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法纶贯

一卷。书论。明代宋啬撰。此书分十二个标题为澄神、执笔、用腕、正锋、临摹、结构、方圆、疏密、迟速、纯熟、气韵、统论。卷前自序说:学书必先使精神清静、精神平静才可以讲究执笔与用腕及指法,然后论正锋、藏锋;学书之始必先临摹,然后学结构。结构佳,然后论迟速、纯熟,纯熟之后,气韵自生。由此可见作者分题编次的意图。然后所论皆摘采王右军、蔡邕、张怀瓘、孙过庭、姜尧章、赵宦光、董其昌、黄山谷、潘之淙等名家论书之语。虽无独见,但如此汇集名家之言对学书者尚有指导意义。有《六艺之一录》本。

《书法纶贯》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印说·周应愿
  山家清供·林洪
  画筌·笪重光
  训俗遗规·陈宏谋
  续茶经·陆廷灿
  云谷杂记·张淏
  茶经·陆羽
  墨经·晁贯之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公冶长听鸟语纲常·佚名
  邃汉斋谜话·佚名
  松窗杂录·李濬
  幼学分年课程·陈惟彦
  指头画说·高秉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董康

      ○金蘭誼   不知何人所作。演羊角哀與左伯桃交誼事。本傳志而雜以小說家言。不足盡信。易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世以友誼之篤者曰金蘭。故題此劇爲金蘭誼也。   關中流寓志云。羊角

  • 第五十二出 索元·汤显祖

    【吴小四】〔净扮郭驼伞、包上〕天九万,路三千。月余程,抵半年。破虱 装衣担压肩,压的头脐匾又圆,扢喇察龟儿爬上天。谢天,老驼到了临安。京 城地面,好不繁华。

  • 二集卷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九古今体八十二首【己巳二】侍郎沈德潜予告南还进呈纪恩四律依韵赐之已周花甲举春官玉署皤皤氷雪顔道在心期耽素帙老来归计指青山烟波应共闻琴鹤咏赋休疎驰字

  • 卷第一百·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二〔起旃蒙单阏(乙卯),尽屠维协洽(己未

  • 卷七·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七 【起辛丑汉成帝鸿嘉元年尽壬戌汉平帝元始二年】凡二十二年 【辛丑】鸿嘉元年春正月以薛宣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缺谷永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弘治十三年十二月辛巳朔 上视牲于南郊○壬午升礼科左给事于瑁俱为左给事中户科给事中蕞兰工科给事中方矩俱为右给事中子聪瑁矩俱工科仕伟刑科兰兵科○尚宝司司丞郑宗仁丁忧服阕复除原职○癸未虏复入大同境既而引去提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百四十五 内务府奏请将曹(兆页)等售参银两拨交内库摺·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康熙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事六品官双全等交出李煦等为售人参事具奏汉文摺一件,人参列等摺价单一件,传旨:著交内务府总管。钦此。 据李煦等所奏汉文摺内称:奴才李

  • 耶律乌不吕传·脱脱

    乌不吕,字留隐。严肃稳重,力大无比,擅长文辞。统和年间讨伐宋时,多次被委任以军中要职。他曾经与爻直不和,侮辱爻直说:“你不过是个奴才,知道些什么呢?”爻直告状到北院枢密使韩德让处。德让大怒,问他说:“你怎么能得到这个奴才

  • 李冶传·宋濂

    李冶,字仁卿,真定栾城人。金朝时考中进士,调任高陵县主簿,未到任又改知钧州,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钧州城陷,冶改装北渡黄河,流落于忻、崞之间,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读书,别人不堪忍受,而他还觉得很宽敞。世祖即位之前就闻知李冶

  •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蒋廷黻

    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虽走的路线不错,然而他们不能救国救民族。此其故何在?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我们试先研究领袖们的短处。 恭亲王

  • 卷16·吴缜

    《郭正一传》载,正一永隆中为平章事,永淳中迁官等事次乃云:“刘审礼与吐蕃战青海,大败,髙宗召群臣问所以制戎,正一曰······”云云。〈文多不录〉刘齐贤、皇甫文亮等议,亦与正一合,帝纳之。今案《高宗纪》,仪鳯三年〈岁在

  • 卷二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組綬【天子玄諸侯朱大夫純世子綦士緼】玉藻天子佩白

  • 第十二章 17·辜鸿铭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辜讲孔子祖国(鲁国)在位的一位部长贵族(季康子)问孔子什么是政府。孔子回答:“政府意味着秩序。如果您,部长大人,中规中矩,还有谁敢于胡作非为呢?”

  • 第七章 2·辜鸿铭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辜讲孔子然后继续说:“在沉默中冥想,耐心地去获得知识,在将知识传教给别人的时候不厌其烦。对于这些事情,我能说自己做到了哪一件呢?”

  • 卷三十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二天子之孝薄税敛【臣】按古之君天下者非以一人肆于民上也凢以子万民而已是故其防者上所长也其老者上所飬也其壮者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上所授也取民不过什一用民之力不过歳三日上所制也凢

  • 庄老与易庸·钱穆

    五四运动后,一般人好讲辩证法,因之有人说《庄》《老》《易》《庸》都带西方辩证法的气息,讲对立,讲变化。今按辩证法万变无穷。中国言变,则只在一常道。此讲先《庄》,次《老》,最后《易》《庸》,分三次第来讲。一、《庄子》从

  • 卷第七·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七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根品第二之五广说因已。缘复云何。颂曰。说有四种缘  因缘五因性等无间非后  心心所已生所缘一切法  增上即能作论曰。于何处说。谓契经中。如契经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