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162_1 【远别离】李白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 
-   六一居士  《雪浪斋日记》云:“或疑六一居士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诗只欲平易耳。’”《荆公语录》云:“或曰欧阳文忠公亦好奇巧,公曰:‘不然,犹转积水于千仞之溪,其清 
-   过搭之法,杂见古人词曲中,须各宫各调,自相为次。又须看其腔之粗细,板之紧慢;前调尾与后调首要相配叶,前调板与后调板要相连属。古每宫调皆有赚,取作过度而用。缘慢词(即引子)止着底板。骤接过曲,血脉不贯,故赚曲前段,皆是底板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三预宴九十四人诗一百二首【原任八品笔帖式】札兰泰【年七十七】北拱载霄汉佳气向金阙五云起九重丹陛实咫尺先朝常宴防羲和流德泽圣图天广大时序递回斡霈泽施蓬蒿台星入 
- 生平简介 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天宝在世。一生隐居不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代春怨 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 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 杨柳千 
-                     李恂    李恂字士诚歆之弟暠第六子也为炖煌太守歆为沮渠蒙逊所杀恂与兄翻等自炖煌奔于北山蒙逊以索嗣之子元绪行炖煌太守元绪麄险好杀大失人和郡人宋承[一作朱承]张弘等以恂在郡有惠政密信招恂恂 
-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汴渠垫洪武三年大封诸子列圣相承家法建置维屏讫于季代二百八十余载或除或絶存者三十王太行以西曰晋曰沈雁门以东曰代覃懐以北曰赵曰郑曰潞河济之间曰鲁曰徳海岱曰衡洞庭以南曰 
-                     一快总役禀请分府:对李沧玉赏给铜锣湾等处总理谕戳具禀台下一快头役朱忠,禀为获匪出力,保固地方,禀恳恩迅赏给谕戳,以便奉公,以专责成事。缘因铜锣湾等处,迩年来风俗不古,匪徒猖獗,四处截抢、掳掠不休。兼 
- 铜    山经    部诗传    汉·刘  交校施孟梁邱经易经解周易系辞义    刘  向校尚书大传八十一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    刘  向五行传十一卷书稽疑一卷    刘  向校小戴礼四十九篇琴颂七篇    刘  向春秋古经 
-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 父亲郭崇,以舍人身份随魏武帝入关,其后官至侍中。 郭衍小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 北周陈王宇文纯引之为左右,累功升至大都督。 当时北齐未平,郭衍奉诏到天水募集人马,以镇守东边,得以迁徙一 
- 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人,是晋朝侍中钟雅的七世孙。父亲钟蹈,为齐朝中军参军。钟嵘和哥哥钟山元、弟弟钟屿都很好学,思维有条理。钟嵘在齐永明年间为国子生,通晓《周易》。卫将军王俭作国子寺祭酒,对他很赏识,常与他交往。建武 
-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七十四歌颂十四【词臣六】圣夀万年普天同庆诗【七言律八首有序】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臣】郑开极【臣】谨按周易恒卦之象曰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盖自古帝王乘乾御籙必上协天心久膺 
-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二     元 吴澄 撰丧服小记【丧服者仪礼正经之篇名正经之後有记盖以补经文之所不备此篇内所记丧服一章又以补丧服经後记之所未备者也其事琐碎故名小记以 
-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七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尔雅【案释文云尔雅郭氏音一卷图賛二卷今图賛别见宏农集而注疏所载音切类多脱误今就释文音义内别解及散见他疏而邢君或未之及者辄为縀缉井李孙樊谢之说之可采者 
- 【经】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伯姬归于杞。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冬,公子友如陈。【传】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夏六月辛未,朔 
- 从若干经得明坚不老不死甘露。声名闻以行如明月。事者净者慧明者,若守度者更明,并家中行亦尔。恶意不可{艹只}不可牵如意。是故施得道者,礼得道者,稽首从得甘露故。贪为种。多故为生。菰爱欢喜为忧支。佛说五阴。譬如箜篌 
-     翻经沙门慧琳撰  摄大乘论二卷 慧琳  摄大乘论本三卷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真谛) 玄应  摄大乘释论十卷(笈多)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卷(玄奘世亲)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卷(玄奘无性) 慧琳  
- 原题顾欢撰,实误。蒙文通考证疑本书是唐开元间陈廷玉《老子疏》。但其中两引“陈曰”,均见宋陈象古《道德真经解》,或后人掺入,或本书为宋人所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引《老子》注释22家,即河上公、严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