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郭衍传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

父亲郭崇,以舍人身份随魏武帝入关,其后官至侍中。

郭衍小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

北周陈王宇文纯引之为左右,累功升至大都督。

当时北齐未平,郭衍奉诏到天水募集人马,以镇守东边,得以迁徙一千多家,住在陕城。

拜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每有贼人到,他就率领人马抵抗,一年中几次告捷,颇为北齐人所惧怕。

陈王宇文纯更加亲近他。

建德中(572~577),北周武帝出京巡幸云陽,郭衍在行在所拜谒皇上。

当时正议论讨伐北齐,郭衍请求当前锋。

攻打河陰城,授他仪同大将军。

周武帝包围晋州,担心北齐兵来援,令郭衍随陈王宇文纯守千里径。

他又随周武帝在晋州与齐后主大战,追击齐军到高壁,打败齐军。

又随皇上平定并州,因功加授开府,封为武强县公,食邑一千二百户,赐姓叱罗氏。

宣政元年(578),任右中军熊渠中大夫。

尉迟迥作乱时,郭衍随韦孝宽到武陟作战,进而在相州作战。

此前,尉迟迥派弟弟之子尉迟勤为青州总管,率青州、齐州的部队来帮助尉迟迥。

尉迟迥失败后,尉迟勤与尉迟迥的儿子尉迟..、尉迟..等人,想东奔青州。

郭衍率精兵一千追击并打破敌军,在阵前活捉尉迟..。

尉迟勤于是逃走,而尉迟..也逃跑了。

郭衍到济州,占据其城,又在济北攻击贼人的余党,几战而破之,将贼首抓送京师。

朝廷越级提拔他当上柱国,封他为武山郡公,赏他布帛七千段。

他又密劝隋高祖杀北周诸王,早点让北周禅让,因此大被亲近。

开皇元年(581),皇上让郭衍恢复郭姓。

突厥进犯边塞,以郭衍为行军总管,领兵驻扎在平凉。

几年之中,突厥人都不敢进犯。

调他当开漕渠大监。

他率领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到潼关,漕运四百多里,关内依赖它,把它叫作“富民渠”。

开皇五年(585),授他瀛州刺史。

遇上秋日发水,所属各县多遭水淹,老百姓都爬上高树,依托大坟。

郭衍亲自准备船筏,并备粮食,拯救百姓,百姓多被救起。

郭衍先开官仓赈灾,以后才上奏朝廷。

皇上非常赞赏,选调他当朔州总管。

朔州辖有恒安镇,北接蕃境,常要转运东西去。

郭衍于是选些肥沃的地方,开始屯田,一年富余一万多石粮食,百姓免去了转运之苦。

他又修筑桑乾镇,都符合皇上旨意。

开皇十年(590),他随晋王杨广出镇扬州。

遇上江南造反,命郭衍任总管,率精兵万人先住京口。

在贵洲南,与反贼交战,打败反贼,活捉贼帅,得了很多船只粮食,以补充部队。

他于是又讨伐东陽、永嘉、宣城、黟、歙等洞,都削平了他们。

授他为蒋州刺史。

郭衍对下很骄横,对上讨好谄媚。

晋王杨广很喜欢亲近他,饮宴、赏赐都很多。

升任洪州总管。

晋王有夺取太子之位的计谋,把郭衍当心腹,派宇文述告诉他这一计谋。

郭衍大喜,说:“若所谋之事成,自可为皇太子。

如不成,也要占据淮海,恢复梁国、陈国的旧地。

那时我也是副君家里的酒客,谁又奈得我何?”晋王因此召来郭衍,偷偷地一起商议。

又怕别人怀疑他们无故来往,就假托说,郭衍的妻子得了瘿病,萧王妃有办法治疗。

把这些报告高祖,高祖听任郭衍和他的妻子去江都,这么来来往往,无所节制。

郭衍又谎称桂州的俚人造反,晋王于是奏请朝廷让郭衍发兵讨“敌”,因此大造武器军帐,偷偷地养了很多士卒。

晋王入京当太子后,调他当了左监门率,转任左宗卫率。

高祖在仁寿宫将死,太子杨广与杨素篡改遗诏,让郭衍、宇文述率领东宫卫兵,靠近上台站岗,门禁全由他们掌握。

高祖去世后,汉王造反,而京城空虚,杨广让郭衍飞速回去,领兵防守。

大业元年(605),授郭衍左武卫大将军。

炀帝巡幸江都,令郭衍统领左军,改授他光禄大夫。

他又随炀帝征讨吐谷浑,出金山道,招纳降民二万多户。

郭衍能揣摸炀帝的意图,阿谀奉承,顺从旨意。

炀帝常对人说:“只有郭衍,心与我同。”他又曾劝炀帝自己行乐,五天一上朝,不要像高祖那样白白地劳累。

炀帝听了他的话,越发夸他孝顺。

当初,新的政令推行,郭衍的爵禄按通例被废除。

大业六年(610),因他得到宠幸,而被封为真定侯。

七年,随炀帝到江都,死了。

炀帝追赠他左卫大将军,赐予很多,谥号叫“襄”。

长子郭臻,任武牙郎将。

次子郭嗣本,任孝昌县令。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羊欣 张敷 王微·沈约
  越绝卷第十五·袁康
  第三十六回 证冤狱张说辨诬 诛淫竖中宗复位·蔡东藩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二·姚之骃
  卷十六·朱熹
  卷之五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二·佚名
  今献备遗卷二十三·项笃寿
  一○○七 军机大臣奏《通鉴纲目续编》令各省挖改江苏等省覆奏片·佚名
  七七九 全书处汇核正月至三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佚名
  卷三·高士奇
  志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七十·郑麟趾
  司马楚之传·魏收
  198.方腊起义·林汉达
  卷第廿八·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16 ·佚名

    陆游 东篱杂书 身与春俱老,愁随日渐长。 帘栊听语燕,涧谷撷幽芳。 酒榼常从後,诗囊亦在傍。 闲行无定处,随意据胡床。 陆游 东篱杂题 终日在东篱,清和适此时。 莺声如妒梦,花气欲撩诗。

  • 巻十四·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十四    明 宋公传 编七言絶句书事【刘因】当时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又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四月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嵗儿又唱彻芙蓉花正开新

  • 卷七·韦应物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韦苏州集> 钦定四库全书 韦苏州集卷七 唐 韦应物 撰 登眺 登高望洛城作一首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通【一作盈】南越贡城背北邙原帝宅夹清洛丹霞

  • ◎方域一·徐天麟

    ○都邑高帝五年,西都雒阳,齐戍卒娄敬求见,说上曰,陛下都雒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王天下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积德参善十余世,至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诸侯自归之,遂灭殷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雒邑,以为

  • 第四卷 坛庙一·缪荃孙

    天地间,一气之所弥纶也。其气之精而灵者,在天为神,在地为祗,而在人为鬼。王者治天下,明以治人,幽以治鬼神,是以有祭祀之礼。自郊天以至风雷寒暑,皆神也;自祭地以至社稷防表,皆祗也,自宗庙以及群祀,下而逮于猫虎,皆鬼也。盖所以妥神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纪昀

    列传唐 【六十七】○唐六十七韩愈【孟郊 张籍 皇甫湜卢仝 贾岛 刘乂】白居易【行简敏中】韩愈白居易△韩愈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按旧书作昌黎人考洪兴祖年谱辨证并方崧卿增考年谱云韩氏世居颍川与昌黎之韩支派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孙学士洙墓志铭李清臣元丰二年十一月天子有诏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制诰洙学术行谊有名于时博习坟史多识典故其以为翰林学士入谢赐黄金带廐马涂金羁勒文韀勑从官同燕集内侍监治具悉如故事名声光荣赫然惊众士大

  • 阮之钿传·张廷玉

    阮之钿,字实甫,桐城生员。崇祯年间,下诏举人才。同郡谕德刘若宰举荐之钿,中选,授谷城县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正月,之钿还未到任,张献忠已攻陷谷城,请求招安。总理熊文灿准许了,将献忠部下数万置于谷城四郊,居民纷纷不安,都想逃

  • 第十三章 统一政府之回光返照【西晋兴亡】·钱穆

    秦、汉统一政府,尚有一段回光返照,便是西晋。 一、西晋帝系及年历 西晋共四帝,五十二年而覆灭。 二、西晋王室之弱点西晋统一不到十二年,朝政即乱,贾后、八王,乃至怀、愍被掳,不幸的命运接踵而至。分析晋室

  • 虞书·大禹谟·佚名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

  • 持戒相品第十一·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发大庄严具足戒轮。若成就此轮。从初发心远离五欲。於声闻辟支佛中。第一最胜为大福田。皆应供养而守护之。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庄严戒轮。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能出家受其具足。成就波罗提木叉。而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一·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希声佛 南无功德德佛 南无舌去佛 南无无障智佛 南无得威德佛 南无月藏佛 南无梵光明佛 南无乐光明佛 南无胜光明佛 南无寂光明佛 南无离异意佛 南无无边智佛 南无成就功德

  •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总标纲要分第一稽首大觉诸如来  无上正法真圣众为利自他法久住  故我略释摄大乘论曰。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释

  • 曾胡治兵语录·蔡锷

    中国近代语录体兵书。蔡锷辑。191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石印本。1917年上海振武书局铅版印行。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在云南发动反清起义,1915年又参

  • 巢氏诸病源候论·巢元方

    五十卷,隋·巢元方等奉诏撰。考《隋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卷,目一卷,吴景贤撰。《旧唐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贤撰,皆不言巢氏书。《宋史·艺文志》有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又无

  • 黄帝阴符经注·黄居真

    黄帝阴符经注。黄居真撰,约出於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 皱水轩词筌·贺裳

    词论著作。中国清代贺裳撰。裳字黄公,江南丹阳人,生卒年不详。工于词,著有《红牙词》1卷。《皱水轩词筌》共1卷,赖古堂集本为54则,今人唐圭璋又据《倚声集》、《词苑丛谈》、《昭代丛书》三书补遗13则,合之共67则。作者在论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鹫峰,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是名见法见佛。舍利子以问慈氏菩萨,慈氏细为解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乃性相二宗要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