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析疑指迷论

析疑指迷论,元朝道士逍遥子牛道淳撰。约成书于大德三年(1299)。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卷首有元贞二年(1296年)作者自序、大德二年(1298)刘道真跋及大德三年(1299年)王道亨序。书分为〈析疑〉、〈指迷〉二篇,采问答体。前篇论心性道物,如回答甚么是「全真」、「心性」、「性命」、「体用」、「命基」、「五行」、「道物」、「止念」、「万法圆通」、「安心之法」、「造化机」、「学则有序」、「道本无修」、「金丹」等问题。后篇论性命内丹,讲道本无问、道不可传、得意忘言、顿悟渐悟、明心悟性、养命之理、炼丹之要、炼丹之法等问题。其要旨为指示全真性命之理、修行之序,以破学人之疑迷,故名「析疑指迷」。作者认为人之心性「元无一物,等同太虚,本来清静」,为万法之本,名之曰「全真」。心性以虚寂为体,觉照为用,体即用,用即体,「体用俱忘,全真而已」。明心见性之要,在于一念起时,顿然回光,返本还元,内丹之道亦以修心为上,「若一念不生,即脱生死」。又称修道者若宁心于虚极之乡,息虑于无为之域,心寂然不动,则精自秘而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全书发挥全真道性命之说,乃元代丹书中较为重要者。

《析疑指迷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汪昂
  眉寿堂方案选存·叶桂
  杨氏家藏方·杨倓
  天元五歌·蒋大鸿
  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佚名
  道德真经集义·危大有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佚名
  证道歌·佚名
  老子注·王弼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佚名
  登真隐诀·陶弘景
  洪恩灵济真君七政星灯仪·佚名
  道德真经疏义·赵志坚
  十四经发挥·滑寿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宿启仪·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五·彭定求

        卷75_1 【龙池篇】姜晞   灵沼萦回邸第前,浴日涵春写曙天。始见龙台升凤阙,   应如霄汉起神泉。石匮渚傍还启圣,桃李初生更有仙。   欲化帝图从此受,正同河变一千年。   卷75_2 【龙池篇】姜皎   龙

  •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贾至贾至字幼邻洛阳人父曾开元初掌制诰至擢明经第为单父尉拜起居舍人知制诰父子继美帝常称之肃宗擢为中书舍人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宝应初召复故官除尚书左丞大历初封信都县伯迁京兆尹

  • 卷七十九·列传第九·脱脱

        室昉 耶律贤适 女里 郭袭 耶律阿没里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年岁次庚辰 金海陵炀王亮正隆五年春正月庚辰朔不受朝金国贺正旦使施宜生等诣西上合门进名奉慰命兵部尚书杨椿假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就驿燕之 户部郎中緫领湖广财赋彭合言荆南府新招效用六千兵又马

  • 通鉴续编卷十四·陈桱

    【戊申】髙宗皇帝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春正月帝在扬州○金尼楚赫取邓州范致虚出奔安抚使刘汲死之○金乌珠侵东京留守宗泽败之【金乌珠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宗泽方对客围棊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

  • 第六回 殷汤氏三十世六百余春·黄士衡

    词曰: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却说商王成汤,名履,又名天乙,黄帝之后,姓子氏。初,帝喾高辛氏第三妃有娀氏女名简狄,祈嗣

  • 卷之十·佚名

    天顺八年冬十月辛巳朔享 太庙奉 英宗睿皇帝神主诣 庙享祀○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壬午升翰林院修撰刘吉为侍读以吉尝侍 上春宫讲读也○命故魏国公徐承宗子俌袭封魏国公给禄岁五千石本色二千石折色三千石○乌思藏几剌等寺

  • 周文育传·李延寿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陽羡人。他从小案亲去世,家中十分贫困,原居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十一岁时,能来回在水中游几里路远,跳起六尺的高度,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众人都难以比得上他。义兴人周荟当时任寿昌浦口的戍主,见了以后很

  • 斛斯征传·李延寿

    斛斯征,字士亮,斛斯椿的第三子。他博览群书,尤精通于《三礼》,也通达音律。有孝心,为父亲斛斯椿守丧,早晚只吃一镒米。小时因父亲建立的功勋,被朝廷赐爵为城阳郡公。大统末年,离家做官,任通直散骑常侍,不久迁任太常少卿。  自

  • 杜如晦传·欧阳修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祖父杜果,在北周、隋朝之际有名望。杜如晦年轻时才能出众、性格豪爽,喜欢读书,以风流儒雅自诩,有临难不苟的气节,能当机立断。隋朝大业年间(605~617),参加吏部量才授官的考核,侍郎高孝基对他的才华感

  • 胥鼎传·脱脱

    胥鼎,字和之,是尚书右丞胥持国的儿子。大定十八年(1188)中进士,当官以后被称誉,认为他很有才干,累迁至大理寺丞。承安二年(1197),胥持国去世,他离职守丧。四年,尚书省起用他任著作郎。皇帝问:“胥鼎原是大家子弟,他的才能怎样?”

  • 卷五·佚名

    (惟净译)稽首十力度烦恼,稽首广大施无畏。善住不共诸法中,稽首世间尊胜者,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住於彼岸。稽首救世诸苦尊,稽首不住於生死。普遍通达众生行,於一切处离意念。如莲不著於水中,净空寂默常亲近。圣师种种无上句,稽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道宣

      感通篇下 正传四十五 附见二人。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道密传一。   隋京师经藏寺释智隐传二。   隋中天竺国沙门阇提斯那传三。   隋京师胜光寺释明诞传四。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明璨传五。   隋京师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下·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于佛光内寺译  尔时佛告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于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然彼佛土纯一清净。无诸欲染亦无女人及三恶趣苦恼之声。以净琉璃而为其地。城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六·澄观

    第六施藏。疏如月光王施头等者。即贤愚经第五卷说月光王施头。二十八经中因说如来受波旬请却后三月当般涅槃。舍利弗闻便白世尊。不忍见佛入般涅槃。当先涅槃。佛便许之涅槃讫。佛告阿难。舍利弗非但今日不忍见我入般

  • 卷第一百四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根纳息第一之五此二十二根。几因相应。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说因缘法非实有者意。显因缘法决定实有。亦为遮止愚于相应执

  • 清微玄枢奏告仪·佚名

    清微玄枢奏告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元明时清微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科仪用于启奏清微真元妙化天帝、清微紫宸大华天帝、清微太初天君,以及清微派诸位祖师神灵,祈求保命延年,消灾度

  • 无准师范禅师语录·无准师范

    凡六卷。又作佛鉴禅师语录、佛鉴录、无准和尚语录、无准禅师语录。宋代僧无准师范撰,宗会、智折等编,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卷一至卷二辑录清凉寺、普济寺、资圣寺等五会之语录;卷三至卷六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