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255_1 【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苏源明    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   云微微兮连绝陉。层澜壮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   冯夷逝兮护轻桡,蛟龙行兮落增潮。泊中湖兮澹而闲 
-   康衢击壤,肇开声诗。上自陶唐,下暨秦代,韵语可采者,或取正史,或裁诸子,杂录古逸,冠于汉京,穷诗之源也。诗纪备详,兹择其尤雅者。  风骚即息,汉人代兴,五言为标准矣。就五言中,较然两体。苏李赠答、无名氏十九首,古诗体也。庐 
- 一、吕端钓鱼诗 吕正惠端,太宗朝为参知政事,多独对便殿,语必移刻,因宴后苑。上《钓鱼诗》断句云:"欲饵金钩殊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意已属公矣。公和诗进曰:"愚臣钩直难堪用,宜用①濠梁结网人。"不数日,拜平章事。②(《总龟》前 
- 陈永定三年七月,武帝崩。新除尚书左丞庾持称:“晋、宋以来,皇帝大行仪注,未祖一日,告南郊太庙 ,奏策奉谥。梓宫将登辒辌,侍中版奏,已称某谥皇帝。遣奠,出于陛阶下,方以此时,乃读哀策。而前代策文,犹云大行皇帝,请明加详正。”国子 
- 洪迈《唐人万首绝句》,林清之钞其佳者,得七言一千二百八十首,五言一千五十六首,六言十五首,定为四卷。其书不传。王渔洋山人删存八百九十五首,作者二百六十四人,渔洋选本。此最精核。十年前,余正月游厂,于庙市书摊买《宋明实录 
- 正统三年三月乙酉朔行在刑部尚书魏源等奏宣府等处沿边城堡军装多不整饬盖因总兵官都督谭广年老提督不周所致 上以为然敕都督佥事黄真充左参将都指挥同知杨洪充右参将协同广提督是日洪奏欲将开平卫城增高五尺龙门所城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路程 ○路程 東華門起 七月十八日 慈雲寺備用房中伙 【 十七里】  木廠中伙 【 二十八里】  燕郊行宮 【 二十二里】 共六十七里  十九日棋盤莊中伙 【 二十四里】  三河中伙 【 二十三里】  白澗行宮 【 二十 
- 康熙五十四年十二月初一日 辰时。上御畅春园内澹宁居听政,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毕。(中略) 尚书赵申乔、侍郎孙柱、傅绅、汤右会等近前,以奉旨所交李陈常、年羹尧、李锡等所奏之事,奏曰:臣等遵旨问李煦,江宁、苏州两处所欠织造 
-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历任升辟雍博士。当时时尚以传注记问为学,陈禾开始崇尚义理,黜却浮华。入宫对答时符合皇上心意,被提升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蔡京派酷吏李孝寿穷追章纟延铸钱之案,连及士大夫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神宗熙寜元年王韶诣阙上平戎策三篇其略以为西夏可取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夏人比年攻青唐不 
- 【提要】 这是人人皆知的名篇,一直收录在学校的教材书中。此文展示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说理极为生动别致、立意也正直高卓,的确值得千古流传、世代研读。 【原文】 邹忌修八尺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十八举大礼以成大孝疏【嘉靖元年】  林 俊臣惟汉成帝立定陶王为皇太子即封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以奉共王之祀宋英宗以濮安懿王长子继体仁宗以立濮 
- 大夫曰:“吾以贤良为少愈,乃反其幽明,若胡车相随而鸣。诸生独不见季夏之?奚乎?音声入耳,秋至而声无。者生无易由言,不顾其患,患至而后默,晚矣。”贤良曰:“孔子读《史记》,喟然而叹,伤正德之废,君臣之危也。夫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 
- 元 詹道传 撰滕文公下凡十章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王去声】陈代孟子弟子也小谓小节也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枉尺直寻犹屈已一见诸侯而可以致王霸所屈者小所伸 
-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八舍利子,布施波罗蜜多非我亦无散失。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我亦无散失。舍利子,四静虑非我亦无散失。四无量四无色定非我亦无散失。舍利子,八解脱非我亦无散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非 
- 南京经济部王部长云五先生勋鉴:国府还都,策贤柄政,先生学为士则,清畏人知,以史云独行之才,作子产众人之母。计划经济,期于正德厚生,开发资源,将以安民救国。忝叨文谊,共被荣施,肃布贺忱!维希霁察!太虚叩径。(见海刊二十七卷八期)
 
- 夫前已明一心理事无碍。今约周遍含容观中事事无碍者。如法界观序云。使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然后一多无碍。大小相含。则能施为隐显。神用不测矣。乃至欲使学人。冥此境于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