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六一居士

  《雪浪斋日记》云:“或疑六一居士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诗只欲平易耳。’”《荆公语录》云:“或曰欧阳文忠公亦好奇巧,公曰:‘不然,犹转积水于千仞之溪,其清快孰能御之?’又曰:‘欧阳公自韩吏部以来未有也,辞如刘向,诗如韩愈,而功妙过之。’”《延漏录》云:“予尝以师礼见参政欧公修,因论及唐诗,谓杜子美才出人表,不可学,学必不至,徒无所成,故未始学之。韩退之才可及,而每学之。故今欧诗多类韩体。”

  六月十四夜飞盖桥玩月

  《渔隐丛话》论此诗云:“欧公作诗,盖欲自出胸臆,不肯蹈袭前人,亦其才高,故不见牵强之迹耳。”

  天形积轻清,水得本虚静。云收风波止,始见天水性。澄光与粹容,上下相涵映。乃于其两间,皎皎挂寒镜。余辉所照耀,万物皆鲜莹。矧夫人之灵,岂不醒视听?而我于此时,翛然发孤咏。纷昏所洗涤,俯仰恣涵泳。人心旷而闲,月色高逾迥。惟恐清夜阑,时时瞻斗柄。

  盘车图

  《西清诗话》云:“丹青吟咏,妙处相资。昔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盖画能状,而诗人能言之。唐人有《盘车图》,画重冈复岭,一夫驰车山谷间。永叔赋诗:‘坡长坂峻牛力疲,天寒日暮人心速。’且画工意初未必然,而诗人广大之,乃知作诗者,徒言其景,不若尽其情,此品题之津梁也。”《王直方诗话》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余以为若论诗画,于此尽矣,每诵过,殆欲常以为法也。”

  浅山嶙嶙,乱石矗矗,山石硗聱车碌碌。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出乎两崖之隘口,忽见百里之平陆。坡长坂峻牛力疲,天寒日暮人心速。杨袖忍饥官太学,得钱买此才盈幅。爱其树老石硬,山回路转,高下曲直,横斜隐见,妍媸向背各有态,远近分毫皆可辨。自言昔有数家笔,画古传多名姓失。后来见者知为谁,乞诗老聊称古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乃知杨生真好奇,此画此诗兼有之。乐能自足乃为富,岂必金玉名高资。朝看画,暮读诗,杨生得此可不饥。

  半山老人

  《后山诗话》云:“荆公诗‘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而公平生文体数变,暮年诗益工,用意益苦,故言不可不谨也。”《石林诗话》云:“荆公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尝云:‘用汉人语,止可以汉人语对;若参以异代语,便不相类。’此格惟公用之,不觉拘窘卑凡。”

  桃源行

  《高斋诗话》云:“荆公此诗追配古人。”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世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泛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春。

  岁晚

  《谩叟诗话》云:“荆公定林后诗精深华妙,非少作之比。尝作《岁晚》诗,自以比谢灵运,议者亦以为然。”

  月映林塘静,风涵语笑凉。俯窥怜净渌,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上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绝句

  山谷云:“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觉沆瀣生牙颊间。”《渔隐丛话》云:“观此数诗,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也。”数诗即已下六首。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

  又

  染云为柳叶,剪水作梨花。不是东风巧,何缘见岁华。

  又

  檐日阴阴转,床风细细吹。翛然残午梦,何许一黄鹂。

  又

  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地偏缘底绿,人老为谁红。

  又

  《禁脔》云:“沙草则众人所谓水边林下之物,所与之游处者,牛羊鸥鸟耳。而荆公造而为语曰:‘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其笔力高妙,殆若天成。”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又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

  晴景

  《渔隐丛话》云:“王驾《晴景》云:‘雨前初见花间叶,雨后兼无叶里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此《唐百家诗选》中诗也。余因阅荆公《临川集》,亦有此诗。《百家诗选》是荆公所选,想爱此诗,因为改正七字,遂使一篇语工而意足,了无镵斧之迹,真削锯手也。”

  雨前初见花间叶,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嘲白发

  苕溪渔隐:“公《嘲白发》诗,真佳句也。”

  久应飘转作蓬飞,养惜冠巾未忍违。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

  南浦

  《石林诗话》云:“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如‘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但见舒闲容与之态耳。而字字细考之,皆经檃括权衡者,其用意亦深刻矣。”《冷斋夜话》云:“用事琢句,贵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荆公云云,末两句。此言水柳之名也。”

  南浦东岗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游石牛洞

  《韵语阳秋》云:“荆公倅舒,与道人文锐、弟安国拥火游石牛洞,听泉而归,有诗云云。晁无咎《读楚词》载荆公词,以谓二十四字具六艺群言之余味,故与经学典册之文俱传。”

  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而空归。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

  《韵语阳秋》云:“古今人赋棋诗多矣,语意皆无足取,独爱荆公《赠叶致远》之作,其略云‘或撞关以攻’至‘悔误乃抟颊’,可谓曲尽围棋之态,非笔力可以回万钧,岂易至此?取退之《南山》诗读之,殆可齐驱并驾也。”

  叶侯越著姓,胄出实楚叶。缙云虽穷远,冠盖传累叶。心大有所潜,肩高未尝胁。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辟雍海环流,用汝作舟楫。开胸出妙义,可发蒙起魇。词如太阿锋,谁敢触其铗。听之心爽然,难者口因嗋。斜飞欲峨峨,铩堕今跕跕。忘情塞上马,适志梦中蝶。若金静无求,在冶谁可挟。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经纶安足施,有寓聊自惬。棋经看在手,棋诀传满箧。坐寻棋势打,侧写其图贴。携持山林屐,刺摘沟港艓。一枰尝自副,当热宁忘箑。反嗤褦襶子,但守一经笈。亡羊等残生,朽策何足摺。欢然值手敌,便与对七策。纵横子堕局,腷膞声出堞。樵父弛远担,牧奴停晏馌。旁观各技痒,窃议儿女嗫。所务在得丧,闻此更心惵,孰视笼两手。徐思捻长鬛,微吟静惜惜。坚老高帖帖,未快岩谷叟。斧柯常烂邑,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危嶪,或撞关以攻。或觑眼而擪,或嬴行伺击。或猛出追蹑,垂成或破坏,中断俄连接。或于予闲暇,伐事先和燮。或冒突超越,鼓行令震叠。或粗见形势,驱除令远蹀。或开拓疆境,欲并包总摄。或仅残尺寸,如黑子著黡。或横清解散,如尺僵血喋。或惭如告亡,或喜如告捷。陷敌未甘虏,执仇方借侠。讳输宁断头,悔悟乃抟颊。终朝已罢精,既夜未交睫。翻然语且叹,此何宜劫劫。孟轲恶妨行,陶侃惩废业。扬雄有前言,韦曜存往牒。晋臣抑帝手,捘佞何啻涉。冶城子争道,拒父乃如辄。争也实逆德,岂如私斗怯。艺成况穷苦,此殆天所厌。如今刘与李,伦等安可躐。试令取一毫,亦乏寸金镊。以此待君子,未与回参协。操具投诸江,道耕而德猎。

  怀钟山

  《王直方诗话》云:“舒王诗云云,下两首。又云:‘客舍黄粱今始熟,鸟残红柿昔分甘。’盖三用黄粱,而意义皆妙。”

  投老归来供奉班,尘埃无复见钟山。何须更待黄梁熟,始信人间是梦间。

  梦

  黄梁欲熟且留连,谩道春归莫怅然。蝴蝶岂能知梦事,蘧蘧飞堕晚花前。

  送人至清凉寺

  《诗事》云:“荆公送人至清凉寺,题诗壁间云云,‘看上征鞍立寺门’之句,为一篇警策,尤尽别离情意之实,古人未尝道也。若使置之断句尤佳,惜乎在第二语耳。譬犹全玉,天下贵宝,制以为器,须是安顿得宜,尤增其光辉。”

  断芦洲渚荠花繁,看上征鞍立寺门。投老难堪与公别,倚岗从此望回辕。

  月夕

  又云:“李义山《袜诗》云:‘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好借姮娥著,清秋蹋月轮。’荆公作《月夕》诗云云,因旧而语意俱新矣。”

  蹋月看流水,水明摇荡月。草木已华滋,山川复清发。褰裳伏槛处,绿净数毛发。谁能挽姮娥,俯濯凌波袜。

  六言

  又云:“苏子瞻作翰林日,因休沐,邀门下士西至太乙宫,见王荆公旧题六言云云,子瞻讽咏再三,谓鲁直曰:‘座间惟鲁直笔力可及此尔。’对曰:‘庭坚极力为之,或可追及,但无荆公之自在耳。’”

  杨柳名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流水,白头相见江南。

  又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却寻陈迹都迷。

  东坡居士上

  苕溪渔隐云:“吕丞相《跋杜子美年谱》云:‘考其辞力,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至此。’余观东坡自南迁以后诗,全类子美夔州以后诗,至所谓‘老而严’者也。子由云:‘东坡谪居儋耳,独喜为诗,精神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鲁直亦云:‘东坡岭外文字,读之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苍梧杂志》云:“葛鲁卿云:‘东坡诗文直为破的,它人只到得七晕八晕,惟是东坡字字破的,所以不可及也。’”

  寓居定慧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石林诗话》云:“此诗此格超逸,不复蹈袭前人。”《渔隐丛话》云:“元丰间,东坡谪黄州,寓居定惠院。院之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时,必为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故作长篇,生平喜为人写。盖人间刊石,自有五六本,云轼平生得意诗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资,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清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惨,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渔隐丛话》云:“《遁斋闲览》云:‘荆公在金陵,有《和徐仲文颦字韵咏梅》诗二首;东坡在岭南,有《暾字韵咏梅》诗三首,皆韵险而语工,非大手笔不能到也。’余以《临川集》、《东坡后集》细细味之,颦字韵二首,亦未是荆公平日得意诗。其一云:‘额黄映日明飞燕,肌粉含风冷太真。’其一云:‘肌冰绰约如姑射,肤雪参差是玉真。’其余亦别无奇特句。至如东坡《暾字韵》三首,皆摆落陈言,古今人未尝经道者。三首并妙绝,第二首尤奇。”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长条半落荔枝浦,卧树独秀桄榔园。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云娇随砌,月下缟衣来扣门。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再用前韵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黄昏。先生素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自注:岭南真禽,有倒挂子,绿衣红啄,如鹦鹉而小,自海东来,非尘埃间物也。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麻姑过君急扫洒,鸟能歌舞花能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

  花落复次韵

  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挂成幽魂。暗香入户寻短梦,青子缀枝留小园。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松明照坐愁不睡,井花入腹清而暾。先生年来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门。多晴好事余习气,惜花未忍都无言。留连一物无过矣,笑领百罚空罍樽。

  月夜与客对饮花下

  《集注》云:“此篇不使事,语亦新造,古所未有,殆涪公所谓不食烟火食人之语也。”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清蘋。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赠东林总长老

  《冷斋夜话》云:“东坡游庐山东林,作二偈,山谷云:‘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口,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苕溪渔隐云:“诗中所云龙邱居士,即陈季常也;濮阳公子,即吴德仁也。又云:‘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嵇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盖欲往访德仁未成也。李白诗云:‘嵇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用此事也。又云‘恨君不识颜平原’,东坡自谓也;‘恨我不识元鲁山’,谓德仁也。‘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盖言终当相见,如蓟子训之徒。此一篇诗意,本末次序有伦有理,可谓精致矣。”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门前稏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嵇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清船。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庆源宣义王丈人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州户掾遇吏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黄鲁直学士、秦少游贤良各赋一首,为老人光华

  《王直方诗话》云:“‘青衫半作霜叶枯’至‘芋魁豆饭吾岂无’,山谷云庭坚最爱此韵。”

  青衫半作荷叶枯,视民如儿吏如奴。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壶。慈姥岩前自唤渡,青衣江畔人争扶。今年蚕市苏州集,中有遗民怀裤襦。邑中之黔相指似,白髯红带老不癯。我欲西归卜邻舍,隔墙抚掌容歌呼。不觉山王乘驷马,回头空指黄公垆。

  续丽人行

  苕溪渔隐云:“李仲谋家有周昉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戏作此诗云云。韩子苍用此意题李伯时所画宫女云:‘睡起昭阳暗淡妆,不知缘底背斜阳。若教转盼一回首,三十六宫无粉光。’终不及坡之伟丽也。”

  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种松得徕子

  吕居仁云:“诗欲波澜之阔,须放规模令大,涵养吾气而后可。规模既大,波澜自阔,少加持择,功已倍于古矣。试取东坡黄州以后诗,如《种松》、《医眼》之类便可见。”

  东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余,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青泉洗浮埃。枝伤叶自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满南台。孤根裂山石,直干排风雷。我今百日客,养此千岁材。茯苓无消息,双鬓日夜催。古今一俯仰,作诗寄余哀。

  戏作种松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不见十年余,想作龙蛇长。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人事多乖迕,神物竟渺茫。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创。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赠眼医王士

  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间关络脉中,性命寄毛粟。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而子于其门,来往施锋镞。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常疑子善幻,祀伎杂符祝。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形骸一尘埃,贵贱两草木。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宁闻老农夫,去草易伤谷。鼻端有余地,肝胆分楚蜀。吾于五轮间,荡荡见空曲。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毂。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请问药全堂,忘言老尊宿。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三·彭定求
  黄谈·唐圭璋
  刘一止·唐圭璋
  ●卷二·翁方纲
  第十三出 软诓·李渔
  第四幕·老舍
  惜香乐府卷九·赵长卿
  竹山词·蒋捷
  卷二十·陈起
  幽灵·胡也频
  卷七百四十七·佚名
  山谷内集诗注卷二·黄庭坚
  第十一回 凶信讹传·蒲松龄
  第五十一出 驿递遇兄·佚名
  第十三出 李婆送聘·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六月盡其月   八月辛卯朔,陝西轉運使、權管勾鄜延路經略司李稷言:「前經略使呂惠卿親奉聖訓,措置邊計,已見成效,講頌聖德,刻之樂石,將以傳示無窮。石工未畢,惠卿以憂去位,緣未經進御,不敢題額。臣今摹墨本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六年岁次丙子 金海陵炀王亮正隆元年春正月按是月癸卯朔可未资政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楼炤知宣州 右朝请大夫知信州黄仁荣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仁荣浦城人也上曰信州亦须择人昨宰臣搜水晶极扰

  • 白门新柳补记·薛时雨

    前书以记为名,是记事非品花。采访所及,随得随录,名次之先后,与色艺之优劣无关焉。即以记事而论,传闻异词,爱憎异性,难免参错,稗官小说,游戏而已,不得以信史责之。前书间有遗珠,特为补记。养和近作淮海之游,他日归来,当不以鄙人为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万历元年八月戊申朔以四川征剿都蛮免叙州嘉定宜宾江安富顺府州县正官明年朝觐○给致仕南京兵部右侍郎丁以忠祭葬如例○湖广荆州府地震至丙寅方止○升赏蓟辽保定各兵备官王一鹗高文荐孙应元徐学古王之弼五员以阅视荐其

  •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延讲官太子

  • ●中京·吴廷燮

    中京留守大定尹统恩惠高武安利榆泽北安潭松江十州统和十二年 室昉 本纪七月辛酉南院枢密使室昉为中京留守加尚父 百官志统和十二年命室昉为中京留守治大定府 本传就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

  • 卷一百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一雍正八年十二月上谕九道初四日奉上谕台湾偷渡之弊屡行严禁该地方文武官弁自应实心奉行乃朕闻今年八月间广东青山仔後江湾地方有□子?一只遭风失去桅舵?亦撞岸击碎所载只有男妇

  • 卷第九十五·佚名

    军职一刘延翰加恩制郊门下。王者光昭大业。肆类上元。就阳既谨于严禋。允膺丕应。率土用均于霈泽。谅表宠章。其有望重帅坛。力扶王室。早茂拱宸之绩。方隆誓岳之功。宜命加恩。式符进律。具官刘延翰。冲星利器。逐电

  • 卷六·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六    宋 陈傅良 撰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自隐至文六君惟桓文书即位而後书锡命以其自即

  • 卷六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六十四燕义燕义者记君臣之燕饮明上下之相尊仪礼有燕礼而此释其义仪礼目录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羣臣燕饮以乐之勤劳谓征伐聘问诗曰吉甫燕喜是也臣有王事之劳亦燕之故燕礼记曰若有

  • 佛说弥勒来时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弟子。以慈心念天下。往到佛所。前长跪叉手问言。佛常言。佛去后当有弥勒来。愿欲从佛闻之。佛言。弥勒佛欲来出时。阎浮利内地山树草木皆焦尽。于今阎浮利地。周匝六十万里。

  • 第七卷·佚名

    护摩增益品第七世尊是不空王护摩三昧耶。能成一切功德善根。能灭过现一切罪障。能破一切设睹噜等。能除一切恶毗那夜迦。能止一切恶讷瑟吒。能灭一切不吉祥相。能禳十六大地狱苦。能除八大怖畏之怖。能破一切怨诤酬难

  • 俱舍论记 第十八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八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六于前所辨至其体是何者。此下第二别明业障。就中。一出业障体。二别明破僧。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罪重.大果。六无间同类此即第一出业障体。牒前问起颂曰至一

  • 履园丛话·钱泳

    笔记。清钱泳(1756—1844)撰。二十四卷。泳,初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金匮(今江苏无锡)人。长期作幕客,能诗工书,尤长隶书。作者自弱冠出门负米,历楚、豫、浙、闽、齐、鲁、燕、赵间,积五十年见闻,自为笺记,以所居“履园”

  • 竹谱·陈鼎

    清陈鼎撰,一卷。鼎字定九,江阴(今属江苏)人。著有《东林列传》、《黄山志概》等。《竹谱》记竹之异者凡六十种,约四千七百字。书前张潮题辞:“竹,古人用以比君子焉。……能屈能伸而不改其节,晋王子猷谓不可一日无此君

  • 净业障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前秦、西秦时代(351~431)。又称净业部经、净除业障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内容分三段,各以无垢光比丘及勇施比丘之犯淫、杀戒之因缘,阐明由一切法本来清净之知见,根本净化业障。无垢光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