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五月。丙午。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永贵遗疏闻。谕曰、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永贵、老成端谨。练达精详。扬历中外。勤劳懋着。虽近觉精力稍衰。尚能照常办事。遽闻溘逝。深为轸惜。着派散秩大臣带同侍卫十员。前往奠醊。其任内降革罚俸处分。俱予开复。所有应得恤典。着该部察例具奏。  

○命内阁学士李绶、充文渊阁直阁事。  

○蠲免安徽寿州、凤阳、怀远、灵璧、凤台、颍上、霍邱、泗州、旴<日台>、天长、五河、十一州、县、乾隆四十七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丁未。上御勤政殿听政。  

○直隶总督袁守侗遗疏闻。谕曰、直隶总督袁守侗、端重笃实。才守兼优。扬历中外。宣力有年。简任畿封。正资倚畀。近闻其病后痰喘未止。屡经谕令加意医治。昨复据奏请解任。因命御前侍卫丰绅济伦、前往看视。并谕其安心调理。以冀速痊。今闻溘逝。深为轸惜。着加恩晋赠太子太保。准入贤良祠。所有任内降革处分。俱予开复。其应得恤典。该部察例具奏。  

○又谕曰、直隶总督员缺。着刘峨补授。刘峨接奉谕旨。即行速赴新任。其未到任以前。着刘墉前往署理。所遗广西巡抚员缺。着孙士毅补授。  

○又谕曰、山东布政使员缺。着陆燿署理。俟服阕后再行实授。  

○又谕、据书麟等奏、现当剥粮之时。天津一带。备剥船只。若照御史管干珍条奏、粮盐并运。转恐滋扰。请仍先尽漕粮起剥等语。所奏是。依议速行。漕船关系天庾正供。且本年回空漕船。尤须早出东境。若令粮盐并运。则民间船户。希图运盐多得脚价。势必贻误漕运。此实管干珍、不谙事体。急于见长。故有此奏。管干珍、着传旨申饬。将此并谕直隶总督、长芦盐政知之。  

○又谕曰、福崧等奏、查办义乌县监生楼绳等、呈首伊故父楼德运自辑谕家言。暨巢穴图略各书内。有违碍字句一摺。内称楼绳等、因书本扁额字句。多有违碍。曾屡向伊父阻止。伊父执拗不听。迨伊父病故。楼绳等、即将书本板片呈首。现将楼绳等收禁。革去职衔衣顶。并将该犯家产查封。拘犯严究等语。所办未免过当。楼德运、妄行撰辑。字句多有违碍。使其人尚在。自有应得之罪。今业已身故。伊子楼绳等、知有违碍。从前屡经阻止。伊父执拗不听。及伊父一经病故。楼绳等、即将书本板片。自行呈缴。是楼绳等、本知畏法。自可无庸治罪。除将缴出书本板片销毁外。楼绳等、均着加恩宽免。其无干人犯。概予省释。  

○谕军机大臣等、据福崧奏、查明范清济、在浙铜觔货物。苏州商局。俱有底帐。现咨江省确核。并严催新商。克期出洋。赶运铜觔。以供鼓铸等语。范清济乏本误运。其名下铜觔货物。自应详细查明。俾无遗漏。着交闵鹗元、徵瑞、逐一核办。福崧摺并着钞寄阅看。将此传谕闵鹗元等、并谕令福崧知之。  

○以西安将军伍弥泰、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广州将军傅玉、为西安将军。以成都副都统存泰、为广州将军。  

○调正蓝旗满洲都统三宝、为镶蓝旗汉军都统。以署工部尚书福康安、为正蓝旗满洲都统。  

○戊申。谕、朕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尚能忠于所事。而其时主闇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因降旨查其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兹据该抚尚安查奏、袁崇焕无嗣。系伊嫡堂弟文炳之子入继为嗣。现有五世孙袁炳。并未出仕等语。所奏尚未明晰。袁炳如果文理通顺。即照熊廷弼裔孙之例。以训导咨补。俟六年俸满。察其堪膺民社。再行保举。送部引见。如仅能粗晓字义。人尚明白。即以佐杂等官补用。若未经读书。以务农为业。即赏给八品顶带荣身。着该抚查明。遵照办理具奏。  

○以杭州协领佛智、为成都副都统。  

○豁免甘肃灵州、乾隆四十五年水冲地三十六顷十亩有奇额赋。  

○已酉。谕、朕临御以来。祇畏寅恭。凡遇坛庙大祀。无不恪诚斋祓。亲诣行礼。兹届夏至北郊。于十九日进宫斋戒。适因气滞旧患作痛。现在令医加意调摄。尚未全痊。诚恐升降仪节有愆。转不足以昭诚敬。此次朕即在御园斋戒。派皇六子永瑢、敬谨恭代行礼。若临期气体全安。朕仍亲往肃恭莅祀。  

○旌表守正捐躯广东顺德县民吴泰客妻麦氏。  

○庚戌。恩免山东河工摊徵银款。谕曰、豫省堵筑青龙冈漫工。及筑堤浚渠。酌增夫料价值银九百四十余万两。前据李世杰奏、应行摊徵。业经加恩普行豁免。因思南岸开挑新河。考城、商邱以下。系山东曹县地方。由东省承挑。亦必有酌增银两。特降旨询问明兴、令其据实具奏。兹据该抚查明。东省挑河例价外。增夫工银、一十六万七百八十余两。又稀淤澥土。增给雇值。雨水停工。酌增饭食。及塔棚戽水等项银、六万两有零。俱应按亩摊徵等语。豫省加价银两。既已普行豁免。东省事同一例。所有酌增各项银二十二万余两零。着加恩一体宽免。俾民力益臻饶裕。该抚其遍行晓谕闾阎。咸使闻知。普沾实惠。毋任不肖官吏。从中滋弊。该部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明兴覆奏。东省桃河加价银两一摺。已降旨照豫省之例。普行豁免矣。至夹片内所称、引河方价加足三钱之外。又有雨水停工。酌给饭食。及搭盖棚厂。添制戽水器具等项。共支给银十二万两有零。将一半归入摊徵项下办理等语。该省挑河加价银两。业照豫省之例。全行豁免。此项应徵一半银两。亦毋庸摊徵。现已明降谕旨。加恩一并豁除。以纾民力。至其余一半银两。既据该抚奏请于养廉内分年摊扣。即照所请办理。将此谕令知之。  

○命署工部尚书福康安、在军机处行走。  

○辛亥。户部议覆、浙江巡抚福崧奏称、严除漕弊。酌定章程。一、定例江苏办漕。按照区图。派廒收纳。浙省不分区图。随廒交收。粮多之处。花户日以万计。拥挤嘈杂。百弊丛生。请照江苏之例。分别村庄远近。收获早晚。按照区图。酌定日期。先行晓谕。使粮户依图按日。以次交纳。仍遵例十月开仓。不得藉词迟滞。一、办漕州县。稍不洁已。辄被人挟制。劣衿土裈。揽纳丑米。复向小民浮收。以为补苴之计。请责成该管道府、严加查察。并将搢绅巨户。某庄某人名下。应完额粮若干。于粮册内。逐一注明。倘有倚恃父兄官爵。擅交丑米。及强行代纳者。随时揭参。并饬印官遵例驻仓。秉公监兑。严禁折色纳钱诸弊。一、收漕积习。每于书吏中。择其有家计者。先令承修仓廒等事。开徵时。暗点漕总。更名叠充。朋比作奸。又有谋为办漕幕友、及专充收漕长随。甚至一经书荐。不必到仓。即分余润。大干例禁。请严饬州县、将旧充漕总。查明年貌住址。据实禁革。其幕友长随。概行屏绝。倘上司徇情嘱荐。许州县揭参。均应如所请。从之。  

○补行乾隆四十七年军政。黑龙江、卓异官十二员。不谨官一员。罢软官一员。有疾官一员。年老官六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阳谷县民史进孝妻邢氏。  

○壬子。夏至。祭地于方泽。遣质郡王永瑢恭代行礼。  

○左副都御史吴玉纶奏、每遇举行祀典。陪祀官员。应斋戒三日者。在公署斋宿。二日者。在私第致斋。至祈雨为偶一举行之礼。向例致斋二日。百官相沿。即在私第致斋。似不足昭明洁诚敬之忱。嗣后应在公署斋宿。请着为令。从之。  

○癸丑。孝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甲寅。上幸避暑山庄。自圆明园启銮。  

○谕、朕此次启銮前往热河。所有经过地方。着加恩蠲免本年地丁钱粮十分之三。  

○是日、驻跸南石槽行宫。  

○乙卯。谕、此次密云县接驾兵丁。加恩赏给半月钱粮。  

○是日、驻跸密云县行宫。  

○丙辰。谕、据长清奏、漳州府属同安县、南山社地方。有陈草等勾结匪徒。行劫窝留。坐地分赃一案。现经拏获窝家陈草。及贼匪林翰等十八名。并于各该犯家内。搜有鸟枪牌刀等械。现在按名严究。并饬文武上紧搜捕余匪等语。闽省民风刁悍。上年漳州府所属之漳浦县奸民林耀等、纠众夺犯伤差。甫经严拏重治。乃同安县又有勾结匪徒窝留行劫之案。可见该处刁风未息。愍不畏法。自应严拏究办。从重惩治。以靖海疆而安良善。现在富勒浑、已起程赴浙。着传谕雅德、将已获人犯。速即严行究审。从重定拟。并督饬文武员弁。迅速搜缉余匪。毋使一名漏网。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并将现在各该犯曾否全行就获之处。即速覆奏。并谕富勒浑、长清知之。  

○又谕曰、明兴奏、武定营乐陵县汛千总齐廷梅、因该县屠户张大本、与营兵吕安邦、索欠争角。具控到县。正在集讯。该弁即传唤张大本询问。因其不服咆哮。辄令兵丁责打二十九棍。致张大本因伤身死。请将齐廷梅斥革审拟等语。此事大奇。已于摺内批示矣。千总系微末武弁。非地方大员可比。遇有民人与兵丁争角之案。业经控县集讯。自应听候地方文员审断。乃齐廷梅辄将张大本违例擅拘。滥用棍责。以致因伤毙命。实为可恶。着传谕明兴、此案定拟时。照例抵偿。并令刑部堂官入于本年秋审情实。以示惩儆。  

○又谕、据兰第锡奏、查勘运河工程。并漕船水势情形一摺。内称、粮艘已入东省。共六十六帮。若以每日一帮计算。约计六月底。可以尽数出境。较之上年。实可赶早两月等语。济宁以南。运河两岸工程。最关紧要。必须俟漕艘赶紧回空。早出东境。所有闸坝涵洞等工。始能一律及早兴修。现在漫水消落。漕艘北上。既可遄行无阻。且今岁江西、湖广、系轮免之年。帮船较少。比上年实可赶早两月。着传谕毓奇、严饬沿河文武员弁、上紧查催。务令各帮迅速抵通。并着仓场侍郎书麟等、于漕船抵通时。随到随收。得以迅速回空。毋稍迟滞。俾各帮速出东境。以便运河工程。及早兴修。方为妥善。将此由四百里传谕毓奇等、并谕兰第锡、明兴、知之。  

○是日、驻跸要亭行宫。  

○丁已。谕、此次口外接驾之热河兵丁。着加恩赏给半月钱粮。  

○谕军机大臣等、昨兰第锡等奏、南运河工段绵长。秋令工程齐举。协办分催。现在丞倅等员。不敷派委。查有来东投效之候补候选等官。情愿捐赀承办。又有革职降调等官。亦请出赀分段承修。并照例捐复。可否准其在工效力之处。谨先会同请旨等语。已批该部速议具奏矣。运河工段较长。自须多员承办。但思此项效力人员内。降调革职各员。缘事轻重既殊。案情公私。亦各不同。若概予捐复。何以明示区别。着传谕阿桂等、于议覆时。将吏部现行分别准驳捐复条款开列。发交该督抚。将报捐各员、缘事原案。逐一确加查核。果有事属因公。情罪较轻。例得捐复者。自应准其捐复。在工效力。若本因私罪参革降调。于定例不应捐复者。概不准行。仍令将投效报捐人数。明列限制。足敷差委。即令停止。毋任冒滥滋弊。将此即于议覆时。明晰声叙。速行议奏。  

○又谕、前因金川军营逃兵。各省拏获。及自行投首者。甚属寥寥。曾明降谕旨。将承缉不力之文武各员。交部严定处分。并通行予限一年。又念穷乡僻壤。或尚未能周知。加恩再予展限一年。今扣至本年九月。已届限满。而所有逃兵省分。未经拏获者尚多。夫国家设兵卫民。虽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全在纪律严明。方能克敌致果。若兵丁身历行间。不思争先效命。竟至畏葸脱逃。按之军法。自当立正刑诛。以彰宪典。明季军政废弛。随征兵丁。每多临阵恇怯。望风溃散。皆由平日毫无整饬。甚至将不知兵。兵不顾将。以致国事日非。不可不引为殷鉴。我朝八旗劲旅。凡遇调遣。无不踊跃奋兴。抒忱效荩。自伊犁回部金川用兵以来。从无一人脱逃。乃绿营兵于金川军营。溃逃数目甚多。此等逃兵。一经拏获。即应斩决。原不得以人数众多。稍从宽减。特因大功业已告成。且事隔多年。不忍概予骈诛。是以屡经降旨、宽以年限。准其自首免死。改发新疆。此实朕法外施恩。于无可宽减之中。予以一线生路。在逃兵等、稍有人心。自应即时投首。乃统计各省拏获、及投首者。不过十分之一二。即四川办理较为认真。曾经交部议叙。然统计亦不过十分之三。可见外省地方官。从前既未实力查缉。及节次接奉恩旨。又不过以出示城署了事。未能多方设法晓谕。俾穷乡僻壤。一一周知。以致逃兵尚多潜匿。今展限之期。扣至本年九月。又已届满。地方文武。如此漫不经心。即按例降调。亦所应得。但念各省逃兵。为数尚多。其中自不无死亡事故。而逾限之地方文武员弁。一时降调离任者。自必不少。着加恩再予展限一年。扣至明年九月为满。各该省督抚、务须严饬所属。各发天良。感激奋勉。实力查办。多方晓谕。自首者多。即可全许多生命。若其愍不畏死。及以发伊犁为苦。则是冥顽不灵。着上紧缉拏。庶不负朕格外矜全之至意。倘此次限满仍未能多所缉获。定将承缉不力之文武各员。照例实降。不能以罚不及众。再邀宽贷也。将此通谕有逃兵省分之督抚知之。  

○是日、驻跸两间房行宫。  

○戊午。驻跸常山峪行宫。  

○己未。谕、此次随出一百十二名校尉内。常随驻跸者二十四人。着加恩赏给两月钱粮。至热河遣回者八十八人。每人赏给一两银锞。  

○是日、驻跸喀喇河屯行宫。  

○庚申。谕曰、热河兵丁。及看守避暑山庄千总兵丁等。俱着赏给半月钱粮。  

○是日、驻跸避暑山庄。至八月乙亥皆如之。  

○是月。直隶总督刘峨奏、谢升任恩。并请驰赴行在请训。得旨、不必来。一切勉为。效方观承、周元理之善。而戒其不足。总以袁守侗为法。斯得之矣。  

○福建漳州镇总兵阎正祥奏、漳州盗案繁多。臣到任后弋获盗犯三十一名。其有在逃者。务期拏获。不使漏网。至械斗夺犯殴差等案。多出于族大丁多之户。向来徒委末弁前往。易致轻视。必须大员带领兵役。亲往拘拏。不独人犯可获。亦使奸匪知惧。得旨、亦不必欲速过急。不动声色。常存此心。有犯必惩。不可化大为小。勉之。  

○河南巡抚何裕城、署河东河道总督兰第锡、会奏、查河头两岸旧堤。尚觉窄狭。恐挑溜南注。拟于西面上唇。再切宽十丈。长七十丈。俾溜势向东斜趋。尽归大河。更免新堤着重。又河尾大溜。偏向北趋。折而东注。兜湾之处。计程八里。若避湾取直。仅长八百五十丈。现拟从河尾取势。顺直向东抽沟一道。宽三十丈。以顺其东注之性。得旨嘉奖。  

○何裕成又奏、臣现已接印任事。当新工甫竣之余。正众政毕修之候。力微任重。诚恐不克肩荷。得旨、时时存此心。何患不胜任。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一

猜你喜欢
  卷九十九 王莽传第六十九·班固
  列传六·薛居正
  卷十八 楚语下·左丘明
  卷一六三 梁紀十九·司马光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六·汪楫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七·李心传
  第四十一回 奉密谕王景崇入关 捏遗诏杜重威肆市·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九·王祎
  ]卷十七·沈德符
  卷十·凌雪
  名山藏卷之二十二·何乔远
  三 职官·陈寅恪
  第四三七谕光绪九年十月十四日一二二二二--五·佚名
  九○五 军机大臣奏查核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王冕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集第三·钱谦益

    陆永新粲一十七首【俎上翁】广武城边列旗鼓,重瞳拔山气如虎。手提老翁坐高俎,汉王嫚语项王怒,俎上老翁心独苦。心独苦,儿不闻,儿言但索杯中羹。儿自生,翁自死。三军缟素为何人?幸有君臣无父子。君不见当

  • 榖城山馆集卷十三·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律诗春初得吴太原道中书有怀草色春城叹索居虗窓残月渺愁予忽从五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汾水东流连朔塞闗门北望是穹庐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踈送董巢雄比部左迁上谷卫幕匡时独抱杞人忧谏猎书

  • 卷一六九 陳紀三·司马光

      起昭陽協洽(癸未),盡柔兆閹茂(丙戌),凡四年。   世祖文皇帝天嘉四年(癸未,公元五六三年)   春,正月,齊以太子少傅魏收兼尚書右僕射。時齊主終日酣飲,朝事專委侍中高元海。元海庸俗,帝亦輕之;以收才名素盛,故用之。而收畏懦避

  • 后汉纪·张居正

    高祖高祖皇帝,名嵩,字知远,姓刘氏,其先沙陀人。仕晋,以功封北平王。及重贵被虏,嵩乃即位于晋阳,建国号后汉,在位二年。原文天福十二年,晋刘知远在河东,富强冠诸镇。及闻契丹深入,知远无入援之志,但分兵守四境以防侵轶。于是将佐劝

  • 卷二·佚名

    郝经河东罪言窃闻天所畀与而能奉承,是谓应天;畀与而弗之应,是谓弃天。天可弃乎?故凡有天下国家者,虽一民尺土莫敢忽而不治,非惟应天,亦所以奉天也。国家光有天下五十余年,包括绵长,数万里,尺棰所及,莫不臣服。惜乎纲纪未尽立,法度

  • 杨杰只哥传·宋濂

    杨杰只哥,燕京宝坻人,世代务农。杰只哥年少就有勇有谋。太祖征伐燕、赵,杰只哥率族归附。随大军攻辽左,随元帅阿术鲁平定西夏诸部,均立战功。太宗元年(1229),睿宗赐他彩缎,命随阿术鲁攻信安,阿术鲁知他才略在诸将之上,命他裁决

  • 六 新闻记者的作品·邹韬奋

    我在准备做工程师的学校里面——虽则还在中学——并不专心于准备做工程师,却分着大部分的心力看这样的书,翻那样的报,和准备做工程师的工作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这实在不足为训。就职业指导的原则说,应该赶紧设法掉换学校

  • 附錄·佚名

    ○摠裁官領春秋領敦寧府事臣李景奭。○都廳堂上知春秋吏曹判書臣洪命夏。行司憲府大司憲臣蔡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五·佚名

    宋 滕珙 撰天理人欲类论天理仁义礼智之总名答何叔京此段谓天理是仁义礼智总名仁义礼智是天理件数天理既浑然然既谓之理则便是个有条理底名字故其中所谓仁义礼智四者合下便各有一个道理不相混杂以其未发莫见端绪不可

  • 卷三十六·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六    元 吴澄 撰乐记【郑氏曰乐记者记乐之义孔氏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今取十一篇合为一入礼记余十二篇其名犹在曰奏乐曰乐器曰乐作曰意始曰乐穆曰

  • 正第四十三·管仲

    制断五刑,各当其名,罪人不怨,善人不惊,曰刑。正之、服之、胜之、饰之,必严其令,而民则之,曰政。如四时之不貣,如垦辰之不变,如宵如昼,如阴如阳,如日月之明,曰法。爱之、生之、养之、成之,利民不德,天下亲之,曰德。无

  • 卷十九·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九 君牙 冏命 吕刑宋 魏了翁 撰一君牙为大司徒父祖功纪太常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穆王康王孙昭王子作君牙君牙臣名君牙命以其名遂以名篇王若曰呜呼君牙顺其事而叹称其名而命之惟乃祖乃父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九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五戒品第一百九   佛說優婆塞有五戒。問曰.有人言具受則得戒律儀.是事云何。答曰.[一]隨受多少皆得律   儀

  • 第八十六則 雲門廚庫三門·胡兰成

    第八十六則雲門廚庫三門舉:雲門禪師垂語云: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作什麼生是諸人光明?自代云:廚庫三門。又云:好事不如無。碧巖錄中選入此則,是碰著了禪宗的盡頭問題了。數學碰到了無理數的問題,物理學碰到了核子背

  • 文章正宗·真德秀

    《左传》以下至唐诗文总集。三十卷。宋真德秀编。《文章正宗》分辞命、议论、叙事、诗歌四类。前五卷为辞命;六卷至十八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为议论;十八卷至二十四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为叙事;二十九卷、三十卷

  • 闺艳秦声·佚名

    艳情小说《艳桃记》大约成书于清代中叶以前, 其附录《闺艳秦声》以民间打油诗组歌形式, 用第一人称刻画了一位十八岁少女在新婚前后的性心理和性生活的感受。语言通俗质仆, 富有民俗特色, 全篇约5000余字。 作者 (不

  • 戴案纪略·蔡青筠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不分卷,蔡青筠撰。按同治初年所发生之戴潮春事变,前有林豪「东瀛纪事」(见第八种篇)及吴德功「戴案纪略」(见第四七种「戴施两案纪略」篇)记述其事。此书系作者征访耆旧,增补上述两书而成者;稿本

  •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佚名

    全一卷。明代僧善璨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以福建福州府为中心,记录当代缁素之果字系、正字系僧俗约七十余人之本籍、姓氏与机缘语要。然未刊序、跋,仅于卷末附偈一首(卍续一四八·一九二下):‘祖印递递相传,有缘继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