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报任安书

散文。又名《报任少卿书》。西汉司马迁作。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汉代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说:“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关于本文的抒情特色,后人多有评论。梁代刘勰曾用“志气槃桓”来评论此文(《文心雕龙·书记》)。明代孙月峰评论说:“直抒胸臆,发挥又发挥,惟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评注昭明文选》引)孙执升说:“却少卿推贤进士之教,序自己著书垂后之意。回环照应,使人莫可寻其痕迹,而段落自尔井然。”(同上)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说:“此书反复曲折,首尾相续,叙事明白,豪气逼人。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李兆洛说:“厚集其阵,郁怒奋势,成此奇观。”(《骈体文钞》卷十九)本文是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文中通过回答任安关于自己不能“推贤进士”的指责,申述了自己因为李陵主持公道而获罪被刑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极度的愤闷和痛苦之情,揭露了汉武帝不辨忠奸、肆虐专横的本性和当时上流社会的冷酷,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了他为实现自己的著述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这对于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文中还提到古代一些圣贤发愤著书的例子,指出了作家的生活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这对后人也有很大启发。从写作技巧上来说,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借题发挥。回环往复,议论、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格调激愤劲健,沉郁浑厚,语言精炼简洁,流畅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报任安书》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万里孤侠·还珠楼主
  殷芸小说·殷芸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张竹坡
  春香传·佚名
  律吕新书·蔡元定
  白圭志·崔象川
  玉佛缘·嘿生
  畜德录·陈沂
  劫余灰·吴趼人
  白牡丹·洪琮
  醋葫芦·醉西湖心月主人
  还乡记·郁达夫
  春明外史·张恨水
  牛羊日历·刘轲
  括异志·张师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03 ·佚名

    魏了翁 和范少才咏雪三首 底处呼滕六,催将岁事阑。 窗明朝采烂,枝瘦夜光蟠。 炫晃山林老,模糊天地宽。 晓琴弦欲折,验忍溧阳酸。 魏了翁 和范少才咏雪三首 随踏晓岩去,殿头金井阑。 路门圭

  • 列传第四十 狄郝硃·欧阳修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卷之二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百九·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二月。丁亥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崇熙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外记注○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在皇极殿行礼。现月  ○又谕、朕钦

  • 卷之六十九·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十二月。甲午朔。谕内阁、电寄陈夔龙、据内阁代递电奏、张懔芝兼办两省防务。责任甚重。似须加以崇衔等语。张怀芝着加巡抚衔。又奏、直隶绿营。一时碍难议裁。请俟大局平定。再行体察情形。奏明办

  • 七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七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十六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

  • 澄斋日记 光绪卅三年丁未·恽毓鼎

    光绪三十有三年,岁次丁未,正月初一日,元旦澄斋四十五岁。子初刻焚天香,辰正二刻,慈禧端佑昭豫康颐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升皇极殿受贺。皇帝率王公百官行礼。臣毓鼎在宁寿门阶下侍班,直中甬御道(同事世仁甫、朱桂卿两学士,柯

  • 开成·周绍良

    №开成001【盖】失。【志文】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左羽林军通直宣威将军守右卫勋贰府中郎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司马府君墓志并序河内雄族,代绩崇勋。霸国匡时,输忠定难,炽光茂绪者,其府君焉。

  • 武三思传·欧阳修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在武则天当太后时,接连升官为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爵为王。契丹攻陷营州,武三思任榆关道安抚大使屯守边陲。回京师后,授官同凤阁鸾台三品,一个月后免官。又检校内史,罢为太子少保,后改任太子宾客

  • 唐侃传·张廷玉

    唐侃,字廷直,丹徒人。正德八年(1513)乡试中举,授永丰知县。赴任不带妻室,随身只有一二童仆。日常饭菜只有蔬菜豆腐而已。长期如此,全县官民对他十分敬服。永丰习俗好诉讼,崇拜鬼神,尤好歌舞演戏,侃一律禁止。侃晋升为武定知州

  • 第一节 代宗之立·吕思勉

    肃宗性颇昏庸,又其得位不以正,故张良娣、李辅国、广平、建宁等,遂乘之窃权争位焉。良娣,帝即位后,册为淑妃。乾元元年(758年)四月,立为皇后。《传》言其与辅国持权禁中,干与政事,请谒过当,帝颇不悦,而无如之何。辅国,帝即位后擢为

  •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朱熹

    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汨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而能充其性尔。故孟子与世

  • 卷第十·朱熹

    二先生语十洛阳议论苏 季明录子厚谓程卿:「夙兴干事,良由人气请则勤,闲不得。」正叔谓:「不可,若此,则是专为气所使。」子厚谓:「此则自然也。」伯淳言:「虽自然,且欲凡事皆不恤以恬养则好。」子厚谓:「此则在学者也。」伯淳谓

  • 卷十九·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九僖公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狄前伐卫盟郉以其有救患之善故称人今兹侵卫师出无名故从其本称也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鹿上杜注宋地汝隂有原鹿县今江南颍州太和县西有原鹿城】【左传】二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已说有寻有伺等三。云何三摩呬多地。嗢拖南曰总标与安立作意相差别摄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 若略说三摩呬多地。当知由总标故。安立故。作意差别故。相

  • 卷第十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毗卢遮那品第六 此品来意者。前品明此因之果。今辨前之因。答前因问。故次来也。因是果人之

  • 更生斋文甲乙集·洪亮吉

    文别集。清诗文集洪亮吉(1746-1809)撰。八卷。亮吉有《洪北江诗文集》已着录。此集系《洪北江诗文集》中之一部分,约十三万字。甲集四卷,乙集四卷。收文百余篇。皆系贬赴伊犁途中及其后所作,多为论学、论史及舆地之文。《

  •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与《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为姊妹篇。内经言内丹修炼,而外经论处世修身。经文四十七句,每句三宁。大旨劝人敬奉天地日月,忠孝仁义,行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