国策注》,“驳鱼”是驳鱼豢的《魏略》。其体例类似孔丛子的《洁墨》以及王充的《刺孟》。书名《卮林》,取《庄子》“卮言日出”之意。其所刊正,有据者居多,是为有本之学,并非草率著书。此引一、二条以为证,如:“原谢”知星条云:“《五杂俎·天部》引习凿齿谓星人曰: ‘君尝闻千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凡占星者皆于中天野外窥之,故云不覆。原曰: 知星宿,衣不覆,古之遗谚也。晋阮侃宅无吉凶,摄生论引之。谓术弥精而穷益甚也。是以桓宣武以绢一疋为戏。在杭不悟晋书有字为衣字之讹,遂至燕说矣。”又“奔牛”条云:“《五杂俎》云: ‘丹阳有奔牛坝,相传梁武帝时,有人于石城掘得一僧,瞑目坐土中,奏于帝,帝问志公。公曰:此入定耳,令人于旁击磬,则出定矣。帝命试之,果开目。问之,不答。志公乃说其前事,僧一视志即起,南向奔去。帝遣人逐之,至此地,化为牛,因名。近时樵阳子亦类此。’ 原曰: 按《南齐书》,全景文与沈休之出都,到奔牛埭,有人相之,曰:君等皆方伯也。景文、孝建初以功封汉水侯。《宋书》曰:孔觊反,会稽太守遣建威将军沈怀明东讨,至奔牛,筑垒自固。又元凶弑立,世祖入讨,遣顾彬之、刘季之合势,与劭将华钦庾导相于曲阿之奔牛塘,路甚狭,军人多赍篮屐,于菰葑中夹射之,钦等大败。据此,则奔牛之名,宋、齐前已有,云梁僧化,谬也。”如此旁征博引加以考证,令人信服。王士祯《池北偶谈》认为其“辨石尤风”一条及“解古乐府赐字义”一条、“君苗无姓”一条,高似孙误引金楼子一条尚可称信,但其诠钟一条,则不足辨。此书有《湖海楼丛书》本、明刊本、明崇祯间刻本、王宗炎手校旧钞本、《四库全书》本以及《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

《卮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粤剑编·王临亨
  历代兵制·陈傅良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欧阳德隆
  钦定钱录·梁诗正
  处世悬镜·傅昭
  义门读书记·何焯
  端溪砚谱·佚名
  猗觉寮杂记·朱翌
  朝野佥载·张鷟
  黄石公素书注释汇编·佚名
  匋雅·陈浏
  三略直解·刘寅
  雚经·蒋德璟
  续北山酒经·佚名
  蜩笑偶言·郑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368_1 【赋得冬日可爱】庾承宣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   卷368_2

  • 白云樵唱集卷四·王恭

    (明)王恭 撰○五言絶句送刘逸人还山中落日鹧鸪鸣遥村送独行峯回看不见望望有余情秋阴寒云将逺空落叶与飞鸿汉苑秦陵外悲凉是此中黄叶带雨飘阶冷随风着幔凉愁心故宫树片片落寒霜闻渔笛渔人将楚竹吹向月明中莫奏凉州曲金

  • 卷三十七·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十七平湖沈季友撰周文种【吕氏春秋云字防楚之邹人广舆记云字子禽鄞人为越大夫镇守御儿城练卒御吴】五年五月吴破檇李王入吴与羣臣临水祖道军阵固陵作祝词二章皇天祐助前沈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

  • 第三十八卷明泰昌、天启、崇祯·缪荃孙

    光宗泰昌元年九月乙酉,罗朝国为南京刑部尚书。十月己未,淮安府地震,雷火击毁城楼。大雨如注,平地尽成巨浸。巡按御史孙之益以闻,言:“淮安咽喉重地,有此灾警,变不虚生。且黎民重罹昏垫之苦,千里尽同鱼鳖之区。兼之重征叠派,按册

  • ●郑氏史料三编卷二·佚名

    二七、福建总督刘斗题本(请准拨款催造火器)康熙十年正月二十一日二八、刑部题本残片(陈暹等诬控周全斌与郑经结盟假意投诚)康熙十年三月初七日二九、江南提督残题本(题报搜查江南沙岛)三○、兵部尚书科尔可大等题本(议奏福建

  • 司马消难传·李延寿

    司马消难,字道融。幼时聪明颖悟,多少读了些经史著作。颇有风度神韵,喜欢自我矫饰标榜,以博取名誉。他的父亲司马子如是当朝的显贵,他也爱交结宾客名士,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崔瞻等都与他交游。迁任光禄卿,出任北豫州

  • 卷三十六·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六生徒二考课肄业各生国子监贡监生分六堂肄业每月中旬兼管监事大臣祭酒司业轮课是曰大课课以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经觧防论并间试之委员司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四 洪武二十一年冬十月辛卯朔。 壬寅,南安侯俞通源奏云南新附官民、军士、田粮、马牛之数,都指挥使司所属官计一千三百一人,军士六万四千二人,马三千五百四十五匹,屯牛一万二千九百九十四头

  • 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唐孔颖达疏庄公【音义】【陆曰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諡法胜敌克乱曰庄】【疏】【正义曰鲁

  • 爱乐品第五·佚名

    爱处生忧愁,爱处生怖畏。若无所爱乐,何愁何怖畏。由爱生忧愁,由爱生怖畏。若远离念爱,遂舍狂乱终。夫人怀忧愁,世苦无数量。斯由念恩爱,无念则无愁。是故不生念,念者是恶累。彼则无诸缚,无念无不念。念为求方便,非义不设权。权

  • 四童子三昧经卷上·佚名

    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俱尸那国力士居地娑罗林所二双树间。尔时如来思惟。今日涅槃时到应当取灭。长老阿难即于其夜欻得恶梦。惊怖忧恼驰向佛所。愁惨合掌瞻仰世尊目不暂舍。尔时

  • 观音慈林集卷中·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编下篇 感应之一天竺大商主昔漕矩咤国有大商主。宗事天神。祠求福利。轻懱佛法。不信因果。其后将诸商侣。贾迁有无。泛舟南海。遭风失路。波涛飘浪。时经三岁。资粮罄竭。糊口不充。同

  • 古农佛学答问卷三·范古农

    法义研求门(一) 因果问:佛以何等法为教化。答:以因果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法教化众生。问:何为因果。答:一切事物必有由起,是之谓因。必有终趣,是之谓果。问:因果之法若何。答:因果之法,以同类相应为定律。故善因结善果,恶因结

  • 斗南老人集·胡奎

    六卷。明胡奎撰。胡奎,字虚白,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胡奎尝游贡师泰之门。明初以儒学征,授宁王府教授。著有《斗南老人集》六卷。此集为永乐年间宁藩刻本,共六卷。前有宁王朱权序,说明胡奎号斗南老人的缘由,称“其晚年泊舟

  • 分别布施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为中阿含瞿昙弥经之别译。

  • 私呵昧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佛在竹园,长者子私呵昧,与五百弟子,遥见佛相。因问云何起菩萨意,有几意喜,有几功德休息,行何等法,何以致无生忍,用几事得一切智,用几法住,用几法灭度,灭后有几功德,云何为谛?佛一一答以六法。私呵昧发大愿。佛

  • 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佚名

    二卷,唐善无畏译。

  • 妙吉祥菩萨陀罗尼·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前有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