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德会元

2卷。元·李道纯撰。此书原题“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述”。卷首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自序,称:历代研究注释《道德经》之书,诸家解义,多“私意揣度,所见不同,各执一端。惟《河上公章句》、紫清真人(白玉蟾)《道德宝章》颇通”。书中于《序例》中设置“正辞”和“究理”两项。“正辞”以《河上丈人章句》白文本为主,将各种《道德经》注释本之差讹列出,凡大同小异者达200余处。“究理”则将各家解义与《老子》义理不符者表出,举异同谬误十余处,以此冠于经文之前,意在使后之读《道德经》者消除异同之感。关于本书对经文注释意图,其序云:“将正经逐句下添个注脚,释经之义,以证颐神养气之要。又于各章之下,总言其理,以明究本穷源之序。又于各章复作‘颂’,以尽明心见性之机,至于修齐治平,纪纲法度,百姓日用之间,平常践履之道,洪纤巨细,广大精微,靡所不备。”故总名曰《道德会元》。书中大抵以儒、禅解《老》,注多儒义,颂近禅偈。后世学者对此书能分析诸家异同,博采众说,且无偏执之弊,予以好评。其书有元至正、明初及明弘治十年(1497)等多种刻本。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道德会元》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彭晓
  黄帝太乙八门逆顺生死诀·佚名
  读易余言·崔铣
  丹溪心法·朱震亨
  太上九真明科·佚名
  褚氏遗书·褚澄
  洞玄灵宝千真科·佚名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佚名
  黄帝阴符经集注·佚名
  易纂言外翼·吴澄
  痧疹辑要·叶霖
  南华真经直音·贾善翔
  泄天机·闵一得
  神仙感遇传·杜光庭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跋·姜夔

    歌曲特文人余事耳或者少谐音律白石留心学古有志雅乐如会要所载奉常所录未能尽见也声文之美概具此编嘉泰壬戌刻于云间之东岩其家转徙自随珍藏者五十载淳佑辛亥复归嘉禾郡斋千岁令威夫岂偶然因笔之以识岁月端午日菊坡赵

  • 夏竦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景德四年(1007)中贤良方正科,授光禄丞,通判台州。仁宗朝,与王钦若、丁谓等交结,渐至参知认事。官至枢密使,封英国公。后出知河南府,延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年六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南疆绎史勘本卷三·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纪略三唐王右闽疆纪略第三。○王英才大略,在藩服之时已思有所施为;及遭逢患难,磨砺愈坚。两京既覆,枕戈泣血,躬行节俭,以裕兵食。性喜文辞,手撰三诏、「御制祖训后序」、「行在缙绅便览序」,皆典

  • 蒋丹林师二札·丁宗洛

    岁底惠书,当泐数行谢;谅已早登记室。迩惟岁钥更新,想年兄政与日崇、福随春洽为颂!前云「陈清端公年谱」须觅「湖南通志」方能竣事,兹从「湖广通志」内抄出「名宦传」一条寄阅,可不查「湖南志」矣。闻阖下在东颇以培养士风为

  • 通志卷七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昆虫草木略第一序 草类 蔬类 稻粱类序学者操穷理尽性之说以虚无为宗实学置而不问仲尼时已有此患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兴观羣怨事父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曰小子者无所识之辞

  • 朱敬则传·刘昫

    朱敬则,字少连,是亳州永城人。他家祖辈均以孝义被世人称扬,从北周(557~581)到唐朝,三代旌表,地方上都赞美。朱敬则潇洒倜傥,很重节义,年轻时就以辞赋知名。他与其堂兄弟同住,财产不分。又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特别友好。咸

  • 卷四十三·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三明 俞汝楫 编历官表祠祭司郎中周 騤【世良顺天籍直隶华亭县人正统十三年进士调仪制司】章 规【字籍见员外下】孙 洪【伯大山东昌邑县人景泰五年进

  • 卷一百二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九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一上太宗谏北征      李昉等臣等窃以北狄骄悍自古为寇乘时犯塞往往有之一昨辄率种落来扰疆场陛下栉风沐雨冲冒严凝亲御戎衣以攘民患凡兹丑类畏威而

  • 职官二七·徐松

    太府寺【宋会要】太府寺,掌供祠祭香币、帨巾、祠位席、造斗秤升尺。以常参官一员判寺,别置同判寺或同管勾当官一员,领斗秤务监官二人,以三班或内侍充。《两朝国史志》:太府寺判寺事一人,以两制或带职朝官充;同判寺一人,以京朝

  •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吕思勉

    第一节 学校古代士大夫之学,出于与宗教相合之哲学及官守;民间之教育,则随顺习俗,以前辈之所知所能者,传诸后辈;《先秦史》第十五章第二、第四节已言之。东周以降,社会之等级渐平,人民之好学者日众,士大夫所专之学,渐次被及于氓

  • 陈同寿·周诒春

    陈同寿 字受彤。生于江苏苏州。年三十七岁。弟明寿。已婚。子一。初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土木工程。光緖三十三年。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普通文科。光緖三十四年。入伊里

  • 诗书·张载

    周南召南如干坤。&ldquo;上天之载,无声无臭&rdquo;,但仪刑文王则可以取信家邦,言[当]学文王者也。 蝀者,阴气薄而日气见也。有二者,其全见者是阴气薄处,不全见者是阴气厚处。 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

  • 经验与思维·钱穆

    人生根本是一个对立,我以外不能没有非我之存在,我与非我便是一个对立。即就我而论,有生便有死,死与生又是一对立。若谓生者是我,则死了便不是我。若认死者为我,则生的又不是我。死与生即已是我与非我之对立,故有生死便有是非

  • 妙义品第二十七·佚名

    大智菩萨行如是,天人合掌恭敬礼。乃至十方佛刹中,亦得功德鬘供养。假使恒河沙佛刹,所有众生皆作魔。一一毛变无边相,不能尧动於菩萨。大智菩萨有四力,而彼四魔不能动。空行亦不舍众生,菩萨慈悲处利乐。佛母般若波罗蜜,菩萨了

  • 思惟略要法·佚名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疾今始造行。当令其心决定专精不惜身命。如人入贼心不决定不能破贼。破乱想军亦复如

  • 东北边防辑要·曹廷杰

    军事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二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作者于光绪九年(1883)到吉林省珲春防营办理边务文案,留心东三省边防问题,对正史、志书、舆图、清代东北地方文献分类整理,并结合亲身

  • 金针诗格·白居易

    诗格著作。旧题唐白居易撰。《郡斋读书志》卷二二及《宋史·艺文志》八均著录为三卷,今本仅一卷。晁公武曰:“居易自谓与刘禹锡、元稹皆以诗名,撮诗之体要为一格,病得针而愈,诗犹是也,故曰《金针集》。”《因话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