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知五阴慧章第二

从若干经得明坚不老不死甘露。声名闻以行如明月。事者净者慧明者,若守度者更明,并家中行亦尔。恶意不可{艹只}不可牵如意。是故施得道者,礼得道者,稽首从得甘露故。贪为种。多故为生。菰爱欢喜为忧支。佛说五阴。譬如箜篌。听说从多经牵比行道者,当知身体本为五种所成。色种痛痒种思想种行种识种。如若干户东方郡字。如若干户南方郡字。如若干户西方郡字。如若干户北方郡字。亦非一舍名为郡。是譬色。亦非一色为色种。若干色为色种。痛痒思想行识亦如是,色在十入文亦从法。受入是为色种。百八痛是痛种。百八思想为思想种。百八行为行种。百八识为识种。如是当知五种从後现。譬说不相连著。但本痴故。不闻佛言:或习痴故。譬如树叶著枝。痴恶行著五种成聚五种意计。是身道地行知五阴慧章品。

猜你喜欢
  主席南普陀寺法语·太虚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阿难总持缘品第六十·佚名
  隱元禪師語錄序·隐元
  卷第二十一·道宣
  卷第七·佚名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末)·慧沼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上·非浊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甲三 依教奉行分·太虚
  居士分灯录卷上·朱时恩
  复古松长老书·太虚
  卷第九·佚名
  卷八(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一十·彭定求

        卷310_1 【江南曲】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卷310_2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阳樊司空)】于鹄   却忆东溪日,同年事鲁儒。僧房闲共宿,酒肆醉相扶。

  • 第十七折 群奸 诬·冯梦龙

    【双调引风入松慢】[小净官服上]势成冰炭自难容,肆害无从。想来相府堪挑弄,须凭暗箭相攻。下官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县人氏。起于诸盗,颇负才气,以勤王有功,累升枢密使之职。素与岳飞有隙,每每要寻个甚幺计较下手他;再不凑巧,

  • 朱庭玉·隋树森

    朱庭玉(“庭”或作“廷”),生平、里籍均不详。朱氏有[南吕·梁州第七]《归隐》云:“归来好向林泉下。”“留心垂钓棹鱼舟差,汾水岸晋山坡。”朱氏曲中多指晋地风物。据此知,朱氏可能是山西人。待考。 小

  • 厉鹗·龙榆生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康熙庚字(一七二○)举於乡。将入都,道经天津,查莲坡(为仁)留之水西庄,同撰周密《绝妙好词笺》。乾隆初举鸿博,报罢。客扬州,有马氏藏书最富,延主其家,尽探其秘牒。大江南北,主盟坛坫

  • 卷三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四刘长卿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末登进士第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呉仲孺奏贬潘州南巴尉防有为之辨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长卿以诗

  • 卷二一三 唐紀二十九·司马光

      起柔兆攝提格(丙寅),盡昭陽作噩(癸酉),凡八年。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開元十四年(丙寅,公元七二六年)   春,正月,癸未,更立契丹松漠王李邵固為廣化王,奚饒樂王李魯蘇為奉誠王。以上從甥陳氏為東華公主,妻邵固;以成安公主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佚名

    卷三   康熙十三年二月乙未朔,宣谕长沙官吏。时贼势逼近湖南,长沙人心摇惑,上命吏、兵二部传谕长沙诸处文武各官:逆贼吴三桂虚声恫喝,以致巡抚卢震弃地潜逃,已行拿究。湖南文武各官仍能保乂百姓、固守地方,允称尽职;事平之

  • 法喜志卷二·夏树芳

    氷蓮道人 夏樹芳 輯寤斗居士 馮 定 閱陶貞白陶弘景。字通明。丹陽人。母霍氏。夢天人手執香爐降其家。有娠生弘景。宋末為諸王侍讀。齊永明中脫朝衣挂神武門。上表辭祿。公卿祖征虜亭。供張甚盛。朝野榮之。止句

  • 杨涟传·张廷玉

    杨涟,字文孺,应山人。为人光明磊落,气度非凡。万历三十五年(1607)成为进士,任命为常熟知县。推选廉洁官员,名列第一,提拔户科给事中,转为兵科右给事中。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皇帝病,将近半个月不能进食,皇太子不能够见面。杨

  • 卷二十一·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一乐二乐章亲祀文庙导迎乐章回銮奏佑平之章先圣垂轨千载是祗防奉师表景行行之奠两楹神降之启后人文在兹【谨案凡祭祀未莅事尚系斋戒鼓吹陈而不作】【回銮乃奏之昭其敬也余庆典导迎乐则

  • 89.迁都许城·林汉达

    董卓之乱以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对各地州郡失去了控制。各地官僚、豪强趁机会争夺地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势力比较大的有冀州的袁绍、南阳的袁术、荆州(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的刘

  • 诗书·张载

    周南召南如干坤。“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但仪刑文王则可以取信家邦,言[当]学文王者也。 蝀者,阴气薄而日气见也。有二者,其全见者是阴气薄处,不全见者是阴气厚处。 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

  • 语增篇第二五·王充

    【题解】王充在本篇批判了汉儒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解说的夸张不实之辞,故篇名称为“语增”。在篇中,他分别对七种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虚增之语”进行驳斥。他指出,周武王不如汉高祖,秦二世比商纣王罪

  • 不尽品第二十六·佚名

    是时善业念佛所说明度无极义甚深不可荆譬如虚空。闿士当何缘思惟之。佛言:五阴十二因缘不可荆当作是惟。十二因缘適得其中。闿士初坐树下时以不共法惟十二因缘。是时一切智智慧具足。闿士行明度时惟十二因缘不尽者,出应

  • 大生义经全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俱卢聚落。与刍众俱。是时尊者阿难独止一处。於夜分中心生思念。诸缘生法其义甚深难可了解。惟佛世尊,具正遍知善能宣说。作是念已,至明旦时离於本处

  • 答姚际虞问(二则)·太虚

    问一:临终时如何使一念不乱生西?  答一:一、平时念佛专一,或能入定;二、信心坚固,愿力真切。问二:每日念佛数时,总觉散乱不定,如何能不散乱,临终决定往西?  答二:一、每日念佛以有恒为要,多看净土经典,更能七日为期专心致念,久之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七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七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二诸色界系善心。有能了别色界系法耶。曰能了别。谓若粗若苦若障。若静若妙若离。若如病若如痈。若如箭若恼害。若无常若苦若空若无

  • 百菊集谱·史铸

    六卷、菊史补遗 一卷。宋史铸撰。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百菊集谱》于淳祐壬寅(1242)年间写成五卷,淳祐丙午(1246)年间,得赤城胡融《图形菊谱》二卷,续为第五卷,移原书第五卷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