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古今体一百八首【庚辰三】恭谒孝陵隔岁我来东珠丘敬告功衣冠天浩渺松柏岁菁葱凡此封疆拓永维庇廕蒙荩臣皆努力幸与剏时同恭谒景陵西域已班师东陵展祀宜辟疆二万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二天象象赋           【唐】林 琨载详图籍爰寻古往功辟二仪物标万象既拆之于混沌亦闻之于惚恍虽处中而可求信居外而能想隂阳式布造化斯分江河草木日月烟云或毓灵而禀气或照曜 
- 						 			  ◎选举四   ○部选 省选 廉察 荐举 功酬亏永   凡吏部选授之制,自太宗天会十二年,始法古立官,至天眷元年,颁新官制。及天德四年,始以河南、北选人并赴中京,吏部各置局铨注。又命吏部尚书萧赜定河南、北 
-   四川(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知府 同知 通判 知州 知縣 主簿 訓導)   ◆布政使   四川右布政使周公瑛墓誌銘(林俊)   四川左布政使楊公淳墓志銘(呂柟)   四川左布政婁公□   四川布 
-   ○土木之变   英宗正统八年夏四月,卫刺太师顺宁王脱欢死,子也先嗣。自脱欢杀阿鲁台,并吞诸部,势浸强盛,至也先益横,屡犯塞北,边境自此多事。   十二年春正月,巡抚宣大佥都御史罗亨信上言:“卫刺也先专候衅端,图入寇,宜预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宋 王益之 撰武帝孝武皇帝讳彻景帝中子也立为皇太子后三年正月甲子景帝崩即日【两字据史记田蚡传】太子即皇帝位【本纪 考异曰史记大事记书正月甲子孝景崩二月丙子太子立汉书景纪书甲子帝崩于武纪又书甲子太子即皇 
- 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木兄,是昭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皇太后何氏。起初被封为辉王。朱全忠杀害昭宗后,传布伪诏将他立为皇太子,监军国事务。天..元年(904)八月十五日,李木兄在昭宗灵柩前就皇帝位。衢州刺史陈璋、睦州刺史陈 
- 李建及,许州人。原姓王,父亲叫王质。李建及年轻时在李罕之手下做奴仆,光启年中,李罕之到晋阳拜见武皇,挑选了一百名骁勇的部下献给武皇,李建及在其中。后来因立功任武职,主管义儿军,并赐给姓名。天..七年(910),改任匡卫军都校 
- 郑樵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喜欢著书,不爱写单篇文章。郑樵颇为自负,认为自己不比汉代刘向、扬雄差。他常年居在夹氵祭山,过了三十年远离社会人世的艰苦生活。后来,他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并着意搜集奇风异俗的材料,考察古迹历史 
- 耶律阿息保,字特里典,五院部人。祖父胡劣,在太祖时迁居西北部,世代担任招讨司吏。阿息保为人慷慨,志向远大,十六岁时,因办事才能补为内史。天庆初,转任枢密院侍御。金人起兵,在边境上筑城,皇上派遣阿息保责问,金人说:“如能归还阿 
- 周易系辞下第八。[疏]正义曰:此篇章数,诸儒不同,刘瓛为十二章,以对上《系》十二章也。周氏、庄氏并为九章,今从九章为说也。第一起“八卦成列”至“非曰义”,第二起“古者包牺”至“盖取诸夬”,第三起“易者象也”至“德之盛 
- 中庸一中庸二字程子以不偏不易正道定理诠解固妙但只就道理上説尚该补岀个头来人性便是道理的头书云降于下民衷即中也若有恒性恒即庸也理气先后朱子辨之详矣乃天命之谓性句注云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语意似未圆【清植】 
-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敢取是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惠然而思我耶则将褰裳而涉溱以从子耳曰何哉女子而渡河褰裳也者女子曰子思我子当褰裳来嗜山不顾高嗜桃不顾毛也东门之墠茹芦在阪或言曰茹芦为茜陂者曰阪门之旁有阪阪之上有 
-     净意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牟尼尊  妙法比丘僧  略作因缘论  为义显现故  牟尼所演说  十二胜上分  因缘所生法  彼为三所摄  烦恼业及苦  次说应当知  烦恼初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五今应思择。灭尽定中。总灭一切心心所法。何缘唯说灭受想定。厌逆彼二生此定故。谓想与受。能为见爱杂染所依。故偏厌逆如是二法。多诸过患。 
- 黄帝龙首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汉魏六朝。《抱朴子‧退览篇》已着录《龙首经》。《隋书‧经籍志》及新旧唐书均着录「黄帝龙首经二卷」。今《正统道藏》本亦为二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经文前有序。谓黄帝将乘龙升天,召三 
- 《蜀燹死事者略传》,内容略同《蜀乱述闻》,但以表彰、纪念“蓝、李之乱”中:死难诸贤”为主,资料更为丰富。此书是在余澜阁《蜀燹述略》的基础上略加增删而成的,民国年间曾被编入《满清野史编》中,现据此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