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伤寒补亡论

又名《仲景伤寒补亡论》。伤寒类著作。宋郭雍撰。二十卷。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从父学儒,后专心医学,精于伤寒,著有《郭氏传家易说》。认为当时所见《伤寒论》已有残缺,于其修己治经之余,取仲景书精心研讨,并依《素问》、《灵枢》、《千金方》、《类证活人书》等古医籍中有关资料,及伤寒名家庞安时、常器之等人论述,参以己见,以补其阙略,故名。成书于淳熙八年(1181)。卷一,设为问答,以伤寒名例居前,附以叙论、治法大要、脉法及刺法等编。卷二至卷三,论仲景辨脉、平脉法。卷四至卷七,自叙内经统论及伤寒六经证治。皆系仲景原论,其间有论而无方者,即补以庞、常两家之说,并附郭氏校补于后。卷八至卷十二,叙汗、吐、下、温、灸、刺及用水、用火之法。卷十三至卷十五,论两感、阴阳易及百合、劳复等二十余证。卷十六缺。卷十七至卷十八,为痉湿暍、温疫等九证及伤寒相似诸证。卷十九至卷二十,为妇人、小儿疮疹、斑疮瘾疹诸证。本书编次与一般 《伤寒论》 传本不同,内容有所扩充,如对太阳病有汗、无汗二症及厥病的认识等。阐发、注释《伤寒论》、可补原书之阙略,对研究《伤寒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体例不清,仲景原文与后世注文相互混杂,为其不足。有万历二年 (1574) 刘芝田刊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伤寒补亡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男女丹工异同辨·陈撄宁
  洞玄金玉集·马钰
  伤寒捷诀·严宫方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佚名
  高注金匮要略·高学山
  宋西太乙宫碑铭·宋绶
  明医杂著·王纶
  丁甘仁医案·丁甘仁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佚名
  田间易学·钱澄之
  黄庭内景玉经注·刘处玄
  易经蒙引·蔡清
  受持八戒斋文·佚名
  金箓十回度人三朝开收仪·佚名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胡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崔与之·唐圭璋

      与之字正子,广州人。生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绍熙四年(1193)进士。累官秘书监、权工部侍郎,出知成都府,进本路安抚使。又为广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拜参知政事、右丞相,皆力辞,以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封南海郡公。嘉熙三年

  • 卷四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四十都邑灞桥赋【以水云辉映车    唐骑繁杂为韵】杜 顔溶溶?灞兮经秦川之有余褭褭红桥兮代造舟之厥初飞梁黙以霞起防柱晔其星舒九陌咸凑三条所如连山叠翠而西转羣树分形而北疎电透孤

  • 27.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施蜇存

    《国秀集》选录李颀诗四首:五律二首、七绝二首。《河岳英灵集》选十四首:五言古诗七首,七言歌行五首、五律一首、七绝一首。编者殷璠称“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可知《国秀集》所选是他早年的诗,其时尚

  • 卷一百四十四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起仁宗慶曆三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乙未朔,右諫議大夫、知江寧府劉沆為龍圖閣直學士、知潭州,經制蠻事也。沆兼安撫使,乃五年二月,此時未也,傳即并言之,今不取。然會要亦云是年十月初置湖南安撫司,與傳合,當更考詳。  

  • 卷之十九·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八月。丁丑朔。祭先师孔子。遣豫亲王懋林恭代行礼。官报  ○贝勒载洵等奏、崇陵工程。自开工迄今。已略具基础。前以炎夏。大雨时行。暂停工作。幸引河豫为穵通。水有汇归。易于宣洩。故施工处所

  • ●卷六·王锜

    ○郁林石《吴志》有“郁林石”,相传在临顿里,以陆绩居此,故拟其在焉。今始得其处,乃在娄门内北岸军营之口,去城三十六步,其状如卵,高出土者二尺,长六尺有奇,陷土中者莫可知。杨君谦欲告县长作亭庇之,未果也。弘治九年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纪昀

    列传宋 【二十七】○宋二十七陈尧佐【尧叟尧咨】 宋庠【祁】 陈执中刘沆冯拯【行己伸己】贾昌朝【昌衡】梁适 鲁宗道 辥奎王曙【益柔】蔡齐【延庆】陈尧佐宋庠陈执中刘沆冯拯贾昌朝梁适鲁宗道辥奎王曙蔡齐△陈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中·袁枢

    宋 袁枢 撰安史之乱二肃宗至徳元载春正月乙卯朔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以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李随至睢阳有众数万丙辰以随为河南节度使以前高要尉许逺为睢阳太守兼防御使濮阳客尚衡起

  • 志卷第十六 高丽史六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四。吉礼中祀。籍田。○先农籍田坛方三丈高五尺四出陛两 每 二十五步 坎在内 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取足容物。 祭日孟春吉亥神位设神农

  • 职官七六·徐松

    收叙放逐官一【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正月五日,太祖即位赦书:「应贬降、责授及勒停官,并与恩泽。」 干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南郊赦书:「诸贬降官吏未量移者与量移,已量移者与复资,已复资者与叙用,余者委刑部分析贬降缘由闻奏听

  • 十七年·佚名

    (辛未)十七年清康熙三十年 春正月1月28日○甲寅,進善丁時翰在鄕上疏,論時弊六條,且陳別宮廩料之議。上嚴批切責,命削黜。〈原疏批旨見上。〉時翰隱居行義,事親至孝,問學雖非其長,而行業甚高,時輩以其色目之相似,薦引徵辟。而時翰

  • 船山经义 全文·王夫之

      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惟意不必如其心之正,故于独而必慎以诚焉。  夫好恶咸正,而凡意皆如其心,不可恃心而任意也,犹不可恃身而忘心也。  传者释正心之在诚意者曰:“今咸谓

  • 卷二上·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二上长洲余萧客撰周易上五经晋太宁元年撰钩经传之沉义著论难以起滞杨方五经钩沉序【玉海四十二】六经传称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

  • 经说卷二·熊朋来

    宋 熊朋来 撰易诗书易诗书古韵古人用韵可以见当时字音之正书赓歌易爻辞彖象传及风雅颂之韵可参考而互证尚书有韵语处即与诗易相同股肱喜哉以下喜起熙爲韵熙字用上声飏言无韵而赓歌有韵元首明哉以下明爲弥良切与良康

  • 卷十三·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三安溪 李光坡 撰玉藻第十三疏曰鄭目録云以其記天子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紃為之貫玉為飾因以名篇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卷以祭集說曰玉冕前後垂旒之玉也玉五采從上而下初以朱次白次蒼

  • 卷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卷钦定礼记义疏卷十一檀弓上第三之三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应氏镛曰食字上疑脱孔子二字】正义郑氏康成曰助哀戚也通论游氏桂曰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盖古礼有

  • 左传折诸卷二十四·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帅师围潜地理志庐江有潜县天柱山在南正义曰潜故城在夀州霍山县东二百步以舟师及沙汭而还班孟坚谓蒗荡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

  • 卷七·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七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乡饮酒礼第四之二主人降席自南方注曰不由北方由便张氏曰此下言旅酬之仪立司正以监酒司正安宾表位于是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众宾以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