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畏三藏禅要

简称《无畏禅要》、《禅要》,末题《无畏三藏受戒忏悔文及禅门要法》。密教著述。一卷。主要阐述受菩提心戒法和禅法要领。先说受菩提心戒十一门:发心、供养、忏悔、皈依、发菩提心、问遮难、请师、羯磨、结界、修四摄、重戒。后说禅门要法,分受三昧耶戒、发菩提心戒之五种真言和三摩地观法及调气法。前后并有序文及回向文。按文内所说,此两部分内容均由善无畏传授,善无畏曾与嵩岳会善寺敬贤对论佛法,而叙大乘要旨,门人抄集为文。先有西京西明寺慧警撰集为《无畏三藏禅要》,后又有人加以补充并另加入受菩提心戒文及序文,集为《无畏三藏受戒忏悔文及禅门要法》。或以为由一行集成。见于空海、圆仁等的《求法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无畏三藏禅要》全部章节目录

(1)无畏三藏禅要(海仁睿)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后分·佚名
  地藏菩萨本愿经·佚名
  阿含正行经·佚名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佚名
  僧伽罗刹所集经·佚名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转有经·佚名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佚名
  华严游意·吉藏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佚名
  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佚名
  造像量度经·佚名
  拈八方珠玉集·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曾布·唐圭璋

      布字子宣,建昌南丰人。景祐二年(1035)生。嘉祐二年(1057),与兄巩同举进士。熙宁初,除崇政殿说书。元丰初,累户部尚书。哲宗朝,擢同知枢密院事。徽宗即位,以定策功,拜尚书右仆射。崇宁初,出知润州,入党籍。连遭贬窜,复提举嵩山崇

  • ●初编·卷三·沈瘦东

    辛、壬已还,废孔之议汹汹朝野,学术风气壤乱益甚。上海姚东木先生文栋,冒当世不韪,首创孔教会,力持尊圣读经之说。梁节庵(鼎芬)、沈子培(曾植)、朱强村(祖谋)诸遗老附和之,东南士大夫稍稍响应。甲寅大成节,会员应赴曲阜助祭。以是年

  • 蜕庵集卷一·张翥

    (元)张翥 撰○五言古诗堂堂朝为堂堂吟暮为堂堂讴堂堂徒尔竒堂堂徒尔忧不见膏与兰煎燔祗自休勿以不遇故弃捐经与史勿以势利故弃捐亷与耻勿以行役故弃捐山与水谓夜未遽央已复明星明仰视何煌煌白露忽沾裳懐人搅余心何以勿

  • 校猎赋译文·扬雄

    有人称道俭素,举伏羲、神农,难道后世帝王越来越加以文饰吗?论者说不是的。各以其时而得宜,何必要同条而共贯呢?否则泰山之封禅,哪里会有七十又二个仪式呢?所以开创鸿业垂下统绪的帝王,后人都不能看见他们的差错,远近的人都

  •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范晔

    荀淑 子爽 孙悦 韩韶 钟皓 陈寔 子纪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七景泰六年冬十月癸卯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以下元节遣官祭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免顺天府霸州文安县诸处所采秋青草以其连被水灾也○甲辰赏甘肃石灰秃等处杀贼阵亡官军土民

  • 第六卷 蠲赈二·缪荃孙

    清 (下)嘉庆元年,上登极,诏:嘉庆元年各直省应征地丁钱粮,照上届普免之例,统计三年,一例蠲免。《会典》又奉谕:江南丰汛六堡堤工漫溢,黄水下注,丰、沛二县田庐被淹,将最重之丰、沛二县贫民无分极、次,先行抚恤两月口粮;次重之砀山

  • 五二五 寄谕直隶总督周元理等派员查勘沿边地方违碍门匾碑碣·佚名

    五二五 寄谕直隶总督周元理等派员查勘沿边地方违碍门匾碑碣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直隶总督周<元理>、山西巡抚巴<延三>,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奉上谕:据保宁奏马兰镇所属石门地方有神祠一所,俗称将

  • 袁充传·魏徵

    袁充字德符,原是陈郡陽夏人。 后来寓居丹陽。 祖父袁昂、父亲袁居正,都是梁朝的侍中。 袁充年少时机敏聪慧,十多岁的时候,父亲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当时正值初冬天气,袁充还穿着葛衫。 来客引《诗经》打趣他说:“葛布粗啊梆布细

  • 张玉传·张廷玉

    张玉,字世美,祥符人。元朝时任枢密知院。元朝灭亡后,他跟随逃往漠北。洪武十八年(1385),前来归附太祖。他随大军出塞,到达捕鱼儿海,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升为安庆卫指挥佥事。又随征远顺、散毛诸洞,北逐骚扰边境的元朝人,追

  • 单安仁传·张廷玉

    单安仁,字德夫,濠州人。少年就担任府吏。元朝末年,江淮兵荒马乱,安仁召集义兵保卫乡里,元朝廷授予他枢密判官。跟从镇南王孛罗普化镇守扬州。当时群雄四起,安仁感叹道:“这些人都是为渊驱鱼,为虫驱雀罢了,王者兴起,不会是这样的

  • 见征第五·桓谭

    东方朔短辞薄语,以谓信验。人皆谓朔大智,后贤莫之及。谭曰:「鄙人有以狐为狸,以琴为箜篌,此非徒不知狐与瑟,又不知狸与箜篌,乃非但言朔,亦不知后贤也。」余前为典乐大夫,有枭鸣于庭树上,而府中门下皆为忧惧。后余与典乐谢俟争斗

  • 下孟·章世纯

    ○不以六律 二句声音之道、亦以法理矣、夫法者、万物之所待也、师旷舍之、无以比乐、而余可知矣、天地间虽至微至深之物。亦必因子以存之。而妙者可效。令夫声音之道。物之至希微者也。非可搏而执也

  • 宗镜录卷第五十四·延寿

    夫意言分别。万有俱空。则名义无性。一切众生。于见闻中。应不成颠倒。以名中无义。义中无名。俱是客故。答。万法本空。熏习成有。于本空中。起诸情执颠倒。宝性论云。问。名中无义。义中无名。二俱客者。若人执名异

  • 卷第三十五·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五目录 大鉴下第十八世 &middot; 育王光禅师法嗣一十四人 &middot;灵隐之善禅师 &middot;净慈居简禅师 &middot;径山如琰禅师 &middot;天童派禅师 &middot;东禅观禅师 &middot;上方铦禅师(已上六人

  • 圆瑛法汇序一·圆瑛

    圆瑛上人,吾闽产也。幼失怙恃,依季父教养,颖悟绝人。甫成年,即受牒度,于石鼓山之涌泉寺,早参三昧,夙擅谭经,素以宏化利生为本愿。初主宁波接待寺,倡办宁波佛教孤儿院;次至泉州,重兴开元寺,创办开元慈儿院,孤露子弟,薰育者众。旋历内

  • 幕后凶手·阿加莎·克里斯蒂

    波洛的最后一案。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1975年完稿的作品,是留给女儿罗莎琳德的礼物,书中黑斯廷斯之女朱迪斯即以罗莎琳德为原型。黑斯廷斯上尉应波洛之邀,在事隔多年后回到了现已是乡间旅馆的斯泰尔斯庄园——这对老朋

  • 龟山集·杨时

    北宋哲学家杨时文集。时号龟山,故名。共四十二卷,其中书、奏、表、札、讲义、经解、史论、启、记、序、跋各一卷,语录四卷,答问二卷,辩二卷,杂著一卷,书七卷,诗五卷,志铭八卷,状述一卷,哀辞、祭文一卷。理学思想以二