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大纲

──十九年冬作──

建僧二万人分三大类支配如下:

一、学僧  沙弥僧至比丘僧,总数约五千人,年龄十八以上,三十以下。甲、律仪院二年,每省一所;每所五十人至八十人,全国约二千人;年龄十八岁至二十岁。初出家者入之,为沙弥僧;此院毕业以上者,为比丘僧,称上士。乙、普通教理院四年,三省一所;每所一百人至三百人,全国约二千三百人,年龄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经律仪院毕业升入,毕业称学士。丙、高等教理院全国一所,约六百人,年龄二十五岁至二十七岁,从普通教理院毕业升入,毕业称博士。丁、观行参学处(附德僧林内)三年,约一百人,年龄二十八岁至三十岁。期满,称大士,毕业为菩萨僧。

二、职僧  菩萨僧、总数约一万二千人,年龄二十以上或三十以上,出家二年或十年以上。甲、布教堂甲等十所,大都市设之;乙等三十所,省会设之;丙等百所,繁盛县市设之;丁等千所,普通县市设之;戊等二千所,乡镇设之,兼办民众教育或国民小学。全国约四千五百人,将阶级表列如下:

    ┌───────┬───────┬───────┬───────┬─────┐    │甲 等 七 人│乙 等 五 人│丙 等 三 人│丁     等│戊   等│    ├───────┼───────┼───────┼───────┼─────┤    │甲等布教师一人│乙等布教师一人│丙等布教师一人│甲等布教士一人│布教士一人│    ├───────┼───────┼───────┼───────┼─────┤    │乙等布教师二人│乙等布教士一人│乙等布教士一人│丙等布教士一人│     │    ├───────┼───────┼───────┼───────┼─────┤    │甲等布教士二人│丙等布教士一人│事 务 员 一 人│       │     │    ├───────┼───────┼───────┼───────┼─────┤    │事 务 员 二 人│事 务 员 二 人│       │       │     │    └───────┴───────┴───────┴───────┴─────┘

  乙、律仪院教职员约六百人。丙、普通教理院教职员约三百人。丁、高等教理院教职员约百人。戊、德僧教职员约五百人。己、县省国三级教务机关,职员约三千五百人。庚、佛教文化事业职员,若图书馆、博物馆、编译所、出版所,约千人。辛、佛教慈善事业职员,若慈幼院、赈灾局、施医院、济贫等局,约千五百余人。三、德僧  长老僧、总数约三千人,年龄五十以上,出家三十年以上。甲、专修林十所,共持律或参禅等,每所百人至二百人。乙、杂修林十所,各持咒或念佛等,每所百人至二百人。  四级学僧与九级职僧相关表,职僧九级,例:一、国会长,二、省会长,三、县会长、四、甲科长,五、乙科长、六、甲科员,七、乙科员,八、甲事务员,九、乙事务员。

    上士─┬─职僧可渐升至第四级职僧       └─学士─┬─即充第八级职僧可渐升至第三级职僧            └─博士─┬─即充第七级职僧可渐升至第二级职僧                 └─大士──即充第六级职僧可渐升至第一级职僧

学僧、职僧、德僧相关表:

    上士……职僧、三十年以上………………………………………………德僧    上士……学士……职僧、二十六年以上…………………………………德僧    上士……学士……博士……职僧、二十三年以上………………………德僧    上士……学士……博士……大士……职僧、二十年以上………………德僧

  其渐次之进行程序如下:

  第一期  一、以三宝之信,六度之行,向国民作种种宣传,吸收出家新分子及转移一般民众,对于佛教与寺僧之观念。二、设一“律仪院师范研究部”,约国中年龄三十以上,出家十年以上,有志整僧兴教,而对于律学有素养及传律有经验者,二十人至二百人,按其研究成绩,一年或数年后,次第担任设立律仪院,以训练新出家之沙弥。三、设一“教理院师范研究部”,约国中年龄二十五以上,出家七年以上,有志整僧兴教,而对于教理有素养及讲学有经验之法师,二十人至二百人,按其研究成绩,三年或数年后,次第担任设立普通教理院,以至高等教理院。四、设一“佛教职僧考试委员会”,制定各级职僧及各种职僧事业之类别,按年考试青年壮年有志有学之出家三年以上僧众,而分别任以各种职僧之职业,渐次举办布教、教务、文化、慈善等事业。

  第二期  一、先渐次将各省律仪院完全设立。二、稍后亦渐次将各区普通教理院完全设立。三、布教等事业渐次举办。四、设立高等教理院。

  第三期  一、布教等事业渐次完全举办。二、德僧之专修林、杂修林、次第举办以至完全成立。三、完成学僧、职僧、德僧之系统组织,而为住持中国佛教之教团,以将佛之教化普及全国民心,而造成国民思想信仰之重心。(见学僧之路)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一·智旭
  卷第十五·祖琇
  续高僧传卷第第二十一下·道宣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三(之下)·智俨
   第七十九則 投子一切聲是佛聲·胡兰成
  净土圣贤录偈·彭希涑
  人死何往的回答·太虚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十·明佺
  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太虚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嘉興白蓮寺語錄卷第二·佚名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佚名
  卷第十二(弥沙塞)·佚名
  卷下·佚名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西方合论 第九卷·袁宏道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邵雍

    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二都相去四百里,中有名园属宋家。古木参天罗剑戟,长藤垂地走龙蛇。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饮散竹轩微雨后,凌晨归路起栖鸦。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故国逢佳节,登

  • 卷四百八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十七 郑善夫 游侠篇 长安逢少年意气何昂昂鸣鞭六陵坂先驱势正强戒途列万骑一一羽林郎铙吹动地来飒沓若云翔面前五花骢宝馽金丝缰腰间双龙劒吴鈎

  • 卷第二百六十二·胡三省

    唐纪七十八〔起上章涒滩(庚申),尽重光作噩(辛酉),凡二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光化三年〔(庚申、九○○)〕1春,正月,宣州将康儒攻睦州;〔宣州将,田頵所遣将也。〕钱镠使其从弟銶拒之。〔从,才用翻。銶,音求。〕2二月,庚申,以西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洪武十五年八月丁丑朔命国子监祭酒吴颙释奠于先师孔子○诏礼部设科举取士令天下学校期三年试之著为定制○戊寅祭大社大稷○定州小盐池请置逻兵从之○己卯有广东儒士上治平策 上览之顾谓侍臣曰此人不识道理岂有涉数千

  • 卷之十九·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九传第三【附】多罗郡王奇塔特列传奇塔特逹尔汉亲王满珠习礼从子父索诺木尝偕土谢图汗奥巴等由辽河随大军征明入大安口至遵化克其城进围北京卒於军崇德四年奇塔特尚固伦端

  • 卷第五·习凿齿

    胡烈胡烈,字武贤。咸熙元年,为荆州刺史。有惠化,补缺堤,民赖其利。铭石曰:“美哉明后,隽哲惟嶷。陶广乾坤,周﹑孔是则。我武播扬,威振遐域。[譬春之阳,如冬之日。耕者让畔,百姓丰溢。惟我胡父,恩惠难置。”]羊祜羊祜,字叔

  • 卷十·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官制表周礼为周公制太平之书世儒多疑其伪独有宋程朱诸大儒亟称之然以愚观之窃有未尽然者昔先王经理天下天子治内诸侯治外故孟子言班爵禄之

  • 九〇 蒸煮·周作人

    饭锅上蒸了吃的菜里,最普通的是打鸭子和柳豆腐。这柳字是假借用的,也有人写作溜,但那是一种动作,读作上声,或者应当照柳字之例,于剔手旁写一个卯字,但是铅字里没有,所以不好使用。这豆腐的制法很简单,豆腐放在陶钵内(实在乃是缸

  • 樊深传·令狐德棻

    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早年丧母,侍奉继母十分恭谨。少年好学,背着书到三河拜师,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年间,随军征战,以功劳授荡寇将军,先后升任伏波将军、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曾在读书时见到吾丘子,于是回家侍奉父

  • 浑镐传·欧阳修

    浑镐谦虚谨慎,喜欢交结士大夫,历任邓、唐二州刺史,有政绩声誉。元和年间,延州沙陀部痛恨边防官员贪婪,骚扰边境不得安宁。李绛建议朝廷,应当挑才能职位相称的人任刺史。于是任命浑镐任延州刺史。碰到征讨王承宗,但义武节度使

  • 卷九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九 朱批张璨奏摺 雍正七年七月初四日直隶按察使【臣】张璨谨 奏为请严跌钱之禁以重 国宝以清赌具事窃【臣】以一介庸愚荷蒙 皇上不次擢用畀以直隶刑名重任 洪恩异数欲报无能凡钦奉 谕旨

  • 卷一百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七歌颂四十七【举贡诸臣二】万寿诗【五言律四首】举         人【臣】张荣源春旭彤墀丽宫花紫禁明普天均覆冒匝地起光荣瑞荚尧阶吐绯

  • 近者悦,远者来·孔子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让国内的喜悦,让国外的人来投奔。” 【读解】 近者悦,远者来。 内政外交,一语囊括。 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

  • 卷七十一·佚名

    释成办品第五十(经作大事起成办品)【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为大事故起,不可思议事故起,不可称事故起,无有量事故起。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无等等事故起。&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如是,如是。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二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二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八释应知多种者。嗢柁南曰体释文义法  起义难次师说众听赞佛  略广学胜利论曰。体者。诸经体性略有二种。谓文及义。当知文是所依。义是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五·雪关智訚

    侍者成巒、傳善錄法孫開詗編拈古(并評著語)波斯匿王問世尊曰:「勝義諦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義如何?」(評曰:波斯匿王眉底著眼,覷破黃面老子家風。是甚麼家風?打破鏡來即向汝道。)佛言:「汝

  • 苏门集·高叔嗣

    明代诗文别集,高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著。初刻于嘉靖十六年(1537)。以后又多次翻刻,有嘉靖三十七年王纬刻本,嘉靖四十二年张正俭刻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马之骏刻本。这些刻本,均为8卷。其中诗4卷,卷1为《考功稿》

  • 梦月轩诗钞·张玉纶

    清 张玉纶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