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鹧言

自古蛮夷,鲜不为中国之患。中国所以御之者无所不备,而卒无全胜之策。惟虞舜之于有苗、汉文帝之于南越、我圣祖仁皇帝之于俄罗斯,不战屈人,为万世绥远之经。外此,则和战虽殊,皆因气之盛衰相为胜负而已。是非蛮夷之独难制也,盖一气生人,本无畛域,迭盛迭衰,皆听其人之自为而天地之气随之转旋旷览前史未有中国全盛而为蛮夷所制者亦未有蛮夷崛起而其国人才政令了无可观者刘渊石勒阿保机阿古达其雄桀坚忍皆超越羣伦怀愍之懦重贵之妄徽宗之昏氵㸒纵无强敌其国岂能久存是故御蛮夷者不必求之蛮夷而当求之中国也。

《鹧言》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颍川语小·陈昉
  茶录·蔡襄
  花烛闲谈·于鬯
  蒙斋笔谈·叶梦得
  宦经·狄仁杰
  读画闲评·俞蛟
  吴乘窃笔·许元溥
  荈茗录·陶谷
  大唐新语·刘肃
  中枢龟镜·苏瓌
  女诫·班昭
  芥舟学画编·沈宗骞
  缸荷谱·杨钟宝
  老圃良言·巢鸣盛
  金石要例·黄宗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原序·魏庆之

      诗之有评,犹医之有方也。评不精,何益于诗;方不灵,何益于医!然惟善医者能审其方之灵,善诗者能识其评之精,夫岂易言也哉!诗话之编多矣,《总龟》最为踈驳,其可取者惟《苕溪丛话》;然贪多务得,不泛则冗,求其有益于诗者,如披砂简金,闷

  • 第二折·佚名

    (曹操同许褚领卒子上)(曹操云)官封九锡位三公,玉带金鱼禄万钟。日服鸩酒千条计,夜卧丸枕有谁同?某姓曹,名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也。幼习韬略遁甲之书,曾为行军参谋之职。因某累建奇功,自破吕布之后,加某为大汉左丞相之职。颇奈

  • 黄庭坚诗全集八·黄庭坚

    酒江形圜似阮家盆,山势岑如北海樽。户有浮蛆春盎盎,双松一路醉乡门。拘士笑大方拘士笑大方,俗吏缚文律。当其擅私智,辙覆千里失。鸟飞与鱼潜,明哲善因物。欣然领斯会,千百无十一。蒯缑装太阿,付驺斩刍秣。风雨晦冥时,中夜鸣不

  • 卷二十三·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三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汲黯匡君切【汲黯汉武时以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武帝曰古有社稷之臣如汲黯近之矣】亷颇出将频【史记亷颇赵之良将频为赵将兵伐齐

  • 卷十八·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十八明 钱仲益 撰锦树集八七言古体送陈指挥还常德都门二月春正妍官街弱栁摇春烟江头下马送君别短歌一曲心悬悬我昔梁溪训乡校此时识君方少年双瞳如漆面如玉锦袍白马人中仙停舟访我读书舍手持大

  • 卷九·孟郊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孟东野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孟东野诗集卷九     唐 孟郊 撰咏物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忽惊明月鈎鈎出珊瑚枝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饮栢况【一作泛】仙味咏兰拟【一作

  • 卷二十四·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四 【起乙未元成宗元贞元年尽辛亥元武宗至大四年】凡十七年 【乙未】成宗皇帝元贞元年春正月以刘国杰为湖广平章

  • 卷一百八十九·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闰五月丙辰朔○戊午琉球国中山王思绍山南王者他鲁每使臣甚谩志里等辞归赐钞及文绮表里金织纱衣而赐其王钞及绒锦织金文绮纱罗○庚申福余卫指挥使喃不花来朝贡马赐袭衣钞币○丙寅赐文武百官扇 赐文渊阁大学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弘治十年六月辛未朔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王鼎奏镇江府有坍江田其粮无徵民皆以陪纳为若乞将沿江新涨芦洲课银存留籴米岁补无徵之数则粮不亏而民不扰但洲地变易不常请时阅实损益其数五年一易从之○南京吏部尚书倪岳等陈修省

  • 总目·纪昀

    (臣)等谨案钦定续通志六百四十卷乾隆三十二年奉敕纂其纪传自唐始诸略自五代始因郑樵旧目参考同异斟酌损益之有郑 志所无而增补者有郑志所有而删并者各于本门小序详述端委窃惟作史之要贵于体例精严褒贬至当为天下后世纲

  • 卷三十四·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四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六宋陈瓘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少好读书不喜为进取学父母强之乃应举一出即中甲科调湖州掌书记签书越州判官太守蔡卞察其贤礼

  • 阳尼传·李延寿

    阳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人。几代都在慕容氏手下做官。阳尼从小喜好学习,博览群书。幽州刺史胡泥上表举荐他,被征辟任著作郎。朝廷改中书学为国子监,中书监高闾、侍中李冲等人认为阳尼学问渊博,推举他任国子监祭酒。后来,兼任幽

  • 卷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敬天康熙七年戊申五月壬子上谕吏部等衙门朕亲政以来孜孜图治期於民生乂安聿臻上理乃今年

  • 卷六十二 射义第四十六·郑玄

    (陆曰:“郑云:‘《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其士之义也。《别录》属《吉礼》。’”)[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于士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案此篇中有

  • 卷十二·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二汉 高诱 注道应训【道之所行物动而应考之祸福以知验符也故曰道应】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弗知也【太清元气之清者也无穷无形也】又问於无为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知道【无为有形

  • 卷四·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四      宋 卫湜 撰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郑氏曰视今之示字小未有所知常示以正物以正敎之无诳欺裘太温消隂气使不堪苦不衣裘裳便

  • 先圣大训原序·杨简

    世称先圣谓孔子简祗惟先圣大训自论语孝经易春秋而外散落隐伏虽间见于杂说之中而不尊不特有讹有诬道心大同昏明斯异毫厘有间虽面觌无覩明告莫谕是无惑乎圣言则一而记者不同也又无惑乎承舛听谬遂至于大乖也夜光之珠久混

  • 三洞众戒文·张万福

    三洞众戒文,唐道士张万福编撰。原书二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三洞诸经说戒多矣,难以具详。因此作者从诸经中录出戒文,辑为一编,旨在方便道士诵习持守,戒除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