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九·董康

      ○千里駒   近時人所作。關目頗新。未■頭緒繁多。亦太奇幻。言揚州劉廷鶴。吏部尙書劉俊子也。【正德時尙書無此人。係空中造出。】家有千里驌驦馬。廷鶴入京探父乘之。旅店中遇李夢熊。與妹桂金打花鼓覓食。

  • 方泉诗集巻一·周文璞

    宋 周文璞 撰钟山赋陟古阜兮逶迟望古乡兮徘徊日忽忽兮欲下捈予心兮诉哀昔王气之初发有神人之称孤逮温雒之弗竞亦中兴于此都乃因融结以作镇倚崔嵬而在东指牛首以立阙背龙盘而作宫后季嗣兴规模屹隆张皇帝图咨谋国工隂

  • 余集卷十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十一古今体七十六首【丁已三】清明无风固已农兆符【北方农谚有云清明风刮土连绵四十五以有风每致鲜雨今日交清明节天气晴朗竟日无风二月即得甘霔盈尺春田普沾冀卜秋收然为时尚远不敢满望耳】

  • 御选明诗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三四言诗刘基秋懐八首【録六首】凉夜悠悠华灯有辉凄风动林明月在帷山川迢迢逰子无衣瞻彼原隰零露溰溰靡草不凋无木不稀不覩逝波焉知昨非亭亭南山有蕨有薇黄华晚荣紫芝秋肥嵗云暮矣胡寜不归陟彼

  • 卷之五百五十六·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二月。癸丑。遣官祭关帝庙。现月○谕内阁、周馥奏。特倢■<曰融>■<石木>庸劣武职一摺。南洋常备军第四标第二营管带补用副将易<走毕>滟隆硚、短发饷银、贪鄙无耻、着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吴淞

  •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二·朱国祯

    放生序铭唐干元二年诏诸道置放生池。颜鲁公手书序铭。其词略云。去杀流惠。好生止辟。率土之滨。临江是宅。实胜如来。畴庸允格。真卿勒铭。敢告凡百。今合皂山放生池见存鲁公墨帖。亦载此铭。赞词有本世传米元章孔子

  • 卷十一·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一宋 吕中 撰仁宗皇帝省财费 崇节俭天圣元年正月议省浮费置计置司从三司使李谘之请盐铁判官俞献卿亦言今稻苗未生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天禧以下日甚一日宜与大臣议救之乃命中丞与三司取

  • ·谕闽粤民人·丁曰健

    郑章殴死赖君奏、赖以槐,按问抵偿。闻汝等漳、泉百姓以郑章兄弟眷属被杀被辱,复仇为义,乡情缱绻,共怜其死。本镇岂非漳人,岂无桑梓之念。道、府为民父母,岂忍郑章无辜受屈。但赖君奏、赖以槐果有杀害(郑章)兄弟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九·佚名

    入祠職官遼海衛經歷張奇策,籍貫未詳;天啟元年,大兵破開原,奇策死之(見盛京通志)。遼東左衛經歷朱櫻,平魯人;天啟元年,大兵破遼陽,死節(見山西通志)。山海關千戶嚴大寬,永平人;崇禎元年,大兵南下,從總兵趙率教援遵化,戰死(見畿輔通志)。良

  • 卷二十七 觐礼第十·郑玄

    四享,皆束帛加璧,庭实唯国所有。(四当为三。古书作三四或皆积画,此篇又多四字,字相似,由此误也。《大行人职》曰诸侯“庙中将币,皆三享”,其礼差又无取于四也。初享或用马,或用虎豹之皮。其次享,三牲鱼腊,笾豆之实,龟也,金也,丹漆丝

  • 大学衍义卷五·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心之善汤诰【商书篇名成汤作此以告万方】曰惟皇上帝降于下民【皇大也上帝卽天也降下也】若有恒性【若顺也恒常也】克绥厥猷惟后【克能也绥安也厥其也猷道也后君也】臣按成汤此言可谓知君

  • 卷二·佚名

    △大施品第三之一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寂意。瞻睹如来种种神化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其馀诸佛所有世界。清净微妙种种庄严。离於五浊无诸秽恶。其中纯有诸大菩萨。成就种种无量功德受诸快乐。其土乃至无有声闻辟

  • 三十九、云门话堕·慧开

      云门因僧问“光明寂照遍河沙”,一句未绝,门遽曰:“岂不是张拙秀才语。”   僧云:“是。”   门云:“话堕也。”   后来死心拈云:“且道,那里是者僧话堕处?”   无门曰:若向者里见得云门用处孤危,者僧因甚话堕,堪与人

  • 佛说轮王七宝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大刍苾众俱。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有刹帝利大灌顶王。已受灌顶得轮王位。威德自在人所尊重出现世间。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

  • 凡夫勿妄效过量圣人所行·印光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著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得益耳。(复恒惭法师书二)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

  • 舒州投子山妙续大师语录·投子义青

      住芙蓉山嗣法小师 道楷 编上堂示徒曰。正正时非圆。圆中还有徧。徧徧时不色。色里却存圆。更深催晓气。日阑洞晓天。两墀和融处。贵所得玄玄。汝等诸人到这里如何安身立命。得恁么相应去。良久曰。夜明帘外主。

  • 瑜伽论手记·

      唐 法成述.福慧记瑜伽论第三十一手记谈述 福慧言谓依缘性等者。谓因前名缘性后□□□缘起 言而起胜解者。谓能了知内外诸缘生法唯有因性及与缘性□有我人等□ 言广说如别者。谓无明有十九种。行有三种等。如前

  • 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佚名

    具名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