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名经(十二卷)

凡十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经中列举数千佛、菩萨及辟支佛之名,谓受持读诵诸佛名号而思惟赞叹者,能得现世安稳,远离诸难,消灭诸罪,于未来世得无上菩提。有关诸佛之数目,丽本与宋、元、明三本所举略有出入,依据后三本,总计列出一万一千九十三尊佛名。

《佛名经(十二卷)》全部章节目录

(1)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2)佛说佛名经卷第二
(3)佛说佛名经卷第三
(4)佛说佛名经卷第四
(5)佛说佛名经卷第五
(6)佛说佛名经卷第六
(7)佛说佛名经卷第七
(8)佛说佛名经卷第八
(9)佛说佛名经卷第九
(10)佛说佛名经卷第十
(11)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一
(12)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

猜你喜欢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中本起经·佚名
  弥勒大成佛经·佚名
  十八泥犁经·佚名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佚名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佚名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佚名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佚名
  四念处·智顗
  山家绪余集·善月
  二隐谧禅师语录·本谧
  鹤峰禅师语录·济悟
  义释·佚名
  自闲觉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彭芳远·唐圭璋

      满江红   风前断笛平韵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馀音。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沉。牛背斜阳

  • 倪瓒·隋树森

    倪瓒(一三O 一——一三七四),幼名明七。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风月主人、沧浪漫士、净名庵主等。又尝变姓名为奚元朗,字玄瑛。无锡(今属江苏省)人。自幼读书过目不忘。长事翰墨,诗曲俱佳,又善琴

  • 大风·刘半农

    我去年秋季到京,觉得北方的大风,实在可怕,想做首大风诗,做了又改,改了又做,只是做不成功。直到今年秋季,大风又刮得厉害了,才写定这四十多个字。一首小诗,竟是做了一年了!呼拉!呼拉! 好大的风。 你年年是这样的刮,也有些疲倦么? 呼

  • 卷六·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六(明)邓雅 撰○五言长律奉饯外舅之襄阳外舅襄阳去江南草緑时夕阳沙上酒旧雨卷中诗云断吴天隔舟行楚岸移浩歌明月上长啸远风吹到想春将尽居应地最宜鹿门深草木汉水净凫鷖龎老神仙宅羊公德政碑览

  • 跋·庞元英

    文昌杂録跋余自壬戊五月入省至乙丑八月罢每有所闻见私用编録岁月寖久不觉滋多官在仪曹粗记故事今杂为六卷名曰文昌杂録或有谬误览者为校正焉南安龎元英题

  • 卷九·连横

    度支志连横曰:台湾,天富之国也;官山府海,利尽东南。荷人得之,欲以掌握通商之霸权。顾其时地利未启,移民未多,归入不过十敷万盾,故犹仰东印度公司之津贴也。延平建宅,万众偕来,蓄锐待时,百事俱举。养兵之数,多至七十有二镇。使镇为

  • 卷之十·佚名

    壬寅春正月戊申朔○辛亥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等得 上所与书即决意遣其同佥康泰至九江来降○乙卯改抚州路为临川府建昌路为肇庆府未几皆复其旧 上以胡廷瑞来降遂发九江如龙兴○己未 上师次樵舍胡廷瑞祝宗等遣人

  • 卷之一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

  • 卷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史记十九 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絶竟

  • 卷二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七理财康熙七年戊申三月辛酉上谕吏部户部都察院盐课关系紧要必得亷干之员差遣乃能严缉私贩惠恤商民疏通引法以裕国课近见课额未增

  • 卷七·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七   宋 徐自明 着神宗治平四年【丁未】正月丙寅吴奎枢密副使正月丁巳神宗即位丙寅奎以父丧服阕复以礼部侍郎除三月壬申欧阳修罢参知政事【自

  • 正赏第五十一·佚名

    赏者,所以辩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理之失也,由于贵古而贱今;情之乱也,在乎信耳而弃目。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评。评正而赏

  • 卷六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二宗庙制度体记郊特牲尸神象也【方氏慤曰见乃谓之象神隠而尸陈以其陈者见于隠者故曰尸神象也】【陆氏佃曰尸是象而已其所谓神在彼

  • 《周 礼》·佚名

    作者:金景芳《周礼》是谈政治制度的书。汉初时,名为《周官》;将《周官》之名改称《周礼》,盖始于刘歆。自郑玄兼注《周礼》、《仪礼》、《礼记》,《周礼》遂为三礼之一。第一节 《周礼》作者和成书年代《周礼》作于何时?这

  • 方山先生文录·薛应旗

    明薛应旗撰,文章集

  • 易传灯·佚名

    四卷,各家书目都不见著录,唯《永乐大典》散见于各卦之中,题其官徐总干,但不著名字。“传灯”取名源于佛学。《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本仅题作者姓氏及官衔,未著其名。其书论《易》,良莠并存。《四库全书提要

  • 古赋辨体·祝尧

    总集名。元代祝尧编撰。祝尧曾表明,他编此书,“其意实欲因时代之高下而论其述作之不同,因体制之沿革而要其指归之当一,庶几可以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云。”可见他是本着“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的主张,从赋体源流着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