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四六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六次收缴应禁书籍解京缘由折

六四六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六次收缴应禁书籍解京缘由折

乾隆四十四年九月十五日

大学士 伯 管云贵总督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孙士毅谨奏,为第六次收缴应禁书籍,分别进呈及解馆缘由,仰祈圣鉴事。

窃臣等钦奉谕旨,严查一切违碍书籍,饬令各属实力遵办,陆续查获书一千七百余部,业经五次奏明解京在案。

嗣又钦奉圣谕:予限二年,实力查缴。并再明白宣谕,凡收藏违碍悖逆之书,俱各及早呈缴,仍免治罪。如限满二年后,仍有隐匿存留,一经发觉,必从重治罪,不能复邀宽典。且惟于承办之督抚是问,恐亦不能当其重戾也。钦此。臣等敬将奉到恩训,饬司缮刊颁发,俾各凛遵钦限,实力查缴。兹据各府厅州县节次呈送到书六十八种,计二百二十三部,共二千三百五十一本。臣等率同司道详加阅看,内向例查禁之书三十三种及向未查禁现准各省咨会查缴之书十种,又向未查禁而臣等节次黏签奏呈请禁之书二十一种,俱分别恭缮清单,委员解京送馆查办。又查有《唐诗鼓吹》一种,卷首有钱谦益序文;《四如奇集》、《管城韵事》二种,皆附有钱谦益书文;又程墨《所见集》一种,内有逆犯徐述夔《四书文》一篇,俱应摘毁。臣等谨于清单内注明,并于书内黏签进呈,恭请钦定。仍严饬各属,晓喻士民,以屈指年余期限卽满,若不将违碍悖逆之书及早呈缴,至限外一经发觉,卽与悖逆同科;地方官不于限内查缴净尽,卽为上负恩纶,自速重戾。臣等亦不时督同司道严密访查,务期收缴无遗,以仰副圣主谆谆训戒之意。

所有续获书籍解京缘由,谨合词会折恭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宋濂
  第二十三回 杀董璋乱兵卖主 宠从荣骄子弄兵·蔡东藩
  卷第八·徐鼒
  卷之九十五·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二十五·叶盛
  一四○○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卷八·佚名
   三、会心的微笑·林语堂
  杨名传·张廷玉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吕思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庵遇·李渔

    〖谒金门〗(小旦上)人中了,只等香车来到。(净)想是灵鹊寻人寻未着,为甚不听檐外噪?(小旦)奴家来到庵中,得了两番喜信:妒妇已经病死,才郎又捷春闱。只是一件,如今接我的人也该来了,为甚么不见一毫信息?(净)只在一二日间,定然到了。〖前腔

  • 卷279 ·佚名

    邵雍 别谢君实端明 曹王八斗才,今日为余催。 锦绣佳章里,芝兰秀句开。 烦病痾熸躯体,溽暑烁楼台。 宜把君诗讽,清风当自来。 邵雍 别谢彦国相公三首 和诗韩国老,见比以宣尼。 引彼返鲁事,指

  • 卷七·李心传

     朝事二  淳熙改元本用纯字干道癸巳岁冬至日上祀南郊肆赦改明年元为纯熙既宣制矣后六日甲辰中书门下省言若合淳化雍熙言之当用淳熙字庶几仰体主上取法祖宗之意从之是时先人在虞雍公宣威幕府敕制初下众未有言先人语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七上·佚名

    宋孝宗七辛丑淳熙八年春正月癸丑,权给事中赵汝愚奏中书门下省录黄陈源转官差遣:『臣窃惟陈源系内待,而得参预一路军政,事体重大,渐不可长。臣尝读建炎三年诏书,自崇宁以来,内待用事,循习至今,理宜痛革。自今内待不许与主管兵官

  • 卷之九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五一 玉田·周作人

    玉田进秀才时,名兆蓝,这与他的小名蓝和玉田的号是相合的,后来有一时他改名瀚清,玉田也改了一字成为玉泉,又别号琴逸,我曾买到他的一部遗书,翻刻小本的《日知录集注》,书面有他的题字,就用这个别号,和“玉泉”与“臣瀚清印”的两

  • 凡例·李天根

    一、是编始于顺治元年三月十九日庄烈帝殉社稷、止于康熙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鲁王薨于金门,凡十有九年;载福、潞、唐、鲁暨绍武、永历诸王立国事。至本朝大政具在「国史」,非野乘所当及,故不敢妄赘一辞;惟命将出师、讨灭闯献

  • 卷四·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四圣学雍正三年乙巳七月丁巳上谕礼部自古修己治人之道载在经书帝王御宇膺圗咸资典学我圣祖仁皇帝天亶聪明而好古敏求六十余年孜孜不倦朕幼承庭训时习简

  • 211.辛弃疾活捉叛徒·林汉达

    在完颜亮大举南下的时候,北方和中原人民趁金朝后方空虚,纷纷起义。济南府有一个农民叫耿京,也聚集了几十个人举行起义,先后攻占了莱芜、泰安(都在今山东省)两座县城。耿京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二十几万人,成为各地起义军中最大

  • 大学章句或问通证·张存中

    元 张存中 撰章句序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寛防命汝典乐敎胄子直而温寛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防曰于予击石拊石

  • 原序·蔡清

    四书蒙引原序国家以经术造士其法正矣第士之所以自求于经者浅也葢不务实造于理而徒务取给于文文虽工术不正而行与业随之矣举子业之闗于世道也如此清之始业是也承父师之教指自谓颇知所用心者故有三年不作课而无三日不

  • 卷第十二·佚名

    祖堂集卷十二 祖堂卷十二 荷玉 荷玉和尚嗣曹山,在抚州。师讳匡慧,俗姓高,福州福唐县人也。 出家于罗汉院,具戒造曹源。因一日参次,曹山乃问师:“大人还在也无?”对云:“在。”曹山云:“略要相见,还

  • 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真歇清了

    夫道诣於大同。性成乎圆通。无住而住。不空而空。东西三十三传默合符节。信不私而公也。佛吞三世。经破微尘。发自己之光明。得衲僧之机用。根境平出。行履自然。天地之默。成阴阳之化光。四时之气。备万汇之慈等。祖

  • 第十一 帝释相应·佚名

    第一 帝释品[一]第一 须毗罗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世尊于此言诸比丘:“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唯然!世尊!”三世尊以此宣说:四“诸比丘!远昔阿修罗攻击诸天。诸比

  • 椒邱文集·何乔新

    诗文别集。明何乔新(号椒丘)著。此集为婺源余莹所编辑。三十四卷。卷首有嘉靖元年(1522)舒芬序。卷一至卷三为策略,卷四至卷八为史论,卷九至卷一四为文,卷一五为赋等,卷一六至卷二○为文,卷二一至卷二五为诗,卷二六至

  • 张燕公集·张说

    二十五卷。唐张说撰。张说字连济,又一字说之,号燕许大手笔,原籍河东(山西永济),后迁居洛阳。文学家、学者,官至唐大臣。张说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于唐玄宗朝倡导开馆置学士,广引知名之士以辅佑王化。建议

  • 辨疑志·陆长源

    陆长源,字泳之,吴人。曾任汝州刺史,徙宣武节度使行军司马。能诗,曾和孟郊唱和。是书在《中兴馆阁书目》有著录,该书概括其内容为“辨世俗流传之谬”。从仅存的十条佚文来看,它与《冥报记》、《纪闻》等书正好相反,是破除迷信

  • 薛仁贵征辽事略·佚名

    元代话本小说。作者不详。此书最早著录于明《文渊阁书目》卷6“杂史”类,注:“一部一册,阙”。《永乐大典》卷5244“辽”字韵收载本篇的全文。话本以薛仁贵为中心,叙述他的征辽事迹,故事情节与新、旧两《唐书》的《薛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